引语:
时光如驹,岁月如梭,内蒙古大学老校长乌兰夫同志,在革命事业和祖国的伟大建设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的观察队成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充分学习乌兰夫同志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精神,以昂扬的精神姿态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乌兰夫纪念馆
2018年8月10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国情社情观察团成员及志愿者们一行20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景仰,来到乌兰夫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光辉革命史迹,传承红色爱国精神。
乌兰夫纪念馆于1992年12月23日落成开馆,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乌兰夫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踏入纪念馆大门,一座庄严肃穆的铜质乌兰夫雕像便映入眼帘。乌兰夫纪念馆展览陈列分为六个部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播洒火种,再展红旗”“团结奋斗,坚持抗战”“实践自治,功垂千秋”“实事求是,建设边疆”“为国操劳,鞠躬尽瘁”。队员们跟随讲解员进入展厅。
第一、二、三部分
追求真理,投身革命 播撒火种,再展红旗 团结奋斗,坚持抗战
“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播洒火种,再展红旗”“团结奋斗,坚持抗战”三个部分介绍了青年乌兰夫在革命浪潮中觉醒,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随后,乌兰夫回到内蒙古与其他革命同志一起组建中共西蒙工委,成立农民协会,培养革命干部,领导农民在白色恐怖中开展斗争。
第四、五、六部分
实践自治,功垂千秋 实事求是,建设边疆 为国操劳,鞠躬尽瘁
“实践自治,功垂千秋”“实事求是,建设边疆”“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三个部分讲述了乌兰夫筹备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和新中国成立后推进内蒙古建设的突出贡献。在乌兰夫主持内蒙古工作期间,内蒙古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同时,他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乌兰夫深入牧民家中了解情况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聆听乌兰夫同志的革命事迹,仔细观看实物、图片、影像等资料,回顾了乌兰夫同志从少年投身革命到为国鞠躬尽瘁的一生。被岁月染得泛黄的照片,被时光打磨得锈迹斑驳的金属器物,向观察团员们描述了乌兰夫光荣的一生。队员们看到乌兰夫穿过的衣物暗淡泛白,袖口和衣领也已磨破,可以想象到他当时生活的艰苦程度,体会到革命先辈乌兰夫践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1988年12月8日,乌兰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者。乌兰夫永远活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乌兰夫同志在八十岁高龄写下的这首《七律》仍壮志满怀,豪情未减。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中,乌兰夫同志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都令观察员们感到震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充分学习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牢记光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以昂扬的精神姿态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7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8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9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2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3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4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5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6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7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8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9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0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1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2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3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4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5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6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7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8
浩气三下乡|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