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远方来,吹拂杨柳枝。我们沿着桃李湖一路走,湖畔是披风而来的岁月痕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载着一个时代。那些带着一个民族印记的物件因缘相聚在一起,便有了博物馆。
2017年8月4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2017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亮丽内蒙古成就分享展示团”一行12名成员来到位于内蒙古大学的民族博物馆。在张永伟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许多有关蒙古族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民族博物馆于2004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该博物馆以“收藏、保护、展示蒙古民族优秀物质文化遗产,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多角度、多层面反映蒙古民族历史文化,馆内共有三层,一层为“毡乡情”,二层为“马背颂”。三层为“历史展厅”、“临时展厅”组成。展览内容涉及到蒙古族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和宗教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科研、教学及艺术鉴赏价值。
我们由一楼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把马头琴,老师将其起源娓娓道来,随之入耳的是马头琴演奏的《鸿雁》,悠扬琴声绕梁不绝,引同学们进入“毡乡情”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蒙古族生产生活中的大型物件。“住”和“行”是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带我们走入游牧生活的是一辆通体没有一枚钉子的木车以及各式马鞍、驼鞍。我们在还原的蒙古包前驻足,老师耐心讲解了熟皮工具、套马杆等日常生活中的工具,与汉族不同,蒙古族尚右,在蒙古包右边是男主人的起居处,这在蒙古包的内部布置上也有着重要影响。
进入二楼,在展厅前是八零后那音太花费一年半时间用柳木雕刻而成的一尊名为《鄂尔多斯盅碗舞》的木雕,其头饰是根据蒙古族末代王爷的夫人的头饰为依据制作而成的。蒙古族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二楼的展厅就叫做“马背颂”,这一模块共分为八个部分,“先祖遗存”部分最为著名的是国家一级文物——迄今国内外首次发现的“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金质圣牌”,这种圣牌在《马可波罗游记》里也有所记载。“鞍马饰具”部分充分体现了蒙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在马鞍装饰上出现了大量例如“蜜蜂和猴子——马上封侯”、“牡丹和白头翁——白头富贵”等富有汉文化气息的装饰。“生产工具”、“生活器用”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智慧,就地取材、轻巧方便的器具让人不禁赞叹蒙古族人民的机智。“衣着服饰”、“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宗教信仰”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草原特色的文化艺术和思想科教。
在现代化冲击下,民族博物馆这只“手”牢牢抓住了正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游牧文化,以其独特的展览内容和布展风格得到参观者的普遍好评。这不仅保护和弘扬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给后人留下了一片可以回归的故土。同时也是我们蒙古文化的结晶。这一次的参观,老师细致讲解,同学们专心倾听,间有师生的互动。
老师说:“征集文物也是一种缘分”。我们与民族博物馆的“相见”也是一种缘分,是缘分牵引我们在亮丽内蒙古的发展之路上得以见证它最初最为质朴和醇厚的一面,见证这片土地最初的模样。
在此特别致谢民族博物馆馆长助理张永伟老师,老师此次的讲解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为我们的实践行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下一站,我们将要去到的是位居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八强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伊利。这个集诸多光环于一身的企业会向我们展现怎样的亮丽内蒙古特色一面呢?敬请期待吧!
社会实践 内大图书馆读者协会2017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民族博物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