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决定》,内蒙古两名个人、两个集体获得表彰。
他们都是谁?都做了什么?一起来看!
刘永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刘永斌带领团队,利用复杂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国家审定的肉羊专用新品种3个,分别是巴美肉羊、昭乌达肉羊、黄淮肉羊,选育提高了地方品种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的生产性能,累计推广种羊8万余只,改良300余万只,新增产值32.87亿元,新增利润6.19亿元。
研发了肉羊短期催情补饲及群选群配繁育(P2P)新模式,筛选了最佳肉羊杂交组合,实现了北方牧区绵羊两年三产,解决了牧区蒙古羊繁殖率低的生产技术难题。
韩佳彤,呼和浩特市同心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韩佳彤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呼和浩特快速路智能限高与监控集成系统》,通过成果中试,解决了呼和浩特市二环快速路金隅时代城段噪声超标问题。
韩佳彤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呼和浩特市政工程建设运维大数据及安全管控技术研究》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了呼和浩特城市生命线市政工程建设运维大数据及安全管控技术“一张表、一张图”的管理模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该项目成果经科技成果查新确认为国内首创,在市政工程领域有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内蒙古大学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组建于2007年,是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光鹏教授带领组建。
针对我国本土肉牛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差等长期未能破解的难题,团队通过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育种手段,成功培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双肌蒙古牛”、“双肌鲁西牛”和“双肌西门塔尔牛”3个新品系。
团队通过体细胞克隆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圣牧和圣泉牧业公司分别建立了“良种牛繁育中心”,已形成了2个“万头牛标准化养殖基地”。
在团队与赛诺羊业公司建立的“杜蒙羊生态型养殖模式”下,羔羊平均早出栏4至5个月,实现了两年三产,带动当地近3000户牧民增收致富。
团队还在推进“内蒙古大学-蒙天然奶绵羊合作研究项目”,培育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乳肉兼用奶绵羊新品系,目前已形成4000余只的“蒙古奶绵羊”新品种核心群。
内蒙古工业大学自治区煤基固废高效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于2014年,由化工学院张永锋教授带领组建。
团队研发了工业固废制备纳米微孔环境材料、环境材料协同控制大气污染和煤基固废制备生物地质肥料利用技术,在PM2.5 污染控制、橡塑功能材料、高性能吸附材料、绿色建材和生物地质肥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在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的过程中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废利用难题,形成了固废循环、污染控制和回归自然的理念与技术模式,显著降低了污染控制的成本。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工作始于1999年,截至目前共开展了六届。内蒙古共有8名个人和5个集体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