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新华社半月谈:为中国学派添加 “地方注脚”

  阅读数    2
创作日期
2022-08-24
资源描述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校师生牢记嘱托,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守望相助,勇毅前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教育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半月谈》中国学派求索国之大者系列 

为中国学派添加 “地方注脚

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内蒙古大学作为地处祖国北疆的综合性学府,结合边疆治理实际,从历史学、文字学、民族学等多角度开展整体性、系统性的协同研究,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跨学科联合攻关、提升学术服务社会能力,为构建中国学派添加“地方注脚”。

构建话语体系,突破有理说不出的境地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特色、风格、气派,这是成熟的标志,也是实力的象征。我国正着力构建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各个学科、高校以及研究者探索的方向。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日益注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突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掌握发言主动权。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张久和从事北方民族史研究30余年。他向半月谈记者介绍,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发表了一批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如王国维的《鞑靼考》、冯承钧的《辽金北边部族考》等。19世纪末叶以来,北方民族史领域的各种西方话语体系,存在着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认识和观点,片面强调北方民族的独立发展,淡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和中原的思想文化制度交流。张久和表示,这些北方民族史研究的新动态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对于错误的学术思想,我们应当针锋相对,予以学术回应。

进入新时代,加强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全面系统性研究,构建客观科学的话语体系快马加鞭。2017年6月,内蒙古大学发起、组织北方民族史科研人员,组成团队进行学术攻关,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开展研究,集体编纂十卷本《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

在研究中,张久和等研究者一方面尽可能全面、系统地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汉文文献史料,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回鹘文、契丹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文献。历史文献中,由于有关北方民族史的史料零散而匮乏,课题组除了使用文献史料做研究外,还利用百余年来北方民族物质文化遗存等考古资料开展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体现了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方面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成就,在探索关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研究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方面有所突破。

张久和等研究者认为, 清晰梳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来自哪里、去向何方的历史变迁过程,深刻阐释其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建立的内地王朝政权的关系,充分认识其历史地位、作用与贡献,对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国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跨学科联合攻关拓展研究领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现实挑战愈加多元,利用单一学科独立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难度日渐增大,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成为常见的手段与方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合攻关,能够拓展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对古籍文献的研究,离不开文学、历史学等多领域的科研攻关,而让古籍文献“活起来”,也需要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助力。

目前,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飞龙正带领团队,参与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以及相关智能平台的建设工作。该项工作由内蒙古大学牵头,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合作,对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馆藏6300余种蒙古文古籍文献进行整理并数字化。飞龙认为,计算机学科和语言文字学相融合,能够提供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支撑,为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可靠、更加丰富的文献基础。

在这个领域,飞龙已是内蒙古大学的第三代研究者。他说,第一代研究者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上显示蒙古文、怎么打印出蒙古文的难题;在21世纪初,第二代研究者致力于研究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使蒙古文信息处理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现在,到第三代研究者,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正在实现对蒙古文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飞龙不仅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古籍文献的保护与研究,还和历史、旅游等学科相融合。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互相融合,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增添新要素。

以学术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内蒙古大学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亚语言资源中心主任那顺乌日图认为,让我国的学术声音在国际上传得更远、更响亮,要依靠学术研究水平,也离不开掌握的学术资源。

内蒙古大学对东北亚语言资源进行采集、整合,建设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平台围绕东北亚6个国家多种现行语言文字和中古世纪文字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目前,平台已形成2亿词语的单语语料库和1200小时的有声资源库,收集近2200万词条的多文种词典、1200万句/对的多语言平行语料库,还有100多万册古籍文献。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重要的资源。那顺乌日图对半月谈记者说,国内外学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能增加学术圈的活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不仅促进东北亚地区各国语言文化互通,而且有效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其中有6个国家位于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桥梁。那顺乌日图表示, 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充分利用地缘、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对东北亚语言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这是通过学术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务实体现。

资源详情

图书

  • 图书

zoom in zoom out

    授权申请

    申请用途

    申请用途 不能为空

    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不能为空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不能为空

    是否商用

    是否商用 不能为空

    1、获得授权可以下载无水印高清格式。
    2、申请“个人学习”和“教学科研”用途不可商用,申请“传媒印刷”用途需由管理员审批通过。
    举报理由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