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 献礼二十大”专栏之八
初夏,正是生命勃发之时,万物都在静默生长,奋发向上。青年一代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逐梦伟大时代,奏响青春之歌。
内大融媒体平台接续推出“建功新时代、献礼二十大”系列推文,深入报道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植根北疆办大学、立德树人育英才的使命担当,充分展现各族师生牢记嘱托,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守望相助,勇毅前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教育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王建国教授荣获第十届“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该奖项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自治区团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联授予内蒙古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他的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集中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学科研工作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的精神风貌,努力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实现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五月的内大校园芳菲烂漫,桃花、杏花、丁香次第开放,整个校园洋溢着花香,氤氲在初夏的气息中。初夏是生命蓬勃的季节,对于王建国教授来说,也是一个干劲十足的季节。
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他潜心教学,立德树人。受其指导和培养,100余位学生考取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硕、博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篇,多人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学金和优秀毕业论文。他不断创新,敢为人先。王建国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发光材料激发态调控、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开发与应用、多模态生物成像、荧光介导光动力抗菌与抗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阴离子-π相互作用构建高效固态发光材料;提出阴离子-π相互作用调控外部重原子效应设计单组分白光材料。在国际顶级期刊如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上发表创新性研究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参编中英文专著各一部。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国内外期刊客座编辑、编委、青年编委。
01 筑梦年少诗意情怀
年少的情怀总是缤纷和绚烂的,就像一首首或委婉或豪放,但总是精彩的诗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忆,也会有不同的诗句,王建国的诗应该是锐意前行、波澜壮阔的。
扎根西部、面向全国、服务社会是他始终坚持的理念,也是随着他的成长逐渐形成的。王建国是土生土长的内蒙人,他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长大。父亲在80年代是乡村民办老师,他从小就在父母的身边耳濡目染。他回忆道:“我小学期间的所有课程都是父亲作为任课老师教的,他教育我,无论你以后的成就有多大,要永远记住你的根在哪里,因为是这片土地养育了你,如果没有这片热土,你所有的成绩就无从谈起。”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建国从小就在心里萌生了为内蒙古,为自己的家乡服务和贡献的想法。伴随着这样的目标,少年初长成的王建国外出求学,徜徉于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殿堂,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和学术能力。
回忆往昔,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这段时光对于王建国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他首先感恩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导师,他说:“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我的导师——赣南师范大学的胡乔生教授,给了我非常高的科研自主权,不仅培养了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系统地锻炼了我的科研思维,为以后走上科研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博士阶段,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德清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科研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系统的培养和提升,使我真正接触到了世界学术前沿,同时导师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对我日后的科研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很珍重自己在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作三年的时光。他说:“在这三年里,我和很多来自国内一流高校的博士、硕士一起工作交流,从他们每个人的身上学到了不同的技能和优秀品质。期间,我的有机合成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为我后面开展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结缘聚集诱导发光
2014年,王建国在博士毕业后,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研究方向的定位和确立。这些对于刚刚博士毕业的王建国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他说:“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但这个方向要求的仪器设备非常昂贵,没有完备的科研团队和实验条件就无法去开展相关研究。虽然我的导师在科研经费、实验等方面都尽一切办法帮助我渡过难关,但仍然面临不得不转研究方向的问题。”王建国想起了2011年参加的一次会议(The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Functional π-electron Systems),在会上,他聆听了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的大会报告,唐老师激情洋溢的报告给王建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聚集诱导发光研究。而在科研迷茫期,这次相遇也为王建国与聚集诱导发光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聚集诱导发光不需要很昂贵的仪器设备,所以他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调整为聚集诱导发光研究。在开始进行聚集诱导发光研究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促使王建国决定申请唐本忠院士课题组的博士后职位。
当初的这一决定也为其能够顺利回到家乡,实现为家乡服务的理想铺平了道路。谈到这一经历时,他说:“我觉得人生每一阶段的经历和境遇都非常重要,都是我们人生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只要坦然面对、不断奋进、克服困难,理想终能实现。”他也非常庆幸自己在每一个阶段都能遇到很好的导师,从他们身上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最终实现年少时的梦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时间在流逝,但没有带走他年少时锐意钻研的兴趣和精神。年少情怀总是诗,这首锐意前行的“诗”陪伴着王建国从小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数十年时光。人生不同求学阶段的春来夏往见证着王建国锐意前行、扎根西部、服务家乡的情怀。
2019年,王建国以“骏马计划”B1岗加入内蒙古大学后,快速组建了科研团队,并带领团队致力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研究,特别是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以及其在生物成像、疾病诊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离子-π相互作用构建高效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新策略,所得到的发光材料实现了免洗涤的癌细胞靶向成像,同时还实现了可控的细菌、癌细胞程序性荧光介导光动力杀伤;并且提出离子-π相互作用调控三线态辐射跃迁,构建高效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为深入理解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认识,实现了单组分白光的构筑。近期,王建国科研团队还提出了一种近红外I型聚集态光敏剂的设计策略,并成功应用于荷瘤小鼠荧光介导的光动力、光热协同治疗,这个工作发表在了美国化学会ACS Nano期刊上(影响因子15.88),这也是我校研究成果第一次发表在该期刊上。
耕耘者最信得过自己的汗水,每一滴汗水都孕育着一颗希望的种子。王建国取得科研成果的背后,是十几年来对科研的诚挚热爱和无悔付出。但他的科研之路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一帆风顺,而是曲折与惊喜并存。对于学历背景不占优势、并且离开科研领域3年之久的他来说,在博士期间能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德清老师的学生是非常幸运的。他诙谐幽默地说,可能是因为自己身上的一股认真且不服输的劲儿打动了张老师。
2016年,王建国开始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使得他能够真正近距离感受一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日常点滴。作为聚集诱导发光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领航者,他的导师活跃的科学思维和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王建国说:“唐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开展原创性工作,就不能盲目相信学术权威,要敢于质疑,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实验中要杜绝先入为主思想,根据实验结果客观地分析问题。”唐老师的勤奋和敬业精神也对王建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回忆说:“虽然唐老师的日常安排非常繁忙,但是他从来不会缺席任何一次组会。即使在外地出差,为了能够准时参加第二天早上的组会,他也经常选择乘坐凌晨的飞机飞回香港,然后拖着行李匆匆地赶往教室参加组会。为了能节省时间,他经常在赶往机场的途中和同学们讨论工作。”唐老师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感染和激励着王建国不断努力奋进。
王建国也把这些科研精神带到了内蒙古大学和自己的科研团队当中,对同事和学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化学化工学院“骏马计划”引进人才王青老师说:“王老师对待科研工作,总是充满热情,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很晚,而且经常分享学术动态,这份坚持、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为我们办公室树立了良好的工作榜样,使办公室学术氛围更加浓郁。王老师和我同属于有机化学教研室,从工作接触中能感受到他对工作的严谨以及对学生的关怀。”
对于热爱科研的王建国来说,科研本身就是给他最大的惊喜和最好的礼物,从张德清老师到唐本忠老师,每位重要角色的出现,都让王建国的科研探索与创新迈入新的台阶。时间在走、环境在变,但是痴迷于科研的初心仍旧未变。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王建国还突破了现有研究的瓶颈、实现了新的研究发现,科研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03 践行教学育人职责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而教学是必要手段,科研要在创新的同时服务于教学。多年来,王建国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始终坚持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从专业核心课《有机化学》、到专业选修课《谱学导论》、再到公共课《大学化学》。在繁重的科研压力之下,仍然努力在教学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认真备课,争取上好每一节课,用他渊博的知识和认真的态度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同学。王建国说:“上课时,我会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得非常饱满,控制自己的语调和语速,尽量做到抑扬顿挫,用我的情绪来吸引和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也会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同时,也努力去关注和了解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做到能准确叫出每一位同学的名字,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2021年秋季学期,他所带的有机化学课程(2020级应用化学班)实现了整个学期0缺勤、0补考,“同学们在课上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和激励。”
在实验室空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王建国仍然克服困难鼓励更多的本科生走进科研实验室,因为他始终认为同学们了解了知识的真正用处之后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将书本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2019级应用化学本科生范梦雪说:“王老师是我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指导老师,也是我科研路上的启蒙者。他治学严谨,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也正是这种严格才让我们实验室在大创、互联网+等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课堂上,王老师幽默风趣,讲课的角度非常独特,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更易于理解知识的内涵。在生活中,王老师也一直教导我们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热情迎接生活。大学的这几年时间里,王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博士研究生龚建业说:“王老师是一个很随和的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关心。对待学生很有耐心,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详细地解答。他的讲话非常有感染力,每当我们在学习中陷入困境时,总能通过与他的交谈重拾信心。王老师热爱科研,对待科学态度严谨,对待工作认真细致,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我们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经常能看到他在办公室忙碌到深夜,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王建国教授荣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的称号,同时也荣获“内蒙古五四青年奖章”。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教学能力和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他在科技创新领域所做贡献的肯定。实现了我区在该国家级人才称号上零的突破,为我校同省外高校搭建了很好的合作交流平台,也为我校今后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等工作创造了新的发展窗口,对于扩大学校影响力,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从当初的青春懵懂到现在的华发渐生,年轮记下了一位学者的点点滴滴;从当初的年少情怀,到现在的“青年长江学者”,王建国在学术的领域已经探索了很久。如今,他继续专注地从事心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怀着纯粹的心,在宁静生活中沉淀,对学术炽热痴迷。尽管科研任务繁忙,他仍然不忘服务社会,曾作为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讲师团团员参加化学知识科普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王建国作为广大教师中的一员,深刻意识到青年一代不仅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也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更要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魄力。跨越百年的历史洪流,青年一代的奔跑从未停止过,相信王建国教授定能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