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内蒙古日报:扎根北疆 书写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阅读数    3
创作日期
2020-08-11
资源描述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校考察,带来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嘱托。一年来,我校坚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项目大幅增加,高水平研究成果持续涌现,国际合作交流更加深入,社会服务贡献度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奋力书写了内大人的新答卷。

内蒙古大学作为党在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建校60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秉承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定位,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内蒙古大学自踏上“双一流”建设的起跑线,就坚持以一流创新与贡献为导向,强化质量特色,注重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要素,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项改革”,固本强基、守正进取,努力书写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2020年8月10日,《内蒙古日报》对我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双一流”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专版报道。

扎根北疆 书写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兴学强区:内蒙古大学成长的基因密码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内蒙古大学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走进内蒙古大学郁郁葱葱的校园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充满着奋发的力量和勃勃的生机。

内蒙古大学校史馆内,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无不引人注目。这些珍贵的资料,述说着我们党在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曾经走过的光辉历程,也见证着这所由北京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援建、被自治区各族群众誉为“草原明珠”的北疆学府,在新时期又是如何肩负重托、策马扬鞭,开拓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建设之路。

“自创办之日起,内蒙古大学始终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亲切关怀,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得到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从普通高等学校到全国重点大学,从一般性建设院校到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从地方建设院校到‘省部共建’院校,从‘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高校到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部区合建’高校,内大经历了4次历史性跨越。在这60多年中,内大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秉承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办学定位,这也是内大成长的基因密码。”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说。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部区合建”高校,内蒙古大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作为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该如何建设“双一流”?如何在发展不平衡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如何破解建设基础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高端人才引育能力相对薄弱、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等现实瓶颈,是摆在内蒙古大学面前必须解开的难题。

“学校因应新的发展形势,对‘双一流’建设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大学的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扎根祖国北疆,突出需求导向,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作出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实现学校的一流。这既是目标,也是路径,还是标准。我们要在服务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自治区打赢三大攻坚战中,使学校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更加鲜明,在追求一流创新与贡献中,使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说。

踏上“双一流”建设的起跑线,内蒙古大学坚持以一流创新与贡献为导向,强化质量特色,注重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要素,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六项改革”,固本强基、守正进取,努力书写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2019年7月16日,注定在内蒙古大学的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听取学校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察看蒙古语言文学历史成果图书展示。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还走进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阅览室,亲切地与学生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他们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书记对内大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为谁办大学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与其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体系贯通,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内蒙古大学一定牢记嘱托,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以守正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朱炳文说。

建设一流: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用战略目标凝聚力量,以机制创新激发动力。内蒙古大学坚持植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服务北疆育英才,明确了“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坚持实力水平提升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启动“高端人才发展、一流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引领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六大战略,不断深化“人才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科研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民主管理制度、社会合作机制”六项改革,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办好一流大学,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基础。内蒙古大学系统提升人才制度体系竞争力,以高层次人才引育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加强校内人才能力培养提升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由“外流”向“回流”、从“以硕士为主”到“以博士为主”、从“聚集优秀博士”到“引育高端人才”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内蒙古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73.9%,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9.5%。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引进世界水平科学家和国内顶级人文社科学者到校工作、引领学科发展,一批青年英才快速成长、在学界崭露头角。

推进一流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是关键。内蒙古大学打破“为学科而学科”的封闭建设,确立了“学术前沿与现实需求导向相结合,发现确立重大创新主题,围绕主题各学科协同创新,战略驱动项目,项目驱动资源,在追求实现一流创新与贡献中异军突起、提升相关学科水平”的建设思路。

内蒙古大学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带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等多学科协同攻关,重点建设了“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优势特色学科群。在蒙古学民族学领域,聚焦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周边国家研究等重大创新主题,以此带动相关学科群协同发展。其他各学科确立并聚焦创新主题,在追求“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贡献”中带动学科发展。

在学科建设新思路的推动下,内蒙古大学进入全国前30%的学科由2个增加到4个,进入前40%的学科由6个增加到9个,占自治区总数的一半以上。“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1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使博士授权学科由1个一级学科另7个二级学科提升到12个一级学科另1个二级学科,其中2017年以来新增5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内蒙古大学调整新增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旅游管理、应用统计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作出一流创新贡献,能力水平是保障。内蒙古大学在提升科研创新与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水平上下功夫,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大保障力度,优化运行机制,重大项目承担能力和标志性成果产出量显著提升。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新增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竞争性获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达到20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双创历史新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二五”以来,全校科研经费同比增长了4倍多,教师竞争性立项获得科研经费年人均达到18万余元,在全国地方大学中位居前列。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呈现加速提升趋势,学术成果受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2019年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比2016年增长2.4倍,比2010年增长11倍。

培养一流人才,立德树人是根本。内蒙古大学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着力点,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的特质,能够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2017年至2019年,内蒙古大学获批11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2个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新增7个本科专业。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瞄准一流目标,需要具有国际前沿视野。“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大学与国(境)外建有正式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由52所增加到105所,建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中英数字实验室、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中俄行为经济学联合实验室,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还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内蒙古大学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以来,内蒙古大学接收32个国家的4000多名留学生到校学习,是接收蒙古国留学生最多、在蒙古国校友最多的中国高校。

顶天立地:在北疆大地争创一流写华章

走进位于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的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正在商讨成立蒙古牛研发联盟的事情。

“内蒙古草原生物资源丰富,蒙古牛、羊、驼、马都是培育优良品种特色种质资源。我们正在积极筹建自治区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培育基地,助力自治区草原生态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这两年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为自治区绿色农畜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撑。”团队负责人、“长江学者”李光鹏说。

内蒙古大学坚持科学研究“顶天立地”,“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在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支撑下,在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的同时,紧盯自治区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现实需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硕果累累。

“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创制了生长速度和产肉量分别平均提升20%和15%高产优质黄牛,培育了产绒量提升50%以上的高产绒量阿尔巴斯绒山羊群体,研发了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和退化草地改良恢复技术,牵头申报获批建设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及家庭牧场示范项目于今年6月份完成,为生态优先的草牧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针对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发了合成气制异丁醇关键催化剂和核心技术工艺,与企业合作开展100吨/年的中试示范。瞄准水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自治区重大专项“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厘清了水生态变化机制,提出并示范治理措施。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内蒙古大学各学科呈现出协同并进、加速发展的态势。2017年以来,在理工科领域,关于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胚胎诱导新型多能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表观遗传调控机制、RNA端帽表观转录组、高分子纳米材料、高效电催化纳米材料等一系列成果发表在《EMBO Reports》《Cell Research》《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hemical Reviews》《Angew. Chem. Int. Ed.》《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3项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系列刊物。在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2项、重大重点项目10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1项、人才奖4项,超过奖项设置的半数。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推动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内蒙古大学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廉政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组建了“内大智库”,入选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2019年,“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项目获得自治区重大专项建设资助。今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入选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共建的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为助力创新,提高贡献度,内蒙古大学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创新与技术研究院、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办公室等机构。在呼和浩特、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等地,内蒙古大学建立了优质肉牛、肉羊、绒山羊、奶绵羊繁育和马铃薯种业示范基地及契丹辽文化产业化研究推广基地。

动力之源:以制度创新激发创业力量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内蒙古大学始终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建设优良制度文化、提升支撑保障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搭建全员干事创业的舞台,系统增强学校制度体系竞争力。

见到化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燕时,她正在做核酸生物物理性质的实验。这位“80后”博导,于2017年4月与“骏马计划”结缘。来到内蒙古大学后,她迅速创建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核酸纳米组装、核酸

资源详情

《内蒙古日报》报道截图

2017年9月,内蒙古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内蒙古大学跻身“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2018年6月,内蒙古大学隆重举行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并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19年9月,内蒙古大学新增一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草原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019年11月,内蒙古大学“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被确定为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培育项目。

2019年11月11日,内蒙古大学举行奶绵羊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2019年12月,内蒙古大学11个本科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认定,12个本科专业获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认定。

2020年2月,内蒙古大学3个团队和21名教师入选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

2020年3月,内蒙古大学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成员在滨湖带采样

内蒙古日报:潜心钻研 砥砺前行——记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骏马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燕。

内蒙古新闻网:【壮美70 智“惠”草原】为草原做全面“健康体检”。

扎根北疆

中国新闻网:飞龙:蒙语“牵手”人工智能的拓荒者。

  • 《内蒙古日报》报道截图

  • 2017年9月,内蒙古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2018年3月,内蒙古大学跻身“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 2018年6月,内蒙古大学隆重举行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并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2019年9月,内蒙古大学新增一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草原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2019年11月,内蒙古大学“生态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被确定为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培育项目。

  • 2019年11月11日,内蒙古大学举行奶绵羊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 2019年12月,内蒙古大学11个本科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认定,12个本科专业获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认定。

  • 2020年2月,内蒙古大学3个团队和21名教师入选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

  • 2020年3月,内蒙古大学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 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成员在滨湖带采样

  • 内蒙古日报:潜心钻研 砥砺前行——记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骏马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燕。

  • 内蒙古新闻网:【壮美70 智“惠”草原】为草原做全面“健康体检”。

  • 扎根北疆

  • 中国新闻网:飞龙:蒙语“牵手”人工智能的拓荒者。

zoom in zoom out

    授权申请

    申请用途

    申请用途 不能为空

    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不能为空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不能为空

    是否商用

    是否商用 不能为空

    1、获得授权可以下载无水印高清格式。
    2、申请“个人学习”和“教学科研”用途不可商用,申请“传媒印刷”用途需由管理员审批通过。
    举报理由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