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主持撰写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发布暨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大学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会议、西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研究报告一经发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止目前人民网、光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50余家国内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这样一份紧扣时代主题、关系国计民生的调查研究报告是如何出炉的?为此,内蒙古大学新闻中心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杜凤莲教授。
采访
Q:《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刚一发布,就收到这么强烈的社会反响,当初您有没有想到?您觉得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些数据?
A:我知道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老百姓自身生活的,例如就业、子女教育、家庭分工以及婚姻等等,大家肯定感兴趣,但是说实话,还真的没有想到社会关注度这么高。
大家关注这些数据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对这些信息有需求,二是在学界我们没有给出基于事实证据的研究结果。而这些研究结果对老百姓优化时间配置、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有指导作用。
Q: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一发布, 社会公众普遍觉得这个课题非常接地气,研究的切入点也很巧妙。对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也格外关注。当初学院决定成立这个中心,选择做这样一个课题是怎么考虑的?
A:这个题目的确定经过了团队1年多的反复斟酌和推敲。
第一步,确定目标:特色研究与主流化并重,建设一支走在学术前沿的队伍。国内经济学研究无论在国际视野高度,还是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方面都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竞争日益白热化,咱们学院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并不高,我定义为生存型。要带出一支走在学术前沿的队伍,仅靠物质激励是不够的,还需要为老师搭一个舞台,在数据为王的经济学领域,拥有一个独特的数据库就是一个突破点。
第二步,调研之旅。从2015年9月到2015年12月,时任分管科研工作的班士良副校长和科技处郭喜处长带领经管院研究团队走访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一边学习这些高校的经验,一边找选题。选题必须植根中国大地,有学术价值,还必须找准学术空白点,不能重复其他学者的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北京大学调查研究中心主任李强教授以及团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赵耀辉教授以及团队,中国人民大学的曾湘泉教授以及团队,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实教授以及团队,西南财经大学的甘犁教授以及团队给我们介绍了非常多的经验并提出建议。2014年总书记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之问,朱自清的《匆匆》,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的经典家庭生产模型都给我们以启迪。时间在家庭生产中是和物质同样重要的投入要素,但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时间要素被忽视了。
第三步,精心论证。一旦选题确定之后,研究团队就开始搜集文献,论证其可行性。全球一共有65个国家开展时间利用数据调查,高霞老师负责搜集文献,王文斌老师负责搜集各国调查问卷以及发布的数据,杨志坚老师负责问卷设计,许多年轻老师和学生都投入到这项研究当中。凭借着这份热情和对研究的渴望,我们对选题和未来前景越来越有信心,经过学院教授委员会讨论、学校组织的学术答辩以及专家论证,开展时间利用调查(以后简称CTUS)写进了《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团队建设方面,受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资助,内蒙古大学成立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与国内外大学进行数据对接、科研合作。研究团队是以劳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个二级学科团队为基础,吸收有学术研究兴趣师生形成的。因为CTUS数据具有综合性,学科交叉性,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到问卷设计、实地调研、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上来。许多年青教师,例如茶娜、梁斌、马富萍、张敬德、王宇、赵宇娜、李静薇、侯建昀、王乾宇、其萌、许红梅老师等等都参加了每周2次的讨论当中。为了提升整体研究实力,在以内蒙古大学教师为核心团队的基础上,开放式吸收校外学者,以合作带动学院整体研究能力提升。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我们邀请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董晓媛教授,西南财经大学赵国昌教授、王军辉教授参加部分章节写作。在后续数据开发中,合作学校和学者会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以数据为平台,汇聚相关领域学者,打造劳动经济、微观计量等学科研究高地,实现从数据前沿向研究前沿的转变。
Q:调查研究报告最为关键的就是样本选择和调研方法的科学性。在这方面,同行专家对调查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家想知道,组织这样一个大规模的调研,课题组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公众参与调查的配合度如何?
A: 我们在项目准备初期,就非常看重样本选择和调研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科学性是研究准确和严谨的保障,因此项目组大量研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同时走访了国内一些有着丰富调查经验的学术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达成了合作意向,借助“中国微观数据调查共享平台”完成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第一次全国入户调查工作。2017年,内蒙古大学加入了“中国高校数据调查共享平台”,该平台目前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等9所大学。
调查准备阶段,项目组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框以及保障问卷设计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在样本选择上,我们沿用了CHFS团队的分层、三阶段与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方案,使样本具有全国、城镇、农村代表性。在问卷设计中,项目组通过对文献和过往调查的研究、以及四轮在全国随机选取地点的预调查中,不断对时间利用调查问卷中活动分项进行优化,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有项目,这也是这份报告数据非常贴合真实生活,让大家觉得接地气的原因之一。
调查执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国时间利用调查去年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同步开展,这是一项样本遍布二十九个省份,有来自近百所学校两千多名访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大型项目。从前期的访员招募、甄别、培训、考核,到中期的人员管理、安全保障,到项目结束后的维护管理、总结表彰,是一套系统性的管理流程,期间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项目组的同仁们共同努力下,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圆满结束。
社会调查特别是入户类的社会调查,在国内外调查界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何尽可能的提高应答率是我们一直不断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随着居民安全意识、隐私意识的不断提高,入户调查过程中确实会遇到不理解、拒绝甚至是误会诋毁的情况,但是也会遇到非常支持、赞赏我们项目的受访户,会遇到淳朴、真诚的大众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当然整个过程最不可或缺的是学生访员们的坚持,我们的项目有非常严格的一套质控要求,在入户过程中要求三次拒访六次无人应答才能申请更换样本,我们的学生访员们在说服受访户接受访问这件事上非常的有毅力,是他们的热情让这么困难的社会调查得以高质量的完成。
Q: 作为课题负责人和报告的主笔之一,有没有哪一组数据的分析结果让您印象最深刻?有没有哪一个数据最出乎您的意外?
A: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从幼儿园到大学在校生时间利用趋势的变化:从幼儿园到高中,睡眠时间下降,学习时间增加,而到大学阶段睡眠和游戏时间增加,学习时间下降;从幼儿园到小学4年级之前,平均而言,孩子们投入在兴趣爱好方面的时间很多,每天从1小时到3小时不等,但在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及中学阶段后,投入在兴趣爱好方面的时间就很少了;2017年,如果不包含午睡时间,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率高达49.1%。即使把包含午睡,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率依然高达26.4%。这说明大家对“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解就是高考以及之前的备战高考,这才有了“拼命的中学生,快乐的大学生”。在高三以及之前,孩子们辛苦,父母焦虑,如何根据客观规律教育孩子,教育教育者很重要,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让我感觉到最意外的一组数据是教育水平高以及收入高人群对孩子照料投入的时间和照料质量都高。在我们的观念中,高学历、高收入者工作都很忙,他(她)们会给孩子提供比较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但照料时间比较少,而事实上高学历者对儿童照料时间是低收入者的2倍,高质量的教育照料是低收入者的4倍。这个结果印证了当前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人家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所以教育扶贫是缩小不同收入阶层差距的重要举措。
Q: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看待这份研究报告,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A: 首先,这份报告得到关注本身就说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来越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从居民时间利用行为变迁角度来看,受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我们无法比较40年来我国居民时间利用方式的变迁,但是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做过中国10个省份的时间利用调查,与2008年相比,我国居民的时间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时间利用效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2008到2017年,我国居民的有酬劳动时间略有上升,为0.08小时/天,其中工作时间增加了1.08小时/天,而家庭生产经营(主要是务农)时间减少了1.00小时/天。这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进展,也反映了劳动时间利用效率的提高。无酬劳动时间减少0.54小时/天,休闲社交时间增加0.44小时/天。这反映了生活品质的提升。第二,性别分工发生了明显变化。2008到2017年,我国女性、男性的总劳动时间比由1.10下降到1.05,其中有酬劳动时间比由0.73下降到0.69,无酬劳动时间比由2.60上升到3.15。女性有从照顾家庭、赚钱养家的“双重负担”向家庭回归的趋势。
从研究意义来看,第一,时间利用调查数据作为对经济收入统计的补充有助于全面考量处于生命历程不同阶段,不同社会群体生活质量的现状和短板,对于制定相关适宜的政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9月25—27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提出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169项具体指标。中国为指导和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制定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实现这些发展目标都需要时间的投入,其中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对制定实现消除贫困、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实现性别平等、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等9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和公共动员特别有价值。通过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实现上述目标的现状和时间约束,为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补民生短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党的新时代发展目标深化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从时间利用维度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人更好了解自己。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之问。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时间利用研究团队进行时间利用调查并对这次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还希望对调查进行追踪,我们希望从时间利用变迁,时间资源配置以及时间优化决策等方面讲好中国百姓的故事,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让世界了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