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书写我的家国情”获奖作品选(上)

  阅读数    2
创作日期
2018-12-11
资源描述

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组织开展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已经揭晓!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子们用文字诉说他们的故事,用笔触记录他们眼中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共同欣赏来这些优秀的作品吧!

三辆自行车

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刘雨奇

爷爷的自行车

爷爷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早在西部大开发之前,内蒙古的农村条件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那个时代,城里的“三转一响”在农村可以称得上是奢侈品。1976年,作为知识分子的带头人,爷爷分得一张自行车票。这票来之不易,经过层层选拔、评比,高分者才能获得自行车票。拿到票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还需要100多元。

第二年,姑姑得了重病,高烧不下,咳嗽不止,赤脚医生开的几服药都吃光了却不见好转。爷爷决定带着姑姑去县城看病,无奈经济条件实在太差,没钱治病,只能将自行车变卖换钱,带姑姑寻医问药。爷爷的自行车就此完成了使命。

回看爷爷写下的回忆录,“活了一辈子,工资一直很低,试用期工资28元,挣了一年半,转正以后37元,就这水平共16年半。记得调资是在78年或79年,工资也只有43·5元,85年工资62元,92年退休274元,95年400元,04年851元。”直至爷爷去年去世,他工资在5000元左右。

爸爸的自行车

农村出身的爸爸技校毕业就分配了工作,90年参加工作后,每个月工资是110元工资,他攒了整整三个月,花了260元买了一辆自行车。爸爸形容:“那时候,自行车在年轻人眼里就是你们现在的苹果手机。”

90年代,工厂下班后,一队自行车队便熙熙攘攘地涌出来了,年轻人有说有笑,好不红火热闹。也正是90年以后,西部内陆的城市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力量。市场放开了,自行车不再是供不应求的产品,已然成为家家户户都有的物件。

94年,也正是我出生的那一年,爸爸拥有了第一辆摩托车,2400元,99年家里买了大车跑运输,2.8万,08年买了第一辆轿车,23万,14年买了第二辆轿车35万。

我的自行车

“hello,哈罗单车。”只听到“哒”地一声,共享单车便开启了新的出行方式。今天的自行车已经成为共享经济中的领头羊,自行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了募集资金和无息融资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自行车不需要花钱购入,用户只需缴纳押金,其采用半小时一元钱的租赁方式,随时骑停的使用方法,促使共享单车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用户量已超过1.06亿。

爸爸曾说过,从来没想过不用花钱买自行车,现在的一切像做梦一样。而这梦想却已经成真,遍地的共享单车虽存在难以调和的回收问题,但它的确见证了中国的前进脚步。

从一个新闻记者的视角看改革开放40年

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韩雪

我是一名民生新闻记者,今年37岁,比改革开放小三岁,可以说我是和祖国的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2004年我来到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工作,成为了一名电视人,当年我23岁,这一干就是14年。我想从我作为一名电视新闻人的角度来谈谈改革开放40年。

在我做记者的14年间,我做了很多题材的电视新闻作品,也采访过各种各样的人。我就从我做的几个新闻报道和新闻报道里的人物来讲故事吧。

记得2013年,我所在的节目组做了一个策划,是关于回忆看变化的系列报道,这个报道是由我完成的。由年龄段来划分议题,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来看生活的变化,我从50后一直采访到90后。那时的我并没有想到,这就是改革开放所带来成果的展示,今天拿到了这个主题,回头想想,那不就是我们当时策划那个系列报道要说的主题吗?我凭借着我的点点回忆,也从衣食住行的各个角度来说说民生新闻里的改革开放40年。

50后看变化。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 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对于改革开放体会的特别深刻。我记得我采访了一名大学教授,他出生在1958年。在18岁前,他都没有走出过农村,除了上学他还得做农活,每天过着非常辛苦。1977年恢复高考,他说服家人一定要参加高考,通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978年的时候考上了大学,上了他心仪已久的中文系。他回忆到:录取通知书来的那天,他正在田里锄地,村里来人送通知书,他立刻扔下锄头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从此他从一个农民身份变成了一个干部身份的人,放下锄头拿起书本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大学里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特别努力的学习,最终留校成了一名大学老师。每次说起这一段,他就非常动情的说: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考上大学让他的人生的宽度更宽,深度更深,也让他为社会做了更多的贡献。

60后看变化。上世纪60年代生人,让我印象最深的采访对象是一个商贸集团的董事长。上世纪90年代,他正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处在温水煮青蛙的生活状态。突如其来的改革大潮向他所在的城市涌来,他在一番心理斗争后,决定下海经商。带着攒了好几年的全部家当500块钱,去了满洲里通商口岸做起了对外贸易。从蒙古国进口地毯、俄罗斯食品,再从国内倒卖酒精、粮食。失败过也吃过亏,一步步咬牙坚持,终于让生意步入了正规,变成了一位有钱有地位的人,同时他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他回忆自己的前半生,不禁感叹道:是改革开放给了他很多的好机会,让他能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了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

70后看变化。上世纪70年代生人,能想到的就是与改革开放同年生的小舟。我去采访她的时候,她给我拿出了家里珍藏的好多家庭照片。小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自己经营着一家照相馆,她摄影的爱好都是因为爸爸的培养,他爸爸就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从她出生开始就每年拍一张全家福。她说从去年开始她就在整理这些老照片,我仔细的翻了翻这四十张全家福, 一张张的翻过,看着小舟一天天变大,家里人的穿着打扮精神面貌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就拿妈妈来说,从的确良衫齐耳短发到花裙子长披发再到呢子大衣大波浪……这穿衣打扮完全能让我们看到社会审美的变化,从整齐划一到追求个性,这40年让我们解放了思想,打破了僵化的思想,让社会创造力再次活跃了起来。

80后看变化。我就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人,我和我的同龄人对改革开放的体会其实没那么深,可能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学扩招吧。我的同学小李,是一个有美术特长的男孩,很聪明但是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我们一同参加高考。他的专业课通过了几所有名的大学,但是文化课考试不理想,他不出所料落榜了。就在我们以为他可能要复读重考的时候,大学突然扩招了,他正好在扩招线内,就这样,小李成了我的大学同学,并且因为突出的专业课深受老师的重视,美术作品多次获奖,还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每次和我谈起这个话题,小李都在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国家的教育改革。让他这样的专业型人才能够有机会到大学里接受更专业的教育。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美术教师,教出了很多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

90后看变化。上世纪90年代生人,我的采访对象里最有意思的是一个90后海归肄业青年,他叫小光。小光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因为父母特别忙,从初中开始,他就入住了封闭式的国际学校。高中毕业后,他毫无疑问被送入出了国。看似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可小光的心里却总是有难以名状的孤独感。被送出国后,他坚持了几个月发现,这一切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从国外的大学退学,回了国。他说他再也不要在别人的希望里生活,也不要按照别人的安排生活了。现在他正在创业,在呼和浩特市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租了个工作室,正在开发创意产品。一边工作一边在网上上网课,凭借语言的优势,和国内外很多同行实时交流。因为努力,他的创意产品逐渐受到欢迎,也打开了知名度,今年就接到了很多大的订单。他说,改革开放让更多的国外先进文化到了中国,但是盲目的崇洋媚外确实不可取,并不是出国深造才能成才,真正的改革开放是要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借鉴别人的长处。

我对于改革开放的认识大多来自于我的职业,因为我的职业让我有机会把这些成果总结归纳。从50后到90后,每个年代出生的人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都不同,所享受到的改革的红利也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说,改革开放让我们解放了思想,增加了开拓进取的意识。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改革开放40年:路路通民心

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郜颖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个车,跑的特别快。”小杨(化名)奶奶看着刚停靠在站台边的动车兴奋的说。奶奶快70了这是第一次坐动车,为的是从县城到市里检查身体。往前推十年可能谁也想不到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我国在2004年到2005年先后从国外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了高速动车组,2007年中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部分干线达到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2008年8月1日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水平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随后京广高铁武广段、郑西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速铁路先后通车。

中国的高铁成为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有数据显示中国,高铁的业务量在铁路装备行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已居全球第一名,中国高铁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想都不敢想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第一次见站台:送儿离故乡

小杨奶奶回忆说:“第一次看见火车站台还是七几年送孩子读书的时候,大闺女考上了大专要送到白云去读书,排了好长时间队花了几块钱给闺女买了张票,也想去送她上学可是舍不得再多买票了。”那趟车是晚上的,刚20岁出头的小姑娘第一次一个人踏上了离开家乡的路。

改革开放初期,排长队买票是火车站常见的,当时我国铁路网里程仅5.17万公里,开设的车次又较少,售票方式全靠售票员前方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格子墙”,根据站序横向排列,将不同到站的车票放在相应的格子内。当时的车票称为“纸壳票”,票面上“一道杠”是普速快车,“两道杠”是特快列车,车票票面已经印好始发站、到站,经由地和席别等信息,在售票过程中要根据旅客需要从“格子墙”拿出相应车票,用简易的砸票机将年、月、日印在车票上。那时售票员卖票一天下来嗓子都是哑的,窗口前满满的人一票难求,不少旅客卷铺盖排队来抢票。

火车票的票价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也是难接受的。虽然全国的人均收入能达到三四百元,但像小杨奶奶这样生活在西北小县城人家,人均月收入也就几十块钱,加上给家中四个儿女学费、生活费一个月很紧张,所以买不起火车票。他们虽不放心女儿第一次独自字出门但也只能在站台上含泪相送了。

第一次乘车:带女儿看病

“九几年的时候二闺女得了场大病,肚子里长个瘤子,当时大出血连夜送到市里医院,我知道已经是第二天了,大夫说瘤子有癌变的可能,当时着着急急来到车站买好票,等车来再坐车去时间太长了,恨不得火车可以飞过去。”小杨奶奶回忆起第一次乘车经历。

上世纪90年代售票员面前的“格子墙”换成了“大头机”,这时售票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火车的速度也提高到了160到180公里,但开设的车次有限,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

到2012年底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了9356公里,2018年3月5日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多公里增加到了2万5千公里,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这时人们可以随时出行,并且通过互联网便可提前订票,车站排长龙的购票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次乘动车:去做健康体检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个车跑的特别快。”小杨奶奶说道,这一次是小杨带奶奶去市里做全身检查,怕老人坐普通火车不舒服特意买了动车,空间又大速度又快,老人头次坐感到新鲜。

现如今我国高铁发展迅猛,2018年在铁路投产新线4000多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中西部(含东北三省)铁路11.2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力争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联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的铁路网。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行”排在最后一位,但“不远游”的观念在现代社会早已被抛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百姓需要更加快捷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铁路速度一次又一次提升,铁路网一次比一次密集,服务方式一次又一次转变,为的就是能使百姓享受更加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不再为春节不能回家发愁,不再为火车速度慢发愁,不再为排队买票发愁,条条铁轨的铺设体现的不仅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更是通向民心之路,让百姓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国家发展带来的便利。

“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改革开放之路------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侯维轶

2018年6月8日的上午,呼和浩特地铁二号线塔利站的施工现场,伴随着悠扬而明亮的蒙古长调,乌兰牧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首场下基层文艺汇演拉开了大幕,乌兰牧骑的演职人员们用悠扬的歌声和绚丽的舞蹈,为基层的农牧民群众带去了一场文化文化盛宴,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取得的飞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乌兰牧骑始终走在自治区乃至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创新体制改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传递来自祖国正北方的声音。四十年来,我国社会文化事业持续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艺创作团体和文艺作品,极大丰富了我国民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大量文艺创作团体和文艺作品走向世界,向世界传递来自中国的声音。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于1957年,来自苏尼特大草原。是一支仅有9人、两辆勒勒车、四件乐器的小队伍。由于在当时非常符合农民的需要,因此迅速在大草原上成长起来,成为草原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文艺力量。1978年,乌兰牧骑已经由原来的一支队伍发展到20多只队伍,队伍日渐庞大。如何更好的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需求已经成为了乌兰牧骑发展的重要问题,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乌兰牧骑毅然开始了内部体制改革。首先,进行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彻底取消论资排辈,实行岗位聘任制。每年年终根据每个在德、能、勤、绩等累加的分值进行综合考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队伍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随后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的工作量进行了量化管理,按工取酬。同时还严格内部管理,制定了23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内部的责任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肩上。很快,乌兰牧骑便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团体规模迅速发展,全区乌兰牧骑增加到30余支,

资源详情

“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改革开放之路

从一个新闻记者的视角看改革开放40年

动车铁路

改革开放40年:路路通民心

火车票

三辆自行车

上世纪90年代售票员

  • “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改革开放之路

  • 从一个新闻记者的视角看改革开放40年

  • 动车铁路

  • 改革开放40年:路路通民心

  • 火车票

  • 三辆自行车

  • 上世纪90年代售票员

zoom in zoom out

    授权申请

    申请用途

    申请用途 不能为空

    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不能为空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不能为空

    是否商用

    是否商用 不能为空

    1、获得授权可以下载无水印高清格式。
    2、申请“个人学习”和“教学科研”用途不可商用,申请“传媒印刷”用途需由管理员审批通过。
    举报理由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