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 二十年育翻译人才,三十载传中国声音

  阅读数    4
创作日期
2024-04-28
资源描述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学校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五年来,内蒙古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广大教师扎根教学科研一线,奋力书写办好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时代答卷。 

为讲好我校教师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求真务实、矢志奋斗的感人故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内蒙古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桃李芬芳”系列人物访谈专栏。专栏第十一期推出的是外国语学院教师刘瑾玉。

刘瑾玉,教授,翻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二层次)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A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谦和、博学,这是大家对刘瑾玉的第一印象。

课堂上的刘瑾玉穿着一条简单的黑色连衣裙,授课语言温婉流畅,仿佛一股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持之以恒,传承师风

三十年前,刘瑾玉进入内蒙古大学学习,从此与内大结下不解之缘。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求学期间,两代恩师的学术传承让她又一次感受到了翻译学的力量和温度。从此,她下定决心要终生投入到高等人才培养事业当中去。

第一代宗师许国璋老先生,作为国内最早研究和评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学者和哲人,在新中国诞生时,就投身于教育事业。他待人真诚宽厚,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的每一个学生,其中就包括刘瑾玉的恩师王克非先生。

首次提出翻译文化史观念的王克非先生,研究文化对于翻译活动的制约和翻译活动发生后对文化史的影响。“先生常常告诫我们,学术研究要扎实严谨,忌虚戒躁,文章写作要文风质朴通达,切忌华而不实。”因此,刘瑾玉将“勤于读书,勤于思考”的学风也潜移默化地带入自己的课堂。

“我的课堂就是要培养胸怀祖国、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翻译人才”。她采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分层分类培养模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量身打造教学计划。同时,在具体的培养方案设计上,刘瑾玉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模式,目标是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培育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翻译人才。

刘瑾玉认识到,当今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虚拟仿真实验课堂中开展的“联合国库布齐国际沙漠生态科技创新国际志愿者语言服务实训”中,她和同事们紧跟时代步伐,用口译课程的“小课堂”来解说“大形势”,在“听与译”之间阐明“大道理”。及时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作为教学素材,应用于教学以及实践,让外语专业的学生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翻译家”,努力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并把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积极探索具有专业特色浸润式课程思政新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成为服务国家与社会建设的新时代翻译人才。

躬耕翻译领域,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刘瑾玉选择翻译学的重要理由。刘瑾玉提到,翻译文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对外翻译历史传统与遗产的全面价值认同;有助于以中华民族翻译文化的历史智慧启迪中国当代实践,并推进世界翻译研究、和谐翻译研究新秩序的创新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翻译学者,刘瑾玉自觉承担起融通中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译介的重任,并将文学翻译的关注点放在当前迫切需要厘清的重大理论问题上。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刘瑾玉通过范式借鉴与思辨创新,尝试建立起最能满足民族对外翻译文化理论表达的新的范式与话语体系,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理论指导。

刘瑾玉提到,翻译本身不仅自成一个公共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人类文化思想知识的宝库和传播渠道。翻译与传播具有天生的同构与互动性,基于此,更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多年来,刘瑾玉一直深耕于翻译领域,以口笔译理论研究、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研究、翻译文化史、海外汉学、概念史与数字人文研究为研究方向,发表了《<翻译在现代日本>述评》《岂一个“富”字了得?——<国富论>百年汉译史述论》《<日本现代早期翻译文化史论>述评》《严复手批<国富论>英文底本研究》等论文。

“用绝对的专注去写东西,这是我对翻译学研究的尊重。”撰写研究论文时,刘瑾玉总要专门留出大段时间,把自己“关”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将手机设置为免打扰模式,屏蔽几乎所有的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到面前的文字中。此外,刘瑾玉还承担了许多国家、自治区和我校重大口笔译工作。谈及第一次承担大型口译工作时的情形,刘瑾玉坦言:“当然也是紧张的,但我并不慌乱,毕竟钻研了那么久,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些信心的。”2012年刘瑾玉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优秀翻译工作者”称号;2014年、2018年获批内蒙古社科院“民族文化翻译工程”招标项目两项。

扎根本土,传承文化

从事翻译学领域学术研究多年来,她一直关注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力求为民族文化注入鲜活基因,使其能在当今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实现对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她看来,当前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工作还远远不够,民族文化中还有更多独特价值需要被翻译、研究、应用与传承。在自己的著作《一带一路倡议下内蒙古民族文化翻译与传播话语体系研究》中,刘瑾玉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将当今的对外交流传播与民族文化体系结合,让内蒙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源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相融合,以翻译学、传播学为学科依托,采取多学科兼容、跨学科整合的方法展开实践与研究,把内蒙古丰富的红色资源同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开拓出一条互通共融的非遗红色文化创新实践国际传播路径。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人,谈到去年5月7日揭牌成立的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时,刘瑾玉细致地讲述了该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进一步推动北疆语言文化的融合发展与交流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是时代赋予我们展示民族形象、弘扬精神内涵的传导路径,有利于促进对外传播。”

目前,刘瑾玉正借助内蒙古优秀文学文化对外翻译作品、译家和译作等新旧档案资料开展研究,在尊重翻译文化对外交流史的基本脉络和史实前提下阐释当代新思想。这一研究,将为提升我国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积累。

“仁者爱人,提携后进”,刘瑾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如今,翻译这座沟通的桥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身影,他们将共同致力于加快建设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翻译专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踔厉奋发,作出更大贡献。

资源详情

持之以恒,传承师风

躬耕翻译领域,讲好中国故事

刘瑾玉

扎根本土,传承文化

  • 持之以恒,传承师风

  • 躬耕翻译领域,讲好中国故事

  • 刘瑾玉

  • 扎根本土,传承文化

zoom in zoom out

    授权申请

    申请用途

    申请用途 不能为空

    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不能为空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不能为空

    是否商用

    是否商用 不能为空

    1、获得授权可以下载无水印高清格式。
    2、申请“个人学习”和“教学科研”用途不可商用,申请“传媒印刷”用途需由管理员审批通过。
    举报理由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