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2023年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论坛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我校副校长杜晓东出席开幕式,并代表我校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签署养老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本次合作协议,本着“凝智聚慧、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在产业合作、合作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人才交流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合作开展养老政策理论课题研究、共同培育服务品牌等方面达成合作框架意向。
本框架协议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牵头,协同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各学院共同落实,促进各学科、专业融合发展。希望此次合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高校双方自身优势,助推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的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开启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校服务地方新篇章。
(供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为集中检阅学校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成果,破解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难题,进行集中研讨,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7月24日,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自治区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12组副组长卫红、联络员王艳钢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党委副书记乔彪,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高光来、杜晓东、杜凤莲,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学校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工作组组长参加会议。
刘志彧首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精神及自治区有关主题教育重要文件精神。
会上,刘志彧以《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的调研与思考》为题从进一步深入理解领会教育强国战略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确保凝心聚力写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文章”;进一步认识到“特色鲜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确保学科建设全面带动学校特色化、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确保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贡献水平,确保在自治区“两件大事”中争取更大作为等方面作了发言,结合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与参会同志交流了推进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的思路。
乔彪、张利平、高光来、杜晓东、杜凤莲、孙智凭、白托娅先后结合调查研究成果和工作实际,围绕学校融媒体建设、健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加快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升本科一流专业建设质量、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学校新工科重要基地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发言。
刘志彧对下一步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运用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切实增强深化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谋划和破解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师生反映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呼应和回应。二是抓好成果运用这一关键环节,要对调研得到的一手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善于总结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好调研成果运用和转化。要善于从各类问题和现象之中,挖掘和总结出普遍性反馈,在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关系到师生的最关键问题上,以更高层次通过政策、机制、信息化角度给予解决。三是要把调研更好地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平时多走多听多看,多和师生交流沟通,学院领导干部、部门负责同志要多和所属单位师生谈心谈话,真正做到问计于师生、问学于师生、问策于师生。四是要保持求真务实作风,确确实实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办实事、解难题,紧抓快办、跟踪问效、一盯到底。调研问题中涉及思路举措、意见建议的部分,在推动落实上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静下心来,要挤出时间,要出成果”,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会议还传达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的文件精神,强调要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对消防、校车、水域、电气设备、实验设备等各方面隐患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以强化工作协同,提升处置能力,构筑安全校园。
(文字:穆瑶 摄影:刘阳 审核:李文娟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思考和应对高等教育发展变革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主动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于7月17日召开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大会。学校党政领导、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各教学单位教师代表近240人参加会议。
17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全体会议。会上,19个学院作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交流发言,从工作现状、存在问题、思路举措等三方面汇报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情况,反映出我校在本科教育教学上做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杜凤莲副校长介绍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工作目标,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1+N+X”政策体系作了说明,介绍了会议筹备和文件撰写出台过程,希望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大学习、大讨论,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做到懂本科教育教学要求、知本科教育教学方向,找到落实落细国家人才培养改革政策的思路和方法,形成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浓厚氛围,提高学院院长和书记抓本科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掀起“以本为本”的本科教育质量革命。
武利民校长发表讲话,总结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对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安排部署。武利民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按照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标同类院校提升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成功经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集成和配置,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
武利民强调,要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基”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学生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为关键点,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和实践育人,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大本科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
武利民要求,要认真研究对比国内高校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吸取的教训,将先进的办学经验与内大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统一起来,让科研反哺教学,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教学,支持教师开展本科教学研究、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要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打通学院之间的选课壁垒,扩大相关学院的课程共享;要重点建设一批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实施“名师领衔核心课程”计划,设置“核心课程责任教授岗位”,实施“名师邀约计划”,打造一批“两性一度”的“金课”;要改革学业考核方式,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加大本科教学资源投入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强本科教学条件保障,设立卓越教学奖,评选内蒙古大学年度“十大教学名师”,建立每两年一次的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更新改造多媒体教室、本科生实验室、教学试验实训基地等教学基础实施,提高本科教学绩效使其至少与年底科研绩效总量持平,营造全校重视本科教学的氛围,确保本科教育改革取得实效。
17日下午,全体参会人员分组讨论了武利民校长和杜凤莲副校长的讲话以及学校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系列文件、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热烈踊跃,大家从各自视角检视本科教育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通过讨论形成更加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共识。同时,学校党委将另选时间听取各分组召集人汇总意见的专题汇报。
在17日下午全体会议上,教务处处长周建涛解读学校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阐释了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新变化和着力点,布置了审核评估工作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明确了规范撰写自评报告和准备支撑材料的要求,要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补齐短板。杜凤莲副校长作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动员讲话,要求准确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精准发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切实推进全校师生员工在审核评估中履职担当,要求做到人人关心、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担责。
党委书记刘志彧作了总结讲话,指出本次会议召开得必要及时,会前准备工作充分,会议任务和主题明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大家积极参与,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启动布置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交会议讨论的文件材料在充分讨论和修改完善之后陆续出台,将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
刘志彧就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做好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本为本”,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前沿地位;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改革,紧扣“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德育做好”“机制创好”等关键点,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实现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强突破;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将审核评估工作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以审核评估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四是树立责任意识,在思想上增强抓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在组织上构建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在行动上以奋进精神状态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推动全校上下一盘棋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刘志彧要求,各单位利用假期时间思考谋划,做好审核评估的一些基础工作;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修改完善文件材料,拿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意见,加强高等教育的政策研究,对标对表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列出问题清单。
刘志彧强调,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机融入主题教育,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我校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为圆满完成审核评估工作、推动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武利民在主持全体会议时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审核评估工作向纵深发展,各单位各部门在会后要及时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将本次会议精神传达到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人人重视本科教学”的浓厚氛围,树立“人人投身本科教学”的责任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担当,拧紧责任螺丝,确保精准发力,扎实有序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审核评估工作,奋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蓝图已绘就,使命在召唤,奋进正当时。本次会议吹响了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审核评估工作的号角,提供了施工图和时间表,发布了责任书和动员令,全校师生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断推动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一流本科教育提档升级。
(供稿:教务处 摄影:王鑫宇 伊妹儿 编辑:刘阳 审核:刘雪峰 李文娟 王鑫)
图片 5
/ 其他
7月21日,我校与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共建机制”签约仪式在学术会议中心4号会议室举行。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常培忠,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仲东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晓东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呼和浩特市人大党组成员、秘书长邢俊平,法制委员会负责人,以及法学院院长丁鹏,相关处室、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仪式。
签约仪式上,常培忠表示建立立法共建机制,旨在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呼和浩特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深化备案审查制度研究。市人大常委会与内蒙古大学开展合作共建,就是希望借助内蒙古大学平台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吸收能够承担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的专业人员、掌握审议和论证立法项目能力的专家学者、具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士,充实到地方立法队伍和立法实践工作中,共同打造更专业、更权威、更高效的智库,成为地方立法和备案审查工作的“外脑”。进而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深度融合,在推动校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上迈出新步伐,在推动强首府工程、打造区域化中心城市、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上展现新作为。
刘志彧首先对呼和浩特市各方面对学校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并进一步指出,学校与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合作共建六大平台,目的就是通过设立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地方立法研究基地(立法联系点)、法律专业代表之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发挥双方各自优势,为自治区强首府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学校也要主动作为,为呼和浩特市当好“六个表率”提供法学领域专业智库和“外脑”服务,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打造校地合作的新品牌。
(供稿:法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丁鹏)
图片 3
/ 其他
7月24日,复旦大学内蒙古教师社会实践团一行22人,由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陈玉刚带队赴我校考察交流。
教师社会实践团首先参观了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了解了内蒙古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的民族团结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以及我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所做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之后,参观了生命科学学院和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了我校生物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情况。
座谈会上,我校副校长杜晓东代表学校向复旦大学内蒙古教师社会实践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与复旦大学的合作情况。陈玉刚介绍了复旦大学内蒙古教师社会实践团的情况。
会上,双方就人才引进、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来自复旦大学不同学院、不同单位的教师一致认为两校间的教师交流十分必要,期待着更多专业领域的交流机会,也愿意为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助力内蒙古大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国内合作办公室、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生命科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交流。
(供稿:国内合作办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郎磊)
图片 2
/ 其他
7月3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市长贺海东一行到我校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调研指导工作。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高光来等参加调研。
包钢一行参观了我校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现场听取了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对基地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基地发挥国重实验室的作用,努力建设成为草原家畜现代生物育种创新高地,更好地服务自治区“五大任务”。
由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投入建设的“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位于和林格尔新区,占地面积899亩,基地包括科研和表型实验室2.9万平米,牛羊饲养设施超过4.3万平米。其中一期工程投资0.96亿元,包括牛羊标准化养殖设施、表型综合实验场,以及0.5万平米遗传繁育研究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已于2022年9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二期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92亿元,建设2.2万平米的研究设施,目前正在建设中。
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学院及基地科研团队人员参加了调研。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7月3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在玉泉校区西院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调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工作。
刘志彧、乔彪等实地查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资料室、教研室、会议室、教室等硬件环境的建设情况,现场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进行了沟通交流和研究协调,对具体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对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在前期良好工作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推进力度,通力配合,交流沟通,做好条件保障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任务。
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南校区管委会办公室、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8月5日,农业农村部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调研员刘丑生一行来我校调研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建设情况。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自治区农牧业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自治区农牧厅种业处长蒙志刚,内蒙古农牧业推广中心种业发展处长康凤祥,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刘永斌等参加调研。
调研期间,时建忠一行实地考察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共享实验平台、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边看边与参加调研的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实验室研究重点、取得成果以及转化应用等情况。
在调研座谈会上,时建忠听取了刘永斌关于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对我校立足当地家畜遗传资源优势,重点解决羊种质创新与繁育“卡脖子”问题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我校继续做好优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发挥优势,把握特色,加大遗传评估数据采集的精准性、有用性,加强在生产方面性能测定的深耕,为国家种业管理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乔彪表示,新时代新阶段,学校将高度重视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建设,结合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羊种业振兴发展全力以赴,贡献力量。
我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技术转移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文字:莫伶 摄影:王鑫雨 审核:李文娟 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盛夏青城,草木葳蕤,生机盎然。8月7日上午,我校第一届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我校第一届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张清杰院士;委员郝时远、祝世宁、赵东元、沈保根、赵进才、南策文、朝戈金、廖湘科、张涌、张跃等12位院士、专家再次相聚内大,为学校建设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会见了前来参加会议的我校第一届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并进行了座谈交流。王莉霞表示“两院”、复旦大学以及其他高校多年来对内蒙古发展给予了很多帮助,希望能够在院士培养、高等教育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为我们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添把力”。
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劼及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厅局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我校班子成员及各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
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致辞。他指出,内蒙古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各位委员多方参与、悉心指导下,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驶向快车道,步入黄金期。当前,在党中央教育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自治区正聚精会神全力建设教育强区。内蒙古大学作为自治区高等教育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要切实发挥龙头作用,充分释放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效能,坚持改革创新,做好战略部署,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凝练学科特色、强化协同创新、丰富育人内涵,持续打造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努力在落实自治区“两件大事”、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和担当。他希望各位院士继续为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把脉、问诊、开方,同时将目光放眼到内蒙古、将人才引进到内蒙古、将项目推荐到内蒙古、将成果转化到内蒙古,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校长武利民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干部队伍建设、“放管服”和教育评价改革、对口合作等方面汇报了学校近一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双一流”建设取得的成绩,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分析了学校目前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他指出,学校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精准引育国家级人才,扩大教师队伍规模,重点建设创新团队,打造自治区高端人才集聚地;要加大政策支持、建强优势领域,集聚资源和要素,面向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科学布局学科体系,建设优势学科;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办学内生动力,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张清杰院士主持了指导、交流发言环节。与会各位委员对学校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聚焦内蒙古大学“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围绕内蒙古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引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学科布局、重要改革举措等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及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对学校重大项目、平台基地建设、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金力院士作总结讲话,对学校过去一年在“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内蒙古大学在未来发展中要主动融入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明确定位,处理好学科、人才、资源三个要素的关系。一要立足于学校原有学科优势,发展交叉学科,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做出特色;二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新的团队,做有组织的科研;三要争取政策的支持,同时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产教融合,获取更多发展资源,推动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刘志彧致答谢辞,对各位委员相聚在草原青城,共同谋划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对自治区党委政府,特别是有关部门对内蒙古大学长期以来的务实性地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会议的召开是对学校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方向的一次再判断再分析再评价,也是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研服务、特色优势、条件保障等方面工作思路举措的一次再梳理再清晰再明确。各位院士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措施明确,指导性、建设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非常强。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梳理总结、消化吸收各位委员的真知灼见和良谋善策,将其凝炼成共识、转化为举措、落实到行动。他表示要加强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广开言路、广纳善策的专家咨询制度,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全力打造平台、全力优化环境、全力保障服务,为各位委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定期向各位委员通报我校“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将各位委员的好想法、“金点子”转化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会议召开期间,分别举行了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建设座谈会和相关考察活动。各位院士、专家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术优势,为各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把脉会诊,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字:李文娟 摄影:李文娟 王鑫雨 何鑫雨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8
/ 其他
8月10日下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贺彪一行来我校调研编志的有关情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一级调研员孟秀芳,自治区志业务处处长赵海渊,二级主任科员玉红、武士龙,三级主任科员董丽娜参加调研。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主持调研座谈会,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王德、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栓虎、档案馆主任朱玉明、社会科学处成果管理科科长罗佳宁参加会议。
会上,乔彪对贺彪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研究室长期以来给予我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党史、校史建设的有关情况。他表示校志编纂工作任务重大、意义深远,内蒙古大学一定高度重视,全力配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高标准落实编纂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
与会双方围绕校志内容、校史文化建设成果、组织架构、编写队伍、修志的具体举措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文字、摄影:王鑫雨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8月10日上午,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汇报验收会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1号会议室召开。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卫红,成员王艳钢、梁海清、魏源到会验收指导。我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整改督导组、综合协调组、学习宣传组等成员参加汇报验收会。校党委副书记乔彪主持会议。
会上,我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整改督导组组长李广武汇报了学校主题教育整改工作情况。财务处副处长王晶、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吕俊、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处长(部长)刘志亮、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主任刘崎峰、后勤保障处处长周国权、资产管理处副处长李惠民、奥都资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魏翀、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教育教学部综合办公室主任宝音图汇报了涉及到的9个问题的详细整改情况。
卫红认真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我校在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并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对学校下一步主题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她指出,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好整改整治各项任务。
乔彪表示,学校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一定做好主题教育的总结工作,坚持以终为始,善始善终,抓好整改整治工作,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文字:王鑫雨 摄影:玉明 审核:李文娟 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8月8日,我校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内蒙古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国家能源基地绿色化数字化双转型高端论坛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刘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ESG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国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一级巡视员黄彦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晓俊,我校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杜凤莲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杜凤莲主持。
武利民致欢迎辞,他表示内蒙古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务实举措,也是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对加快推进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朱晓俊在致辞中表示,内蒙古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必将成为能源领域高水平的基础理论和战略决策的重要学术平台、双碳与能源领域的高端智库、高水平的学术开放交流平台,在提升内蒙古能源低碳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金力院士在致辞中肯定了成立内蒙古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在更好地推动中国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基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希望复旦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合作能不断深入,助力内蒙古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随后,乔彪主持揭牌签约仪式。复旦大学吴力波教授对研究院、智库联盟及产教融合基地情况做了详细汇报。金力、黄彦斌、王敏和武利民共同为内蒙古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揭牌。武利民为张人禾院士颁发了研究院荣誉院长聘书、为刘合院士颁发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书。“中国国家能源基地绿色化数字化双转型发展智库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同签约,“内蒙古能源经济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单位代表共同签约。
仪式结束后,张人禾院士、刘合院士、何国俊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
下午,首届中国国家能源基地绿色化数字化双转型发展高端论坛召开闭门圆桌会议和青年学者论坛。在闭门圆桌会议上,智库联盟成员单位的领导、国内能源与碳中和领域多位顶尖专家围绕能源基地绿色化数字化双转型的关键问题、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挑战,开展了闭门研讨。与会专家还为进一步跨高校联合研究规划了图景,开启了智库联盟的合作与共建。在青年学者专场,学者们围绕“双碳”目标下能源系统转型与地球系统的耦合关联、气候治理集体行动、可再生能源价值链的金属足迹和间接成本、碳捕集技术优化部署、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气候变化适应性和健康效益、分布式光伏发展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内蒙古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是内蒙古大学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化数字化低碳转型,在复旦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研究机构。研究院荣誉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刘合担任,院长由复旦大学吴力波教授和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杜凤莲教授联合担任。
研究院聚焦资源型区域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挑战,以国家能源基地建设为中心议题,开展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学术攻关、人才培养和咨政研究,旨在充分发挥自治区高校能源经济、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科科研优势,聚合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新生态,力求成为“双碳与能源”领域国家和区域层面交流对话的高端智库平台,以及自治区一流的、集咨政研究、科教融合、学术建设和对外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机构。
(文字:莫伶 照片:王鑫雨 何鑫雨 编辑:鲁娜 审核:李文娟 刘雪峰)
图片 11
/ 其他
8月11日上午,我校在呼伦贝尔学院举行新时代北疆民族语言与文化交融调查研究启动仪式。我校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朝戈金,学术委员会委员孙宪忠、刘跃进、钟进文、萧放、敖其,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文阁 ,呼伦贝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赛金 ,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额尔很巴雅尔主持。
仪式上,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文阁致辞,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呼伦贝尔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和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立足内蒙古厚重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发扬各民族手心相连的好传统,齐心协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面建设模范自治区的要求,为北疆文化建设提供资政服务和学理支撑,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呼伦贝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赛金致辞,对新时代北疆民族语言与文化交融调查研究活动的开展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呼伦贝尔市的历史地理环境和建设发展情况,表示希望与各位专家学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开展更加务实的合作,借力提升研究水平,为呼伦贝尔市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社会科学的力量。
刘志彧在致辞中说,内蒙古大学作为自治区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区合建”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走在前、做表率。聚集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新时代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调查研究,是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和实践,对于推动北疆语言文化的融合发展与交流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希望以此次调查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发挥我校科研创新平台功能,深入研究北疆文化的内涵和实质,让根植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火起来、活起来,为推进我区完成好“两件大事”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朝戈金在致辞中介绍了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安排调查研究的初衷和目的。他表示,“中心”作为在新形势下成立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服务内蒙古大学文科学科群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的文化事业。他希望“中心”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委员专家立足内蒙古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从自己的学术优势和角度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开启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的学科建设、科研发展、服务地方、校际合作等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方案,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面建设模范自治区作出更大贡献。
朝戈金、孙宪忠、刘跃进、敖其、钟进文、萧放六位专家学者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科研工作实际,围绕“推进北疆语言文化交融研究”“准确认识民法典全力实施民法典”“北疆文化研究的意义”“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相互接受方式探析”“文化融合与文学生成——关于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生成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等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11日下午,参与调查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呼伦贝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旅游广电局、乡村振兴局、艺术剧院、民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围绕地方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参观了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馆。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10
/ 其他
8月10日至11日,教育部部省合建专项调研组来我校就推动部省合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和意见反馈会。调研组由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担任组长,成员由来自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7名专家组成。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盈、王敏,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高光来先后参加调研座谈会、实地考察和调研意见反馈会。
8月10日下午,调研组在我校召开座谈会。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盈介绍了自治区落实部区合建协议和工作手册,推动内蒙古大学深化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特别是部区合建以来,强化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助推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平台)建设,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刘志彧书记代表学校做部区合建工作汇报,他重点介绍了学校主要建设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表示要全面消化吸收调研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有所为有所不为,创新人才引育思路和举措,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深化与对口合作高校务实合作,集中资源和要素全力建强用好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不断增强集群优势和辐射效应,更好培养一流人才,高质量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在学科特色优势领域争创一流。
8月11日上午,调研组召开意见反馈会,充分肯定了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四方联动作用,聚焦国家和自治区战略,积极打造三大研究设施平台等特色做法,建议自治区进一步落实合建主体责任,定期研究内蒙古大学部区合建工作,同时积极整合优质科教资源,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支持内蒙古大学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支持发展的立体化资源配置格局。建议学校积极与对口合作高校加强联系,进一步完善对口合作机制;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和资金监管体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立足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生物医学研究院、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研究设施(平台)建设需求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抓好抓实高端人才引育工作。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王敏在意见反馈会上表示,将认真研究调研组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在经费保障、博士生招生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内蒙古大学的支持。武利民校长代表学校感谢调研组的辛勤工作和宝贵建议,他表示,反馈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学校纵深推进部区合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学校将在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聚焦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持续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引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提速加力、提质增效,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调研期间,专家组一行还实地考察了学校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我校领导班子成员,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调研活动。
(文字:发展规划处 摄影:玉明 审核:李文娟 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4
/ 其他
8月16日,纪检监察处党支部开展“学习航天精神,铸就政治忠诚”主题党日活动,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带领校纪委委员、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赴四子王旗党史教育实训基地—希敏高勒文化园参观神州科技展览馆、“人民楷模”都贵玛事迹展厅,并到我校乡村振兴帮扶点四子王旗库伦图镇马安桥村专题调研。
在神州科技展览馆,讲解员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自信自强、奋斗圆梦的光辉历程,介绍了神舟飞船从起飞到降落背后的故事,大家从中感受到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表示要将其融入作风建设日常,自觉淬炼严实作风、强化责任担当。来到都贵玛事迹展厅,在认真聆听了都贵玛的感人事迹后更加自觉坚定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活动中,党支部书记李广武带领大家面对鲜红的党旗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在调研过程中,张利平一行认真听取了库伦图镇党委书记曹学飞、马安桥村党支部书记张拴在、驻村第一书记、学校派驻干部扎姆苏赫关于村镇基本情况、村集体经济情况、驻点帮扶工作情况等的介绍,详细了解了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实地走访了存粮养殖专业合作社察看肉羊养殖情况,四子王旗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樊彦彬陪同调研。会后,张利平向扎姆苏赫赠送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全套10册学习资料,并鼓励他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的政治智慧、战略视野、领导才能、人民情怀、工作作风、人格魅力,立足工作岗位,以初心践行驻村使命,以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这次主题党日和调研活动是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下一步校纪委将继续在感悟思想伟力中淬炼忠诚之魂,在强化政治监督中彰显忠诚之责,在守护民生福祉中检验忠诚之效,在敢于善于斗争中提升忠诚之能,在勇于自我革命中铸就忠诚之军,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贡献纪检监察力量。
(供稿:纪检监察处 编辑:鲁娜 审核:李广武)
图片 7
/ 其他
8月1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杜晓东一行到学校赛罕校区、玉泉校区检查指导秋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全校师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刘志彧一行先后到学生报到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开水房、洗衣房、施工现场等重点区域,详细了解了安全保障、校园环境建设、公寓管理、食堂运行、后勤服务等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检查过程中,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对开学准备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要求,并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检查。
(文字:李文娟 摄影:鲁娜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3
/ 其他
8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和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数智时代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研讨会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举行。我校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林松、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耕中以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各地的物流管理与工程、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强教授主持。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锋正教授出席会议并主持报告会。
会议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冯耕中教授作了“鉴往知来:我国管理教育发展及其思考”主题演讲;我校李成兵教授就“新形势下培养‘向北开放’物流人才的若干思考”进行了分享;北京工商大学何明珂教授作“我国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学科建设”报告;天津大学刘伟华教授从智慧物流发展与智慧物流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深入的报告;吉林大学樊雪梅教授分享了所领导团队关于“数字化供应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广州福思特科技杨帆总经理就“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建设与实践”分享了丰富经验。
圆桌论坛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特色环节,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的关注。论坛上,与会代表们围绕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材著作三个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浙江大学寿涌毅教授、武汉大学戴宾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王道平教授、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任群博士、耘懋公司赵绍辉、北京工商大学何明珂教授、吉林大学樊雪梅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鲁建厦教授、集美大学李滢棠、湖北经济学院汪利虹、鲁东大学张振华、广东培正学院贾春玉等介绍了各自单位的经验并发表独特见解,为推动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会议最后,与会代表们参观了伊利智慧工厂与管理物流,亲身体验了现代化智能工厂的魅力,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为期三天的会议为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物流管理与工程等领域的产教研融合工作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供稿:经济管理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李宏宇 刘雪峰)
图片 9
/ 其他
随着大量多模态数据不断被上传到互联网,现有的跨模态检索方法难以适应这种不断增长的数据。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累积的数据,定期对检索模型进行重新训练或微调。但重新训练和微调模型会导致以前模型提取的特征失去作用,并且重新提取特征会带来巨大的计算开销。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张怀文研究员团队,借鉴人类持续学习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在线持续学习的设置以形式化跨模态检索系统面临的数据增长挑战,并基于在线持续学习这一设置创新的开发出一种持续跨模态检索方法。
在持续学习增量数据的过程中,提出跨模态关系一致性方法,通过学习不同会话样本之间的关系,解决在线持续学习中关系偏移的挑战,提出语义表示协调方法,通过吸收跨会话样本知识,缓解跨会话多模态表示语义混淆的挑战。实验结果表明,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持续跨模态检索方法,大幅提升了跨模态检索模型应对不断增加的多模态数据时的检索性能,同时也为跨模态检索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论文被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多媒体国际学术会议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ACM MM 2023)录用,题目为"C2MR: Continual Cross-Modal Retrieval for Streaming Multi-modal Data"。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张怀文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2021级博士生杨洋为第二作者。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等项目的支持。
供稿: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8月18日,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一行到我校位于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调研台站建设和教学科研情况。
生态与环境学院李永宏院长和研究站站长徐柱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站建设和教学科研开展情况,随后刘志彧一行查看了研究站的实验室、宿舍、食堂的硬件设施及卫生状况,了解了研究站的日常运行和科研开展情况,与正在实验室开展工作的硕博士研究生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研究生在站的科研工作和学习、生活情况。之后考察了研究站的野外实验平台,详细了解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及其在服务地方生态安全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刘志彧和锡林郭勒盟科技局局长包文霞等就未来校盟地方合作共同建设研究站进行了座谈。刘志彧对当前研究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指出未来研究站的发展要朝着更高的目标规划,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学校也将全力支持研究站的发展,共同将研究站打造成为校盟合作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和成果转化的示范窗口,为更好地提升研究站的理论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奠定基础。包文霞对内蒙古大学服务锡盟生态建设和草牧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未来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基地表示高度认同,下一步将讨论合作共建目标和详细的实施方案,争取早日达成共建协议。
我校党政办公室主任景剑峰和后勤保障处处长周国权、生态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立新、锡林郭勒盟科创中心巴雅尔图参加调研。
(供稿:生态与环境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图片 4
/ 其他
转录本的5' 端帽修饰发生于所有生物体中,并在核糖核酸(RNA)稳定性、RNA加工与核输出、信使核糖核酸(mRNA)翻译、固有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种分析RNA端帽的方法被开发出来,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于单个端帽的分析、定量性差、缺乏灵敏度、需要放射性标记、或缺乏化学特异性等问题。我校王进研究员团队联合麻省理工学院(MIT)Peter C. Dedon教授团队等开发了一项能准确而灵敏地量化RNA端帽表观转录组的分析新技术/方法——CapQuant,解决了上述难题,此技术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如可用于揭示RNA端帽蓝图和转录起始位点(TSS)分布,也可用于端帽功能和稳态、端帽相关酶的功能表征、筛选化合物库以发现端帽酶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详细方法以 “A systems-level mass spectrometry-based technique for accurate and sensitive quantification of the RNA cap epitranscriptome”为题于2023年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Protocols》上。
CapQuant结合离线HPLC富集端帽核苷酸(CNs)和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LC-MS/MS),实现了多种类型的RNA端帽结构(图1)的高灵敏度(attomole-femtomole)、高化学特异性的绝对定量。
如图2所示,其基本方法包括五个阶段:(i)准备样品和提取RNA;(ii)将稳定同位素标记CN(SIL-CN,大多数为自主制备)标准品掺入RNA,然后将其水解为单个CNs和核糖核苷酸;(iii)用离子对HPLC离线富集CNs;(iv)用混合模式HPLC分离CNs;(v)通过串联四极杆质谱鉴定和量化CNs。在该方法中,真核mRNA、细菌总RNA和病毒RNA中的26种CNs可被量化。经过适当调整,该protocol可被用于分析其他类型的RNA以及体外来源的RNA。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14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ESO22858,MH121072,HG011563)、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基金(2021JQ03)、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2020ZY0100)、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IT-201830)、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人才”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项目、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 ”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022LJRC0009)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0ZD0008)的资助。我校王进研究员和MIT的Peter C. Dedon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王进研究员和南洋理工大学的Bing Liang Alvin Chew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张慧荣 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