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我校2023年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动员大会分别在玉泉校区、赛罕校区体育场隆重举行。内蒙古军区战备建设局副局长胡俊海大校、参谋赵涵泊少校,承训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95838部队副站长宋林中校,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杜晓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白托娅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各参训营营长、连长、教导员、连队指导员、全体参训学生参加了动员大会。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长邹子奇、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明珠分别主持玉泉校区和赛罕校区动员大会。
动员大会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动员大会上,我校军训一团副政委王翔、军训二团副政委刘光宇分别宣读一团、二团编组情况。军训一团在赛罕校区进行军训,下设8个营,18个连队。军训二团在玉泉校区进行军训,下设11个营,27个连队。
蒙古学学院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哈纳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王聿超分别作为参训学生代表进行了庄严宣誓。
乔彪、杜晓东在动员讲话中向承训部队表示感谢,同时向全体参训师生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突出思想引领,深化国防教育认识,铸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二是牢记殷殷嘱托,汲取国防文化力量,为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三是各方密切配合,发扬双拥共建的优良传统,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刘志彧、乔彪分别向军训二团、一团授团旗。
从今日起,我校4000余名2023级参训新生将投入到为期21天的军事技能训练中,以昂扬的姿态全力以赴,上好“大学第一课”。
(文字:学生工作处 摄影:李文娟 李璐 伊德日格 郭婷婷 编辑:李文娟 审核:邹子奇)
/ 其他
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传宣讲走深走实,促进宣讲队伍交流互鉴,8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来我校调研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丁莉婷、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单文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兆刚、团委副书记尚进、党委讲师团团长赵永光,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团委书记周琳娟,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栓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吕俊、副院长徐成芳、讲师杨涛,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我校“旗帜·领航”学生理论轻骑兵骨干成员参加调研。调研座谈会由乔彪主持。
会上,乔彪对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来校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期以来给予内蒙古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中国人民大学和内蒙古大学有深厚的友谊基础,保持着密切往来,此次调研交流是两校加强互动、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模式创新的一次宝贵机会。希望今后中国人民大学和内蒙古大学能继续加强合作交流,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在推进理论创新中培养青年学子的理论思辨和表达能力,为助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贡献力量。希望博士宣讲团的学子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内蒙古大学的发展,也欢迎大家将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内蒙古大学的建设中来。
丁莉婷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办学定位、特色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开展本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非常重视创新理论的宣讲和宣讲团的建设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整合了学校层面最优宣讲团力量,希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开辟创新理论宣讲的新路。本次调研旨在促进宣讲团成员走到真实的社会基层,看到社会真实的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不断锻炼社会责任感,把论文写到中国大地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她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合作交流能够长期延续下去,希望两校的宣讲团能够探索出新路,取得更好的成绩。
尚进介绍了自治区团委理论宣讲阵地建设和品牌活动。她表示,对于共青团战线来说,不仅要发挥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民族团结进步轻骑兵的作用,更要发挥共青团的优势,通过一些有力的举措,让更多的青年去见识世界,了解世界,立足北疆,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和全方面建设模范自治区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团长肖敏淇介绍了博士生宣讲团建设发展和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并从宣讲团要夯实理论学习,在深学中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要大兴调查研究,在活用中强化责任担当;要讲好中国故事,在实干中推进宣讲模式创新等方面分享了宣讲团调研的收获。
在互动交流环节,周琳娟介绍了我校共青团宣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从强化宣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写善讲巧思的队伍;创新宣讲思维,做到润物无声;建立常态化的宣讲联动机制,凝聚力量等方面作了分享;吴栓虎从打造“专家+学生”理论宣讲队伍,凝聚思政育人的合力;构建“立体+常态”宣讲矩阵,发挥思政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打好“宣讲+思政”组合拳,提升理论宣讲影响力等方面就学校思政工作的做法作了介绍;吕俊简要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旗帜·领航”学生理论轻骑兵的相关情况,表示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两校师生围绕“奋力推进理论创新、践行马院青年使命”等主题,就理论联系实际,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努力增强理论宣讲的准确性,扩大品牌影响力,使大学理论宣讲工作能够充分发挥职能,用青年声音讲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会前,丁莉婷一行参观了我校图书馆蒙古文古籍文献展阅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文字:李文娟 摄影:李璐 伊德日格 王鑫雨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金风送爽,桃李芬芳。8月23日,我校将迎来3302名研究生新生。他们带着青春梦想,满怀喜悦和憧憬陆续走进生机勃勃的校园,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航程。
在各学院的研究生新生报到点,教职工作人员及研究生志愿者们一大早就做好了准备,为新生答疑解惑、热情提供各种服务与帮助,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八方学子的到来。报到现场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新生入学工作,为保障2023级研究生新生顺利入学,我校研究生院提前制定了迎新工作方案,召开了迎新协调会,各学院分别设立报到注册地点,做好了迎新准备,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团委、财务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校医院、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多部门全面做好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的物资、生活、教学等相关保障工作。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高光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到赛罕校区和玉泉校区各学院的报到现场看望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慰问参与迎新的教职工和学生志愿者。他们和报到新生及家长进行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新生的籍贯、录取专业、报到手续办理等情况,勉励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节奏,珍惜宝贵校园时光,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最好成绩,使大家感受到了内大大家庭的温暖。
研究生新生的到来为学校注入了新活力,未来他们将遵循“求真务实”校训,传承和发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优良传统,在知识的海洋里积极探索,不负韶华,踔厉奋进,成长为栋梁之才。
(文字:李文娟 王祯仪 摄影:李文娟 李璐 伊德日格 王鑫雨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8月19至24日,由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我校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的“北疆文化”发掘与弘扬高层论坛及学术调研会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以及我校召开。来自内蒙古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与博物馆的50余位学者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主持,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仲伟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众分别致辞。
刘志彧指出,“北疆文化”发掘与弘扬高层论坛及学术调研会,目的就是助力助推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交流建设的一个具体举措。 要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断,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中国北部边疆的主阵地,我们提出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就是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打造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我们内蒙古大学的学术攻坚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学术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新时代发展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仲伟民说,北疆文化有可能成为区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并且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成果。他提到北疆文化这个议题也应该涵盖到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核心开展具有特色的北疆文化研究,其中不仅包括北疆地区自然环境、自然地理,还包括民族文化等内容,表示期待与内蒙古大学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众从北疆文化的概念出发谈到,北疆是指中国的北疆,它将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讨论。因此可以认为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在研究北疆文化的时候,还可以加入对北疆地区经济制度的研究,考察北疆地区经济文化及其传统对北疆文化的影响。
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韩茂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许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昭庆、教育部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锐、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崔思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仲伟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赵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徐鑫、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林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副主编高超群、吉林大学《史学集刊》编辑部编审孙久龙、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副馆长于宏建,围绕“北疆文化”发掘与弘扬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对于北疆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各方面丰富了北疆文化的内容,拓宽了北疆文化的范围,加深了对于北疆文化的理解。
在论坛闭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春林对论坛进行总结发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对于北疆文化交流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于“北疆文化”的关注,希望通过更多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来促进北疆文化的发掘与弘扬。
此外,论坛还安排了一系列的学术调研活动。专家学者们深入到呼和浩特市及鄂尔多斯市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北疆地区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各大博物馆等,对北疆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他们认为,北疆地区的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值得去深入地了解和关注。
“北疆文化”发掘与弘扬高层圆桌论坛及学术调研会为保护北疆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通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相信北疆地区的宝贵文化资源必将焕发新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字: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摄影:李璐 伊德日格 编辑:李文娟 审核:阿拉坦宝力格)
/ 其他
8月24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4号会议室召开“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自治区主题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杨春山、联络员关瑞宁、成员王艳钢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乔彪,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高光来、刘永斌、杜晓东、杜凤莲,主题教育各工作组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刘志彧以《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新实践,服务强国建设、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为题,从准确把握学校所处的历史方位,从三个维度看成就、找差距;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从五个方面破难题、促发展;准确把握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在三项工作上做实功、走在前等方面作了研讨发言,结合主题教育学习心得和我校实际,与参会同志交流了学校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新实践,找准服务强国建设、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的结合点、切入点,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工作思路。
乔彪、张利平、高光来、刘永斌、杜晓东、杜凤莲结合主题教育学习心得和工作实际,围绕“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主题依次充分交流了学习体会,就发挥“三个职能作用”为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办好“两件大事”中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保障作用;聚焦“五大任务”建设好科研大平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精准引育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培育高水平的创新团队,申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汇聚高端才智,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大本科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等内容与参会同志进行了深入研讨。
杨春山在点评中对我校主题教育的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校要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落实到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各方面,助力自治区完成“两件大事”。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内蒙古大学责无旁贷。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考察我校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奋起直追,找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的结合点、切入点、发力点,努力开辟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文字:李璐 李文娟 摄影:伊德日格 王鑫雨 何鑫雨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8月25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术会议中心6号会议室召开专题(扩大)学习会。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党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及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团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学习。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于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重要论述及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和考察我校时的重要指示精神。
会议就下一阶段如何开展好主题教育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上持续用力、务求实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党绝对忠诚,时刻对标对表,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校落地见效;三是要持续增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底气,坚持不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会议对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和明确,还对近期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8月23日至25日,由我校发起并主办,中国公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支持,我校交通学院承办,全国40余家高校、企业共同协办的2023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韧性建设与发展论坛(第一届)在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双碳”背景,以“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韧性建设与发展”为主题,邀请资深专家和行业领袖,围绕进一步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韧性发展,促进交通领域产学研结合、技术成果转化及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实践应用等开展研讨交流,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引发热烈反响。
24日8点30分,论坛正式开幕。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道路绿色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实验室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冯守中,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吴少鹏,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首席教授、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黄宏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及桥梁工程学科主任、国家杰青郭安薪教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杰青樊健生教授,阿里云交通物流行业副总经理李伟等17位专家,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乔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喜,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翔,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额尔敦松布尔,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国一,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光来,党委委员、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致欢迎辞,他提出,交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交通产业迅速发展,工程建设者与科研人员在工程实践基础上,紧跟国际交通建设前沿技术,不断攻坚克难,一次次刷新纪录、创造历史,使中国交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本次论坛为交通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学习提升、交流合作的契机,希望参会人员广泛交流、相互促进,把握时代机遇,对话行业专家,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上,携手共进,汇聚共识,共谋发展,创造新的业绩,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交通智慧、交通力量。
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乔云在致辞中提出,“十四五”阶段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起步期,是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期,是优化结构、融合发展的提质期。交通运输行业应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绿色交通、韧性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直以来,内蒙古交通运输厅、内蒙古大学等单位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并在绿色公路、韧性提升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公路学会将在推进交通发展中有新作为,在服务会员和行业的实际需求上有新内涵,在助力交通强国、全面推进公路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中有新担当。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喜在致辞中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的主题与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要求高度契合。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共同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建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应用,加大交通运输科技成果供给质量,以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们十分期待并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业界同行为内蒙古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分享宝贵经验,把更多科研论文书写在北疆大地上,让更多创新成果在内蒙古落地转化,为推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我们新的贡献!
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翔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在推进绿色低碳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交通集团与内蒙古大学都有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战略发展需求,完全可以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原则,在信息互通、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多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共同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推进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内蒙古交通集团和内蒙古大学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交一公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优秀校友孙国一在致辞中指出,在“双碳”背景下,本次论坛聚焦“韧性提升与绿色发展”,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发展,促进领域内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交一公局集团愿与内蒙古大学携手同行,加强校企合作,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绿色新兴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交通强国加速建设。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成果丰硕,祝愿母校发展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
我校党委委员、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主持开幕式。
为了进一步强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升交通领域协同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融合自治区交通领域创新资源,推动自治区交通高质量发展,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开幕式上,高光来副校长、李喜副厅长、额尔敦松布尔副总经理分别代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内蒙古交通集团签署了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合作协议、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交通集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高光来副校长为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颁发聘书,孙智凭书记为2023年交通学院新聘研究生行业导师颁发聘书。
在报告环节,冯守中院士、吴少鹏院士、郭安薪教授、黄宏伟教授、樊健生教授、李伟教授级高工分别作了题为《公路隧道韧性建设与绿色运营关键技术》、《纳钢渣梯级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城市桥梁网络抗震韧性评估的机器学习方法》、《极端作用下交通基础设施中隧道与边坡》、《钢板-混凝土结构关键问题及其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数字新基建助力韧性交通发展—加快资产数字能力底座建设》的主旨报告。
长安大学张岗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教授、内蒙古路桥工程技术检测中心李军高级工程师、东南大学熊文教授、我校李国栋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张楠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顺龙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郭猛、内蒙古自治区交通科学发展研究院郭朝阳正高级工程师、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延奎正高级工程师分别作了《钢桥抗火设计》、《基于纳米涂层新材料与传感新技术的钢桥性态智能监测》、《科技赋能公路养护安全防控协同应急管理》、《桥梁抗水安全韧性分析方法与应用示例》、《高韧性混凝土材料一结构多尺度协同性能研究》、《基于索力数据融合的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桥梁网络易损性分析》、《双碳战略下沥青路面老化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废旧沥青混合料大掺量厂拌温再生技术在西北地区的应用》、《内蒙古黄河上的桥》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分别由东南大学黄侨教授、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吴少鹏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郭安薪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顺龙教授、我校满都拉教授、长安大学张岗教授、我校张宏教授主持。
白托娅院长致闭幕辞,她指出,2023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韧性建设与发展论坛必将为促进内蒙古大学交通运输学科的建设发展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我们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行业、企业的关心帮助下,在大家的积极参与努力下,我们的学术论坛会越办越好,将共同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国家的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助力教育强国、交通强国,落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我们所有交通人的智慧和力量!
论坛还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科技成果展览。中国公路学报、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政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远通道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睿泰天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睿拓时创科技有限公司、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高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等9家机构、企业参加了现场展览和产品展示。
参会代表观摩考察了S34呼和浩特新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及沙盘、数字指挥调度中心、钢筋数控加工厂、桥面摊铺及防撞墙施工现场。
本届论坛得到了中国公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论坛汇集全国范围内40余家高校、企业的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韧性发展领域的优势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搭建起具有行业代表性、专业性、引领性的学术交流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为促进交通领域产学研结合、技术成果转化、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实践应用等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公路学会确定,第二届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韧性建设与发展论坛仍由我校主办。
(来源:交通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8月25日下午,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座谈会暨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赛罕校区主楼320举行。我校副校长杜晓东,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以及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参加。本次活动由校团委书记周琳娟主持。
“经验分享,共促成长;接棒奔跑,助力梦圆。”内蒙古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合唱完歌曲《到西部去》后,往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结合支教工作分享支教感悟,向即将出征的新一届支教团成员讲述支教故事并传授经验。我校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宋靓带领大家回顾了她一年的支教经历。她说,这一年比本科学习的任何一年都辛苦,因为需要学习与孩子们如何相处,并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收获了很多。希望新一届研支团的成员们能够实现“他教”与“自教”的统一,既无愧于讲台下的每一位学生,也无愧于自己最初的支教誓言;雷莹以“人”的一撇一捺为切入点,希望新一届研支团成员们明辨是非,做好榜样带头作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聚焦教学主责主业,用心用力上好每一节课,做到不游戏课堂,不蹉跎时光,用心尽力育人,铿锵有声开讲。
作为刚刚支教回来的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伊萌和王春娇也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感悟。杨伊萌说一年中无数的迷茫与挑战都化为她成长道路上的力量,陪伴着她不断向前,她提醒新一届的研支团成员们要做好角色转换,时时事事为人师表,也要做好教学任务,不忘支教初心;王春娇提到,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应当看到支教地孩子们的独特之处,为他们打开一道新的看世界的门。
听完学长学姐们的分享,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昕怡、李秋雨作出征宣言,他们表示在支教的道路上,会以坚定的立场以培养马克思主义接班人为工作重点,同时给予孩子们宽容、关怀和理解,并且用真诚和耐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守护旗帜,肩扛重任;许下誓言,时刻谨记。”随后,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杨伊萌和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李昕怡完成研支团团旗交接工作,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面对团旗庄严宣誓,成员们掷地有声、信心满满,立志用青春、热情和奉献诠释支教意义,为西部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怀备至,心系未来;殷殷嘱托,激励前行。”临行前,校领导向内蒙古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赠送纪念品。随后,副校长杜晓东讲话,对即将出征的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不忘初心,做有理想的“追梦人”,要高扬信仰的旗帜,强化责任担当,静下心来于实处用力,让服务西部的理想成为一种力量;二是勇挑重担,做敢担当的“造梦人”,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三是脚踏实地,做能吃苦的“筑梦人”,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攻坚克难中开拓前进,在基层沃土上实践成长;四是自强不息,做肯奋斗的“圆梦人”,在到达支教地后要迅速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同时他还勉励研支团成员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继续发扬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优良传统,善于运用十年积累的经验知识,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在夏木阴阴、郁郁葱葱的八月,世间万物都以昂扬的姿态向上生长,第十一届研支团也做好万全准备,以最饱满的状态踏上支教征程,为自己出征!看他们承载青春梦想,步履不停歇!
(供稿:校团委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周琳娟)
/ 其他
8月24日下午,我校在玉泉校区召开了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副校长杜凤莲出席会议并讲话,学生就业处处长曹海鹰、副处长谢峻鹏、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6个学院的党委书记和部分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曹海鹰主持。
会上,学生就业处处长曹海鹰通报了学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
参会学院党委书记和辅导员针对本学院不同学历层次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汇报了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情况和近期就业工作安排。
杜凤莲副校长指出,在2023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各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大家紧紧抓住就业工作冲刺期,有效指导和帮扶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抓住机会,实现就业;要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强化“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思维,在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谋划部署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严格落实“四不准”、“三不得”等有关规定,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供稿:学生就业处 编辑:杨霖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李文娟)
/ 其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青少年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少儿节目制作传播中心支持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内蒙古自治区遴选赛于2023年8月下旬在我校成功举办。
8月26日,大赛在我校学术会议中心开幕。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朱宝江和我校副校长杜凤莲分别致辞。
朱宝江在致辞中代表教育厅党组,特别感谢本次活动承办单位内蒙古大学长期以来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大力支持,感谢各盟市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们在宪法法治教育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围绕宪法法治教育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宪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要把法治教育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三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在法治教育中的角色转换;四要推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学生法治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杜凤莲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历程以及在依法治校方面取得的成效。她希望依托学校的法学学科优势,通过本次大赛为自治区选拔出优秀选手,并借助本次大赛进一步提升我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素养,助力我区法治社会建设。
开幕式由自治区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姜玉鹏主持。我校法学院院长丁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薛小建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遴选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赛于8月21日至23日在线上进行,全区有12个盟市、57所高校共162名优秀选手参加,最终有40名选手成功晋级。第二阶段决赛于8月26日至27日现场进行,来自各学段、各盟市的优秀选手齐聚我校,共述宪法故事、共画宪法信仰,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青春风采。
经过层层选拔、激烈角逐,大赛最终决出演讲比赛组小学、初中、高中、高校一等奖各一名;知识竞赛组小学、初中、高中、高校一等奖各一名。这八位选手将组成代表队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10月底的全国总决赛。我校张海洋同学和蔺梓涵同学分别获得了高校组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一等奖。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校通过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内蒙古自治区遴选赛,在全校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师生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其他
8月27日上午,由第四届中蒙博览会执委会、自治区团委、商务厅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志愿者出征仪式在内蒙古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我校副校长杜晓东参加活动。
由自治区人⺠政府、中华人⺠共和国商务部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于9月6日-10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按照自治区关于博览会总体工作部署安排,我校从蒙古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交通学院等学院共选派了84名同学参加大会筹备工作,并参与会议期间大会志愿服务。杜晓东与现场部分我校志愿者亲切交流,对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在服务期间统一行动听指挥,确保身心健康,圆满完成任务,充分展现内大青年学子的志愿服务风采。
志愿者们感谢学校和组委会给予的宝贵锻炼机会,表示将在外事礼仪、展览展示和注册咨询等方面为参会嘉宾提供服务,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知识与热情为参观者带去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内蒙古大学的“小青骏”们整装待发,他们将以专业的技能、认真的态度、良好的状态,向与会嘉宾提供细致的服务,为第四届中蒙博览会贡献内大的青春力量!
(供稿:校团委 编辑:刘阳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李文娟)
/ 其他
8月18日,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论坛在内蒙古扎兰屯市召开。本届论坛由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扎兰屯职业学院承办,七十余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区内各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同行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届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斯琴高主持。开幕式上,扎兰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唐荣伟,扎兰屯市政府副市长尹晓辉分别致辞。
唐荣伟书记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扎兰屯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发展历程以及办学特色。他指出,此次召开的学术论坛将有利于各位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思想,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全面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尹晓辉代表扎兰屯市政府对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指出扎兰屯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创新思路,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深学细悟、学以致用,全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
本届论坛设置主论坛主旨报告、现场教学、分论坛重点发言和小组讨论四个环节。
主旨报告六家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主题报告由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傅锁根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代尧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刚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学理和哲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理论创新》的主题报告。
第二阶段主题报告由扎兰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直属党支部书记、主任王虹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增岽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克全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镇平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关于“两个结合”内在逻辑关系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与基本过程研究》《《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的主题报告。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扎兰屯乌兰夫同志纪念馆、中东铁路博物馆和扎兰屯知青博物馆。
分论坛环节分别由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大为教授和徐学谦教授主持,共15位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国式现代化两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闭幕式由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傅锁根教授主持。对本届论坛的主旨报告、分论坛重点发言和分论坛讨论作了简要总结,并向与会学者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为期一天的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多维阐述,为我们从理论上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伟力、从实践上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多的思想启迪。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刘阳 审核:李文娟 王烨辉 刘雪峰 )
/ 其他
8月29日下午,我校党委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4号会议室召开。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杨春山、联络员关瑞宁、成员梁海清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准确把握主题要求,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研究讨论制定工作方案,深化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全面梳理检视问题,认真撰写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做了周密细致的会前准备工作。
会上,刘志彧首先通报了学校党委领导班子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代表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并带头作个人对照检查,从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努力方向等方面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随后武利民、乔彪、张利平、额尔很巴雅尔、高光来、刘永斌、杜晓东、孙智凭、白托娅、王烨辉逐一作检视剖析发言,并结合个人实际和工作实际,相互间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杨春山在点评讲话中对我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本次民主生活会能够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谋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问题查摆准确,思想沟通严肃,整改举措务实,达到了统一思想、提升境界、团结鼓劲、凝心聚力的效果。
杨春山对主题教育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学习教育要再深入。要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常抓不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问题整改要再落实。要坚持举一反三抓整改,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制定完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确保问题条条有整改,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三是推动发展要再提速。要聚焦出成果见实效,认真总结主题教育中形成的融合载体和工作举措,持续做好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
刘志彧在总结讲话和表态发言中指出,杨春山组长的点评讲话既有肯定,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意见,校党委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对抓好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要大力弘扬斗争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切实做好民主生活会的“后半篇文章”;四要把准政治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五要带头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强调,全校上下要把中心工作放到“两个大局”中思考,从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担当来谋划,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和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在办学治校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对风险、克服阻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书写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副校长杜凤莲及学校纪检监察处、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8月31日上午,包头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海燕一行5人来我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晓东及南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后勤保障处、保卫处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会上,与会双方重点围绕新校区管理运行模式和机制、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保障、保卫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会后,杨海燕一行实地考察了我校玉泉校区校园。
包头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新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文字:杨霖 摄影:王鑫雨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李文娟)
/ 其他
8月12日-16日,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和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协办的“内蒙古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高端论坛”在呼伦贝尔市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宗旨,邀请国内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知名专家与学者参会,交流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促进材料学科的发展。本次会议包括先进材料创制、能源与信息材料、材料加工与组装三个主题。
包括刘云圻、陈学思、刘昌胜、朱美芳、顾宁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80多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150多位业内大咖参加了本次论坛的学术交流。我校校长武利民教授任论坛主席并致开幕词,复旦大学俞燕蕾教授任论坛秘书长,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刘健教授为论坛副秘书长。
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业界及各位参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对于加强内蒙古大学与领域内著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并促进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供稿: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 赵岩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9月1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2023年秋季学期干部大会,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全体校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
会上,科学技术处处长牛一丁汇报了学校科技工作情况,并从切实加强科研平台的谋划和建设运行管理;切实加强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和团队建设;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优化科技管理服务等方面谈了下一步科技工作的举措。
副校长高光来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并就各学院要抓实抓细学位点建设、人才引育、资源获取、大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要求各学院要打造科研大平台、构筑科研创新高地、开展有组织科研、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校长武利民总结了学校上半年工作,传达了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会见内大院士战略咨询委员会的重要讲话,分析了学校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结合学校实际,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学院要切实在人才引进和项目申报方面落实主体责任,要认真梳理引进的各类人才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成效关系,同时组织专家进行指导。要根据学科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需要精准引育国家级人才,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根据王莉霞主席对内大晋位升级的要求,各学院各学科要对标对表先进兄弟院校,制订自己的晋位升级目标。二是在学科布局方面要“以点带面”,要以生物学一流学科、国重重组为重点,化学与材料、生态学、民族学紧随其后,自治区10个一流学科共同发展;相关学院要结合自治区两件大事,在稀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北疆文化等方面进行布局,要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三是学校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增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底气,坚持不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刘志彧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把握要点,深刻领会党建工作新要求。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记根本使命,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二要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要激发干部队伍创业的担当作为、奋发进取的精气神,切实提高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专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三是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全校上下同心同向推动事业发展进入快速期。要凝练方向再聚焦,细化目标再聚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谨遵指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建设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谱写学校事业新篇章。
(文字:李文娟 摄影:李文娟 鲁娜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9月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学院建设并参加全院教职工大会。
刘志彧实地查看了马院楼的硬件设施配备状况,详细了解了当前教学科研开展情况,参加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第一次全院教职工大会并讲话。
刘志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勉励全院教职工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激发新状态、新面貌、新劲头,进一步明确任务和目标,锐意进取,建设好新时代高质量的马院。要切实增强建设好马院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要牢固树立鲜明的政治导向,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要发挥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打造思政“金课”;要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内外联动集体备课;要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组织地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教研活动和社会服务。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9月6日上午,实践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总监制李洪才,党委委员、副社长、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副总编辑王凤德一行5人来我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调研座谈会,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
会上,刘志彧对李洪才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双方建立长效沟通协调机制,利用各自优势,在人文社科领域找到更多合作切入点,开展更加务实有效的合作,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贡献更大力量。
李洪才介绍了实践杂志社的基本情况,并希望与我校加强沟通联络,在宣传主题策划、理论宣传、人才培养、专家库组建、“学习强国”平台和融媒体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提升双方影响力,构建协同发展双赢格局。
乔彪就双方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互派专家学者、合作举办相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宣传高水平理论成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额尔很巴雅尔介绍了内蒙古大学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并从学科布局、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希望双方在更广领域开展合作交流。
额尔很巴雅尔、王凤德代表双方签订了内蒙古大学与实践杂志社共建“协同创新学研基地”合作协议。
与会双方就合作培养人才、合作锻炼队伍、开展联合调查研究、共同举办活动、相互助力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我校党委宣传部、国内合作办公室、社会科学处、学生就业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交流。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9月5日下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玉泉校区艺术楼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到会指导,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王烨辉,组织部副部长王丽参加,学院党委书记张丽萍主持会议。
会上,张丽萍通报了学院领导班子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本次民主生活会的准备情况,代表领导班子从理论学习、政治素养、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七个方面作了对照检查,并带头作了个人检视剖析发言。学院党委副书记康宝军,副院长刘志中、鄢冬先后围绕民主生活会的要求,进行检视剖析发言,相互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刘志彧对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认为会议紧扣主题,联系实际,准备充分,组织有力,剖析深刻,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他就学院做好今后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切实做好民主生活会的“后半篇文章”;三要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以学铸魂、以学増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将主题教育凝聚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四要结合主题教育,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目标,对标对表,积极谋划建设思路举措,提振精气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在重大成果产出、一流学科建设、重点项目申报、博士点申报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9月5日上午,民建内蒙古区委主委、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金桩,民建内蒙古区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南岛,民建内蒙古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铭,民建内蒙古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张龙等一行5人来我校调研交流。
调研座谈会前,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会见了调研组,对金桩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对民建内蒙古区委长期以来对学校统战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我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斯琴高娃主持调研座谈会,统战部副部长刘志勇,民建内蒙古大学支部主委、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君浩,民建内蒙古大学支部副主委、奥都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桃李湖宾馆董事长施李杨,民建内蒙古大学支部组织委员、保卫处治安一科科长崔浩昆,民建会员、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办公室副主任永俊参加调研座谈。
会上,与会双方重点围绕如何发展更多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士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进一步提升内蒙古民建会员的代表性、专业性和先进性,推动民建区直工委内大支部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供稿:党委统战部 编辑:李文娟 审核: 刘雪峰 斯琴高娃)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