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15779 今日 0

由 35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蒙古国教育科学部对外合作交流司司长纳仁图雅一行来访我校

9月7日,蒙古国教育科学部对外合作交流司司长纳仁图雅、蒙古国科技大学对外合作处处长特·乌根巴雅尔一行2人来校访问。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盈、自治区教育厅合作交流处处长侯敬民等一行5人陪同参加座谈会。我校副校长高光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任利刚、副院长吉雅嘎台,蒙古学学院院长吴英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红梅等参加了座谈会。 高光来代表学校对纳仁图雅一行来我校访问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发展历史、办学规模、优势学科、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以来我校办学质量和贡献水平的显著提升。他强调我校一直重视和蒙古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并回顾了与蒙古国各个高校合作与交流的历史、建立的友好关系以及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要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开放办学,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发挥我校学科优势特色,深化与蒙古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纳仁图雅对我校为蒙古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蒙古国教育改革、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及蒙古国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新变化。她希望基于中蒙两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生活习俗的接近以及语言、交流方面的互通,以后与我校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交流。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公寓及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

/ 其他

19 浏览  ·  0 赞

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周建涛教授课题组在计算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周建涛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High Strength Covering Array Generation in Combinatorial Testing”被计算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正式录用,论文的预印版本目前已发布在IEEE Xplore上(DOI: 10.1109/TSE.2023.3306461)。 论文在软件测试领域,选题研究高维可变力度覆盖数组生成的测试方法,是一项理论难度高、实践体量大的工作。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加速候选测试用例计算过程,支持生成更高覆盖强度的组合测试用例,对大数据分析、大模型、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模型或系统测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在新型计算架构和人工智能等应用背景下,为了保证大型复杂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需要使用支持更高覆盖强度的组合测试方法。然而,随着待测软件复杂度和涉及参数数量的显著提高,大部分组合测试用例生成方法仅支持较低覆盖强度(如2和3)的测试用例生成。特别是基于群智能的元启发式算法,尽管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但这类方法需要通过判定候选解的组合覆盖情况来评价解的优劣,且存在候选解数量众多,算法需要多次迭代的情况,难以支持更高覆盖强度。 为了支持元启发式算法生成更高覆盖强度的组合测试用例,论文基于特殊设计的数据结构,提出了具有通用性的多种相关的组合定位方法,并给出了方法的适应度计算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表1数据表明提出的组合定位方法和适应度计算方法与经典组合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相比,具有最小的时间复杂度,所提的数据结构也具有最小的空间复杂度。 然后,论文将多学习策略,包括鲍德温学习与拉马克学习结合应用于概率幅量子粒子群优化方法,根据构造覆盖数组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算法进行动态调整,避免算法由于早熟收敛导致的生成覆盖数组规模偏大问题。论文对改进的概率幅量子粒子群优化进行了参数调节实验(如图2所示),并给出了推荐参数配置。 最后,在多种类型实验基准与不同类型对比算法进行了消融(如表2所示)和大量对比实验(如表3所示),并对实验数据全部进行了Wilcoxon符号秩检验(如表4所示),实验数据清晰地表明论文所提出的算法在效率和时间性能表现上都比大多数具有代表性方法产生更有竞争力的结果,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所提算法可以为实验基准生成覆盖强度高达15的测试用例集,且总共报告13个最优测试用例集规模新记录。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IEEE TSE)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顶级国际期刊,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国际上的顶级刊物,鼓励我国学者去突破”的A类期刊,中科院SCI期刊分区中为1区且被认定为软件工程领域的TOP期刊。该期刊创刊于1975年,积淀了48年的历史,享有广泛的引用和认可。该论文是我校首次在TSE上发表成果,标志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向的研究迈上新台阶。 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周建涛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国旭是学院自主培养的博士毕业生,2023年6月毕业留校工作,内蒙古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224655/authors#authors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 我校举办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座谈会

秋高气爽,桃李芬芳。9月7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6号会议室举行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副校长刘永斌与来自各学院的41名教师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39个教师节。会议由刘永斌主持。 座谈会上,与会教师代表结合自己的教育初心、教育教学经历和体会,谈感想、聊收获,围绕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制度机制完善、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老师们感恩学校的栽培与支持,感谢学校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表示会肩负起大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领导对学校全体教师致以诚挚问候和节日祝福,向大家长期以来为学校事业发展付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汗水表示感谢,并认真倾听每位老师的发言,耐心进行了解答疑惑。 刘志彧表示,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希望大家与学校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多为学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希望各位教师继续坚守初心、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成绩,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行稳致远。 武利民表示,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正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加强顶层设计,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关注教师的诉求,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和良好发展平台,希望广大教师继续躬耕教学科研第一线,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齐心协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 学校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人事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参加座谈。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王宇 刘雪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

云雨收夏色,万物酿秋实。9月8日上午,我校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玉泉校区卓越楼前广场隆重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7295名研究生、本科生新生将在这里扬帆起航,书写精彩人生华章。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高光来、杜晓东,党委委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烨辉及各部门、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团学工作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乔彪主持。 上午10时,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博士生导师飞龙教授代表教师发言,与同学们分享了自身的学习经历,勉励同学们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勤奋坚持。他希望同学们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和民族、为家人和自己努力奋斗,成为最优秀、更具有时代精神的内大人,打造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欣代表在校生发言,分享了自己在内大的学习生活经历与感悟,激励同学们追求卓越,知行合一,做科学高峰的攀登者;守正创新,勇于担当,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阐释者和传播者。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郜振杰、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科学专业基地班刘尚泰分别代表研究生新生和本科生新生发言,表达了对即将开始的梦想旅程的憧憬。 与会校领导分别为研究生、本科生新生代表佩戴了校徽。在校生代表孙文婧、马博领誓,全体2023级新生举起右拳,面向校旗,进行了集体入学宣誓。 校徽、校旗承载着内大人的初心和使命,饱含着老师们的祝福与期望。2023级新生集体佩戴校徽,向校旗庄严宣誓,从此与内大精神血脉相连,“求真务实”的校训也将在新一届学子中传承,汇聚成强国有我、奋进新征程的精神伟力。 武利民以《涵养新时代内大学子的精气神》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学校向2023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向一路指引陪伴同学们成长的父母和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并为青年学子讲授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 典礼最后,与会师生一起合唱了内蒙古大学校歌《内大——文明的摇篮》。 开学典礼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珍惜在内蒙古大学的宝贵学习时光,利用学校的优良办学条件,谨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青春梦想。 (文字:李文娟 摄影:李文娟 李璐 伊德日格 鲁娜 王鑫雨 审核:刘雪峰 )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校领导在教师节前夕慰问教师代表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高光来、刘永斌、杜晓东分别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看望慰问一线优秀教师代表,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为他们送去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走访慰问中,校领导们为教师代表送上鲜花和慰问品,并与教师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情况,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和肯定,感谢他们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以身示范,以精湛的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学校发展。学校要在新阶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希望全体教职工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真务实”的校训,传承“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传统,弘扬高尚师德,潜心教书育人,勇攀科研高峰,积极服务社会,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进程中踔厉奋发,再建新功。老师们表达了对学校关怀的感激之情,表示要再接再厉,努力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纪检监察处、党委巡察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社会科学处、人事处、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慰问。 (供稿:人事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 刘雪峰 王宇)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我校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

9月8日下午,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内蒙古大学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高光来、刘永斌、杜晓东,学校受表彰代表、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新引进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大会由刘永斌主持。 刘志彧向我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最美教师”称号的刘东军教授表示热烈祝贺;杜晓东宣读了《内蒙古大学关于表彰刘寒娥等23名“内大从教三十年”教职工的决定》。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傅锁根教授作为“内大从教三十年”的教职工代表、生物医学研究院李佳智研究员代表新入职的青年教职工作了精彩发言。 刘志彧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曾经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获得自治区首届“最美教师”的刘东军教授表示祝贺!对三十年如一日,为内蒙古大学事业发展始终坚守岗位的老师们给予高度的赞扬和充分的肯定,并向所有从教几十年,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师魂的老师们表示真诚的祝贺和由衷的感谢! 刘志彧指出,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考察我校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始终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需求的高度,提供人才支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进一步深化人事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实施“骏马计划”和青年学术人才引进办法等,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科研质量贡献导向,推动收入分配向一流业绩和一流成果倾斜,充分激发教师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全方位提升人才引育和服务工作效能。 刘志彧指出,大会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推动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信心决心和能力水平。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三是重视教师队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积极推动改革创新,持续完善评价体系。 会议号召,全校教师要牢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 (供稿:人事处 摄影:李文娟 鲁娜 审核: 刘雪峰 王宇)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我校隆重举办2023年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总结表彰大会

金秋九月,佳木繁阴,丹桂飘香,流金遍野。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9月10日上午9点,我校在玉泉校区隆重举行2023年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总结表彰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95838部队部队长刘永鹏,政治委员刘松,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校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高光来、杜晓东,校党委委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出席了本次大会。 参加汇报展演的还有2023级全体新生,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各营教导员、连长、指导员。 劈枪方队、挂枪方队以及各学院新生组成的29个徒手方队依次走过主席台,接受检阅,他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随后,刺杀操方队、军体拳方队、匕首术方队分别进行了表演。每一位同学都展现出了坚毅、勇敢、自信的军人风度以及连队合作的力量和凝聚力。 综合对抗演练打造了5个逼真战场场景,设置红、蓝双方,展示了实弹射击、哨兵反袭击、强攻、班战术训以及一招制敌等科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极大鼓舞了新时代青年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和力量。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乔彪作了讲话。他向中国人民解放军95838部队和全体承训教官表示衷心感谢,向在军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他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嘱托与期许:一要牢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二要居安思危,强化国防意识,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三要坚韧不拔,巩固拓展军训成果,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主席台就坐的领导为“军事技能训练优秀连队”“优秀内务连队”“军事技能训练标兵”“优秀连长”“优秀连队指导员”“优秀学院教导员”代表进行了颁奖。 最后,大会在同学们高昂洪亮的校歌声中落下帷幕。轻舟已过万重山,前路慢慢亦灿灿。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以飒爽矫健的身姿迎接学业新起点,以百折不挠的意志迎接人生新挑战,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迎接生活新篇章,不负青春韶华,勇担时代使命,努力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学生工作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邹子奇)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武利民校长参加 “青听思享”校领导见面日活动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呀?”“你们健康成长,未来能成为可堪重任的时代新人就是对学校的贡献!”9月12日下午,赛罕校区新食堂三楼“青听思享校领导见面日”校长下午茶时间其乐融融,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武利民,副校长杜晓东与来自19个学院以及教务处民族预科班、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和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的27名新生代表亲切座谈,学校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学生就业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老师您好,我是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新生,我想咨询我校和北京大学‘手拉手’学习活动的项目合作问题。申请这个合作项目,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做哪些准备呢?”“老师好,我是哲学学院的大一新生,对我的专业未来就业有一些迷茫,请问内蒙古大学哲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呢?我们顺利就业需要储备哪些技能呢?”“老师好,我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我想向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长学姐们道一声感谢:虽然来校只有二十几天,但学校耐心细致地为我们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温暖让离家一千多公里的我感觉到了家的归属感。”“老师们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新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武利民校长:我们内蒙古大学的学生为学校做些什么,能算为学校做贡献呢?”……活动中,本硕博新生代表围绕专业学习、考研就业、成长成才等方面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交流思想,围绕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校领导和与会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发言,详细询问具体情况,逐一回答同学们关注的问题,并希望同学们在学校生活舒心、学习顺意。 武利民校长和杜晓东副校长与各位部处长一一回答了新生关切的问题,并对2023级同学们在内蒙古大学的学习生活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与祖国同向同行,将个人梦融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汲取不竭的发展动力。二是要努力锤炼专业技能,不负青春年华。充分利用内大“双一流”大学的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自觉培育专业学习兴趣,夯实专业技能基础,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三是要立足未来,敢想敢拼。勇于吃学习的苦,不好高骛远,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和决心,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梦想。 通过本次“校领导见面日”活动,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新同学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成才目标,感受到了内蒙古大学的关怀和温暖。“听了老师们的建议,我明确了自己的成长方向,知道了自己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充实圆满的大学生活,觉得收获很大。”教务处民族预科班包志勇同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大学时曾说“我看到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健康、聪明,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充满正能量,我就高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心怀热爱赴山海,籽籽同心向未来,我校2023级学子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一行到我校鄂托克旗绒山羊实验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9月13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刘永斌一行先后到我校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研究中心、资源保护与繁育技术实验室调研指导工作。 刘志彧一行实地考察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研究中心、资源保护与繁育技术实验室的办公区、实验室、养殖场等地,听取了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东军研究员关于两个基地的建设发展情况介绍,观看了基地研究生对绒山羊育种生物技术实验过程的演示,详细了解了基地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空间布局、科研开展、成果转化及未来规划等。 刘志彧、刘永斌对基地绒山羊课题组取得的各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刘志彧强调,要静下心来做科研,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思想的敏感性,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和技术;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围绕重大科研课题构建学科团队,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进行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实现资源的统筹协调,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为自治区完成好两件大事做出更大贡献。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旨在围绕绒山羊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开展阿尔巴斯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系统研究,促进绒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心成立15年来,建立了绒山羊细胞库,进行了基因功能验证、体细胞克隆和基因修饰及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繁育等研究工作,制备了多个绒山羊动物模型,研究了相关基因对羊绒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理,制订了一整套绒山羊健康养殖管理标准,并应用于绒山羊的繁育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资源保护与繁育技术实验室由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与我校绒山羊研究团队于2020年共同建立,旨在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帮助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解决绒山羊良种化率低,绒细度呈变粗趋势等问题,寻求通过科技创新等方式推动羊绒行业的科技进步,打造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鄂托克旗有关部门、学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了调研。 (供稿:党政办公室 编辑:杨霖 审核:景剑峰 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参加首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

9月1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在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盛大开幕。本届农博会以“科技赋能·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内蒙古特色农牧业展、现代种业展、现代农业装备展、巴彦淖尔优质农畜产品展五大主题会展。 会议期间,副校长刘永斌代表学校与巴彦淖尔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组织的“高性能肉牛繁育关键技术”“草原羊优质优价的科技和市场体系”“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内蒙古‘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等9项科技成果参展。生命科学学院马超美教授、马艳华、昝晓慧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韩丁副教授携带成果及实物展品参展,宣传、展示、推广了我校在肉牛、肉羊、牧草和马铃薯的优质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应用示范、道地药材有效成分分离应用、“一湖两海”水生态治理、牛羊智慧养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刘永斌参观博览会展区。刘志彧与马超美教授、韩丁副教授深入交流,认真听取了展会成果介绍,对目前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培育高水平成果,提升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学校要通过展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搭建产学研及校地合作平台,紧密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宣传推广成熟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之后,刘志彧一行调研了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供稿:科学技术处 编辑:刘阳 审核:王烨辉 刘雪峰 牛一丁 )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就”在金秋,“职”引未来 | 我校举办2024届毕业生大型招聘会

“就”在金秋,“职”引未来。9月15日、16日,我校2024届毕业生秋季大型招聘会盛大启幕。本次招聘会是我校2024届毕业生秋季首场大型招聘会,也是2023年“山东菏泽郓城县——名校人才直通车”内蒙古大学首站专场活动。招聘会共持续两天,参会单位共计308家,共设展位316个,参会单位代表627人,覆盖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等20个省区,行业涵盖建筑类、能源化工类、计算机大类、生物医药类、教育类、金融类、农林牧渔类、科研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职位1308个,岗位需求18416人,吸引了近8000名学生参加,收到简历15722份,达成就业意向1275人。 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招聘单位通过分发宣传册、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向同学们细致介绍单位情况、行业前景与招聘形式。同学们手持简历,直奔意向企业,积极与招聘人员交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招聘情况,现场投递简历。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杜凤莲现场走访招聘单位,仔细察看招聘需求信息,了解各招聘单位的岗位设置、招聘人数、报名人数等情况,与同学们亲切交流,询问同学们的求职情况及求职意愿,并给予悉心指导和耐心解答。 为确保本次招聘会顺利举办,助力企业揽才、青年就业,为内大学子扬帆起航赋能,学校各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协作,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前发布活动邀请函,让招聘单位和同学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相互了解,大大提升了需求对接的精准性。 本次招聘会现场还特别设置了现场就业指导和政策宣讲服务,由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们组成职场导师“天团”,现场为同学们提供一对一的简历指导和职业规划咨询。军队文职报考、黑龙江定向选调应届毕业生政策宣讲、淄博市就业政策宣讲等极具实用性的特色服务也融入了本次招聘会,打造了“指导+求职+政策宣讲”一条龙服务,为大家的求职路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招聘会还吸引了众多低年级学生,这是继《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之后的又一大亮点,采用现场体验式实践教学让低年级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与行业企业专业要求及专业匹配度,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招聘会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 “保就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与优质企业携手“送岗入校”,充分搭建招聘单位和毕业生交流平台,助力实现企业与人才资源的精准对接。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招聘会为契机,持续开展访企拓岗、校地企合作活动,以及不同行业、地域的系列校园招聘、宣讲、校企供需对接、行业沙龙分享等系列活动,切实做好“一站式”精准就业服务,积极有效开拓就业渠道,全力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供稿:学生就业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谢峻鹏)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召开科技平台管理工作会议

9月12日,我校召开科技平台管理工作会议,重点部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期评估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副校长高光来,各理工科学院院长、副院长,有关科技平台负责人和骨干等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张智慧主持。 会议邀请谋划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的专家详细解读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有关政策。张智慧作了学校科技平台情况分析报告,通报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工作有关情况,并对我校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提出工作建议。各学院领导和平台负责人围绕本学科科技平台发展布局、工作思路及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进展情况和重组计划进行交流发言。高光来着重部署了我校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准备建设评估有关工作,并就我校参加自治区重点实验优化重组的各实验室的名称、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和相关建议。 高光来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平台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各学院要将平台建设纳入学科建设整体规划,调整思维方式,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各平台要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他最后强调,各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组织和指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工作,确保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要以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契机,查找短板和不足,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选准用好实验室主任,精心组织申报材料,确保高质量完成优化重组工作。 (供稿:科学技术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 刘雪峰 牛一丁)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召开2023年下半年全校保密工作会议

9月15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3号会议室召开2023年下半年全校保密工作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保密委员会副主任杜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党政办公室主任、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景剑峰主持会议。 会上,景剑峰传达了自治区保密局有关文件精神,杜晓东重点部署了国家和自治区保密局下达的工作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一是保密意识要再提高;二是保密责任要再压实;三是保密措施要再细化。 会议还观看了保密警示教育片。 学校保密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单位涉密人员参加了会议。 (文字:党政办公室 摄影:鲁娜 审核:景剑峰 王烨辉 刘雪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一行赴河套学院考察交流

近日,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刘永斌一行赴河套学院开展调研,就进一步强化区域合作、加强校际交流进行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河套学院党委书记冯呼和向刘志彧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两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支持河套学院发展。河套学院院长李秀良在学科点建设、科研项目申报、学生学习交流、教师进修、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建议。 刘志彧表示完全同意河套学院提出的加强两校合作的建议,支持河套学院发展也是我校与巴彦淖尔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聚焦河套学院所需,加强两校校际合作,就具体合作事项强化沟通协调,推动合作事项落实,共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做出贡献。 会前,刘志彧一行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美丽的河套学院校园。学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负责人参加了考察交流活动。 (供稿:党政办公室 编辑:李文娟 审核:景剑峰 刘雪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刘永斌研究员入选神农领军英才

2023年9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二批“神农英才”评审结果,我校刘永斌研究员成功入选神农领军英才。 “神农英才”是农业农村部为统筹科技项目和平台条件,打造一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重大战略部署,每批遴选支持50名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200名有潜力的优秀年轻人才。今年自治区入选神农领军人才仅1人。 刘永斌研究员,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畜禽遗传改良专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及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羊的种质资源开发与遗传改良工作。 (供稿:人事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刘志亮)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9月18日下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干部霍志刚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处处长杨冬梅,我校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及相关部门、学院、基地负责人参加调研。调研座谈会由王敏主持。 会上,武利民代表学校对刘宏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说,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在教育部各司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学校的办学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今后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持续推进语言文字研究及成果转化,为推动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额尔很巴雅尔从充分认识语言文字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力度、全面推进和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我校扎实开展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工作,推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 与会人员围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刘宏对我校牢记嘱托、抢抓机遇、发展特色学科、推动语言文字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大局等方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科学研究的工作站位,对标对表教育强国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语言文字科学研究的工作重点,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形成语言文字科学研究的工作合力,共同将语言文字工作持续推向深入,实现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前,刘宏一行实地调研了我校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我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社会科学处、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文字:李文娟 摄影:鲁娜 审核:达胡白乙拉 刘雪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年教师唐小祥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年教师唐小祥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顶级期刊《文学评论》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这是作者近3年来第二次以独立身份在该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对于加快推进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本学科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据悉,《文学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是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顶级期刊。 该论文系统梳理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诗人的散文随笔写作,认为诗人转向散文创作,出现文名盖过诗名或诗文兼擅的情形,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人散文的写作传统进一步光大,舒婷、王小妮、于坚、王家新、西川、钟鸣、庞培、陈东东、蒋蓝、朵渔等一大批当代诗人在散文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形成继朱自清、何其芳、冯至、流沙河、邵燕祥之后诗人散文创作的又一高峰。而在当代散文研究和新诗研究领域,人们尚未将这一时期的诗人散文写作视作一个整体对象来考察。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诗人的散文写作,分析它自身的性质特征、文学渊源、写作向度、诗学价值和发展趋向等问题,有助于探明诗歌创作中理智与情感、手段与目的、素材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为修正、拓展对当代诗歌、诗人的理解和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路径。 唐小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与当代文学批评;自2021年来校工作至今,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当代文坛》《中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供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张丽萍 刘雪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参加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202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展”

9月8日,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202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展”在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蒙古国教育科学部对外合作交流司司长纳仁图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出席开幕式,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劼致辞并宣布开幕,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俊喜主持开幕式。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任利刚参加了此次活动。 杨劼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将进一步深化与蒙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以高质量教育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的人才和创新支撑,以高水平人文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夯实社会和民意基础,为深化中蒙友谊、促进两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纳仁图雅表示要深化两国之间科技、教育、青年、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助力中蒙友好固本强基,惠及两国人民。我校中蒙青年合唱团在开幕式上演唱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刘志彧、额尔很巴雅尔在我校展台向纳仁图雅和参会领导、来宾介绍了我校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并与我校蒙古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毕业生交谈,刘志彧勉励我校蒙古国毕业生为中蒙友谊贡献力量,欢迎同学们常回母校共叙情谊。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来宾共同参观了“202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展”展厅。 此次展会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承办,展览以“推进中蒙高等教育发展,深化人文交流合作”为主题,以展板展示、实物模型展示、LED图片及视频展示为主要形式,分为概述、成果展示、特色展示三个版块,全面呈现了近年来内蒙古高校与蒙古国高校开展教育交流合作的成果和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全区十二所院校参展。本次教育展旨在深化中蒙教育人文交流合作,展示中国内蒙古教育国际交流成果,推介“留学中国-走进内蒙古”品牌,为更多优秀蒙古国师生来中国内蒙古交流搭建平台,促进中蒙教育高质量发展。 (供稿: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 刘雪峰 任利刚)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蒙古历史学系李哲副研究员在国际著名考古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蒙古历史学系李哲副研究员在国际著名考古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A&HCI收录)发表题为 “New opportunities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Greater Ghingan Range, China: Application of UAV LiDAR in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the Shenshan Mountain”的独著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hc6c,rVDBflgv)。 激光雷达(LiDAR)能够穿透植被探测隐秘其下的古遗址,近十年来在中美洲(玛雅遗址)和南亚(吴哥遗址)热带森林地区的考古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欧美等地也有着较为广泛的考古应用。但国内考古研究却鲜有LiDAR的应用与报道。 该论文综合利用无人机LiDAR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对大兴安岭南麓的神山开展了考古调查。通过面向考古目标的点云分类处理(图.2),该研究成功地滤除了地表植被的影响(图.3A和图4.A),并结合详细的地面踏查,最终清晰地揭示出了该地区密林遮蔽下的古遗址群的分布范围、构成、形制及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图.3B和图.3B),从而最为完整地重构出了该地的考古景观。通过遗物采集和景观考古分析,初步认为神山遗址群为辽代早期的一处祭祀遗址。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LiDAR在相似植被覆盖地区的考古探测能力,探讨了LiDAR应用于森林地区盗墓监测及遗产保护的巨大潜力,并强调了田野踏查对遥感考古研究的重要性和注重景观考古视角下的考古调查与分析。 该研究一方面为神山遗址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最为全面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也验证了LiDAR在该地区的有效性,进一步拓展了激光雷达考古应用的“世界版图”,为大兴安岭森林地区及相似植被覆盖地区的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手段、新机遇,也为国内森林地区的遥感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例参考。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期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技术与方法应用于考古学的高质量论文,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为A&HCI收录的JCR一区期刊。 (供稿:社会科学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达胡白乙拉 刘雪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蒙古国科学院院长雷格德勒一行来访我校

9月8日,蒙古国科学院院长雷格德勒院士、常务副院长朝伦巴特尔院士、原常务副院长道尔吉院士、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院院长巴特伊热兑、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佐勒保、蒙古国国立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策布勒玛、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文化学院院长额日敦策策一行11人来校访问。我校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教授、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白音门德教授及中心教师等参加了座谈会。 段满福简要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办学规模、优势学科、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以来我校办学质量与贡献水平的快速提升。同时,强调我校一直重视与蒙古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合作,在科学研究、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白音门德介绍了蒙古国研究中心的概况以及近几年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 雷格德勒院士介绍了蒙古国科学院的现状以及近期拟成立蒙古国科学院大学,自主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发展规划。同时表示,蒙古国科学院的国际交流合作当中,非常重视与内蒙古大学的交流合作。 额尔很巴雅尔代表学校对蒙古国科学院院长雷格德勒院士一行来我校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加强与蒙古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方面提出了建议。 会上,与会双方进行了热烈地交流与探讨。 (供稿:蒙古国研究中心 审核:李文娟 刘雪峰 白音门德)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1...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60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