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毕业季,美好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们也将离开母校步入社会,开启人生新的阶段。为了给毕业生们加油鼓劲,送行祝福,学校准备了丰盛的毕业餐和水果蛋糕、精致的拍照打卡地和小型乐队演出。
6月29日中午,在学校毕业典礼之后,各校区食堂一楼餐厅准备了新鲜的内蒙牛羊肉和饺子为毕业生们送行祝福,随赠的产自内蒙古的大窑饮品寄寓着让同学们畅饮人生甘甜的美好祝愿,毕业生们凭毕业典礼后发放的餐券即可免费用餐。除自营餐厅外,玉泉校区东院食堂三楼也为毕业生准备了蛋糕、甜点、水果、冷饮和奶茶。步入三楼,映入眼帘的是写在一个大型水果鲜花蛋糕上的“不负热爱奔赴山海”八个大字,4.8米的大蛋糕给了毕业生们大大的惊喜,寄寓着学校对毕业生们最美好的祝愿。在蛋糕旁边还有精心摆放的饮品展台,层层堆叠的饮料呈现出“内蒙古大学”“2024我们毕业啦”两行字,祝同学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毕业快乐”!
除了蛋糕和美食,一个个精心设置的拍照打卡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在食堂东门电梯口正对面,以“不负热爱 奔赴山海”为背景的主题留言墙,短短一个小时就写满了同学们的签名和祝语,通过这种方式,毕业生们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内大回忆。“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同学们在用餐的同时,由学校食堂与“音悦汇社团归零乐队”联合组建的小型乐队也开始了表演,他们为毕业生带来《离别开出花》《起风了》《特斯河之赞》《再见》和《我和我的祖国》等许多优美动听的歌曲,引起了毕业生们的共鸣,大家纷纷加入合唱,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毕业季,是结束,更是新的起点。在此,母校衷心祝愿各位毕业生一路繁花,前程似锦!
(素材来源:后勤保障处 编辑:崔辰霄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29日-30日,第十届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与发展论坛在我校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承办,蓝赛格(北京)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各地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我校副校长杜凤莲教授出席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满亮教授主持。
杜凤莲在致辞中对各位来宾、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内蒙古大学在研究生英语教育改革中的经验和成就,对研究生英语教学与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高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社社长赵有光分别致辞,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期望通过此次交流,共同推进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多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北京大学李淑静教授以“加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研究生英语教育提质增效”为主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思政建设等方式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外语教育应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语人才。我校外国语学院魏莉教授全面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历程与成果,强调了教学团队在实践中构建的“学术化·思政化·国际化”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语言能力和国际交流视域,师资水平提升和卓越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论坛还设立了多个分论坛,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的英语教学创新、课程思政与学术英语教学的融合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通过主题报告、小组讨论等形式,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建议。
闭幕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澍副教授主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张英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社社长赵有光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此次论坛的成果,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支持和推动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明确了方向。与会者们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不仅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更增强了推进研究生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素材来源:外国语学院 编辑:郑旻彤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27日上午,“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内蒙古大学2024年青年学生服务基层出征仪式在赛罕校区大创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杜晓东、杜凤莲,党政办公室、学生就业处、团委相关负责老师以及服务基层的27位毕业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中,刘志彧对出征同学提出寄语,并为我校2024年服务基层毕业生代表授旗。
仪式在“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词中拉开帷幕。
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李秋雨、选调生代表包文婧、学校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高旭结合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分别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服务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挺膺担当的初心和决心。
杜晓东为服务基层毕业生代表赠送了书籍《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希望同学们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薪火相传的“青年观”、念兹在兹的“青年情”、厚望重托的“青年志”。
刘志彧对即将奔赴服务地的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勇担重任,履职尽责,将“崇尚真知 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内化于心,在祖国的热土上敲击出时代的强音。二是志存高远,苦练本领。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以高的标准和严的要求锤炼“实干家”本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脚踏实地,锤炼品格。要淬炼理想,坚定信念,把奉献精神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把工作激情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品格,把强烈的参与感转化为高水平的专业工作能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我校服务基层的青年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负党和人民期盼,以青春之志践行“求真务实”的内大校训,以青春之姿践行“崇尚真知 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在基层奋力书写属于内大学子的青春篇章。
(素材来源:校团委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24日晚,我校在赛罕校区食堂三楼举办庆功会,庆祝学校足球队荣获2023-202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男子校园组全国总决赛(CUFA)亚军。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俊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志,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刘永斌、杜晓东、杜凤莲及相关职能处室、学院的负责同志出席,为教练团队和足球健儿们庆功。
杜晓东在讲话中表示,我校足球队荣获2023-202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男子校园组全国总决赛(CUFA)亚军,实现了自治区高校足球队参加全国赛事新的历史性突破,不仅为学校添了彩,更为内蒙古足球事业增了光。他说,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体教融合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改进体育课程标准,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制度,大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构建形成了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与运动赛事相辅相成的体育育人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多个项目在重大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尤其今年以来,我校在各类体育赛事中捷报频传。他希望我校男子足球队珍惜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继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更多奋进力量,踔厉奋发,勇担使命,科学主训,精心施训,不断提高战术水平,争取更大的成绩;其他运动员也要见贤思齐,发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和咬定目标、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为学校以及自治区体育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争取更多荣光。
张俊喜在讲话中就我校足球队荣获CUFA亚军表示祝贺。他说,这次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自治区多年来大力发展足球的良好环境,也离不开学校和体育学院的重视,更离不开足球队员们的艰苦训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并表示自治区教育厅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足球事业的建设发展。
足球队员们高唱了歌曲《歌唱祖国》,表演了优美的舞蹈和诗歌朗诵等精彩节目。
我校男子足球队(校园阳光组)由24名球员组成,体育学院院长王文杰教授担任领队,分别由贺希格吉日嘎拉教授、旭日干担任主教练、助理教练。在为期13天的比赛中,队员们克服长途奔袭、异地作战、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秉承顽强拼搏的球队作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2023-202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男子校园组全国总决赛(CUFA)亚军。
(文字、摄影:李文娟 编辑:鲁娜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考察,了解学校建设发展历史、教学科研工作情况,参观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并看望师生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嘱托我们“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努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强区建设、内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奋力书写办好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时代答卷。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五周年之际,官微特推出《奋斗正当时》栏目,推选部分专家学者,讲述内大人牢记嘱托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今天推出的是——李光鹏:学术戍边 恪守使命
李光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是国内最早研究体外受精、体细胞克隆、MOET(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基因编辑等现代繁育技术的学者之一,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
李光鹏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创造性地建立系统性的畜牧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了动物学本科专业方向,他扎根草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教育科研事业,带出一支坚守边疆的现代家畜育种科研团队,该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等荣誉称号。他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关肉牛种质资源开发及利用项目。他培育的“双肌肉牛”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
/ 其他
近日,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2023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结果,我校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评优秀。
本次参与评估的有农林牧渔、生物医药等领域10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数据采集周期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经过2023年9月的初评,10月的答辩,12月的入校现场考察,我校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结果为优秀(全国17个,评优率为15.89%)。评估结果为良好的有79个,限期整改的有4个,未通过评估的有7个(不再纳入工程中心管理序列)。
近年来,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需求导向,围绕落实“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重要基地”重大任务,推进奶业振兴行动,针对制约乳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卡脖子”问题,集聚乳制品质量安全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协同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在乳制品微生物污染预防与控制、生产加工卫生控制与保障、安全检测与质量评价三个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工程化技术成果,为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已成为国家在乳制品质量安全领域工程化人才培养、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基地。
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我校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学校将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自治区“五大任务”,加大对科研平台的支持力度,持续支持其围绕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卡脖子”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解决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关键共性难题,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 其他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考察,了解学校建设发展历史、教学科研工作情况,参观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并看望师生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嘱托我们“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努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强区建设、内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奋力书写办好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时代答卷。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五周年之际,校党委宣传部联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奔腾会客厅”,推选部分专家学者,以人物访谈形式,讲述内大人牢记嘱托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今天推出的是——齐建建:马铃薯基本演绎法。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要高质量完成国家赋予内蒙古的这一任务,就是要发挥生态环境、农牧业资源优势,推动内蒙古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业强区转变,而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大力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特别是种业这个关乎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实施好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等优质特色品种培育工程。
在内蒙古大学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闻故事》以及奔腾融媒客户端线上访谈节目《奔腾会客厅》专访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马铃薯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建。
马铃薯是重要的菜粮兼用作物。从国际范围来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周期长、难度大,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亟需提升。国内大范围使用的品种布尔班克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自治区一些主力品种如大西洋、荷兰十五也有四五十年没有更新换代。培育形成新品种,是国家及自治区的战略需求。
要了解马铃薯的基因功能,一直以来最大的阻碍就是没有合适的研究材料。不同于水稻、玉米、番茄、大豆等纯合二倍体模式作物,马铃薯拥有4套染色体,属于四倍体遗传植物,仅单个基因位点的分离情况就比二倍体模式植物复杂8倍。马铃薯有近4万个基因,整体上比二倍体复杂8的4万次方倍。另外,四倍体马铃薯还存在基因组高度杂合、自交衰退等不利因素。马铃薯的这些遗传特性,决定了利用现有的四倍体模式,无法高效破解它的基因密码。
4年时间里,齐建建团队研究出“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马铃薯遗传研究的新体系”。这个体系,成为比肩世界的我国马铃薯种质创新的重要突破,为利用基因学最新技术进行马铃薯科研和育种开辟另一条路径。
齐建建团队创制的马铃薯研究新材料,属于‘前育种’(Pre-breeding)工作,是面向产业未来发展而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前沿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人工创造新材料,改变规则,目的是高效地挖掘基因,为育种提供新的性状、种质材料或分子标记。
齐建建团队目前正在用新材料进行马铃薯突变体库创制工作,以期为我国马铃薯功能基因挖掘、品质改良等需求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自治区马铃薯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快速发展。
/ 其他
内蒙古大学成功培育抗热应激SLICK肉牛
记者 白莲
7月5日,内蒙古大学和林格尔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内,一头“SLICK安格斯肉牛”的人工采精、冻精和授精工作成功完成。此举标志着内蒙古大学自主培育抗热应激SLICK肉牛新品系的开始,该新品系的培育,将为我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随着肉牛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夏季热应激已经成为影响肉牛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舍饲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牛的热应激反应,导致母牛繁殖力下降,妊娠母牛易引起流产或者早产,泌乳期母牛则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对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舍饲养殖高温高湿环境下“肉牛热应激”这一养殖和育种难题,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历经3年时间,在“国家科技创新2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和种业“揭榜挂帅”等项目资助下,开展了“SLICK安格斯肉牛”新种质创制研究。团队依托前期自主培育的3个新品系“双肌肉牛”的深厚基础,通过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手段成功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LICK安格斯肉牛”活体育种新材料。
据悉,该成果颠覆了通过表型性状进行选育的传统育种技术路线,将常规育种的10至15年时间缩短到了3至5年。
/ 其他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考察,了解学校建设发展历史、教学科研工作情况,参观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并看望师生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嘱托我们“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努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强区建设、内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奋力书写办好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时代答卷。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五周年之际,校党委宣传部联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奔腾融媒新闻广播“新闻会客厅”,推选部分专家学者,以人物访谈形式,讲述内大人牢记嘱托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今天推出的是——吴英喆:契丹文里的民族融合。
吴英喆自1996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师承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蒙古语言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清格尔泰,开始对契丹文字的研究。辽亡金兴,契丹文字渐绝于世,成了不为人们所识的死文字。直到1922年,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土了契丹小字辽兴宗和仁懿皇后哀册,失传800多年的契丹文字才重见天日。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清格尔泰任组长,内蒙古大学与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共同组建了契丹文字研究小组,联合攻关契丹文字。研究成果《契丹小字研究》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契丹小字研究》1985年以专著的形式出版,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已经消失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字中,西夏文字有《蕃汉合时掌中珠》《音同》《文海》之类的字典性工具书传世,女真文字有《女真译语》传世。但契丹文字除《郎君行记》之外,没有一篇是与汉字对译的,也就是说,没有对照的“字典”可查,因此解读起来非常艰难。
吴英喆带领团队通过建立契丹小字数据库提升字母组合规律研究工作,建立字音、字形、大字小字对应关系以及词源研究等系统性研究体系,探寻契丹小字的语音语法规律,出版研究成果《契丹小字再研究》三卷本。在他看来,研究古文字是场对话历史的时间旅行。语言研究的内核是人文,文字文化是了解历史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契丹文与1000年前的古人‘对话’,可以清晰地知道遥远的过去是什么样,发生过什么,这是该领域令人深耕不辍的最大魅力。
耶律仁先墓志以刻有5000余个契丹小字成为迄今为止发现契丹小字最多的墓志,也成为契丹文研究的重要史料。吴英喆认为,耶律仁先是辽代赫赫有名的重臣,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5000余个契丹小字墓志铭本身就反映了其地位之高。其字数之多远超皇帝皇后的墓志铭,规格上是否合规,又为何如此之多,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墓志起源于汉文化,耶律仁先墓志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证明。
契丹文字是脱胎于汉字,通过增损汉字笔画创制的表音文字,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类型。契丹建辽后,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用以记录契丹语,两种契丹文字都是拼音文字。契丹大字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制,模仿汉字的痕迹很重,通过改造汉字的字形和增减笔画的方式而创制的。契丹小字是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耶律迭剌所创,契丹小字有300多个表音字符,被称为“原字”,契丹小字的“原字”数量虽少,但是却能把契丹语全部贯通。契丹小字产生后,与契丹大字、汉字并行使用,成为辽代官方文字。
虽然契丹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但契丹辽文化大量汲取了当时中原文化的优秀元素,已经融入到北疆大地的历史长河里,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其他
来日方长暂作别
循光而往踏歌行
2024届学子即将从内大启程
奔赴五湖四海
开启属于自己的锦绣前程
MV《像约定好那样》
献给2024届全体毕业生
也献给每一位深爱这里的内大学子
祝愿诸君云程发轫 万里可期
当蝉鸣点燃夏夜
当相遇 凝聚到每一张笑颜
当成长 在初见中写下新篇
第一次见面
你是桃李湖畔的匆匆少年
跋涉千山万水
只为一次青涩的相见
谁不是一次离别
才将成长体验
谁不是一声再见
换上成熟的脸
遥远的梦想
清晰了模样——
我有我要奔赴的远方
远方种满年少的愿望
一路上难免跌倒难免会彷徨
可是我依然选择我要的方向
别担心 我们总有希望
天南海北的梦想
从此汇聚一堂
心中朦胧的向往
从此抽芽生长
相见一面又一面
岁岁年年
原来只是一转眼
晚风中有我们的歌声荡漾
旅程漫长
眼神却明亮——
我有我要奔赴的远方
远方投来坚定的目光
别担心 我们总有希望
别害怕 我们总会成长
别放弃 理想最初的模样
/ 其他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他们
传承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他们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他们
就是新时代的党员教师!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教工党支部于2019年成立,现有正式党员24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历,是一支老中青汇集,思想政治坚定,学历水平高,有活力的队伍。2018年,支部被评为内蒙古大学“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0年通过验收。2020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最强党支部”,2022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2年环境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支部党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服务自治区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强化理论武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入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推进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全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为加强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围绕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任务,针对“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成果服务环境保护和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相关成果入选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新闻”和“内蒙古十大科技进展”。环境与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
支部现有学科带头人3人、内蒙古自治区领军人才2人、“草原英才”2人、“321”人才3人、内蒙古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建成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教改课程11门,“课程思政”课程5门,双语课程2门,研究生精品课程2门。
支部注重利用国家、省部级平台,建立精英教师团队,搭建创新实验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多家机构开展合作,与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德国学者联合招收学生。近三年,支部成员指导学生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决赛铜奖4项,内蒙古自治区金奖10余项,参加科研项目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 其他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作者 刘志彧
生态环境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兴衰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是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体现。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历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并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且深深地融入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孕育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等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也是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当代价值,主要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指导与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其中第四个方面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守住人类活动的边界和底线,防止对自然的过度破坏与开发,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关系到中国,而且是影响到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议题,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上,尤其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重大。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阐述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时,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责任与原则。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不仅为人类未来发展贡献了中国方略,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类既能够获利于自然,同时又可以回报自然,在动态平衡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智慧,对于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我们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富有生命的因子,谱写将美丽中国与地球美好家园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双碳”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对自然环境的急速开发和过度利用,使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大量减少,进一步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不可避免地会排放二氧化碳。碳达峰的目标就是在设定的某个时间节点上,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并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则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将经济发展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总体来说,“双碳”目标无疑是破解当前中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自然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增加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如果对于已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不加治理,也会增加碳排放。因此,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充分考虑并兼顾“双碳”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对于个人而言则是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已围绕“双碳”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双碳”目标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辨论上向国际社会郑重提出,中国将提升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双碳”目标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之一。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下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因此,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持以实现“双碳”目标凝聚成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这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大势不可阻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也要求我们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为重要,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项基本原则,其中第六项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一原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将全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关系到全人类,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被紧密联系起来。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加强,世界各国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深入,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引发了许多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深的传染性疾病在全球或局部地区流行。这也引起人类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广泛的重视,人们愈加认识到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这也要求人们“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郑重写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中国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也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这也体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将生态环境比喻为“眼睛”和“生命”,足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国家组织广泛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并制定了系统科学的工作计划,经过了十余年的时间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有许多极难攻克的难题,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定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北部边疆安全建设机制研究”(22VMZ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
/ 其他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武利民教授和张德健教授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参加大会。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2020年之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奖300项以内。2023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聚集了2021年、2022年、2023年三个年度的优秀项目,相当于三个年度授奖250项,堪称奖励历史上最难的一年。三大奖通用项目申报1240项,受理1216项,初评通过243项,最终获奖200项,初评落选43项,整体获奖率仅为16.4%。
武利民教授率领团队完成的“硅氧烷杂化聚合物功能涂层设计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张德健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与我校兼职教授、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合作完成的“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武利民教授主持的“硅氧烷杂化聚合物功能涂层设计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聚焦高端装备的高性能、功能性聚合物涂层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装备需求,避开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壁垒,从基础研究做起,围绕树脂杂化、功能微球构筑等研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合物涂层,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大国重器铸就“涂层之盾”。该成果在“天问一号”火星车、多种型号舰船和远洋货轮等获得成功应用,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聚合物功能涂层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张德健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合作完成的“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针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田风蚀退化和产能下降等重大科学问题,揭示了农田土壤风蚀作用退化机理,突破多方式阻风控蚀关键技术,实现了农田地力止损的新突破;创建多路径地力定向培育关键技术和轮耕沃土新制度,破解了风蚀退化农田“用、养”失衡的难题;集成创建了不同等级退化农田地力培育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该成果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产粮食200多亿斤,增收节支230多亿元,为推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治理和地力培育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 其他
6月18日-20日,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在河套学院举行。我校选派四位教师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本次大赛由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文卫体工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承办,河套学院协办,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全区高校教学水平,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竞赛共有20所本科院校、3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221名青年教师参赛。竞赛设立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和思想政治课5个组别,竞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3部分。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冰获得思想政治组一等奖、生命科学学院郭娇娇获得理科组二等奖、王文颖获得工科组三等奖、外国语学院康乃琪获得文科组三等奖。
(素材来源:工会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22日上午,我校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全面合作协议签约暨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玉泉校区举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专职自然资源副总督察赵昉,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会议。厅属事业单位、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盟市自然资源法治工作代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法学院等院系负责同志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杜晓东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在讲话中对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长期以来在学校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帮助和关心关注表示感谢。他指出,双方签约并共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和自然资源厅5周年之际,双方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结合区情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以及法治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学校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紧扣自治区发展需求和自然资源厅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不断加强自然资源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努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为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内大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双方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搭建研究平台,是对政校合作共建的新探索,希望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能够充分激活政府部门同高校之间的专家合作力量,专题专攻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推动自然资源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签署《合作协议》。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共同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
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学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推进自治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双方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力争在基础理论、实务难题研究,北疆自然资源法治论坛举办,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自然资源法治专家库建设、年度课题设立、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
(素材来源:法学院 摄影:鲁娜 编辑:李文娟 审核:吴栓虎)
/ 其他
6月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刘永斌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到我校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调研二期项目建设情况。
刘志彧一行实地察看了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二期项目的主体建筑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乔彪在工程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了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推进会。
刘志彧在调研中强调,要科学合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参建单位要锚定工期目标,紧盯施工关键节点,按时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尽快交付使用。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我校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我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后勤保障处、技术转移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文字、摄影:鲁娜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17日下午,我校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签约仪式在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举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占胜,我校党委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刘志彧,副校长达胡白乙拉,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布仁其木格,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委党组书记、主任特古斯,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万世斌,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马建峰,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希文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校党政办公室主任景剑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阿拉坦宝力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刘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丽华参加会议。
达胡白乙拉与马建峰共同签订了《内蒙古大学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框架协议》。
刘志彧指出,此次签约合作共建,将有力推动高校间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双方要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新型智库,打造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平台,培养民族工作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领军人物和青年才俊,着力产出具有工作指导性和理论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更好地发挥“思想库”“信息库”“智囊团”作用,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签约仪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起参观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并围绕高校如何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
(素材来源: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16日,2023-202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在广西落下帷幕,我校荣获大学男子校园组比赛全国总决赛(CUFA)亚军,实现了自治区高校足球队参加全国赛事新的历史性突破,为我校争得了荣誉,也为内蒙古争得了荣誉。
本次比赛由教育部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执行,由广西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学会、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广西梧州体育训练基地承办,于6月5日-6月16日在广西梧州市体育训练基地举行。
作为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足球项目冠军,我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出战此次比赛。此次参赛的我校男子足球队(校园阳光组)由24名球员组成,体育学院院长王文杰教授担任领队,分别由贺希格吉日嘎拉教授、旭日干担任主教练、助理教练。本次比赛强队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在为期13天的比赛中,我校足球队克服长途奔袭、异地作战、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秉承顽强拼搏的球队作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总决赛(CUFA)亚军。
内蒙古大学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近年来,学校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深入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多元育人,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大体育工作改革力度,发挥足球专业建设和足球人才培养方面专业优势和高地作用,带动各项体育运动全面发展,多个项目在重大比赛中取得骄人赛绩。
我校男子足球队将珍惜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继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更多奋进力量,踔厉奋发,勇担使命,科学组训,精心施训,不断提高战术水平,争取取得更大成绩,为内蒙古大学以及自治区体育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争取更多荣光。
(素材来源:体育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17日,我校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专著《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我校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中心主任王曦、我校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分别主持会议。来自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和智库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刘志彧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内蒙古大学历来重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依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牵头组建的“中国高校数据联盟”这一平台,通过开展对中国城乡居民时间利用的全国性追踪调查,在2017和2021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得以撰写。未来期待团队能够利用好这些平台、资源,取得更多更有价值、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成果。
杨志勇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基本情况。他说,《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通过对时间利用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揭示家庭和个人为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受到的制约,为制定正确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了依据,因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并表示一定会做好这本书的宣传推广工作,也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的深入合作。
《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的主要作者、我校副校长、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杜凤莲教授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她说,内蒙古大学分别于2017年、2021年,在中国除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9个省份,进行了两轮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通过与19个主要国家相关调查比较,发现CTUS的调查质量在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基于这两轮调查所获数据,对中国居民的时间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近年来居民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体现在体验效用、城镇居民综合幸福指数的提升,以及休闲社交品质的提升等方方面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用于有酬劳动的时间较多,可喜的是近年来超时工作问题有所缓解。近年来夫妻有酬劳动、无酬劳动时间差异显著缩小;妻子的学历越高,丈夫越多地参与儿童照料。此外,还分析了老年人的“退而不休”,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等现象。最后,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在研讨环节,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教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尹志超教授分别以《过度劳动与工资增长和工资差距》、《工作时间、人力资本投入与消费》、《文化与时间利用》、《工作时间、工时制度与劳动总供给》、《时间都去哪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为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时间利用”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内蒙古大学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2021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进行“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hinese Time Use Survey, CTUS),并基于调查所获数据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中心旨在立足国内,借鉴国外,一方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文字、摄影:刘阳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22日上午,我校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全面合作协议签约暨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玉泉校区举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专职自然资源副总督察赵昉,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会议。厅属事业单位、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盟市自然资源法治工作代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法学院等院系负责同志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杜晓东主持。
刘志彧在讲话中对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长期以来在学校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帮助和关心关注表示感谢。他指出,双方签约并共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和自然资源厅5周年之际,双方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结合区情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以及法治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学校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紧扣自治区发展需求和自然资源厅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不断加强自然资源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努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为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内大贡献。
赵大勇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双方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搭建研究平台,是对政校合作共建的新探索,希望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能够充分激活政府部门同高校之间的专家合作力量,专题专攻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推动自然资源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刘志彧与赵大勇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
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学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推进自治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双方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力争在基础理论研究、实务难题研究、北疆自然资源法治论坛举办、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自然资源法治专家库建设、年度课题设立、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