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思政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社区思政育人阵地作用,5月17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在玉泉校区举办内蒙古大学桃李学生社区思政大讲堂启动仪式暨“初心与使命——毛泽东笔下的壮丽史诗”主题音画思政课。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晓东出席活动并为内蒙古大学桃李学生社区思政大讲堂揭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处长韩春晓,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刘惠,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学院机关党委副书记塔娜,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学院党委书记,各学院专职辅导员代表、学生党团员代表、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阿茹娜主持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吕俊,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栓虎,全国2023年度优秀易班辅导员荣誉称号获得者、自治区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辅导员赵琦分别交流发言。
主题音画思政课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课题组讲授,课程以开放、互动的形式,将演讲、歌唱、朗诵等文艺元素引入课堂,以毛泽东有关诗词为载体,生动还原各个历史时期我党的发展、历经的种种困难和最终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近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来校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新“大思政”育人格局作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主抓手,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将内蒙古大学桃李学生社区思政大讲堂打造成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育人阵地,不断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学子的殷殷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刘阳 审核:党委宣传部)
图片 7
/ 其他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完成了一项科技成果转化,在李喜和、包斯琴、宋永利老师的指导下,2021级硕士研究生赵宇龙作为主要研究者首次开发出山羊肠道类器官培养基,并实现技术转化,受让方厦门模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化金额5万元。
本次技术转让为内蒙古大学2018年以来首次以学生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转化。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闫烁,硕士研究生薛越、特力棍、姚文娜、杜瑞麟、张惠敏,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邱阳楷为技术转化提供了帮助。
赵宇龙表示,导师李喜和发明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为奶牛育种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自己一生追逐的榜样。本次技术成果转化使自己更深入理解了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关系,未来自己将考虑到企业生产需求,开发出转化价值更高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党委宣传部)
图片 2
/ 其他
5月17日上午,由我校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民族博物馆举办的“挖掘北疆文化深刻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一)‘内蒙古地区岩画拓片展’”开展。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部分工作人员及相关学院学生参加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阿拉坦宝力格在致辞中说,内蒙古岩画作为北疆文化重要内容之一,展现了北疆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挖掘其深刻内涵并进行宣传和展示,对于增强公众文物保护意识、诠释中华民族交流融合“多元一体”的新发展格局、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让陈列在北疆大地上的历史珍宝活起来、传下去。
此次展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民族博物馆自2023年10月份恢复开馆以来组织举办的第一场临时展,共展出了来自阴山、阿巴嘎草原等地区的56张岩画拓片,另外还展示了20余张岩画照片以及2件馆藏岩画实物。
(文字:党委宣传部 摄影:刘阳 张嘉方 编辑:鲁娜 审核:党委宣传部)
图片 3
/ 其他
ACL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是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方向最权威的国际会议之一,是CCF A类会议。本次被ACL2024录用的论文第一作者李江为高光来教授组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该论文首次聚焦于多领域的知识图谱补全问题。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的经费支持,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该项研究提供了软硬件支撑。
Learning Low-dimensional Multi-domain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via Dual Archimedean Spirals
作者:李江,苏向东,张富军,高光来
单位:内蒙古大学
知识图嵌入通过将实体和关系表示为低维度向量,在链接预测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知识图往往涵盖了多个领域,这对知识图的表示提出了较大挑战。然而,现有的KGE方法很少对多域知识图中的嵌入分布进行明确的域限制,这会导致不同域的嵌入重叠,从而降低了链接预测的性能。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双阿基米德螺旋知识图嵌入”(DuASE),这是一种专为多领域知识图设计的低维度嵌入模型。DuASE的动机来源于我们的一个发现:关系类型可以用来区分不同领域的实体。在知识图谱的语境中,“域”一词用于描述图谱所涵盖或代表的特定主题领域或知识类别,指的是包含在图谱中的实体、概念和关系的范围,不同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实体类型和关系类型上。由于大多数知识图谱中没有提供实体类型信息,我们主要依靠关系类型来实现域知识的区分,并避免嵌入重叠问题。
具体而言,DuASE在同一个阿基米德螺旋上对具有相同关系的实体进行编码,有效区分不同领域的实体。为防止跨域嵌入的重叠,DuASE进一步利用正则化函数确保同一三元组内的头实体和尾实体沿各自的域空间螺旋。因此,在对多域知识图进行建模时,DuASE能够更精确地捕捉域信息和实体间的依赖关系,从而优化知识图的嵌入表示。此外我们还构建了多域数据集n-MDKG,并在n-MDKG和其他三个基准数据集上验证了DuASE的有效性。
(供稿: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编辑:鲁娜 审核: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5月13—15日,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永斌带队赴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调研交流,学校科学技术处、技术转移中心、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及相关业务骨干陪同调研。
在青岛农业大学,刘永斌一行与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潘军、校长赵金山、副校长孙庆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潘军对刘永斌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青岛农业大学的基本情况。赵金山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刘永斌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科技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科研合作,共同推动两校的高质量发展。
刘永斌一行还与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及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座谈。校长赵金山、副校长孙庆杰出席座谈会。听取了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关于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情况的介绍,以及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关于胶州园区的管理运行机制,参会人员就科研机构实体化运行和基地建设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服务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交流。实地考察了青岛农业大学农机文化长廊、特种食品研究院、草业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在中国农业大学,刘永斌一行与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见晖及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社会服务处、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田见晖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及社会服务改革工作成效。刘永斌就此次调研重点进行了说明,并希望学习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科研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科研人员激励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期待今后进一步加强双方科技合作,共同承担重大科技任务,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在内蒙古落地。
刘永斌一行实地考察了中国农业大学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赵要风教授关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情况介绍,并到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实验场实地考察了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供稿:科学技术处 编辑:鲁娜 审核:刘雪峰)
图片 4
/ 其他
5月16日下午,吉林建筑大学党委书记李雁冰一行3人来我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杜晓东以及党政办公室、研究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刘志彧对李雁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情况。
双方就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研及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研究生教育、学生就业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会前,李雁冰一行实地考察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及虚拟仿真中心、民族博物馆。
吉林建筑大学党政办公室及研究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文字:刘阳 编辑、摄影:刘阳 张子赫 审核: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按照学校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5月15日下午,校纪委组织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120余人参观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廉政教育基地,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校党委书记刘志彧,纪委书记、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利平,校党委委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参加了活动。
党员干部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依次参观了赛罕区廉政教育基地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展厅,展厅以廉字开篇,设五个展区,将饱含中国文化寓意的“严、畏、禁、耻、鉴”贯通始终,通过图文并茂、虚拟成像、声光电结合等多种方式向参观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发展历程,特别遴选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及赛罕区查处的部分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展示,通过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让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一条“三不”主线使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纪学习教育思想洗礼和精神激励。
(供稿:纪委 摄影:刘阳 刘小娜 审核: 李广武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5月14日下午,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指导,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内蒙古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基层行启动仪式在我校赛罕校区文体馆举办。我校副校长杜凤莲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
杜凤莲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历程以及学校民族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并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观”和“七个作模范”等理念的认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深入推进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活动采用“线下+线上”的多元化宣传方式,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开展线上有奖问答等形式,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线下主题展览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海报,《齐心协力建包钢》《草原母亲都贵玛》《最好牧场献航天》等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故事长图,全方位展示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内蒙古形象的摄影作品,以及以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要内容的互动游戏等内容。
5月14日至6月30日,在内蒙古日报社“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开展“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有奖答题”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掌握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全区掀起学习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潮。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刘阳 审核: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暨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锡林郭勒盟科学技术局合作开展了乌珠穆沁羊高繁殖力关键技术攻关,自主设计研发了国际首款蒙古羊系绵羊繁殖力检测低密度SNP基因芯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全基因组学技术挖掘了蒙古羊品种特异性候选基因10余个,突变点位20余个,为高繁殖力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新品系培育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实现了肉羊种业关键技术的“突围”,对解决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繁殖力低这个肉羊种业“卡脖子”问题,保护地方良种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种质资源以及高繁殖力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的培育与推广,帮助农牧民减少母畜存栏数,减轻草原生态压力,降低肉羊养殖成本,提高肉羊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锡林郭勒羊-高繁多胎乌珠穆沁羊新品系培育”“揭榜挂帅”项目实施以来,在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等五个地区基因检测乌珠穆沁羊5455只、苏尼特羊3755只,乌珠穆沁羊人工授精500余只、胚胎移植902只,苏尼特羊胚胎移植773只。截至目前,已培育高繁殖力乌珠穆沁羊核心群2个、596只,高繁殖力苏尼特羊核心群2个、440只。研发团队已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网站 编辑:刘阳 审核: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5月13日下午,校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并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校党委委员参加会议。相关单位负责人和马院班子成员列席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院长田鹏颖(线上)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并就如何贯彻落实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逻辑,增强思政课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深刻理解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建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三是把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作为重中之重,并发挥好其对各门思政课程的统领作用;四是切实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深悟透,为把思政课讲深讲透创造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傅锁根汇报了马院近期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刘志彧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刻认识理解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思政课建设的底气和信心;二是深刻认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三是深刻认识理解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实际行动守正创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会议强调,各部门、学院要扛起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5月11日下午,包头市来我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
活动前,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杜晓东、杜凤莲等会见了包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董欣悦,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齐秀丽一行,双方就校地合作开展协同育人、科研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科创平台建设等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宣介会在我校玉泉校区体育馆举行。会议由齐秀丽主持。
杜凤莲在致辞中对董欣悦一行专程来我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情况。她表示,内蒙古大学非常愿意与包头市携手合作,不断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互相借势借力,共同打造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发展路径,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中作出双方应有的贡献。
董欣悦介绍了包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就人才政策作了宣介。他说,奔跑的包头呼唤人才、美丽的鹿城吸引人才、开放的“稀土基地”集聚人才、发展的“绿色硅都”成就人才,希望有志于选择包头、扎根包头、建设包头的广大青年学子来包创新创业,共赴一场“彼此成全、互相成就”的时代之约,共同谱写青春之歌、绘就人生华章。
与会人员观看了包头市人才宣传片;我校校友、包头稀土研究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技术带头人马升峰分享了在包头市的工作感受。
会议还为包头市招才引智工作站和我校实习实践基地进行了揭牌。
本次招才引智活动,包头市共组织了全市119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2151个,其中有243个事业编制。我校毕业生积极投递简历,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单位背景、招聘需求、企业培训和晋升体系,一些同学现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
与会领导察看了会场招聘情况,与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
包头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参加上述活动。
(文字、摄影、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图片 7
/ 其他
5月10日上午,在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盟长白海林和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王敏的见证下,我校与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在玉泉校区国重会议室签署了贺兰山复合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合作建设协议。协议由我校副校长杜晓东和阿拉善盟盟委委员、副盟长张晓峰共同签署。
贺兰山复合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我校依托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并于2023年由自治区科技厅审核批准成为自治区级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此次贺兰山复合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合作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双方将立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携手搭建起一个立足生态文明、汇集八方智慧、促进科技创新、充满生机活力的综合性科研平台。
阿拉善盟组织部、发改委、驻呼办及我校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处、国内合作办公室、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与环境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供稿:科学技术处 摄影、编辑:李文娟 审核:朱保华 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5月10日上午,阿拉善盟来我校开展“智汇驼乡·善聚英才”引才宣介暨2024年在呼高校校园招聘活动。活动前,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副校长杜凤莲,校党委委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等同阿拉善盟委副书记、盟长白海林一行就引才育才、校地合作等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上,刘志彧对白海林一行专程来我校开展引才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我校与阿拉善盟近年来的合作交流进展。他希望学校与阿拉善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加强校地合作,在科研平台共建共享、人才引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宣介会在我校玉泉校区文体馆举行。会议由阿拉善盟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雷海主持。
武利民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及近年来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并表示内蒙古大学非常愿意与阿拉善盟携手合作,不断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互相借势借力,共同打造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为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发展路径,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中作出双方应有的贡献。
白海林介绍了阿拉善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就人才政策作了宣介。他说,随着阿拉善盟经济社会进入全新发展期、上升期,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基层治理等各个方面,都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加强人才补给,希望广大青年才俊把阿拉善盟作为梦想开始的地方,成为阿拉善盟高质量发展的“合伙人”,与阿拉善盟共同成长、共赢未来。
与会人员观看了阿拉善盟《“善”聚英才 筑梦未来》人才工作宣传片;我校校友高源分享了在阿拉善盟的工作感受。
本次招聘活动,阿拉善盟组织了68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来我校开展引才活动,共提供岗位658个,我校毕业生积极投递简历,不少同学与用人单位现场达成了就业意向。
阿拉善盟直部门,自治区人社厅人力资源开发处,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及我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加上述活动。
(文字、摄影、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图片 4
/ 其他
5月9日上午,我校农业农村部羊性能测定站(呼和浩特测定站)建设项目在和林格尔县举行启动仪式。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化珍,我校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项目负责人刘永斌出席启动仪式,自治区农牧厅种业管理处王家琳,内蒙古联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平,学校相关职能处室和学院负责人,项目团队成员、师生代表以及企业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乔彪主持。
武利民指出,种业是农牧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我校获批建设农业农村部羊性能测定站(呼和浩特测定站),是落实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自治区“五大任务”和自治区种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是助力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是推动自治区种业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张化珍充分肯定了我校种业创新科学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希望学校继续展现助力自治区种业振兴的使命担当,解决优质肉羊种源“卡脖子”难题,培育和制繁出更多优良品种,加快推动我区种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李树平董事长代表内蒙古联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了表态发言。
乔彪宣布农业农村部羊性能测定站(呼和浩特测定站)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与会领导和公司代表共同为项目奠基。
启动仪式后,张化珍一行调研了我校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刘永斌陪同调研,学校科学技术处、技术转移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农业农村部羊性能测定站(呼和浩特测定站)建设地点为中国云谷-和林格尔县,地处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测定站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总占地面积为2902.34m²,同时配套羊性能测定仪器33台(套)设备及相关基础设施工程。羊性能测定站是种羊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平台,主要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及技术开展种羊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肉品性能、遗传基因等测定及综合评价种羊遗传性能;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应用、肉羊品种遗传标准研究。羊性能测定站项目建成后,将为肉羊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监督、决策依据,为种羊生产企业(场)提供选种选育技术支持与服务,完善种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加快肉羊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进程,提高肉羊品种选种选育技术水平及良种覆盖率,推动内蒙古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内蒙古、面向华北、服务全国。
(供稿:科学技术处 编辑、摄影:李文娟 审核:朱保华 刘雪峰)
图片 3
/ 其他
5月8日下午15:00,我校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6号会议室召开了2024年第五次就业工作调度会议。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杜凤莲主持会议。
会上,学生就业处处长曹海鹰通报了2024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军、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晓飞、法学院党委书记龙长海、蒙古学学院党委书记八格、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张士伟、蒙古历史学系负责人李哲针对学院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先后做了交流发言。
刘志彧书记对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就业工作任务艰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紧紧抓住百日冲刺关键阶段,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下更大的力气、想更多的办法、做更细的工作,着力促进我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二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建设基层,到自治区各盟市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三是压实帮扶责任,用心用情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四是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执行“四不准”“三不得”等纪律要求。
杜凤莲副校长强调,要把握形势、坚定信心、直面挑战、精准施策,从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促进2024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生就业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同志和各学院及相关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稿:就业处 编辑:刘阳 审核:曹海鹰)
图片 1
/ 其他
5月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校纪委书记、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利平,副校长杜晓东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深入玉泉校区在建、改造装修项目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刘志彧一行实地察看了纪检监察学科和重大科研平台基础建设项目的主要建筑及周边配套设施、留学生和研究生楼建设和东院食堂三楼、西院食堂二楼改造装修的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与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仔细询问了工程施工进度、工期安排、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相关情况,并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刘志彧强调,学校在建项目对于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服务能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相关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规划好学生公寓和建筑内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和需求,提升食堂就餐环境和能力水平,更好地服务师生;各参建单位要锚定工期目标,紧盯施工关键节点,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按时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尽快交付使用。
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承建单位、我校党政办公室、纪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后勤保障处、团委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加上述活动。
(文字、摄影、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和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武利民教授和谷晓俊教授联合团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在化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题为“Plasma-Driven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CO2 and H2O into Pure Syngas with Controllable Wide H2/CO Ratios over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eaturing In Situ Evolved Ligand Defects”(论文连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6007)。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雅丽为第一作者,武利民教授、谷晓俊教授及张江威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内蒙古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温和条件下由CO2和H2O生产合成气是一种有前途的煤基化学工程技术替代方案,但CO2分子的惰性、H2O分子的不利解离途径以及不合适的催化剂导致了催化反应中高CO2转化率和合成气中H2/CO比例可控难以同时实现。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从强化CO2分子和纳米空间内H2O分子活化以及调控金属催化活性中心电子特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亲水性多孔金属-有机框架(简称MOF)催化剂,并系统研究了它们与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转化CO2和H2O的性能与反应机制(图1)。
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发现,随着催化反应时间延长,MOF催化剂中Cu-O配位数减小,配位不饱和的Cu位点数量增加。当Cu-BTC驱动的催化反应时间从0.25分钟延长至1.0分钟时,CO2转化率从22.5%急剧提高到61.9%。通过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控制,实现了合成气产物中H2/CO的比例在0.05:1-4.3:1之间可调(图2)。13CO2同位素示踪实验证实了反应生成的CO中碳来源于原料CO2。理论模拟计算显示,Cu-BTC催化剂中Cu-O配位数为4时,CO2还原为CO的能垒最低、H2O分子的吸附作用最强、*H吸附的自由能最低,因而最有利于CO2的吸附和活化。
综上,该研究为合成气的高效生产提供了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方案,并为设计构建具有精确缺陷结构的多孔催化剂和如何高效活化催化底物分子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供稿: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图片 3
/ 其他
近日,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发布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名单的通知》(国管节能〔2024〕72号),全国251个单位被评选为绿色低碳公共机构,我校因在建筑用能智能化管理方面表现突出,被评选为绿色低碳公共机构。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的重要论述,加强学校建筑用能智能化管理,现已初步建成了具备建筑用能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判和分析结果报告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学校先后投资8300余万元,完成2.9公里地下管廊主体工程,有效解决了原有地下管网布局复杂、故障频发、维修周期长、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并建成了覆盖4个校区的建筑用能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了对校区用水、用电、供暖数据的全面监管。
目前,我校建筑用能智能管理系统正全面应用。在水资源节约方面,通过夜间异常用水、水平衡分析、同类型楼宇用水量对比等方式进行漏损分析,仅2023年下学期就发现并制止了16起漏损情况,节约水资源15.4万吨,价值98.56万元;在电力资源调配方面,实时监控各校区进线总表和独立楼宇分表,进行供电数据统计分析,并为大型实验设备、数据机房IT设备和空调设备等提出节能管理建议;在供热使用方面,通过测量供回水流量和温度,帮助水电部门准确定位供暖管网问题并辅助分析供热不足原因。
此外,学校现正积极筹划引进新能源项目和落实合同节能管理模式,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
今后,我校将继续深化绿色低碳建设,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绿色教育等方面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工作。
(来源:后勤保障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推进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4月27日,在《巴·格日勒图文集》(16卷)出版之际,巴·格日勒图教授学术成果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我校主办、我校蒙古学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西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集宁师范学院等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大会发言、分组讨论、学科发展论坛、闭幕式五个环节。开幕式由我校蒙古学学院党委书记八格主持。
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达胡白乙拉致辞,向前来参会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情况,回顾了巴·格日勒图教授对内蒙古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要以本次研讨会为抓手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致辞,对《巴·格日勒图文集》出版表示祝贺,介绍了巴·格日勒图教授在文学理论研究、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勉励青年学者向老一辈专家学习。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晶致辞,介绍了巴·格日勒图教授在促进高校之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交流方面作出的努力,总结了巴·格日勒图教授的学术研究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方面作出的贡献。
朝戈金、达胡白乙拉、张晶、我校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白音门德教授为《巴·格日勒图文集》揭幕。
我校蒙古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蒙古族文学理论研究奠基人之一、我校文艺学学科创始人之一、著名作家、翻译家巴·格日勒图先生向蒙古学学院赠送了《巴·格日勒图文集》并致辞。巴·格日勒图教授向我校及学界对本次研讨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认为自己的成绩是在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希望各位同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推进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开幕式上还宣读了来自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贺词、贺电。
开幕式后,我校蒙古学学院刘成教授以《简论巴•格日勒图先生对蒙古族文学事业的重大贡献》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哈日夫教授以《巴•格日勒图教授文学作品及其蒙古文论论著》为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王满特嘎教授以《13-14世纪蒙古文学理论思维探究》为题,山西大学国学院院长郭万金教授以《承前贤之粹 导后学之先——<巴·格日勒图文集>读记》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扎格尔教授以《学术之硕果 学者之风范——赞巴•格日勒图教授著述》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教授以《全要素民族文论体系——场域、装置与主题》为题,通辽市博物馆李·乌力吉研究馆员以《67年与16卷书》为题,内蒙古人民警察学校张羽高级讲师以《蒙语系教我做人、执教、治学》为题,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孟和乌力吉教授以《师道与境界》为题做了大会发言。
分组讨论分两场进行。分组讨论第一分会场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莎日娜研究员、王海梅研究员主持,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北方多语种文献研究所所长树林研究员、我校蒙古学学院乌日斯嘎拉教授评议。会上,我校蒙古学学院全福教授以《蒙古文论的历史价值——论巴•格日勒图老师的蒙古文论创建》为题,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额尔登别力格教授以《巴•格日勒图教授及其对蒙古文学、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为题,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哈达奇·刚研究员以《蒙古族文学经典作品<蒙古贞阿爸>的文学史意义》为题,内蒙古民族大学巴·苏和教授以《论巴·格日勒图教授的学术创新精神》为题,我校蒙古学学院额尔敦巴雅尔副教授以《论巴·格日勒图教授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意义》为题、蒙古学学院呼日勒沙教授以《学者作家的兴趣追求、经典作品及杰出贡献》为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张双福研究员以《巴·格日勒图先生与整理研究哈斯宝评点的<红楼梦>》为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北方多语种文献研究所所长树林研究员以《论巴·格日勒图教授蒙古文论三维结构说学术的价值和影响》为题,我校蒙古学学院丁玉龙教授以《中篇小说<蒙古贞阿爸>再解读》为题,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乌云毕力格编审以《真挚感情的表露博爱之心的普化——解析巴·格日勒图儿童文学作品》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彩云讲师以《论<诗镜>与蒙古族母语诗歌的关系》为题做了学术讨论。
分组讨论第二分会场由我校蒙古学学院丁玉龙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策•朝鲁门教授主持,由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教授评议。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敖其教授以《探索追求事业的真挚展现——巴·格日勒图教授文集概述》为题,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斯琴孟和教授以《巴·格日勒图教授对蒙古史诗研究事业做出的贡献》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策·朝鲁门教授以《探析巴·格日勒图教授蒙古族现代戏剧研究成就》为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叶尔达教授以《关于巴·格日勒图教授学术著作题目》为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教授以《巴•格日勒图先生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思想》为题,奈曼旗文化馆创编室主任乌顺包都嘎以《论中篇小说<蒙古贞阿爸>的经典性》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希·哈斯巴特尔教授以《巴•格日勒图教授所记载的<丽珠之歌>研究》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孟根其木格副教授以《巴•格日勒图教授有关专业课学习方法的论述》为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元成副教授以《巴·格日勒图教授的蒙古文论研究:路径、特色、方法、价值》为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峰泉助理研究员以《巴·格日勒图教授对<西游记>研究做出的功绩及若干问题再考》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赛音毕力格以《巴·格日勒图教授治学精神及蒙古族藏文文论研究》为题做了学术讨论。
学科发展论坛上,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阿拉坦格日乐教授、赤峰学院蒙古学学院院长韩长寿教授、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孟克代力格日副教授、集宁师范学院蒙古学学院院长孟美英介绍了学科建设概况及学科发展思路。
大会闭幕式由我校蒙古学学院副院长敖特根白乙拉教授主持。会上,我校蒙古学学院院长吴英喆表示,巴·格日勒图教授学术成果研讨会总结了内蒙古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蒙古族文学理论方向取得的成就,为推进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认为扎实高效的会议组织、强大有力的专家阵容、高端前沿的学术成果构筑了文学理论学术高地、共享了一场文学研究高端学术盛宴;蒙古学学院额尔敦哈达教授做学术总结,认为与会论文全面探索巴·格日勒图先生学术、创作、教书育人诸方面的成就,科学分析巴·格日勒图先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作出的贡献。巴·格日勒图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寻觅求索探究出的一个个新的学术沃野,代表了一代学人的精神追求和学术品味。
巴·格日勒图教授学术成果研讨会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五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效举措、加强内蒙古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会议认真回顾和总结了巴·格日勒图教授突出的学科贡献及卓越的学术成就,深入学习和发扬了巴·格日勒图教授高尚的师者风范及严谨的治学精神。学校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区内外高校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着力提升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实力。
(供稿:蒙古学学院 摄影:玉明 编辑:李文娟 审核:孟海光 刘雪峰)
图片 6
/ 其他
近日,自治区总工会下发文件,授予2022年度和2023年度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 “最美职工”的18名同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飞龙教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飞龙带领团队启动了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和相关智能平台的建设工作,主持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重大基础建设项目“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围绕古籍保护的关键和难点课题,汇聚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一系列民族古籍数字化技术难点,完成了1.1万多卷民族古籍的整理、扫描、识别和目录编著等工作,数字出版了30部珍贵的面向民族团结的蒙古文古籍文献,建成了北疆文化古籍资源库平台,并于2024年3月31日正式对外发布。该成果突破了蒙古文古籍数字化的一系列难点问题,研发了国际先进的蒙古文古籍数字化系统,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深度融合,标志着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一大进步。
针对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中出现的蒙古语形态学复杂、词汇量大、外来词多、语言资源稀缺等难点,飞龙提出多任务与多源知识相结合的蒙古语语音合成、融合形态学知识的混合神经网络蒙古语语音识别、融合字符向量与词素语言模型的蒙古文命名实体识别等一系列创新方法,解决了蒙古语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义理解等任务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了面临的技术瓶颈,形成了面向黏着特性和稀疏资源语言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为资源稀疏和黏着特性的语言文字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相关成果荣获了教育部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中国CCF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杰出奖”等。
飞龙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4项、省级人才项目3项。2022年获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一层次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培养人才,荣获内蒙古第八届“青年五四奖章”和内蒙古第一届“草原文化传承之星(园丁奖)”荣誉称号。
飞龙以自主构建的大规模蒙古语言文字语音库、文本库和图像库为基础,率先将蒙古文语言知识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以第一完成人率先研发了蒙古语语音合成系统、蒙古语语音识别系统、蒙古文校正系统等一系列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并在以上成果基础上,以第一完成人研发了全球首款综合性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填补了民族语言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多项空白,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任务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与国防科技大学、麒麟软件联合研制了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蒙古文版)V1.0 ,2023年正式向社会发布,该系统填补了我国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八省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领域的空白,对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多语种信息处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及核心技术支撑体系等多方面需求提供了信息化基础支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产品,及时享受到现代信息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该成果获评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十大科技进展成果。
(供稿:校工会)
图片 1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