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15779 今日 0

由 35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曾永丰:古籍数字化与传统文化研究【桃李湖畔•名师讲堂(84)】

北京瀚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数字图书馆部——曾永丰先生为我们简略阐述了古籍数字化与传统文化研究的联系,使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到古籍数字化的必要性。 什么是古籍数字化?曾永丰先生指出:简言之,就是利用线代信息技术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并以电子数据的方式提供使用,便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普通图书的数字化加工与古籍数字化加工也有很大不同,后者更为繁琐复杂。我国古籍数字化大约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参与此项工作的范围及其有限。历经30多年的努力,古籍数字化及与其相关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产生出一批质量过硬的估计数据库,对我们现在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通过古籍数字化,建立大型古籍数据库,提供贴近线代学术的典籍资源,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为学术研究提供新动力。其次,古籍数字化的全文检索功能对地方传统文化研究意义重大,不容小觑。除此之外,古籍全文数字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价值也极其重大:古籍数字化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古籍数字化为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提供了必要条件;古籍数字化为学术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最后,曾永丰先生列举了《鼎秀古籍全文数据库介绍》的相关内容与其发展前景。数据构成、BS构架、序卷保留、全文检索、图文对照、文本标引、分类方式、特色功能是此数据库的特点和优势,这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欣欣向荣。 集历史精粹,播华夏文明。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

/ 名师讲堂

3 浏览  ·  0 赞

王子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员职业、图书馆学专业未来之展望【桃李湖畔•名师讲堂(83)】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子舟教授为我们阐述了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员职业、图书馆学专业未来之展望,让我们对此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业”的关系是怎样?王子舟教授指出:图书馆事业是有机体,图书馆员职业是有机体的器官,图书馆学专业是其血液。有了新鲜的血液,组织器官才有活力,生命有机体才能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极其重要。 接着,王子舟教授分别阐述了三者的发展前景: 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事业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图书馆是社会的大脑,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它还是“公共知识空间”,人类在此空间完成信息交流、分享思想,形成交往理性。于其发展前景,王子舟教授从资源形态、系统形态、空间形态、服务形态、生态形态讲述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情景,未来的图书馆,将会走上记忆资料一体化保存中心的发展道路,呈现为“唯美+形态+体验”的空间,出现新物种、跨界组合、各种混搭,呈现VR体验中心。 图书馆员职业——图书馆馆员职业的特点十分显著:“广谱”特点、文化教育融合特点、公益特点、中低收入低风险特点等。于其性质,王子舟教授总结为:为不确定的知识与不确定的读者(或者反之)建立起确定关系。 图书馆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王子舟教授把本专业特点概括如下:有理论与应用两大板块,方法特征强,就业面广;本专业发展前景如下:教育体系完整,宽口径培养方向,就业率高,专业核心优势明显。 最后,王教授总结了“三业”总体的发展方向: 1.图书馆形态与功能的多样化(多物种共存的新局面) 2.图书馆形态的多样会导致、图书馆、图书馆员职业、图书馆学专业发生跨界组合、学科交叉(通过“图书馆+”的方式) 3.“三业”总的发展趋势是被社会认知与肯定的成分会越来越多,但相应的社会地位短时间内并不会有明显的提升。

/ 名师讲堂

3 浏览  ·  0 赞

林存阳:“一带一路”与图书馆发展新走势【桃李湖畔•名师讲堂(82)】

近日,内蒙古大学迎来了建校60周年华诞,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室主任林存阳表示:十分庆幸应邀参加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建馆60周年盛会并阐述自己对“一带一路”与图书馆发展新走势的看法与见解。 林存阳先生指出,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与图书馆建设无疑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蒙古文更成为我们靓丽的名片。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启动后,全国各个领域在整个时代的大方向下都有所改革与创新,内大图书馆也不例外,也应紧跟时代的潮流。于此,林存阳先生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既有优势优势,打造新特色,丰富珍贵的蒙古文文献。蒙古文数字图书馆的开通对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学者从事某方面课题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需要从丰富、珍贵的文献中勾勒出相关的史实,并加以深入、系统的建设性研究,这是“一带一路”大潮中未来需要努力的重要课题; 2.保存文献,服务读者,与科研相结合。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保存文献资源并为各方面提供便利服务,在保存服务的同时,不妨发挥馆内人员优势,开展文献整理或某一专题的研究,同时也可以采用与相关的院系教师或其它院校学者合作的方式加强服务; 3.加大数据库建设,实现数字化到数据库的转型。可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增加深度和广度; 4.增强馆际的互联互通,打造培育新功能、新效应。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馆际互借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需求的多样化,在加强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同时,打造图书馆的新功能、新效应。 最后,林存阳先生表达了自己对内蒙古大学的祝福:祝内大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内大图书馆越来越有特色,生命之树长青,魅力绽放更艳。 一带一路,与诸君同行。

/ 名师讲堂

3 浏览  ·  0 赞

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纪念方大曾绥远之行80年特别讲座【桃李湖畔·名师讲堂(91)】

冯雪松简介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频道副总监,南开大学硕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河北大学兼职教授,范长江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新华通讯社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央电视台办公室综合处长及澳门记者站首席记者。 1999年底开启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之旅,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8年来,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数易其稿,完成了首部反映“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的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和摄影史的空白。方汉奇先生评价“冯雪松的这部专著把湮没了80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代表作品 纪录片《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寻找方大曾》等,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解读方大曾》等。倡建方大曾纪念室,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媒体称为引发“方大曾现象”的人。 2015年5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号召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缅怀方大曾,学习冯雪松”。 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 名师讲堂

3 浏览  ·  0 赞

快讯 内大北京校友会向母校捐赠石雕揭幕 吴振平会长在揭幕仪式发言

2017年11月5日下午,我校在南校区北门举行北京校友会捐赠石雕揭幕仪式。我校党委书记朱炳文,法律系83级校友、北京校友会会长吴振平,化学系81级校友、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刘全志,物理系92级校友、北京校友会副会长白永平,数学系87级校友、北京校友会理事曾淑云,94级生物系校友、北京校友会理事张宇以及我校相关部门和学院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设计单位和施工方代表共150多人出席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由我校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树军主持。 北京校友会会长吴振平代表向母校捐赠石雕的15位校友讲话。他介绍了北京校友会为母校捐赠石雕的基本情况,回忆了自己在母校读书时的点滴往事,寄语在校学生要感恩国家、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感恩家乡、感恩父母,要热爱内大、关心内大、宣传内大和建设内大,今后走出校门也要始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母校在全国的“211”地位、为母校的进一步的辉煌和提升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他还借此机会向广大校友发出倡议,不论是走出校门的校友,还是在上学的校友,全国各地的校友,海外的校友共同在关心母校、建设母校等问题上多做贡献多做努力。 朱炳文书记在揭幕仪式上作讲话。他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吴振平等15位校友对母校慷慨捐赠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母校、支持母校建设的各位校友致以诚挚的谢忱!朱炳文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我校6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高度赞扬了校友们在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非凡业绩。他指出这座刻有“守望相助”的石雕与“求真务实”内大校训和“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非常契合,寓意深刻。向母校捐赠石雕,代表了校友对母校60华诞的深情祝福,体现了校友对学校未来的美好祝愿,寄托了校友对内大学子的殷切希望。石雕的落成为校园增添了一道崭新的靓丽风景,它将激励代代内大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谱写内蒙古大学华美篇章。最后,他衷心期望内蒙古大学的校友成为母校情感的寄托者,成为母校文化的传播者,成为母校形象的维护者,成为母校事业的参与者,成为母校使命的承载者! 揭幕仪式结束后,校友们参观了校史馆。 在石雕揭幕仪式上的发言 全国各地从内大校门走出的十三万校友都热切的关心的这一重大的事件。其中北京天津校友会在8月26号组织了部分校友为母校捐书捐款,北京校友会发起了为母校捐赠雕塑的号召,先后有来自八个院系的十五名校友捐款,委托我们校友会张树军教授会长帮我们遴选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校领导亲自又选择的场地,做好了基础,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准备终于竣工,这是我们北京校友会校友的一点心意,是微不足道的,却引起了校领导和各院系领导、处长们这么大的重视,我们是非常感动的。 我想说呢,北京校友五千多人说点什么呢,第一应该说感恩,因为我们都是从内大校门走出去的学生,我们吃了内大食堂四年饭、喝了内大四年水,应该说水是免费的、饭菜也是很便宜的,我那个时候学费是不交的,要倒拿学校给的奖学金。现在在场的学生们,你们的学费也是很少的,和国家巨大的拨款,你们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是要靠国家巨大拨款的维持,所以我们始终要感恩这个国家财政,感恩我们的学校。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我们的老师,因为培养我们的老师他们的工资并不高,他们住房条件也并不好,和社会上的开发商比起来他们生活还是清廉的,他们却坚守的岗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是要永远的记得他们的恩情。感恩母校还应当感恩我们的家乡,无论我们来自山东、河北还是内蒙古,是我们家乡哺育了我们,我们的父母培养了我们,是他们勒紧裤带不吃不喝,攒着学费攒着生活费送我们来上学,所以我们正是怀的这样感恩的心来和母校联络,来采取各种形式的活动表达我们对母校的感激。感恩母校就是要化作具体行动,走出校门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积极向上,在你的人群中宣传内蒙古大学,为内蒙古大学争光。发言要优秀,做人要优秀,做事要优秀,始终不敢给母校丢脸,始终要为母校争取荣誉,这就是我们走出一些校门的一些老学长、师哥师姐们的心里话。 感恩母校就是要热爱内大、关心内大、宣传内大和建设内大,虽然我们的母校地处边疆,祖国北疆偏远地区,民族地区。但是,我们是第一批“211”的高校,我们的老师、科研人员、后勤工作人员都是很敬业很优秀的,所以我们走出校门也要始终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母校在全国的“211”地位、为母校的进一步的辉煌和提升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不论是人力的、物力的、财力的还是我们的宣传的,都要这么做。所以正好今天揭幕仪式领导们都在,同学们都在,我们也借此机会发出一个倡议,倡议走出校门的校友,还在上学的校友,全国各地的校友,海外的校友共同在关心母校、建设母校等问题上多做贡献多做努力。 最后谢谢校领导、各位领导和同学们,欢迎你们随时到北京校友会做客,谢谢!

/ 校园活动

3 浏览  ·  0 赞

媒体内大 内蒙古日报多渠道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内蒙古日报多渠道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 讲座讲坛

7 浏览  ·  0 赞

廖仰南先生向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赠送图书【桃李湖畔·学者赠书(17)】 桃李湖畔·真人图书

2017年11月8日,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教授廖仰南向内蒙古大学捐赠2种共6册书籍——《汉拉日俄英药用种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名称中文名称索引(1-5卷)》。据悉,这两种书籍均由内蒙古林学院尚衍重副教授编写,并赠与廖仰南教授。 这两种书籍均是植物学名标准化、多功能的大型工具书。主要讲解了种子植物的专有名称,包含了多种种子植物的索引号码,方便了读者的学习与检索,了解种子植物知识。不仅对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高级研究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也是农业、林业、医药、环境保护、生物工程、植物检疫、花卉园艺、新闻出版、外贸旅游等领域的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 真人图书

10 浏览  ·  0 赞

图文 长江学者、蒙古学学院额尔敦白音教授一行参观内大文库

2017年10月30日,我校长江学者,蒙古学学院额尔敦白音教授一行参观内大文库。 额尔敦白音简介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事业突出贡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中国语言文学组成员、内蒙古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大学“蒙藏文化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 代表著作有《松巴堪布诗学研究》、《<占布拉道尔吉传>研究》、《萨班 贡嘎坚赞<智者入门>综合研究》、《贡嘎坚赞〈智者入门〉与阿旺丹达〈嘉言日光〉比较研究》等。主持完成了《<诗镜论>及其蒙古族诗学研究》、《蒙藏诗学关系研究——贡嘎坚赞<智者入门>与阿旺丹达<嘉言日光>比较研究》等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古族藏文典籍挖掘、整理与研究》。

/ 校园活动

3 浏览  ·  0 赞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召开2017年电子资源推广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为更精准地掌握我校教学科研一线师生的文献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电子资源文献的建设和使用的可持续性,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源保障,图书馆于2017年10月30日下午,组织召开第二届(2017)电子资源推广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赵吉、教务处副处长王树彬、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莫日根、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侯宏旭,部分科研负责人、教学和科研骨干参加本次研讨会。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党总支书记兼主任赫建文,图书馆馆长刘实,图书馆副馆长张桂荣、鲍玉来,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兼档案馆馆长李华,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兼卡务中心主任郝莉,图书馆系统管理与开发部主任包萨日娜、副主任白淑霞,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副主任杨爱英等出席会议。图书馆馆长刘实主持会议。

/ 校园活动

4 浏览  ·  0 赞

祝贺 内大图书馆德力格尔研究馆员团队著作入围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 鲍玉来博士参编著作入围二等奖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于2017年11月1日召开全体会议,审议了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获奖名单,通过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的决定》。获奖成果共计330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09项、三等奖209项,现予以公告。公告期从2017年11月8日—11月14日。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1月8日 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部主任德力格尔研究馆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包括海霞、张学勤、索娅、黄飞龙、孙国英、包萨日娜老师,其著作《欧洲所藏蒙古文古籍文献总目提要》入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 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鲍玉来博士参编的著作《内蒙古地方志总目提要》入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 校园活动

5 浏览  ·  0 赞

报道 【桃李湖畔•读者节】11月10日联想大客户服务日

2017年11月10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邀请联想内蒙古公司举办大客户服务日,为内大师生带来了福利。 联想大客户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一隅搭建了免费服务点,为内大师生的电脑提供免费外观清洁服务、常见技术问题解答、电脑产品使用指导、软件升级及调试、防毒软件升级和杀毒、为师生代报修硬件故障等各项活动,帮助师生解决电脑使用中的大小问题。 11月10日九点半开始,联想服务站的现场工程师共接待了近200名师生的咨询,并现场为20多位老师和同学的笔记本电脑进行了机箱内部深度清洁服务以及电脑故障维修,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半才结束当天的活动接待,虽然天气冷、工作量大,但是联想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开心,看着老师和同学们的笑脸,听着一声声谢谢,成就感油然而生!

/ 读书会

4 浏览  ·  0 赞

视频 【桃李湖畔·真人图书】李亚超:我的大学生士兵故事 桃李湖畔·真人图书

从历旅到法学,从校园到军营,从侦察兵到法科生,他的大学生涯跌宕起伏;高原使命课训练,乌鲁木齐反恐维稳,从雪域高原到反恐前线,他的军旅人生精彩纷呈。 两载戎装生涯,两度作战任务,有四十度高温坚守执勤哨位的汗流浃背,也有零下三十度守护祖国疆土的寒风刺骨。 曾经他和我们一样茫然地生活,曾经他是我们国土边疆的守卫之鹰。仗剑昆仑成功业,献身大漠生死超,他是一颗舍己忘身的国防之星! 组织军训,代表退役士兵参加学代会,创建图书馆读者协会,创建国防教育协会,创建保卫处学生巡逻大队,他是投身国防教育的先行者! 分享开始前,本期导读:阿斯雅老师(图书馆系统管理与开发部馆员、内大图书馆读者协会指导教师)进行导读,他介绍了桃李湖畔·真人图书的活动内容——真人图书馆是一种将人“借给”读者的活动。图书馆并不是藏书,而是准备了各样的真人来供大家借阅。阅读的方式是通过正面的交流,而书名则是真人图书最想与你分享的某段经历或想法。读者通过阅读不一样的真人图书,了解不一样的人生,丰富见闻,获得了解社会的机会。 首期嘉宾李亚超同学,为我们分享了他的故事。 “首先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分享会,我想和大家面对面轻松的交流彼此的想法。”李亚超热情的说道。他以视频和PPT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他的军旅生涯:巍峨壮丽的青藏高原、震撼人心的各种训练、烈日下的军训、义无反顾的反恐行动……视频中声声高昂的音乐更是触动人心。 “仗剑昆仑成功业,献身大漠生死超。踏破铁鞋国防固,马革裹尸仰天笑。”这是李亚超同学最喜欢的被授予“献身使命的模范团长”胡筱龙团长作的诗,也是老团长一生的写照。 在部队时,亚超先后从事警卫调整、武装侦察、文书兼军械员、新闻报道员等专业岗位,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警卫树形象,侦察强素质。这是我们连的共同追求,也因此在新疆军区特种兵集训中荣获了第一名”,亚超回忆道。 “在部队时,曾到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进行将近半年的训练。我们知道,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度;在昼夜温差40多度的无人区进行站岗训练。我们都痛并快乐着,我们站在离天最近的地方,看着世间最美的景色;我当兵期间,刚还遇上中E边境对峙。面对侵占我领土的敌人,我们斗志昂扬,那时的爱国之情真的是完全被激发出来了,寸土不让,寸土必争!” 讲到作战任务时,他提到,“当兵第二年在乌鲁木齐执勤,那里的温差很大,-30度到40度,鸡蛋真的能在沙子里煮熟。执勤站岗非常辛苦,我们身穿迷彩服、防弹衣,头戴钢盔、脚踩作战靴,同时携带实弹,在40度的高温下,十分钟就前后湿透,我想这种感觉一辈子难忘。” 退役后,回到内大法学院,亚超参加了第二十三届学代会并提出了“关于做好退伍大学生士兵复学工作的几点建议”的议案,并创建了国防教育协会;参与学校部分军事训练工作、组建管理学生安保力量,配合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创办了图书馆读者协会,获得了璀璨群星耀内大—国防之星标兵的称号;代表学校参加了多次会议。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最后,亚超以饱满的热情说道:“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时刻准备再赴疆场!”

/ 真人图书

12 浏览  ·  0 赞

林存阳:“一带一路”与图书馆发展新走势【桃李湖畔•名师讲堂(82)】

近日,内蒙古大学迎来了建校60周年华诞,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室主任林存阳表示:十分庆幸应邀参加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建馆60周年盛会并阐述自己对“一带一路”与图书馆发展新走势的看法与见解。 林存阳先生指出,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与图书馆建设无疑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蒙古文更成为我们靓丽的名片。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启动后,全国各个领域在整个时代的大方向下都有所改革与创新,内大图书馆也不例外,也应紧跟时代的潮流。于此,林存阳先生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既有优势优势,打造新特色,丰富珍贵的蒙古文文献。蒙古文数字图书馆的开通对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学者从事某方面课题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需要从丰富、珍贵的文献中勾勒出相关的史实,并加以深入、系统的建设性研究,这是“一带一路”大潮中未来需要努力的重要课题; 2.保存文献,服务读者,与科研相结合。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保存文献资源并为各方面提供便利服务,在保存服务的同时,不妨发挥馆内人员优势,开展文献整理或某一专题的研究,同时也可以采用与相关的院系教师或其它院校学者合作的方式加强服务; 3.加大数据库建设,实现数字化到数据库的转型。可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增加深度和广度; 4.增强馆际的互联互通,打造培育新功能、新效应。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馆际互借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需求的多样化,在加强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同时,打造图书馆的新功能、新效应。 最后,林存阳先生表达了自己对内蒙古大学的祝福:祝内大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内大图书馆越来越有特色,生命之树长青,魅力绽放更艳。 一带一路,与诸君同行。

/ 名师讲堂

4 浏览  ·  0 赞

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纪念方大曾绥远之行80年特别讲座走进内蒙古大学【桃李湖畔·名师讲堂(91)】

记者节前夕,“寻找方大曾”校园行活动走进内蒙古大学,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频道副总监冯雪松以“纪念方大曾绥远之行80年”为主题,带领师生一起感受抗战时期摄影记者方大曾的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以致敬的方式追寻一种精神,缅怀一段历史。   方大曾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一个抵临现场的战地记者,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战争期间他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了大量反映时代现实的作品,可统计影像资料达837张。1937年9月30日,他在蠡县发出最后一篇报道《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失踪,时年25岁。   冯雪松是让方大曾走到历史前台、走进公众视野的新闻人。18年来,他沿着方大曾的足迹,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采访调查,拍摄专题片《寻找方大曾》,完成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倡建“方大曾纪念室”,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媒体称为“引发方大曾现象的人”。2015年,中国记协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缅怀方大曾,学习冯雪松”。   这一次,冯雪松一行三人沿着方大曾绥远之行的足迹,到集宁、红格尔图、四子王旗调研采访,纪念方大曾绥远之行80周年。呼和浩特是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绥远之行的最后一站。此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师生前往集宁、红格尔图进行了“红色之旅”采访实践活动,筹备拍摄纪念方大曾的专题片,并对冯雪松发出邀请。   讲座中,冯雪松从“方大曾是谁”“关注民生的摄影师”“一个人的绥远之行”“消失的战地足迹”“我们的寻找”等多个角度向师生讲述了抗战年代方大曾的个人命运、职业精神以及今天追寻方大曾的意义。讲座引发了关于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家国情怀和职业精神的思考。正如冯雪松所说:“寻找方大曾,永远在路上。”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争相发言互动。   “方大曾校园行”2015年9月在清华大学启动,经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20所高校巡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两代新闻人跨越80年的对话感染、鼓励着新闻学子,让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寻找方大曾的队伍,让“新闻人永远在路上”的理念不断传递。

/ 名师讲堂

4 浏览  ·  0 赞

视频 “信仰·航标——马克思主义原典导读(4)”之不忘初心,重温经典 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桃李湖畔·读书会(7)】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2017年10月27日15时,“信仰·航标”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分享会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南校区)一号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由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桃李湖畔·读书会会长:李为民、刘实 本次分享会邀请了公共管理学院石婧博士,公共管理学院刘桂英博士,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宣思帆,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政治学理论研究生何海明做分享交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身的科研及专业所学,研读了马恩的一些经典文献,并将自己的心得感悟与大家做分享和交流。 嘉宾分享环节 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老师  石婧博士 石婧老师分享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中国化研究》。石婧老师在归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指出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继承和创新,也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 通过分享,让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让我们更加坚定的围绕在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团结一致、奋勇前进,为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老师  刘桂英博士         刘桂英老师分享的是《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旧制度与大革命〉》。刘桂英老师通过比较托克维尔和马克思革命理论的方式,对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进行了分享。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著作暴露的局限性使我们对马克思革命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马克思更深刻地揭示了法国大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质及阶级局限性;另一方面,在更广的视野下认识到革命的目的是通过经济革命实现实际上的平等和自由,而不是停留在政治革命和形式平等及自由。 通过分享,让同学们认识到马克思革命理论的深刻性和彻底性,也认识到马克思革命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增强了当代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激发了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向上的决心。 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政治学理论研究生  何海明        何海明同学分享的书目是青年马克思中学毕业时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何海明同学先从写作背景出发,简单概括了马克思毕业时面临的选择和作文时的现实处境,并采用文本分析法,梳理了马克思的三种情怀:追求最适合人和最能使人提高的职业,在理性思考基础上自由选择,追求自身的完美和人类的幸福。   通过分享,让同学们感受到伟人博大情怀的同时,也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扬帆起航,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秉承和践行先辈优秀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行,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 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宣思帆      宣思帆同学分享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篇文献。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21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工程。宣思帆同学在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篇文献后,对其现实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公共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精深庞杂的思想体系,如何真正将其内化于国家建设与科学发展上来,就要看看它与现实的相符程度,唯有如此,才能从马克思的思想中获得更多的思想与洞见。   通过分享,使同学们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行为与思想上都应与新时代中国共同进步,将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指导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做有理想,有知识,有德行的新时代青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读书会

4 浏览  ·  0 赞

新一代知识出版与服务创新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召开

2017年9月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工委、超星集团和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新一代知识出版与图书馆服务创新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来自全区30家图书馆的80余位同行参加了会议。我校图书馆馆长刘实致开幕辞,会议由超星集团冯树东经理主持。 刘实馆长介绍了内蒙古大学和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以及图书馆在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空间改造与技术创新、蒙古文特色资源建设、服务地方科技等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他希望学术出版界和图书馆界联合,共同探索知识资源服务和数字化服务,实现学术传播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内蒙古高校图工委副秘书长、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系统管理与开发部副主任白淑霞做题为“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的填报”的开场报告,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填报事实数据库的重要性,围绕认识事实数据库、实时数据库中数据的应用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在图书馆工作中事实数据的重要性。 随后共举办三场精彩报告。超星集团副总裁张龙岐就《期刊域出版:学术传播新生态》一题做报告,介绍了“域出版”概念在期刊资源库建设中的意义,并现场演示了“超星期刊域出版”应用的功能。超星集团产品总监张慧敏介绍了图书馆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建设与应用。超星集团副总经理颜务林以其在图书馆馆长26年的工作角度与视野,为大家分享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策略报告。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叶艳鸣做《新媒体、新技术、新服务与数字图书馆发展》报告。

/ 校园活动

4 浏览  ·  0 赞

视频 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馆长论坛

2017年9月19日-21日,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召开。会议以“现代高校智能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共举办3场主论坛和4场分组讨论,围绕高校智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本次大会由内蒙古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承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大学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高校图工委给予了大力支持。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五省市区的300余名高校图书馆代表参加会议。 20日下午,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明玖主持了馆长论坛。由华北五省市区图工委各自推荐一位馆长代表发声馆长论坛。馆长们高屋建瓴,从图书馆创新发展、个人工作做法与体会等多角度、多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观点。 报告中,北京市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结合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现状,提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实现的信息基础,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互联互通是智慧图书馆实现的核心要素。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关键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还需要一定过程。从服务实现的过程来看,这里面主要涉及到用户需求和环境自动获取、需求自动处理和智能提供资源及服务三个方面。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点就是要深化图书馆相关意识和服务理念,“要不要提供智慧服务”更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意识和观念的问题。总的来说,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严格来说,目前国内许多所谓的“智慧图书馆”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智慧图书馆,没有“智能处理”元素,都不能称为是智慧图书馆,大多仅在做一些前期基础工作。智慧图书馆建设还任重道远,尚需共同努力和探索。 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昌禄以《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思考》为题,与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当前智慧图书馆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合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业务机构的重组的经验,提出“补短板、改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关键词来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提出建议。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杜占江,以《筑资源高地,育信息人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发展之路》为题,向代表们介绍了该校图书馆的馆舍建设、资源建设和设备建设情况,如实施“无证化”、24小时无人值守制度;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影音共享中心、大学生众创空间等,以及通过吸纳高素质人才、加大业务人员培养力度,构建双师型队伍等进行的专业队伍建设情况。目前,河北建筑学院在培育信管人才的实践上,实行了馆系合一的办法,成立了信息管理系,这为未来图书馆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 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赵子龙以《务实与创新——一个理工科图书馆馆长的做法与体会》为题,介绍了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在提升阅读推广服务、改善阅读环境、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举措和心得,如新生入馆教育、电子资源推介、盘活馆藏资源等,充分显示出了高校图书馆的宗旨——想读者之所想,做读者之所愿。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胡丽心以《全面阅读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阅读推广实践探析》为题,分析和介绍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在蒙古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定位和品牌打造,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向代表们展示了蒙古族文化特色及该校的特色阅读推广活动。 河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任瑞娟以“空间、资源、服务”为关键词,解读图书馆三维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她指出,图书馆在高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三中心一课堂”——知识服务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人才培养第二课堂。但却面临着读者粘性降低、地位下降、资源同质化等现实困境,并从“要素说”的角度分析了解决这一困境的途径,为与会代表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 校园活动

3 浏览  ·  0 赞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召开第二届主席团换届大会

10月26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第二届主席团换届大会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召开,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以下简称“读者协会”)执行主席周志强主持会议。参会人员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读者协会指导教师阿斯雅,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闫冰梅、祁兴兰,图书馆系统管理与开发部馆员云洁、李天亮,图书馆办公室馆员张旭,读者协会名誉主席李亚超、读者协会执行主席周志强、读者协会副主席吕超以及读者协会全体成员代表。 一、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老师致辞 刘实老师在致辞中提到四个关键词:爱心、责任、细节和团队,并分享了大学生应有的四种经历:学习不同于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海外留学以及社团工作经历。其中,加入社团,参与学生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不仅一段宝贵的经历,更是一种成长。读者协会是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引领读者、服务读者、发展读者、成就读者”的办馆思路为指导,以“服务学生、服务学者、服务学术”的办馆方针为导向,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为依托的校级社团,刘实老师期望读者协会成员们能以图书馆场馆及各类资源为基础,积极开展“桃李湖畔”等系列活动,同时在图书馆的传统活动上,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在大学时代积极展现自我。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必能实现图书馆与读者协会的共赢。 二、首届主席团成员进行工作汇报 读者协会名誉主席李亚超及副主席吕超分别对读者协会成立以来的南北校区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总结汇报,并就组织的相关活动发表了感想。 读者协会执行主席周志强对工作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感恩,即以饱满的热情和一颗真诚的心来回馈图书馆,回馈读者,回馈读协的每一名成员;经历,要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寻找思路,不断提升自己;包容,包容自己,也要包容他人。 三、颁发证书 由刘实馆长,闫冰梅老师,祁兴兰老师,阿斯雅老师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颁发证书。 四、读者协会指导老师阿斯雅老师宣读第二届拟任主席团成员名单,并发表讲话。 读者协会指导教师阿斯雅教师宣读第二届拟任主席团成员名单并表示祝贺,随后就读者协会的优势以及发展方向发表讲话,对读者协会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五、读者协会第二届主席孙丙月发言 读者协会第二届主席孙丙月首先感谢关心和支持读者协会建设的老师们以及为读者协会辛勤付出与努力的伙伴们,是老师们悉心的指导与教诲,是伙伴们的陪伴与坚守,才会有读者协会今天骄人的成绩。她表示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上一届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传承与发展也希望读者协会每一位成员继续精诚团结、矢志不移的面对新机遇、新挑战,用实际行动实现自身价值,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书香内大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图书馆各位老师对读者协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指导意见,大会最后,刘实教授对此次读者协会换届大会作了总结讲话。 刘实老师对第一届读者协会全体工作者表示感谢,并对新一届读者协会主席团表示祝贺,刘实老师指出,读者协会充分发挥了联系读者、沟通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繁荣校园文化、推进图书馆改革发展等发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刘实老师希望:所有的学生干部要迅速转变角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刘实老师借此机会祝愿新一届读者协会的同学们工作顺利、同心同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读者协会换届大会结束后,与会成员于图书馆一楼大厅合影留念,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换届大会圆满结束。

/ 校园活动

5 浏览  ·  0 赞

包头市市委统战部赠书仪式【桃李湖畔·学者赠书(20)】

2017年11月29日,包头市委统战部党总支副书记、办公室副主任施瑞祥代表包头市委统战部向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赠书200册,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教授代表图书馆接受赠书并向包头市委统战部颁发收藏证书。 包头市委统战部向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捐赠的图书为《同心共筑宜居梦》,本书由包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金满仓主编,讲述的是北梁棚户区改造的前后故事。 北梁是包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人口聚集、商贸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宗教和顺,随着历史变迁与时代更迭,受地理、经济、社会等影响,之后的北梁暂别昔日辉煌。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人民生活居住环境恶劣,低收入困难人员集中,矛盾问题错综复杂,是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最大城市棚户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强调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2013年,北梁棚改在李克强总理视察北梁地区作出的从“忧居”变“宜居”的重要指示下拉开帷幕。在棚改过程中,包头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保证了北梁棚改的顺利实施。历时三年,北梁13平方千米、4.7万户、400多万平方米房屋的征迁全面完成,搬迁居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腾空区、多安置区规划建设稳步实施,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养老、医疗等各项惠民政策同步跟进,教育、卫生、文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产业兴起带动就业,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由“迁得出、住得进”到“稳得住、过得好”,安居梦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北梁棚改成就备受瞩目。 北梁棚改是规模宏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实验场”“试金石”。统一战线在北梁棚改中校验了工作,锻炼了队伍,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包头市委统战部组织编写的《同心共筑宜居梦》,分“民族团结篇”“宗教和顺篇”“同心同德篇”“薪火相传篇”“亲历北梁篇”五个篇章,用浓重厚实的笔触把北梁棚改中的统战身影、丰厚感情记录了下来,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感人至深。

/ 读书会

4 浏览  ·  0 赞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年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

2017年11月2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主办,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学会、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承办的“2016-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年会”在呼伦贝尔市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分工作会议、学术会议、专题讲座三个部分。来自全区图书馆学会理事单位、各级公共图书馆及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代表3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呼伦贝尔市副市长姜保东、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副巡视员乌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李晓秋、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社科普及部主任朱浪、呼伦贝尔市新闻广电局局长闫传佳等领导参加会议。呼伦贝尔市副市长姜保东、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副巡视员乌兰分别为大会致辞,充分肯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阅读推广、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内蒙古图书馆馆长李晓秋为大会作了题为《砥砺奋进、压茬拓展,开启全面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事业新征程》的工作报告。报告从学会组织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学术交流迈出的新步伐、学术研究取得的新进步、阅读推广开创的新局面、荣誉奖项取得的新佳绩及存在的问题六方面总结回顾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两年来的工作。 大会表彰了在2016—2017年度工作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全区首届“书香草原大美北疆”蒙古娃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组织奖》,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盟市旗县(区)图书馆先进集体》、《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单位颁奖,为中国图书馆学会2016年度优秀会员、优秀学会工作者颁发奖状,同时还为从事图书馆工作40年的老图书馆人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 校园活动

3 浏览  ·  0 赞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