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教育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张总明一行3人来我校,就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专项工作调研。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朱宝江,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俊威,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杜凤莲等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刘志彧就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杜凤莲就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举措、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汇报。与会人员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际,就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总明对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要求我校充分认识师德师风建设对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严肃师德违规惩处,进一步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压实二级单位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会前,张总明一行实地调研了我校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我校纪检监察处、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蒙古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
(文字:李文娟 摄影:李文娟 刘阳 编辑:段力菲 审核:刘雪峰 王宇)
图片 1
/ 其他会议
11月17日下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治区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我校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乔彪主持会议,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团总支书记、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共2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
会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治区宣讲团成员、内蒙古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安静赜教授紧扣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题,深入讲解“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和期望重托、全面准确把握《意见》精神、以强烈的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志抓好《意见》贯彻落实等内容,为我校师生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服务于自治区两件大事提供了有益指导。
乔彪在总结讲话中就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向广大师生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意见》的丰富内涵,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二要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有组织科研,产出具有原创性的标志性成果和高水平决策咨询报告,不断提升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契合度和贡献度;三要充分认识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图片 2
/ 其他
11月14日,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参加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组织的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负责同志赴中央民族大学考察学习参观活动。
上午,在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进行考察学习。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广生主持召开交流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强世功就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经验介绍。刘志彧代表学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作了交流,介绍了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基本情况。
下午,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座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召开。会上民族文化宫的领导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情况。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达古拉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紧扣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定》《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扩容提质增效;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和宣传宣讲体系,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充分发挥文物古籍的重要作用,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聚社会共识和精神力量。
刘志彧做交流发言,结合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情况、基地研究方向以及取得的成果、目前的重点工作、学校的组织保障与未来规划等,向与会领导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内蒙古大学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进一步明确基地定位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产出系列高端成果与决策咨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实践引领与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作表率。
座谈会前,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供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阿拉坦宝力格)
图片 1
/ 其他
11月16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6号会议室组织召开内蒙古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推进工作会。副校长高光来出席会议,学生就业处、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涉及的指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简要汇报。高光来就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逐一点评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对部分量化指标任务进行科学动态调整;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紧盯核心量化指标,特别是要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在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标志性成果、重大重点项目等关键指标上早日实现新的突破,推动民族学、生态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好自治区两件大事;三是要强化中期评估反馈,做好评估结果运用,将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部门、学院领导班子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图片 1
/ 其他
11月16日下午,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李俊杰、后勤保障司副司长黄侃、外国人管理司副司长向拥俊一行到我校就国际学生管理、对外引才引智等方面开展调研座谈。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赵剑南,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军,内蒙古边检总站总站长刘同香,自治区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邓江,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赛罕区分局有关领导陪同参加。我校校长武利民出席调研座谈会,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任利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处长段满福(主持工作)进行了工作汇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处长孙桂玲、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吉雅嘎台参加座谈。
武利民对李俊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我校办学、来华留学教育以及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与出入境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机制,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及自治区向北开放。
任利刚从国际学生管理、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提升、国际人才培养和外宣工作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国际学生教育管理情况,着重介绍了我校作为全区第一家与属地出入境管理部门签订国际学生管理服务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协议以来取得的成效,表示将进一步夯实并完善校警合作机制,在国际学生涉外管理、法治教育、出入境管理服务等工作中不断强化教育管理和服务保障举措,推动校警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性人才,大力推进“走进内蒙古·留学内大”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和人才培养做出内蒙古大学应有的贡献。
段满福介绍了我校国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情况、国外人才引进工作与出入境部门协作机制及具体案例,对出入境管理部门一人一案、灵活周到的服务给与赞誉。
座谈会上,李俊杰对我校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中取得的办学成果,尤其是对蒙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长期以来对国家移民管理局和属地出入境管理部门工作的支持表示肯定和谢意。同时,他介绍了国家移民管理局与教育主管部门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希望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优化管理模式,推动国际人才培养和引才引智工作发展。他表示本次调研座谈听取了校方诸多有益有效建议,双方形成了一定共识,在政策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希望能够与我校推进工作交流,为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做出贡献。
图片 5
/ 其他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我校校友赵刚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赵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我校物理系攻读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地面与空间天体物理大科学装置全球协调执行委员会工作组委员。
赵刚是我国银河系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 在搜寻宇宙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和极端贫金属星、重现银河系并合形成历史和揭秘锂起源及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系统性原创成果,共发表SCI论文400余篇,SCI论文引用逾万次,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的工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大样本的系统性研究结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工作而被写入教科书和专著。
(供稿:校友会 编辑:李文娟 审核:郎磊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近日,我校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张凡教授团队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综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了论文“Nanocrystals for Deep-Tissue In Vivo Luminescence Imaging in the Near-Infrared Region”(论文连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3c00506)。Chemical Reviews杂志于1924年由美国化学会发行,是公认的国际化学领域影响力最高的学术期刊之一,其2023年影响因子高达62.1。我校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骏马计划研究员杨阳和英才计划副研究员江群英为共同第一作者,张凡教授为通讯作者,内蒙古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活体成像已经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这篇综述中,作者系统阐述了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以及近红外光在活体发光成像中的优势;随后详细总结了近红外纳米晶体的设计理念以及其在各种活体发光成像领域中的前沿工作;最后概述了基于近红外纳米晶体的活体成像技术未来临床转化的挑战和展望,旨在推动近红外活体成像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近年来,活体发光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创新,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系统。关于近红外纳米晶体的研究作为这一潜力子范畴,极大地推动了各种活体发光成像技术的发展速度。本综述首次全面概述了用于不同活体发光成像模式的近红外纳米晶体探针,并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纳米晶体的光物理性质,如波长、亮度、斯托克斯位移、寿命、靶向性或可激活性,来实现活体深组织的高对比度成像。该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续国内外学者开展近红外活体发光成像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供稿: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纵深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11月24日至25日,2023年度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主节点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盈,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光来,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武俊明出席会议。全区近110名高校代表和企业代表参加了大会。
本次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主节点主办。会议以“创新互联、数智兴教”为主题,围绕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以及CERNET教育科研服务,研讨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方向、数字化转型新成果、教育网服务新高度,聚焦新时代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探索方向,旨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区域教育数字化建设交流合作,切实助力自治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上,李盈从教育数字化新基座、公共服务新平台、数字化教学新模式、数据治理新起点和信息化素养等方面,介绍了自治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改革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希望未来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高校教育体系。
高光来就内蒙古大学的基础网络设施、全光网建设、智慧教室升级改造以及构建“自建+共享”算力网络等实例,介绍了内蒙古大学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与会专家从信息化科研网络建设、高校数字化转型、数字教育新基座、教育网服务新基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全光网建设实践、数据治理和管理等多方面分享了相关经验。
会议特邀了蒋广学和史章君两位教授作了学术报告。北京大学网信办(数据办)主任、党政办副主任、教育部网络教育名师、中央网信办特约研究员蒋广学教授总结了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赛尔网络有限技术公司史章君教授就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教育科研网络安全保障、教育和科研基础网络建设等方面,分享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服务于科研、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建设思路。
会议上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等4所区内高校交流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和发展思路。内蒙古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侯宏旭教授介绍了CERNET在自治区的建设和IPv6应用情况,就高校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思路和方法作了重点阐述。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信息管理中心王飞主任讲解了新时代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服务体系建设思路,针对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之路介绍了学院的新做法。内蒙古财经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郭立志阐述了将蒙古马精神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探索实现新时代下数字化转型的新制度、新发展、新篇章的思路。包头师范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郭广丰总结了包头师范学院的全光网信息化网络建设实践,对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参会代表还参观了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新址。
内蒙古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专注于全口径教育信息化的学术组织,也是内蒙古教育学会的重要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在自治区教育厅和内蒙古教育学会的领导下,致力于研究内蒙古教育信息化的规律与战略性问题,加强学校间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等学术活动,推动内蒙古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管理,清华大学等高校承担建设和运行的全国学术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互联网主干网,支撑了多项国家教育和科研重大应用,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国家学术互联网,国家教育现代化重大基础设施、互联网人才培养高地和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基地。我校作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主节点,致力于为内蒙古地区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科研计算网络。
本次学术研讨会,秉承“创新互联、数智兴教”的理念,整合了全领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代表们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应用,认真总结了过去的成果、经验、痛点、难点和亮点,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深入的交流。立足CERNET与教育数字化新基建、新技术、新趋势的背景,就教育信息化和高校数字化转型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和深刻的启发。
(供稿: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编辑:李文娟 审核:侯宏旭 刘雪峰)
图片 9
/ 其他
12月19日,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发布暨颁奖典礼在呼和浩特举行。共有10名同志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10名同志被评为提名人选。我校飞龙教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飞龙是蒙古文智能信息化处理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他用实际行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繁荣发展北疆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他带领团队启动了蒙古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和相关智能平台的建设工作,主持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重大基础建设项目“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目前,已制定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标准8项,搭建了蒙古文古籍资源库平台,研发了蒙古文古籍文献综合管理系统、蒙古文古籍OCR系统、蒙古文古籍文献全文检索系统、蒙古文古籍文献智能分析系统、蒙古文古籍文献大数据可视化系统、蒙古文古籍文献图像修复系统和蒙古文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系统,数字化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文古籍1140册、内蒙古社科院图书馆蒙古文古籍2812册、民间蒙古文古籍814册,共71万张古籍图像。该项目面向民族团结选择了100部珍贵古籍文献进行全文数字化,总页数1.9万页,总字数为298万宇。建立了1.3万部蒙古文古籍文献多文种目录数据库和24万条知识图谱三元组。
飞龙以自主构建的大规模蒙古语言文字语音库、文本库和图像库为基础,率先将蒙古文语言知识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以第一完成人率先研发了蒙古语语音合成系统、蒙古语语音识别系统、蒙古文校正系统、新蒙古文与传统蒙古文相互转换系统、蒙古文手写识别系统、汉蒙相互翻译系统和蒙古语AI合成主播等一系列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并在以上成果基础上,以第一完成人研发了全球首款综合性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填补了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多项空白。该成果已被广泛应用,近5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达到2810万元。
图片 2
视频 1
/ 其他
11月25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论坛在我校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举行。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胡炜;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劼;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活动并致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主持。
开幕式后,论坛进行了主旨报告和交流发言环节。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戢广南、华东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高向东、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何生海等3位专家聚焦主线做主旨报告;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东海、北方民族大学教授马建福、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孙秀玲等7位嘉宾聚焦不同学段特点进行交流发言。专家们深入研讨交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探讨交流了全国各地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既有学术交锋的深度和高度,又有实践探索的生动和鲜活。
25日下午,分别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育人环境”三个分论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分论坛在我校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观摩了我校民族博物馆“场馆育人”模式,参观了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展厅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导师马建福、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淑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克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鲲、包头师范学院副校长杨海燕、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富强分别作了发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到实践的多视角解读及与爱国主义的精神契合,国家与民族关系的辩证法,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逻辑的历史演进,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走深走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与大家交流了各自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就下一步如何做好相关研究提出了思路和建议,为我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全区各高校、各盟市教育(教体)局有关负责同志等近200人参加论坛。
(文字、编辑:李文娟 摄影:鲁娜 审核:刘雪峰 )
图片 6
/ 其他
11月23日-24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暨内蒙古大学宗教工作干部培训班在蒙学楼报告厅举办。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宗教事务局局长阿拉坦敖其尔,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学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斯琴高娃主持开幕式及论坛的交流与研讨。来自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学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学院宗教工作联络员、信息员等宗教工作干部7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内蒙古宗教工作研究会和我校联合举办、学校党委统战部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推动做好学校宗教工作,提高宗教工作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
开幕式上,阿拉坦敖其尔在致辞中表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宗教生存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创新论断,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的治本之策,也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内在要求。他希望专家学者能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充分发挥出宗教工作“第三支队伍”的积极作用,为做好我区宗教工作把脉会诊、献计献策,为推进我区宗教中国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探索路径选择,为提升我区宗教工作干部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提供有力指导。
乔彪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党委坚决把握和执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项任务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一定会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力抓好全国、全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立足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职能,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积极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表示,此次会议是一次兼顾政治学习和学科建设的会议,对我校宗教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专家能为内蒙古大学的宗教学学科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书写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壮大的辉煌篇章。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唐晓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科学无神论杂志社社长张新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宝贵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主任李维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罗克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主任嘉木扬·凯朝作了主旨发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等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科研与实践工作的经验与心得。
23日下午,会议分别开展了专题研讨会与专题培训会。研讨会上,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发言,并就加强我校与兄弟院校和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宗教学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培训会邀请了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崔文静教授,为我校宗教工作信息员、联络员作了题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专题讲座。学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志勇主持培训会。
24日,培训会组织校外相关领域专家及部分学校宗教工作联络员、信息员等宗教工作干部赴包头市五当召参观考察并进行了实践教学。通过详细了解五当召的文化历史,使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图片 5
/ 其他
近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俊杰教授研究组与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赵岩研究员合作指导研究生在具有高效抗菌防污性能的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Four-birds-with-one-stone: a multifunctional Ti-based material for solar-driven water evaporation”为题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Research发表。Nano Research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 在“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榜单中排名进入前10名。(论文链接: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1007/s12274-023-6259-9)
太阳能海水淡化是一种不消耗常规能源、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的海水淡化技术。其设备的核心材料是能够耐海水腐蚀和污染的高效太阳能光热转换传递材料。如何实现在改善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的热传递和热转换效率的同时提高材料的抗污染能力,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本工作找到一种合适的改性方法从四个方面同时优化钛基材料,将钛泡沫作为基底材料成功合成了掺杂银元素的TiO2纳米阵列,Tf-TA2/Ag样品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增强了海水蒸发和除盐能力。同时此材料还具有持续的优异抗菌、抗油污性能,在不同水源的水处理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这种“一石四鸟”的做法为提升太阳能海水淡化设备中核心材料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工作由刘俊杰教授研究组和赵岩研究员合作完成,刘俊杰教授和赵岩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艳男老师和研究生孙亚宁为共同第一作者,内蒙古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63032、62062053、22375109和52061034)、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20BS01004和2022QN03012)、内蒙古青年科技人才计划(NJYT23001)和内蒙古人才发展基金的资助。
通讯作者简介:
刘俊杰,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物理,专注于特殊功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和纳米尺度结构对细胞形态影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任内蒙古自治区生物物理与生物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0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自然科学一等奖。
赵岩,内蒙古大学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骏马计划”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青年科技英才”。担任Rare Metals 、Tungsten、Microstructures、Polyoxometalates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国水电医科会创新医药与医用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储能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薄膜基发电/传感材料及微纳器件的研发和机理探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课题11项;发表SCI论文90余篇, 总引用3500余次,H-因子32;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
(供稿: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李文娟 杨霖 审核:刘雪峰)
图片 2
/ 其他
11月25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论坛在我校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举行。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胡炜;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劼;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活动并致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主持。
开幕式后,论坛进行了主旨报告和交流发言环节。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戢广南、华东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高向东、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何生海等3位专家聚焦主线做主旨报告;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东海、北方民族大学教授马建福、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孙秀玲等7位嘉宾聚焦不同学段特点进行交流发言。专家们深入研讨交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探讨交流了全国各地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既有学术交锋的深度和高度,又有实践探索的生动和鲜活。
25日下午,分别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育人环境”三个分论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分论坛在我校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观摩了我校民族博物馆“场馆育人”模式,参观了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展厅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导师马建福、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淑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克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鲲、包头师范学院副校长杨海燕、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富强分别作了发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到实践的多视角解读及与爱国主义的精神契合,国家与民族关系的辩证法,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逻辑的历史演进,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走深走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与大家交流了各自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就下一步如何做好相关研究提出了思路和建议,为我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全区各高校、各盟市教育(教体)局有关负责同志等近200人参加论坛。
图片 6
/ 其他
11月24日,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一行赴内蒙古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考察调研。北京匠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红艳及其团队作为基地投资运营单位代表陪同调研,并对基地的整体规划、功能布局、特色定位、培养方式、运营模式及运营现状作了专题介绍。
刘志彧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数字科技应用展厅、文创实践中心、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中心、新能源实训中心和大数据实训中心等,详细了解了中心的实训体系、实训内容和参训学生的专业领域、实训周期、学时安排等情况。
在交流会上,刘志彧对基地的落成表示祝贺,对基于行业企业现实岗位需求,开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表示赞同。他表示,实习实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利用基地,做好对接和合作,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和实习实训上不断作出调整,顺应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做到真正产教融合。
会上双方就实训目标、实训要点及实训内容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就如何使学科专业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进⼀步契合等相关内容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内蒙古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作为全国首创的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由北京匠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在教育部高教司批准成立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实盟)的合作支持下,通过构建政府、企业、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培养并输送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及数字经济领域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技能高素质数字化人才,推动落实“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打造成为北方区域及至全国标杆的产教融合基地示范区。
我校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图片 3
/ 其他
11月27日下午,为贯彻落实全区教育系统冬季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冬季校园安全管理各项任务,校长武利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带队到玉泉校区进行校园安全工作检查。
武利民一行先后到玉泉校区东院、西院逐项检查了学生食堂原材料采购和储存、加工制作、食品留样、食品售卖、环境卫生、餐具清洁消毒、用气用电安全等情况,并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就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等提出具体要求。
学校党政办公室、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检查。
(供稿:后勤保障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姚亮 刘雪峰)
图片 1
/ 其他
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公布了《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名单》,我校联合乌兰夫纪念馆申报的“聚焦红色文化展馆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成功入选“工作案例类”名单。
“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提升育人效果。本次公布的优质资源项目名单共100项,其中“工作案例类”25项,我校为全区唯一入选高校工作案例。
近年来,我校以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为抓手,立足“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和“大思政课资源建设”,聚焦全区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多学科专业,开展了“实践基地建设、大思政课程研发、课程思政融合、虚拟仿真实验开发、专题科学研究、资源活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并取得了系列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
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相关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不断创新以革命文物为代表的大思政教育资源在新时代的内涵挖掘、课程化利用与大众化弘扬,落实好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之时代新人的任务。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李文娟 杨霖 审核:韩冬 刘雪峰)
图片 3
/ 其他
11月27日上午,我校特聘院长聘任仪式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隆重举行。
武利民校长分别为李新奇教授、史振威教授颁发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特聘院长聘书。
刘志彧书记对两位特聘院长的加入表示欢迎,并在讲话中指出,特聘院长对于提升学院的管理水平、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聘任既是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的具体举措,也是计算机和物理学科发展的重大变化和机遇,希望两位院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长,在学科建设、师资引育、拔尖人才培养、科研平台搭建、高端成果产出、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积极作为,引领学校计算机、物理学科的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刘志彧书记强调,我校人才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家、自治区的人才新政策,大幅提升人才工作质量,把内蒙古大学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班子成员、教授委员会成员等参加了聘任仪式。
李新奇院长和史振威院长简介:
李新奇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理论凝聚态物理和量子物理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以美国《物理评论》为主的物理学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论文被引数全国排名前1%,4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次,论文数全球排名前1%;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3/5)。担任中组部、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等部门的重点项目和人才计划评审专家。2023年11月全职加入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院长。
史振威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录用发表科研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180余篇;IEEE期刊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5项。曾获2017年度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2/2023年榜单)。担任国家自然基金会评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编制专家和跟踪专家、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理事、宣传工委会主任等。2023年11月加入内蒙古大学担任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
(供稿:人才工作办公室 摄影:鲁娜 杨霖 编辑:李文娟 审核:谷晓俊 刘雪峰)
图片 6
/ 其他
11月11日至11月25日,我校举行“躬耕教坛·踔厉奋发·共促成长”2023年新入职教职工培训。223位新入职老师顺利完成了“思政第一课”、“师德养成”、“文化认同”、“专业素养”以及“心理健康”五个模块,共20场报告的学习。
在本次培训中,刘志彧书记、武利民校长、刘永斌副校长、14位职能处室负责人、行业专家为青年教师讲授课程,分享成果。刘志彧书记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践行者”为题,给新入职教职工讲授思政课程,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意识。首都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长苏寄宛教授告诫青年教师要牢记师者人之模范,要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涵养高尚师德。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超教授以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为题,帮助新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本质与特点,用爱融入思政。14位部门负责人在“文化认同”模块讲授纪律规范和业务管理流程,帮助青年教师迅速融入内大文化。在专业素养模块中,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邢红军教授重点讲授大学课堂教学专业规范,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专业能力。人事处刘志亮处长以“科研能力提升——纵向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为题,向青年教师介绍纵向项目申请和研究能力提升技巧。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教授为青年教师讲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新教师们纷纷表示在此次新入职培训中收获颇多。生态与环境学院赵仁鑫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他更加深刻理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引导者,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也要更好地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通过持续学习、积极进取、团队合作,为学校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材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管理学院刘斯琴老师分享学习体会,在此次培训,她更加透彻地学习了师德师风的内涵,领悟到了课程思政的精髓,即“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同时,在短时间内对各个职能部门有了充分了解,为后期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极大便捷。
党委学生工作处辅导员刘源老师表示,培训让他对内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立德树人的含义、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辅导员,要勤学习、常思考,把握思想“风向标”武装自身;要走下去、走进去,做好青春“引路人”陪伴成长;要走出去、活起来,发挥专职“订单式”精准辅导。
财务处乔雪妮老师在学习中体会到,青年教师应该坚持创新不息,做终身学习型教师,忠于实践,为内大筑明天。内大昨天与今天的辉煌是前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内大的明天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用实践锻炼自己,共同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刘永斌副校长在结业仪式上讲到,青年老师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要尽快转换角色,积极融入教学科研工作,力求成为学问之师与品行之师兼具的“大先生”;要继续刻苦努力,提升自我,将学习作为终身习惯。他说,好的想法只有落到行动,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并勉励青年教师投身于学校“双一流”建设,聚焦自治区“五大任务”,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4
视频 1
/ 其他
11月29日上午,2023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呼和浩特站专场活动在我校举办。山东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衣军强,东营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永鹏,副局长李长林,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旭山,我校副校长杜凤莲,学生就业处处长曹海鹰,副处长谢峻鹏和哲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交通学院有关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现场,举行了“山东省招聘联络站”授牌仪式。
会上,杜凤莲副校长致欢迎词,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学科设置及2024届毕业生情况,希望校地双方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更好地实现人才供需对接。
衣军强副厅长介绍了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和青年人才政策;袁永鹏局长和李旭山部长分别就东营市青年人才政策及东营开发区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了解读和说明。
本次活动共有山东省3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涉及农林牧水、医卫、教育等多个专业,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岗位173个,岗位需求总人数2400余人。我校300余名毕业生到场参会,线上、线下投递简历677份。
下一步,我校将持续强化校地合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输送更多人才,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图片 8
/ 其他
11月28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科技厅厅长孙俊青,副厅长刘爽一行4人来校调研,看望慰问了我校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获奖教师代表,并进行了座谈交流。校长武利民主持座谈会。
会上,自治区自然科学特等奖获得者、化学化工学院董阿力德尔图教授,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磊研究员,自治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化学化工学院王建国教授分别结合各自科研领域工作开展情况,分享了科技创新工作感悟,提出了科技项目考核、科学技术奖励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议。
孙俊青认真听取了获奖代表的发言,肯定了他们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对我校以第一单位获得自治区9项科技奖励表示祝贺。她要求科研工作者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要立足自治区重点产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再创佳绩。
武利民校长对自治区科技厅长期以来对内蒙古大学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内蒙古大学将继续瞄准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紧紧围绕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科研攻关,发挥学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自治区重大创新布局中去,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学技术处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文字:科学技术处 摄影、编辑:刘阳 审核:朱保华 刘雪峰)
图片 3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