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示了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第二批)拟立项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的“内蒙古红色文化数字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入选。
“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述,落实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课题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深化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本次评选的“高校数字精品项目”分两大类共立项112项,其中,思政教育资源类立项51项、思政教育平台类立项61项。
我校 “内蒙古红色文化数字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冬副教授主持,在前期持续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文化虚拟仿真资源平台”项目基础上,整合了区内多家高校和我校计算机学院师资力量共同建设。项目以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以 “思政数字资源协同共建机制、共享技术路径研究与实践、仿真资源开放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内蒙古自治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数字资源供给为目标,开展教育科技化引领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协同发展实践,培育高水平思政教学研究成果。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红色文化数字化赋能学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下一步,学校将以“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立项为契机,优化大思政教学资源供给、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实效,进一步发挥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动全区人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鲁娜 审核:韩冬 刘雪峰)
/ 其他
11月23-2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以下简称内高档分会)主办、我校档案馆协办的内高档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
我校副校长刘永斌、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副馆长谷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董广斌等出席会议。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瑾主持开幕式。内高档分会理事长、我校图书馆副馆长兼档案馆馆长李华及来自全区高校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刘永斌代表内蒙古大学在会上致辞,向亲临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感谢,向来自全区各高校的档案工作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了高校档案工作在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职能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希望分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区高校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谷磊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投入,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和影响力;要推动档案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加强档案工作的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董广斌代表内蒙古高等教育学会讲话。他高度评价了内高档分会从成立以来做的工作,希望大家奋发有为,把内高档分会建设成为学术高地,更好地为高校服务,在服务中获得更大支持。
内高档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李华教授作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理事会副秘书长林晓丽做一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
会议经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32人当选为内高档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首次实行推荐制,以地区为单位,推荐常务理事,共推选出12位常务理事,组成新一届常务理事会,我校图书馆副馆长兼档案馆馆长李华教授当选为理事长,内蒙古师范大学档案馆副馆长秦敏当选为秘书长,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瑾当选为副秘书长,内蒙古农业大学档案馆范秀琴研究馆员当选为监事。
换届选举大会结束后,召开了内高档2023年学术年会。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钱毅教授以《数智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新发展》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谷磊以《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为题作了讲座,并以高校数字档案馆试点建设为实例,为高校档案馆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南京大学档案馆馆长吴玫以《发现档案工作新价值——新时期高校档案职业发展的新向标》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她分享了南京大学档案馆建设的案例,进一步激发了与会人员对使命和价值的深层思考,进而更好地外树“新职业形象”。
本次大会在充满热烈、团结、和谐、奋进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 其他
为做好我校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组织申请工作,11月29日下午,科学技术处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动员培训会。副校长高光来教授出席会议,科学技术处处长朱保华教授主持会议,各理工科单位负责人、分管科技工作负责人、科学基金管理人员、科学基金在研项目负责人及拟申请人、学校近年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高光来首先作申请动员培训。他强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及水平是新时期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科研人员要争取拿到“面上”“青年”等全国层面项目,一方面可提高自身的科研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迫切需求,对提升学校的评价层次及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都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数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全力争击“优青”、“杰青”及“重点”、“重大”等高水平项目。最后,他鼓励所有科研人员要积极主动参与撰写基金指南的机会,申请项目时要勇于尝试,敢于试错,要早做谋划,精心准备,打好申请攻坚战,取得科研开门红。
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张兆田作相关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发展历程、评审模式和资助模式,阐述了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改革,并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了科学基金在信息领域的优先发展方向。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赵国忠教授作了“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体会和经验教训”的报告,谈了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深刻理解,介绍了项目申请基本流程、分类评审标准及方式,并按照申请书的全部要素细致地讲解了撰写的关键要点,并且分享了自己申请科学基金的经验与体会。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成冉教授作了“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几点建议”的报告。他强调撰写中“思”与“写”两个关键环节的重要性,阐明“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是科学研究关键。最后结合自己申请项目的经历,按申请书的完整结构全流程全方位地讲解了申请书各部分内容的关键注意事项及撰写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宁夏大学学术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青云教授作了“青年教师科研成长途径及基金写作交流”的报告,围绕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性、基金申请准备、基金申请撰写要点等内容,分别从申请者和评审者的角度对与会科研人员进行了条理清晰、分析透彻的指导和培训。
最后,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刘全生教授汇报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助情况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下一步的重点改革方向、申请政策变化等内容,并对我校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工作作了部署安排。同时向与会科研人员传达了基金委2023年查处的两个批次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强调要落实国家有关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希望我校科研人员在坚守学术创新育人阵地的同时,能够做到不忘初心,严守底线。
(供稿:科学技术处 编辑:鲁娜 摄影:刘阳 审核:朱保华)
/ 其他会议
11月28日下午,学校公用房管理平台业务培训工作会议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永斌出席并讲话,资产管理处处长祁兴慧主持,各单位公用房管理负责人、公用房管理员参加。
刘永斌指出,近年来,我们通过公用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了学校房屋利用效率,随着学校公用房规模的扩大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们公用房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学校公用房统筹调配能力,优化教学科研用房配置,提升教学科研用房使用效益,切实发挥空间资源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学校部署开发了智慧公用房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公用房资源进行全流程管理。
刘永斌对公用房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公用房管理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公用房管理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强化大局意识,推进公用房管理提质增效。
公用房管理平台技术人员从平台设计目标、平台登录、业务流程介绍及系统功能演示、服务支持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业务培训。
/ 其他会议
12月4日,全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表彰为我区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出席。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讲话。我校校长武利民、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获奖教师代表、科技处和相关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为自治区自然科学特等奖第一完成人、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董阿力德尔图教授颁奖。会议还为我校自然科学奖、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及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代表颁奖。
我校2022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共有13项成果(人选)获奖,其中9项成果(人选)由我校牵头完成,包括自然科学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以及青年科技创新奖1项;另有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4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我校董阿力德尔图教授牵头完成的“高分子N-卤胺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菌效应研究”获得自治区首个自然科学奖特等奖,杨磊研究员牵头完成的“体细胞克隆表观修饰重编程的动态调控机制研究”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占全区自然科学一等奖授奖总数的50%,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数量约占全区授奖总数的1/4,获奖项目质量和数量均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内蒙古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文件精神,紧密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开展有组织科研,在新材料创制、牛羊高效克隆机制解析、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为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学校智慧力量。
(供稿:科学技术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朱保华 刘雪峰)
/ 其他
母亲的营养摄入和机体代谢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有着重要且长远的影响。母体微生物代谢物和衍生物在母胎互作及后代发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母胎沟通的关键“黑匣子”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远未了解其对后代的健康产生的长期影响和意义。
卵泡是维持哺乳动物卵巢功能的基本单元,原始卵泡库的储备决定了雌性生殖周期长度。原始卵泡库的大小在胎儿期即已确定,出生后就不再更新,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始卵泡被不断激活和耗竭。
近日,我校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滕/周扬课题组在自然指数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aternal vitamin B1 is a determinant for the fate of primordial follicle formation in offspr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孕期母体高脂肪饮食会引起母体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维生素B1不足,导致雌性后代的生殖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和颗粒细胞增殖受损,进而影响原始卵泡库的形成。通过补充维生素B1可以促进雌性后代卵巢中乙酰辅酶A代谢,从而促进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和染色质可及性,增强线粒体功能,提高颗粒细胞增殖,恢复原始卵泡的储备。这项研究揭示了孕期母胎界面的非配子传递途径在雌性后代生殖健康中的长远影响。
课题组发现孕期高脂饮食组的后代在出生后体重、体长和卵巢大小方面明显低于正常饮食组。重要的是,这些后代的原始卵泡数量显著减少,且性成熟后的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潜力也显著降低。随后,通过对母体血清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的16S rDNA测序分析发现,孕期高脂肪饮食引发了母体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维生素B1不足。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实验证明,孕期高脂饮食导致的菌群紊乱降低了肠道中维生素B1的载体蛋白SLC19A3的表达,进而导致母体血清中维生素B1不足。
课题组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深入分析,发现在高脂饮食组中,后代生殖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异常,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由于维生素B1的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是细胞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PDC-E1/PDH)的重要辅酶,后者主要负责促进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因此推测维生素B1不足影响乙酰辅酶A合成以降低线粒体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母体维生素B1不足导致后代卵巢中PDH活性、乙酰辅酶A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下降;而补充维生素B1可以恢复线粒体功能。
原始卵泡形成需要颗粒细胞增殖并侵入以包裹单个卵母细胞,通过应用ATAC测序和单细胞联合分析技术,发现在维生素B1不足时,颗粒细胞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染色质可及性显著降低,颗粒细胞中增殖标记EdU阳性的数量显著减少;而补充维生素B1可以恢复颗粒细胞增殖。
这项研究为保护下一代健康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即通过补充维生素B1来预防母体高脂肪饮食对雌性后代生殖健康的影响。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261-8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张滕教授和周扬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文祥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项目等的支持。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12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研究员一行访问我校。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副校长高光来、生态环境学院院长李永宏、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苑峰以及生态环境学院相关人员参加调研座谈。
访问期间,冯起院士向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防沙治沙技术及合作基础前景”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中国荒漠化防治领域的科技发展历程,结合包兰铁路、青藏铁路等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经典技术模式与成功经验。报告会由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李永宏院长主持。
报告会后,校领导与冯起院士进行座谈交流,刘志彧书记、武利民校长对冯起院士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冯院士详细介绍了自治区的五大任务,生态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冯院士能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多多指导我校生态学科的建设发展,双方就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野外台站共享服务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最后,冯院士还欣然接受担任内蒙古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 其他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精心筹备,2023年12月5日上午,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古越南乡,史前塞上”田野考古成果展在玉泉校区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亲临现场观看了展览,校党委副书记乔彪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学校党政办、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参加了开幕仪式。考古文博系主任孙璐主持开幕式。
乔彪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党委向同学们在田野考古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悉心指导同学们成长的文博系老师们表示了诚挚的问候。他充分肯定了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方面所作的努力,尤其是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突出业绩,希望学院师生能继续努力,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并对对文博系的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二要深入考古一线,展现青春风采;三要增强能力本领,实现人生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秦志宏希望大家能有创新意识,多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将相关成果进行转化与展示;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李德锋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够抢抓历史机遇,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到考古学学科的发展建设之中,在实践中不断夯实专业基础,立志为祖国的考古文博事业做出贡献;考古文博系戎天佑老师作为今年两次考古实习的带队老师发言,重点介绍了今年春季20级考古学本科生在浙江绍兴南山遗址和今年暑期21级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崔二圪咀遗址的发掘情况。
开展仪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展览。
12月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在党政办公室主任景剑峰、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烨辉、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娜仁、院长李德锋、张久和教授及考古文博系主任孙璐的陪同下参观了此次展览。观展过程中,刘志彧就展览内容中RTK仪器、手铲和探铲等发掘工具的使用、考古发掘的基本流程以及考古学地层学、类型学的研究过程等进行了详细询问。最后,他对同学们能吃苦、敢拼搏的精神表示了赞扬,并对大家寄语道:“要热爱考古事业,耐得住寂寞,走向社会后要在考古方面多做努力,为中华文明的探索做出贡献。”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师生对刘志彧书记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大家听了刘志彧书记的讲话也深受鼓舞,立志继续脚踏实地,踔厉奋发,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其他
12月6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自治区纪委监委派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内蒙古大学纪委书记、二级高级监察官张利平,副校长高光来、刘永斌、杜晓东、杜凤莲,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和自治区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杜晓东通报了近期校园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纪检监察处处长、校纪委副书记李广武通报了安全督察有关情况。
会议要求,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思想认识要再到位;工作举措要再细化;隐患排查要再深入;整治整改要再推进;安全责任要再压实;教育宣传要再做实。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有关会议、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时刻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保障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文字、编辑:李文娟 摄影:刘阳 审核:刘雪峰)
/ 其他会议
12月6日下午,学校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自治区党委关于张利平、达胡白乙拉同志的任职决定。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利平同志任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达胡白乙拉同志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委员,提名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文字、编辑:李文娟 摄影:刘阳 审核:王丽 刘雪峰 )
/ 其他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范管理、做到以评促建,12月6日,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组织召开首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暨实验教学能力建设研讨会。副校长刘永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分管副院长、国家级、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实验教师代表共计80余人参会。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主任刘崎峰主持会议。
刘永斌对参会的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总体情况,希望通过研讨会,大家能深入学习借鉴其他高校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我校与其他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促进各示范中心之间的沟通与协同发展,并对今后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上午的会议邀请清华大学王庆柱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卢苇教授、南开大学邱晓航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王开宇教授等4位国家级示范中心负责人分别做了《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以清华大学为例》《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学科组建设》等主题报告。
下午召开了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阶段性总结报告论证会。上述4位专家和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边红枫教授组成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工作汇报,通过深入交流、把脉问诊,深入剖析了各示范中心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详实的改进建议和意见,指明了提升的方向。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示范中心开放交流,促进了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在后续工作中,将借鉴其它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经验,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以更高水平的实验教学支撑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
(供稿: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 编辑:杨霖 审核:刘崎峰)
/ 其他
12月6日下午,我校举办的“书记与我面对面”新一届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座谈会于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6号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杜晓东出席会议,与新一届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各学院新一届学生会组织主席团成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上,主席团成员们从个人成长经历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就未来一年履职重点关注的领域与工作设想相继发言,分别围绕加强思想引领工作、健全权益服务机制、打造精品活动、强化组织建设等内容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刘志彧充分肯定了校院两级学生会、研究生会在过去一年,围绕学生思想引领、权益服务、社团管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对同学们愿意服务好广大同学,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表示感谢。
刘志彧对学生会组织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和建议:一是贴近青年特点抓学习,思想引领有深度。抓关键少数的头雁作用,带头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抓重要节点的辐射效应,引领全校各族青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抓文化活动的引领功能,弘扬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贴近青年需求办实事,权益服务有温度。牢牢把握学生会组织来自青年、服务青年、连接青年的特点,拿出绣花的细心、巧心、匠心,发现青年的代表性需求,解决青年的普遍性问题,畅通青年联系学校的渠道。三是贴近青年实际谋发展,服务成长有力度。推动学生会组织改革,打造清澈澄明的学生骨干队伍,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带动身边同学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各项工作,激励全校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希望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工作本领,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以求真务实的姿态引领广大同学在施展才干的新舞台唱响强国伟业的青春之歌!
(供稿:校团委 编辑:李文娟 审核:周琳娟)
/ 其他
12月7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4号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会。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外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党委有关北疆文化的安排部署及自治区“两件大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会议就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结合学校实际做好贯彻落实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切实地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举措抓细抓实。二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和自治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契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内大担当,贡献内大力量。三是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功能,加紧培养国家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四是全面融入自治区“两件大事”,做到有效对接、积极作为。五是明确思路,细化举措,规划谋划好学校2024年的工作。
(文字:穆瑶 鲁娜 摄影:鲁娜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12月8日,自治区首批博士研究生服务基层计划出征仪式于我校赛罕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举办。自治区团委副书记匡晓蕾、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及来自部分盟市、旗县区服务地的团委书记,入选的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等 30 余人参加活动。
乔彪在致辞中对即将奔赴服务地的博士研究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厚植家国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尽快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融入岗位。二要聚焦服务使命,锤炼过硬本领,正确看待基层环境,不比环境比实干;客观看待工作条件,不讲条件讲贡献。三要扎根基层沃土,发挥表率作用,将专业优势和地方资源相结合,主动牵线搭桥,当好桥梁纽带。
自治区团委学校部部长任智渊宣读了内蒙古大学首批服务基层博士研究生名单。
数学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郭宇发言。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团委书记刘志雄发言。
匡晓蕾在讲话中对博士研究生服务基层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切实增强基层岗位建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此次实践锻炼作为锤炼党性、增长才干、提升本领、砥砺品格的宝贵机会。二是保持“冲锋在前”的姿态,扎实做好基层岗位建功各项工作,努力为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三是创造“协同作战”的局面,积极探索基层岗位建功的长效机制。校地各方共同努力,搭建好青年成长成才的有效平台,不断深化校地合作,真正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青年贡献”。
自治区团委副书记匡晓蕾、我校党委副书记乔彪为入选博士研究生代表授旗,李洋作为博士研究生代表上台接旗。
“聚焦两件大事 青春岗位建功”博士研究生服务基层计划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激励青年在助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中勇毅前行的重要举措。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基层服务团将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顽强拼搏、坚定执着、踏实肯干、接续奋斗,践行“求真务实”的内大校训,弘扬“崇尚真知 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在基层锻炼中彰显内大学子的青春风采。
(供稿:团委 摄影、编辑:刘阳 审核:周琳娟)
/ 其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以及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认真推动学校党委部署要求落实,12月5日至7日,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校纪委书记张利平带队,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展校园安全专项督查行动。
督查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形式,深入赛罕校区、玉泉校区实验室、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奥都餐饮公司、幼儿园、化学药品库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查看了宿舍管理、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措施落实、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危化品管理等情况。
督查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反馈,在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上通报了督查情况,要求各责任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强化整改落实,切实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校纪委)将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以扎实有效的监督检查推动责任落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 其他
12月10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内蒙古赛区总决赛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区各高校的17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全区总决赛。比赛自9月启动以来,经历了各学校初赛、自治区复赛,自治区决赛,吸引了全区5.7万名在校生报名。
经过激烈比拼,综合区内外专家评委的现场打分,我校7名学生在19个本科院校的8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并且拿到了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全区高教组一等奖仅4人,二等奖仅8人),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奋勇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厚积薄发、出类拔萃的综合实力。我校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我校6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
此次大赛不仅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同时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14 号)指示精神。学校将进一步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为契机,引导学生将自身小我融入国之大者,强化就业育人体系,提升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全力促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切实为国家和自治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供稿:学生就业处 编辑:鲁娜 审核:曹海鹰 刘雪峰)
/ 其他
12月10日上午,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方伟来我校调研指导学生就业工作。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自治区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于荣娟陪同调研,我校学生就业处处长曹海鹰和就业创业指导科科长、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负责人高虹汇报工作。
座谈会上,方伟对我校近年来在学生就业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方伟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内蒙古大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带头引领作用,通过强化就业专职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求职就业能力,不断改善毕业生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从而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曹海鹰向方伟汇报了我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高虹对校院两级职业生涯咨询室建设情况和工作成效作了汇报。期间,方伟一行参观了我校赛罕校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等场地。
(供稿:学生就业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曹海鹰)
/ 其他
对话式语音合成(Conversational Speech Synthesis,CSS)旨在在对话环境中以适当的语调、语气和情感进行语音表达。然而,由于情感对话语音数据集的缺乏和情感建模的困难,之前的研究对于情感理解和情感表达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刘瑞研究员团队联合字节跳动(新加坡)公司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情感对话语音合成模型,名为ECSS,显著提升了对话场景下合成语音的自然度以及情感表现力。
首先,对于对话情感理解,引入了一种基于异构图的情感上下文建模机制,以对话文本、语音、说话人身份、情感类别和情感强度等多源对话历史知识作为输入,对对话上下文进行建模,以准确的理解对话上下文中的情感线索。其次,对于对话情感表达,提出基于对比学习的情感渲染器模块,以准确推断目标话语的情感风格,从而实现准确的对话情感渲染。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在对话语音自然度和情感表现力方面明显优于基线模型,为对话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Emotion Rendering for Conversational Speech Synthesis with Heterogeneous Graph-Based Context Modeling”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A类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 The 38th Annual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AAI 2024)录用。AAAI是由人工智能促进协会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之一,汇集了全球最顶尖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一直是人工智能界的研究风向标,在学术界久负盛名。
文章作者包括:刘瑞研究员(第一作者),2023级博士生胡一帆(导师外第一作者),以及新加坡字节跳动公司青年科学家任意。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项目、自治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广东省数字孪生人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开放课题、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等项目的支持。
供稿: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编辑:刘阳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12月11日上午,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校长BADMA SALAEV、副校长KERMEN BADMAEVA、校长顾问 VLADIMIR IMEEV、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ZAYANA ADYAEVA、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赵勇一行5人来访我校,出席内蒙古大学——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会议。
我校校长武利民,副校长达胡白乙拉,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任利刚,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满亮、教师李玲君、郎彤彤(翻译),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米彦青、蒙古学学院院长吴英喆、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白音门德、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副处长孙桂玲、科长红梅、李娜等出席会议。段满福主持会议。
武利民校长致辞,对BADMA SALAEV校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向2023年孔子学院理事会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我校高度重视孔子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内蒙古大学孔子学院管理办法》,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齐心协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活动。孔子学院整体运行平稳,工作开展有序,在汉语学习培训班招生、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拓展汉语教学点、举办HSK网络考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校将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精神,立足新时代、因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开展中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扩大在线教育的国际辐射力。我们两校之间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孔子学院和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为两校进一步拓展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衷心希望通过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在不久的将来,两校之间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务实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俄文明交流互鉴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进一步增进两校的合作和友谊。
卡尔梅克国立大学校长BADMA SALAEV致辞,对多年来与我校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表示感谢。他提到在合作期间,两校开展了一大批活动和项目,这些活动和项目促进了两国人民对中俄两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了解。今年,两校迎来签署合作协议20周年。经过此段时间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基础已经夯实。这个基础已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铺平了道路。希望两校今后在科研、教学等更多领域进行更深的合作交流。并就师生长短期实习、访学,建立师生在线培训机制,互派汉语、俄语教师,双方合作办学,开展跨学科联合研究项目,创建中国语言和文化研究室等具体领域的合作提出宝贵建议。
达胡白乙拉副校长就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他指出,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我校唯一一所孔子学院,是在俄罗斯南部联盟地区首批设立的孔子学院之一。今年也是内蒙古大学与克尔梅克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的20周年,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以孔子学院作为桥梁和纽带,双方拓展了一大批活动和项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促进了中俄两国人民对中俄两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了解。此次孔子学院理事会大会的顺利召开是我们深入探讨新时期孔子学院如何发展,深化两校合作的一个良好契机,双方为此都做了充分准备。并表示,目前对与如何深化合作做了很好的规划,有了明确的合作意向,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希望与会各位院长会后按照合作议题的轻重缓急,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相关合作议题,使具体合作项目真正落地,同时把这些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指定专人负责,常抓不懈。希望明年理事会召开的时候,看到双方新的合作成果。
各学院代表围绕BADMA SALAEV校长提出的合作建议展开讨论,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并在一些具体合作意向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理事会前,BADMA SALAEV校长一行还与我校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蒙古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就推进下一步合作方向,如“2+2”、“3+1”、“3+1+2”联合培养办学模式探索,教师学生短期互换交流,合作办学等具体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会见了卡尔梅克国立大学交换留学生。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摄影:杨霖 各相关学院 编辑:刘阳 审核:段满福)
/ 其他
12月12日上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旺盛,原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张树礼一行10人来我校调研。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副校长杜凤莲出席会议。会议由刘志彧书记主持。
会上,王旺盛对我校在生态环境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服务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与我校在前期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并就与我校共建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研究院、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共享科研资源、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制度与政策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刘志彧对王旺盛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厅校双方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对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长期以来给予内蒙古大学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生态学是内蒙古大学的重点学科。学校正在加强以生态学为核心的学科群建设,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希望能够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发挥自身优势,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智库建设等方面展开更具实质性的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武利民就我校在生态环境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效,聚焦自治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学校生态环境学科优势,谋划开展的重点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同时表示,学校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研究院建设,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切实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的贡献。
生态环境厅原一级巡视员张树礼就成立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研究院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补充说明。与会人员围绕调研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学校科学技术处、人事处、经济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
(文字:科学技术处 党委宣传部 摄影、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