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日,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在河套学院举行。我校选派四位教师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本次大赛由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文卫体工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承办,河套学院协办,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全区高校教学水平,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竞赛共有20所本科院校、3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221名青年教师参赛。竞赛设立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和思想政治课5个组别,竞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3部分。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冰获得思想政治组一等奖、生命科学学院郭娇娇获得理科组二等奖、王文颖获得工科组三等奖、外国语学院康乃琪获得文科组三等奖。
(素材来源:工会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22日上午,我校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全面合作协议签约暨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玉泉校区举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专职自然资源副总督察赵昉,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会议。厅属事业单位、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盟市自然资源法治工作代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法学院等院系负责同志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杜晓东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在讲话中对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长期以来在学校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帮助和关心关注表示感谢。他指出,双方签约并共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和自然资源厅5周年之际,双方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结合区情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以及法治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学校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紧扣自治区发展需求和自然资源厅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不断加强自然资源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努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为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内大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双方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搭建研究平台,是对政校合作共建的新探索,希望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能够充分激活政府部门同高校之间的专家合作力量,专题专攻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推动自然资源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签署《合作协议》。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共同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
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学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推进自治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双方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力争在基础理论、实务难题研究,北疆自然资源法治论坛举办,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自然资源法治专家库建设、年度课题设立、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
(素材来源:法学院 摄影:鲁娜 编辑:李文娟 审核:吴栓虎)
/ 其他
6月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刘永斌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到我校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调研二期项目建设情况。
刘志彧一行实地察看了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二期项目的主体建筑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乔彪在工程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了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推进会。
刘志彧在调研中强调,要科学合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参建单位要锚定工期目标,紧盯施工关键节点,按时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尽快交付使用。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我校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我校党政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后勤保障处、技术转移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文字、摄影:鲁娜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为加快推进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提质升级,6月18日下午,我校在玉泉校区召开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武利民校长出席会议,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审计处、后勤保障处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级人才引育、博士生招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和生物医学研究院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就学院目前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武利民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汇报,充分肯定了生命科学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生物学一流学科的发展形势,并逐一回应了学院提出的问题。武利民指出,生物学“双一流”学科虽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再评估,但绝不能掉以轻心,新一轮的评估周期也即将到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早谋划:一是加快推进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努力打造学科发展重器;二是瞄准目标,加大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在薪酬待遇、博士生招生名额、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三是加强对成果的凝练,产出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的重大成果;四是鼓励与区外著名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五是加快推进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生物医学研究院科研大楼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尽快投入使用。
会议要求,生命科学学院要切实履行好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方向,加大国家级人才引育力度,提升学院内部治理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推动生物学一流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加强沟通,摆脱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并报学校领导研究,切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素材来源:发展规划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会议
6月18日上午,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文韬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我校副校长刘永斌陪同调研。
张文韬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学科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详细了解平台建设发展情况,重点围绕实验室优化重组、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文韬对实验室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筑巢引凤、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是自治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的重要突破口,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多次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实验室的优化重组,是自治区全力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学校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全力推动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
张文韬说,学校要立足实验室在草原家畜生殖调控、繁育方面的研究优势和特色,加快壮大自身的科研实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目标;要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定位和主攻方向,在合作共建中明晰定位和主攻方向,坚持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原则,加快整合优势力量,靠前谋划布局;要发挥主动性,用好用足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加大与相关部委、司局对接力度,吃透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查漏补缺,完善实验室运行思路措施、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和科研评价体系,尽最大努力推动实验室通过优化重组,纳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序列。
刘永斌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按照科技厅指导意见,发挥主观能动性,落实专班定期会商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举全校之力做好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力争顺利通过实验室优化重组。
科学技术厅创新平台建设处、办公室相关责任人,学校科学技术处、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负责人及骨干参加调研。
(素材来源:科学技术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17日下午,我校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签约仪式在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举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占胜,我校党委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刘志彧,副校长达胡白乙拉,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布仁其木格,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委党组书记、主任特古斯,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万世斌,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马建峰,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希文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校党政办公室主任景剑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阿拉坦宝力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刘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丽华参加会议。
达胡白乙拉与马建峰共同签订了《内蒙古大学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框架协议》。
刘志彧指出,此次签约合作共建,将有力推动高校间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双方要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新型智库,打造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平台,培养民族工作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领军人物和青年才俊,着力产出具有工作指导性和理论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更好地发挥“思想库”“信息库”“智囊团”作用,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签约仪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起参观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并围绕高校如何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
(素材来源: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16日,2023-202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在广西落下帷幕,我校荣获大学男子校园组比赛全国总决赛(CUFA)亚军,实现了自治区高校足球队参加全国赛事新的历史性突破,为我校争得了荣誉,也为内蒙古争得了荣誉。
本次比赛由教育部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执行,由广西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学会、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广西梧州体育训练基地承办,于6月5日-6月16日在广西梧州市体育训练基地举行。
作为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足球项目冠军,我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出战此次比赛。此次参赛的我校男子足球队(校园阳光组)由24名球员组成,体育学院院长王文杰教授担任领队,分别由贺希格吉日嘎拉教授、旭日干担任主教练、助理教练。本次比赛强队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在为期13天的比赛中,我校足球队克服长途奔袭、异地作战、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秉承顽强拼搏的球队作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总决赛(CUFA)亚军。
内蒙古大学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近年来,学校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深入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多元育人,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大体育工作改革力度,发挥足球专业建设和足球人才培养方面专业优势和高地作用,带动各项体育运动全面发展,多个项目在重大比赛中取得骄人赛绩。
我校男子足球队将珍惜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继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更多奋进力量,踔厉奋发,勇担使命,科学组训,精心施训,不断提高战术水平,争取取得更大成绩,为内蒙古大学以及自治区体育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争取更多荣光。
(素材来源:体育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16日,我校“璀璨明珠耀明日 北疆新人赴新程”2024届毕业生红毯暨毕业晚会在玉泉校区文体馆举行。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乔彪,纪委书记、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利平,副校长刘永斌、杜晓东,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来到活动现场,与1000余名毕业生共走红毯花路,共同观看精彩的晚会演出。
从红毯到花路,学校领导、各学院老师们与毕业生并肩前行,对毕业生一路繁花相送,祝愿毕业生未来星光璀璨!花路两侧精心设计的签名板前,同学们邀请学校领导、学院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们打卡留念,用相机定格瞬间,纪念青春重要旅程。
随着乐队表演《海阔天空》,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在灯光映衬下,在荧光棒挥舞中,朝夕相伴的老师们、同窗们、学弟学妹们同台表演,用离别的歌、青春的舞送上对毕业生无限的祝福。《毕业歌曲串烧》表达了毕业生们对内大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学妹们在备考四六级和期末考试期间精心排练的《蒙古舞串烧》《Sheesh》《New Dance》等,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们;说唱表演《庆功酒》用别样的方式打开内大青年深厚的同窗情谊;歌曲《如愿》所配的视频,由同学们自己剪辑,镜头中一幕幕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内大67年的发展故事,激励毕业生们秉持“求真务实”的校训,志存高远、牢记嘱托,此生尽兴、赤诚善良;团干部改编的歌曲《小美满》,将满满的祝福送给毕业生们,愿毕业生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收获属于自己的“小美满”。
晚会上,学校领导为毕业生抽取幸运大奖,一串串充满祝福的数字将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全场大合唱的《毕业歌》和《校歌》声中,2024届毕业生与母校、老师和同窗好友依依惜别,相约未来。
在内大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丽的风景。愿内蒙古大学2024届毕业生未来一帆风顺,一路生花。
(素材来源:校团委 摄影:安家驹 审核:周琳娟 刘雪峰)
/ 照片图片
6月17日,我校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专著《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我校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中心主任王曦、我校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分别主持会议。来自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和智库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刘志彧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内蒙古大学历来重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依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牵头组建的“中国高校数据联盟”这一平台,通过开展对中国城乡居民时间利用的全国性追踪调查,在2017和2021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得以撰写。未来期待团队能够利用好这些平台、资源,取得更多更有价值、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成果。
杨志勇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基本情况。他说,《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通过对时间利用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揭示家庭和个人为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受到的制约,为制定正确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了依据,因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并表示一定会做好这本书的宣传推广工作,也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的深入合作。
《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的主要作者、我校副校长、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杜凤莲教授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她说,内蒙古大学分别于2017年、2021年,在中国除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9个省份,进行了两轮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通过与19个主要国家相关调查比较,发现CTUS的调查质量在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基于这两轮调查所获数据,对中国居民的时间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近年来居民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体现在体验效用、城镇居民综合幸福指数的提升,以及休闲社交品质的提升等方方面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用于有酬劳动的时间较多,可喜的是近年来超时工作问题有所缓解。近年来夫妻有酬劳动、无酬劳动时间差异显著缩小;妻子的学历越高,丈夫越多地参与儿童照料。此外,还分析了老年人的“退而不休”,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等现象。最后,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在研讨环节,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教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尹志超教授分别以《过度劳动与工资增长和工资差距》、《工作时间、人力资本投入与消费》、《文化与时间利用》、《工作时间、工时制度与劳动总供给》、《时间都去哪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为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时间利用”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内蒙古大学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2021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进行“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hinese Time Use Survey, CTUS),并基于调查所获数据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中心旨在立足国内,借鉴国外,一方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文字、摄影:刘阳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6月14日上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我校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二级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李春林教授在赛罕校区蒙古学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咨询(研究)报告撰写及投稿培训”的讲座。本次讲座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五周年系列活动之“求真”讲坛第七讲,由社会科学处承办,来自全校各学院和研究中心的教学科研人员聆听了讲座。我校副校长达胡白乙拉为讲座开场致辞,讲座由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主持。
李春林教授在讲座中对新型智库及新型智库的建设意义进行了充分阐述,并对如何形成智库成果,撰写智库报告分享了经验、见解和心得。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讲座内容与李春林教授进行了充分交流。
李春林教授指出,高校新型智库是思想库、智囊团,具有智能集成性和相对独立性。智库最大的贡献是出思想,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质量论文(论著)的发表、研究成果的发布和决策咨询报告的提交等都是智库成果的体现,讲座高屋建瓴、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对提升我校智库建设水平和层次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素材来源:社会科学处 摄影:臧晶晶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讲座·培训
6月12日下午,我校2024年学生工作会议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副校长杜晓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以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乔彪主持。
会上,杜晓东作了题为《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奋力争创特色鲜明的学生工作发展新格局》的讲话,他回顾了2024年学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学校辅导员队伍质量大幅提升,二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三是优化了学校“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四是全力以赴做好学校学生社区安全管理工作。他从学校安全稳定、“大思政课”教育体系、发挥社区浸润式育人功能、研究生育人管理、学生奖补资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育人、学生国防教育、学校学风建设、学工队伍作风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12项重点工作部署。尤其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杜晓东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毕业季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宿舍安全工作。
刘志彧作了题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奋力谱写新时代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讲话。他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围绕立德树人作出的战略部署。
刘志彧指出,五年来,内蒙古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部铸魂育人工程,由校党委牵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把学生工作作为核心融入到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进行研究部署,在重点任务落实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在落实“大先生”培育提升行动方面,大力推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以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促进辅导员成长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项目建设方面,进一步深化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在党委领导、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条件保障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提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质量。三是以互动社区和开放平台为基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四是在加强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方面,积极建成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心理涵养、实践训练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建立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为心理健康精准化提供指导。建设心理健康教程、心理专家讲座、心理健康品牌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管理,做到“一生一档、一生一策”。
刘志彧对下一步学生工作做出部署安排。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要优化管理协同。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要重视学生参与。要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体系,建立健全特色鲜明的社区“德智体美劳”和安全教育体系,要健全社区学生评价模式,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四是要建强育人队伍。加强统筹联动,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队伍、专任教师队伍、管理服务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进社区。五是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在学生社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区文化繁荣发展,构建浓厚良好的社区特色文化,完善社区文化育人体系。
(素材来源:学生工作处 摄影:李书锋 杨洋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会议
为推进科研平台高效运行,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提质升级,6月13日,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永斌开展科研平台建设运行情况调研,学校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部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及科研骨干等近30人参加调研座谈。
座谈会上,各科研平台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围绕平台建设和运行现状、遇到的困难以及下一步发展目标逐一进行了交流发言,并对平台和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刘永斌认真听取并回应了参会人员的问题,并在讲话中指出,科研平台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载体,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各平台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梳理创新团队,发挥组织领导能力,落实好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调动平台成员积极性,增强平台成员归属感,找准科技“突围”点位,主动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各学院要将科研平台建设纳入学科建设整体规划,调整思维方式,统筹资源配置,支持平台建设发展。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落实各项条件保障,解决各科研平台在建设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各科研平台高效运行。
学校科学技术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素材来源:科学技术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会议
6月22日上午,我校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全面合作协议签约暨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玉泉校区举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专职自然资源副总督察赵昉,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会议。厅属事业单位、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盟市自然资源法治工作代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法学院等院系负责同志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杜晓东主持。
刘志彧在讲话中对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长期以来在学校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帮助和关心关注表示感谢。他指出,双方签约并共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和自然资源厅5周年之际,双方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结合区情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以及法治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学校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紧扣自治区发展需求和自然资源厅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不断加强自然资源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努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为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内大贡献。
赵大勇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双方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搭建研究平台,是对政校合作共建的新探索,希望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能够充分激活政府部门同高校之间的专家合作力量,专题专攻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推动自然资源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刘志彧与赵大勇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
内蒙古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学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推进自治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双方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力争在基础理论研究、实务难题研究、北疆自然资源法治论坛举办、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自然资源法治专家库建设、年度课题设立、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
/ 其他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刘健潜心研究20年,从一个小小的纳米材料,到能源化学基础研究的领跑者,刘健潜心探索研发催化新材料,带领他的科研团队不断刷新科研领域对微观材料与微观受限空间催化反应的认知。
在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刘健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在制取绿氢的过程中,比传统催化剂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一成果不仅在材料研发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为研究催化剂的构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刘健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从本科到博士后一直致力于化学研究。2017年,他放弃了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终身教职,选择回国,加入内蒙古大学。刘健最大的愿望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刘健 能在内蒙古有一个好的真正的成果转化,我们有很多煤化工的企业,有很好的能源企业的支撑,我们更知道需求的方向,就会更容易去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
科研成果,一部分要走上“货架”,一部分要走上“书架”,基础研究领域属于后者,投入大、成果慢。为推动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刘健始终坚持与自治区战略发展需求同频共振,围绕自治区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全力突破,组织团队投身于绿氢的生产、存储、利用。从认识催化剂到研究催化剂,未来刘健想开发出更多绿色、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将它们推广到更多行业领域。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刘健 希望能开发一个新的催化剂,发展一个新的化学反应,可以真正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能落地转化,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或者能对于整个科学层面上有一定的贡献。
/ 其他
难忘秋天林荫大道上与你的初次相遇
难忘冬季与你共赏初雪时许下的心愿
难忘春日丁香花开吹拂的阵阵馨香
盛夏的阳光落进校园
洒在卓越楼前的石阶上
一切都还是来时的模样
在内大的岁月里
青春带走了时间
留下了珍贵的情谊
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
细数走过的青春岁月
汇成了一句句深情的致谢
@2020级汉语言文学 秦世珍
“时光如白驹过隙,回首看,难忘师恩浩荡与岁月温婉。正值此番别离之时,有语,诉不完内心谢忱。”
行笔至此,忽意识到我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往事浮现眼前。时光如白驹过隙,回首看,难忘师恩浩荡与岁月温婉。正值此番别离之时,有语,诉不完内心谢忱。
师泽如山,春晖四方。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赵延花老师治学态度严谨,学识深广如海,即便肩负科研教业的重任,依然保持着平易近人的姿态,诲人不倦地传授知识。在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始终如一地给予我细致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使我在学术道路上受益匪浅。潺湲师恩,铭刻在心。
饮水思其源,成学念吾师。其次我要感谢各位任课老师帮助我学业进步,增长才干。感谢张鑫老师在我升学之时给予的宽慰与鼓励,感谢辅导员任文秀老师,提升了我个人工作能力,让我在文新院学生组织中收获良多。同时感谢内蒙古大学团委以及自治区团委的各位老师给予我更高更好的平台,让我能够接触到外面更加多彩的世界,看清并弥补自己的不足。花开花落几春风,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给予我善意与温柔的老师。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再次我要感谢我的朋友与恋人,感谢这些年来对我的关怀和帮助,让我在学习之余收获了快乐,能与你们一同进步是多么的幸运。感谢苦乐与共的日子里有你们相伴。感谢第 26 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朋友们,和你们在一起办活动、学理论、共协作的点点滴滴我会永远记在心里。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楼萱并茂,棠棣同馨。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父母和姐姐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支持,你们是我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春晖寸草情深重,难报慈恩似海微。我将携君期许追寻梦想,我会将这份深厚的爱转化为动力,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愿你们平安健康,一切安好。
最后我要感谢自己。感谢那个不愿意辜负自己期待,认真实习、努力保研、辛勤工作、忙碌疲惫但积极向上的自己;更感谢那个哪怕面对未知的未来,心里充满忐忑但仍勇敢面对,并不懈拼搏奋斗的自己。此间翻山而过,不求今后皆是明月清风、坦荡通途,只愿无论磨难,一往无前、初心不改。行文至此,已感慨万千,片纸有尽,而感激之情无尽。唯愿各位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2020级行政管理 贾庚融
“回首过去,大学的四年时光如同一部丰富多彩的电影,记录着我的成长与变化。那些日子里,我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苦涩,但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更加成熟、更加坚强。”
行笔至致谢,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的结束,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行将结束。我的大学开始于2020年秋,结束于2024年夏。这是结束,也是开始,我将去往下一个驿站,置身下一段风景,步入下一段人生。
这个时点,我二十二岁,正是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光,充满了活力与希望,就像初升的太阳,温暖而耀眼。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即将告别熟悉的校园,迎接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回首过去,大学的四年时光如同一部丰富多彩的电影,记录着我的成长与变化。那些日子里,我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苦涩,但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在这四年里,我收获了友情、知识和经验。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为未来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当然,这四年里也有遗憾和失望。或许有些目标没有实现,有些愿望没有达成,但正是这些遗憾和失望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它们让我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才能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感谢母亲。感谢她对我的成长给予的无条件支持。虽然从剪断脐带那刻开始,我就一直在和母亲告别,但是我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也只是站在她的肩膀上、带着她目送我的眼光去领略她未曾到过的地方。母亲是世上最爱我的人,母亲的爱给我最大的安全感,让我有底气去做我生命中的每一个选择。我会时刻怀着对母亲的感激,成为她最大的慰藉。
感谢杨腾原老师。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幸得到杨老师的指导。老师的专业知识渊博,学术态度严谨,平易近人,谆谆教诲。得遇良师,何其有幸,我心怀感激!祝愿老师万事胜意,桃李满园。
感谢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全体老师们。思念这四年,感谢这相遇,也不忘老师们的教导、指点与恩情。
水迢迢,路漫漫。未来我将常怀感恩之心,不敢停留,追风赶月,久积跬步,好学求进。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熠熠生辉,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泪盈眶。
@2020级金融学 王宇鑫
“望来时的路,我感谢始终努力的自己,感谢曾经的披星戴月,成就了现在的我。”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作为执笔者,我的本科起笔于2020年金秋九月,止笔于 2024年盛夏蝉鸣。人生是一场浩荡的修行。如今四年期满,本科结束,我与内蒙古大学的故事暂告一段落。
时光荏苒,匆匆四年。内大见证了我从18岁至22岁的蜕变,我亲历了内大四载的寒来暑往。进入大学后,我谨记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业,告诫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继续踏实努力拼搏进取。结果也证明了越努力越幸运,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保送名额,推免至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在大学期间,我参加过“互联网+”大赛、统计建模大赛、数学竞赛等各类比赛,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兵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三好学生”等多个奖助学金和荣誉称号。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志愿活动,目前志愿北疆服务时长792.1小时。2021年暑假,我参加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随队赴乌兰察布市访问一个月。2022年,呼和浩特市疫情形势严峻,我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获得了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2023年,我参加呼和浩特市统计局“第五轮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回望来时的路,我感谢始终努力的自己,感谢曾经的披星戴月,成就了现在的我。
生逢盛世,何其有幸。感谢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各类奖助学金保障了我的日常生活。感谢经济管理学院对我的栽培,我庆幸自己遇到了很多优秀负责的老师,每份师恩必将铭记于心。
风华正茂,青年所为。在内大的四年,大学生活赋予了我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带着这份憧憬,我也将继续前行,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内大学子,是我的标签,也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再见,内蒙古大学。再见,经济管理学院。
@2020级数学 高木其乐
“感谢我的母校内蒙古大学,我的本科、硕士及博士都是在这里学习的。母校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校风,使我得以更好的发展,塑造了今天的自我。”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是开始,是希望,是既往不咎,是来日方长。在此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站在人生转折的岔路口上,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很幸运在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里,我一直在遇见许多不同的可爱善良的人,他们给了我最好的回忆,给了我最真诚的人生建议。我很感谢我的博士三年,或许人生有很多个重要的三年,但这三年一定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三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想真诚的感谢我的导师阿拉坦仓教授,初识老师,和蔼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我想不出来什么华丽的言语来描述,只是想到了力量且坚定这个词语,老师的治学严谨、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的知识,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特别感谢阿老师从一开始对于我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帮助我攻克难关,您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得遇良师,何其有幸。在此,谨向阿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希望老师身体健康,永远开心快乐!
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吴德玉教授在我硕博六年对我的指导、帮助和关心。吴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在我的学术研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更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因此,我要向吴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他的悉心指导,感谢他的无私奉献,感谢他的耐心教诲。我将永远铭记吴老师的恩情,并努力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的辛勤付出!
感谢我的母校内蒙古大学,我的本科、硕士及博士都是在这里学习的。母校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校风,使我得以更好的发展,塑造了今天的自我。感谢内蒙古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老师们对我多年的培养、教育与帮助。感谢内蒙古大学无穷维Hamilton算子讨论班的全体成员在学习和生活上对我的帮助与指导。感谢我的同窗好友、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对我的支持、关心与鼓励。
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他们给我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使我能够充分发挥我的潜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审阅本论文的各位专家们。
@2021级法学 元萍
“小时候总说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极其重要,长大了以后才发现高考之后处处是人生的转折点,所幸我选择了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接下来的路不知还有多少“转折点”等着我,希望以后的我都能走对走好,争取以我所学,回馈社会!”
随着键盘敲出最后一个字符,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也已经接近尾声,我长达近二十年的求学之路也已经接近了尾声,我的人生又来到了一个拐点,面对未来略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希望和期冀,回首过去,唯有感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温暖过我,激励过我的人。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的资助。是国家和学校,让我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追逐知识的光芒。这份资助不仅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更让我感受到了内蒙古大学对教育、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支持。我深知这份资助的珍贵,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不负国家所托,学校所望,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老师为人儒雅,人品贵重,学术严谨,从不吝啬对学生的教导。从我的第一篇文献综述到我现在的硕士毕业论文,导师每一次都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进行阅读并进行指导,帮助我提升写作能力,提高我的学术水平。老师对待学术的严谨也令我深深折服,让我也不自觉向其看齐,受益匪浅。非常荣幸在这三年期间能作为您的学生攻读研究生,也很珍惜我们的师生缘,再次真挚地对您说一声感谢!同时我亦真诚地祝福导师在未来的每一天都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此外,我深感荣幸能够在读研期间加入到411这个大家庭,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感谢尚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让我认识到知识与学习的重要性。感谢吴老师对我“拔苗助长”式的帮助,在您的带领下,我迅速学到了很多技能,相信对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会有很大助益,也非常感谢您对我真诚的评价使得我不断审视自己获得进步,您对我的照顾和包容我会铭记于心。特别高兴认识了一帮小朋友,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孤独的时候,在我需要的时候,你们永远都在陪着我,给我提供最高的情绪价值。希望我们小岳和小崔以后的人生一路开绿灯,获得你们期待的所有胜利与喜悦。我要郑重地感谢我的双亲,起早贪黑地干活挣钱,供我读书直到现在,在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对我读研仍然提供了绝对的支持,我的爸爸妈妈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对我的爱意是至高无上的,对我的奉献是无与伦比的。不知道要多少句谢谢才能表达我的心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我爱你们。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提供的优良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校为我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学术平台,让我能够与众多优秀的学者交流和学习;是学校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让我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小时候总说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极其重要,长大了以后才发现高考之后处处是人生的转折点,所幸我选择了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接下来的路不知还有多少“转折点”等着我,希望以后的我都能走对走好,争取以我所学,回馈社会!
@2020级物理学 于庆龙
“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有幸遇见了一群充满激情、敬业负责的老师们。他们为我铺设了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也为我未来的科研之路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回首望去,感慨岁月如梭,物换星移。回眸那遥远的2020年,仿佛昨日。四年前,我远离家乡,踏上内蒙古大学的求学之路。那一天,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美不胜收;第一次上高数课,教学楼里奔跑的身影历历在目;还有那年盛夏,桃李湖畔的树影斑驳。如今,当我再次走过这些地方,却已无法找到当时的影子。时光荏苒,少年时光已然难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自从我还是个稚嫩的孩子,物理学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吸引着我探寻这个世界的奥秘。我痴迷于它所描绘的宇宙,对其解读未知的能力充满向往。为了实现这个属于我的梦想,我总是全力以赴地学习,期望有一天能够踏入一所优秀的大学,深入物理的殿堂。幸运的是,我被内蒙古大学录取,开启了我在物理系的四年学习之旅。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有幸遇见了一群充满激情、敬业负责的老师们。他们为我铺设了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也为我未来的科研之路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吴丹副教授,他用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我点亮了科研之路,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位重要的引路人。在此,我要深深地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的悉心教诲和无私奉献。衷心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您们的帮助和支持,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愿岁并谢,与友长兮。”愿岁月静好,愿人生如诗。在这里,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同学徐蒙,他的无私帮助使我跨越了学业上的一道道难关,他的关照让我在生活的琐碎中感受到了温暖。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舍友们,他们的陪伴和帮助让我在学业的压力中找到了乐趣,他们的存在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哥师姐唐文强、王占龙、李凯、郑美娟以及刘振国,他们在我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给予我无比细致的指导,使我在科研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他们的付出和帮助,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术的严谨和科研的魅力。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你
/ 其他
6月17日,我校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专著《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我校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中心主任王曦、我校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分别主持会议。来自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和智库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 刘志彧
刘志彧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内蒙古大学历来重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依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牵头组建的“中国高校数据联盟”这一平台,通过开展对中国城乡居民时间利用的全国性追踪调查,在2017和2021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得以撰写。未来期待团队能够利用好这些平台、资源,取得更多更有价值、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杨志勇
杨志勇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基本情况。他说,《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通过对时间利用的研究,可以准确地揭示家庭和个人为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受到的制约,为制定正确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了依据,因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并表示一定会做好这本书的宣传推广工作,也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的深入合作。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 杜凤莲
《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的主要作者、我校副校长、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杜凤莲教授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她说,内蒙古大学分别于2017年、2021年,在中国除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9个省份,进行了两轮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通过与19个主要国家相关调查比较,发现CTUS的调查质量在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基于这两轮调查所获数据,对中国居民的时间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近年来居民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体现在体验效用、城镇居民综合幸福指数的提升,以及休闲社交品质的提升等方方面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用于有酬劳动的时间较多,可喜的是近年来超时工作问题有所缓解。近年来夫妻有酬劳动、无酬劳动时间差异显著缩小;妻子的学历越高,丈夫越多地参与儿童照料。此外,还分析了老年人的“退而不休”,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等现象。最后,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在研讨环节,学者围绕“时间利用”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 其他
近日,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排球锦标赛本科组比赛中,我校排球队奋力拼搏,最终获得校园组女子排球队第一名,超级组男子排球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是我校女子排球队时隔二十余年再次获得全区冠军。
本次比赛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举办,我校女子排球队由体育学院刘忠良副院长担任领队,许燕老师担任教练;超级组男子排球队由体育学院王文杰院长担任领队,吕丹老师担任教练。
来自全区12所高校的453位运动员,在历时7天的激烈比赛中,不仅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更通过团队协作和不懈努力,诠释了体育精神的真谛。
/ 其他
6月16日,2023-202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在广西落下帷幕,我校荣获大学男子校园组比赛全国总决赛(CUFA)亚军,实现了自治区高校足球队参加全国赛事新的历史性突破,为我校争得了荣誉,也为内蒙古争得了荣誉。
作为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足球项目冠军,我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出战此次比赛。此次参赛队伍(校园阳光组)由24名球员组成,体育学院院长王文杰教授担任领队,贺希格吉日嘎拉教授、旭日干老师担任主教练、助理教练。
本次比赛强队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在为期13天的激烈角逐中,我校足球队克服长途奔袭、异地作战、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奋力拼搏,团结一心,凭借娴熟的技术和灵活的战术,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攻防大战。他们在小组赛首轮2:1战胜青海师范大学;小组赛次轮3:0战胜辽宁工业大学;八分之一决赛中,常规赛以2:2战平中国地质大学,在点球大战中以8:7战胜对手闯入八强;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劲旅江苏大学,最终2:1战胜对手闯入4强;半决赛中,1∶0战胜华东交通大学,进军决赛。
最后在对阵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足球队的决赛中,鏖战90分钟后0:0战平,最终在点球大战中3∶5惜败。在决赛的赛场上,我校男子足球队在暴雨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劲儿、不服输的精神以及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内蒙古大学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近年来,学校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深入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多元育人,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大体育工作改革力度,发挥足球专业建设和足球人才培养方面专业优势和高地作用,带动各项体育运动全面发展,多个项目在重大比赛中取得骄人赛绩。
我校男子足球队将珍惜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继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更多奋进力量,踔厉奋发,勇担使命,科学组训,精心施训,不断提高战术水平,争取取得更大成绩,为内蒙古大学以及自治区体育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争取更多荣光。
/ 其他
6月14日下午,我校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2024年年中重点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校长武利民,纪委书记、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利平,副校长刘永斌、杜凤莲、达胡白乙拉、周建涛,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及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学院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人事处负责人分别就一流学科建设及晋位升级、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人才引进等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作了汇报。
杜凤莲、周建涛分别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及进展,对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安排,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举措。
武利民总结了学校上半年工作,全面分析了学校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五个方面对下一步重点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一是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的严峻性,要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引进、培养国家级人才;二是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各部门、各学院要积极行动起来、相互配合,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内大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三是力争博士点申报取得突破,推动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四是凝练方向,强化特色,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五是加强干部水平和能力建设,各部门、各学院领导要主动谋划、善于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以师生为本,结合巡视整改,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公正公平、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环境。
刘志彧就做好年度重点工作,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考察我校重要指示精神,以坚定的政治自觉聚力推进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二是强化政治担当,牢牢把握发展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以务实的举措全力推进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三是扛起政治责任,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以昂扬的精神奋力推进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
会议强调,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晋位升级的攻坚时刻,提质增效的重要阶段,全校上下要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咬定目标,勇毅笃行,一步一个脚印把目标变为现实,变为实效,变为成绩,以高质量发展在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的进程中展现内大担当、贡献内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会议还对期末、暑假有关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 其他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