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15779 今日 0

由 35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1月5日至6日,由我校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前沿论坛”在线举办。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规划处李强处长,商务印书馆余桂林副总编辑,我校额尔很巴雅尔副校长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我校社会科学处处长达胡白乙拉主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位专家,来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及相关机构的23位中青年学者做了主旨报告,共同打造了八场学术盛宴,线上关注人数达到近2万人次,8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和在线直播平台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上,刘宏作讲话,就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要求,并对中青年学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升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水平提出了期望。 额尔很巴雅尔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和支持内蒙古大学的语言文字研究工作,指导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他说,本次论坛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定位,立足中国语言国情,深入思考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需求,建立中国特色语言文字事业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语言文字事业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余桂林在致辞中回顾了130年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语文现代化面临的新的任务和目标。他说,商务印书馆作为语言学界中的一员,愿意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尤其是中青年语言学者一道,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字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续写新时代新的辉煌篇章。 论坛举办期间,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做更大贡献”为题、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以“语言障碍与中国临床语言学”为题、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院长贺宏志教授以“语言文化建设中的语言传播”为题、教育部语用所袁伟研究员以“关于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的思考”为题、我校那顺乌日图教授以“语言资源建设与语言技术服务相融合的尝试——以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为例”为题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在学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就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科技、语言产业、语言服务、语言教育、语言伦理、语言治理、舆情监测语言能力、语言生活、术语标准规范、语言资源应用与开发、汉字结构、国际中文教育、新文科建设等前沿新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论坛闭幕式由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副会长、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艳教授主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会长、辽宁师范大学杨春宇教授做大会总结,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副会长、我校社会科学处处长达胡白乙拉教授致闭幕词。 通过两天紧张充实的研讨,各位专家学者对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整体系统的把握,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加强建设,努力提升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水平有了明确的方向。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语言文字战线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思考谋划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将发挥积极作用。

/ 全国会议

3 浏览  ·  0 赞

2项入选!内蒙古十大科技新闻评选结果出炉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和科技日报社内蒙古记者站共同评选出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新闻和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进展。 我校副校长刘永斌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主持“肉羊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揭榜挂帅项目。我校作为参与单位完成的“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审;我校生态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立新教授主持完成的“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经联合攻关,2022年通过验收,“一湖两海”水污染综合治理取得重要突破。两条新闻入选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新闻和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进展。 2022年,内蒙古科技创新步履铿锵、硕果累累。为深入宣传一年来自治区科技创新取得的可喜成效,全景展现自治区科技战线踔厉奋发的精神面貌,自治区科技厅、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和科技日报社内蒙古记者站共同评选出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新闻和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进展。 “科技兴蒙”纳入国家东西部科技合作重点任务 2022年3月,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首次将“实施‘科技兴蒙’,支撑内蒙古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作为国家东西部科技合作重点任务,聚焦“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能源资源绿色转型”以及“现代农牧业发展”三大主题,协调推进有关部门和地区加强与内蒙古的科技合作,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引领与支撑。自科技部与内蒙古共同启动“科技兴蒙”行动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统筹调度,不断深化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大院大所的“4+8+N”合作机制,2022年,自治区政府与陕西省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区已实施科技合作项目700余项,合作建设了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34个新型研发机构,吸引200多家区外高校院所、企业的400多个团队深度融入内蒙古创新发展。 30条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2022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立足新时代人才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对自治区人才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内蒙古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和2025年、2030年、2035年“三步走”目标任务,重点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布局、加大力度引才育才聚才、搭建人才发展支撑平台、推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制定30条具体措施,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推进、重点人才服务,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政策体系更完善、覆盖面更广、含金量更高,是做好新时代自治区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呼和浩特 2022年1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在呼和浩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乳业国创中心)。创建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乳业国创中心建设列为《内蒙古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的关键举措,2022年共投入资金1.94亿元,通过开放性课题和“揭榜挂帅”等机制,启动实施科研攻关、平台建设等科技项目44项。目前,乳业国创中心已与26家企业、27家高校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在按照“一个协同创新网络、四个研究中心、三个服务平台”布局协同创新体系,并已成功汇聚了任发政、孙宝国、张涌等9名院士领衔的一流研发力量,在奶牛育种、科学饲养、万头规模牧场应用示范、乳品营养品质、乳制品工艺等多个方面取得瞩目成果。其中,奶牛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实现了奶牛平均日单产41公斤以上的国际先进水平,胚胎植入前全基因检测技术将高产奶牛的育种效率提升到25%以上,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 巴彦淖尔获批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22年4月,国务院批复自治区政府,同意将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列全国9个国家农高区之一。建设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是内蒙古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自治区每年安排5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连续5年支持农高区建设。获批建设以来,农高区紧紧围绕“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发展主题,以硬质小麦和肉羊为主导产业,积极搭建“一院四中心”创新平台,有效集聚了58家以小麦、肉羊、向日葵为主导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先后获得了巴麦十三号、华蒙多羔肉羊、胃电胶囊等一批自主创新的新品种、新设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22年园区总产值达到130.8亿元。 鄂尔多斯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022年7月,国务院批复自治区政府,同意鄂尔多斯市以“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探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解决方案,自治区每年安排5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支持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新工作,积极探索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020年以来,示范区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启动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促进”等“五大行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36项,带动社会投资12亿元以上,合作建设了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大(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成功引进武强、金之均等院士专家团队,形成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粉煤灰熔盐电解制备铝硅合金多联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等10余项标志性成果。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 2022年8月,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引发了自治区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报显示内蒙古202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190.1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2022年,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研发投入攻坚行动要求,全区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同比增长27%,有效带动了企业与社会研发投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8%,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同比增长81.8%,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同比增长 26.6%;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7%和15.87%。 “揭榜挂帅”推动重大关键技术集智攻关 需者“出榜”、政府“张榜”、能者“揭榜”、强者“挂帅”。2022年,内蒙古不断强化“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项目组织机制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的应用,继年初启动首批12项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的基础上,又陆续以“揭榜挂帅”机制启动了种业和双碳两大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围绕自治区种业振兴和双碳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发布技术需求榜单24个,启动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6项,支持区内龙头企业牵头组建52个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带动区内外384家企业和高校院所以及两院院士在内的24位首席科学家参与揭榜攻关,项目经费总投入预计达到15亿元。 科技激励政策“大礼包”激发创新活力 2022年,内蒙古把科技激励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启动“科技政策落实年”,聚焦科技创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一批优惠政策,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真金白银”支持。特别是在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重点关注的科研经费“放管服”领域,2022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坚持遵循科研活动规律,本着能放尽放、应放尽放原则,简化预算科目编制,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改进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同时,扩大经费包干制范围,对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经费支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才类科研项目和软科学研究项目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有效激发科研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科技奖励推行提名制 2022年,内蒙古完成了自实施科技奖励制度以来力度最大的改革,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相继颁布实施。新的奖励制度以自治区重大战略需要为导向,报奖机制转变过去主动自荐的“推荐制”为被动他荐的“提名制”,回归了科技奖励的学术色彩与荣誉本质。增设技术发明奖,奖种设置更加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奖项设置更加合理,奖金额度大幅增加,表彰奖励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充分释放了科技奖励的激励效能。落实新的科技奖励制度,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 技术市场成为成果转化助推器 2022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积极发挥内蒙古在若干优势特色领域具有丰富科技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不断加快技术要素市场资源配置。重点培育和林格尔新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家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培育建设了6家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5家自治区专业化技术研发与中试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启动内蒙古科技大市场,面向产业促进成果转化,面向企业提供精准对接和规范服务,加快建设“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打造全区科创资源“一张网”、搭建供需对接交易“大平台”,成功促成了“农麦300”等一批先进适用成果转移转化。 2022年公众关注的内蒙古十大科技进展 世界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落地 内蒙古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内蒙古久泰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一步法制芳烃催化剂和成套工业技术,在鄂尔多斯市建设世界首套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主要产品均四甲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航天及军工等高科技领域。项目达产示范后,每生产1吨芳烃约消耗二氧化碳5.14吨,年利用二氧化碳约3万吨,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实现了碳减排,对我国探索用二氧化碳制备高端化学品的工业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煤化工产业升级具有示范性作用。 “源网荷储”研发试验基地投运创下多个国内之最 乌兰察布市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2022年建成投产,其中的“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投运了三峡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的一批先进科研成果,创下了多个“国内之最”和“行业首次”纪录。其中,“源网荷储一体化”功率路由器示范工程打造了国内容量最大的功率路由器设备,且关键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在大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壁垒;大规模新能源及储能综合仿真与实验平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储能系统动态模拟平台,可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及储能系统综合仿真与全景“可观、可测、可控”的管控模式;兆瓦时级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实现了储能型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全球的首次示范应用。 煤基特种燃料为火电机组降碳增效打通技术路径 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提升煤炭热值入手创新,利用自产煤研发出纳米碳氢煤基特种燃料,并用于火力发电。经工业化试验,该燃料较同浓度普通水煤浆热值提升10%—30%,可降低发电煤耗50g/kWh,降低CO2排放128g/kWh,其工业化制备技术和火力发电技术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行业专家鉴定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运用该技术,可使300MW以下燃煤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降至300g/kWh以下,满足国家“十四五”末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的要求,为传统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打通技术路径。同时,煤基纳米碳氢燃料还可替代柴油生产铵油炸药,并有望在重卡、船舶上实现燃油替代。 氧化钪高纯提取工艺填补行业空白 钪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发展先进科技和制备先进材料不可或缺的重要稀有金属。我区白云鄂博矿钪储量较为丰富,然而从含钪矿物中直接提取钪制品极为困难,是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科研人员在没有任何技术参考前提下,通过刻苦钻研,先后攻克了大量科研课题,共计完成技术升级改造67项,研制出从复杂硅酸盐中提取高纯度氧化钪中试工艺技术,并打通中试全流程,成功提取出99.9%的高纯氧化钪,提取工艺填补行业空白,对推动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深度延伸,保障我国稀有金属钪等战略资源的安全性和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原创抗癌“孤儿药”在我区进行中试量产 2022年,我国抗脑胶质瘤原创新药ACT001在鄂尔多斯尚德艾康药业抗癌药物研发与中试基地实现了临床用药的批量生产。ACT001是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悦教授团队在中国特有植物辛夷根皮中发现、通过化学结构改进创制而成的新结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水溶性良好,口服即可进入血液,并可突破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部肿瘤病灶,抑瘤率高达87%,生存期延长超过172%。药品国内外1期临床实验的关键时期得到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和应用研发计划支持,先后获得20余个国家的专利授权,开国产创新药进入西方国家开展临床试验的先河,并于2017年和2021年先后获得美国药监局、欧盟药监局“孤儿药”资格认证,美国药监局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计划年产ACT001原料药1吨、ACT001片剂500万片、ACT001胶囊剂1000万粒,预计临床试验结束正式上市后,患者用药成本可比进口同类产品降低10多倍,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 “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审 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畜牧工作站、四子王旗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7家单位,以黑头杜泊羊为父本,蒙古羊为母本,历时18年,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经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群体扩繁3个阶段,成功选育出适合荒漠半荒漠化草原放牧,兼具舍饲与半舍饲等多种养殖方式的肉羊新品种“杜蒙羊”,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杜蒙羊”具有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显著、繁殖率高等特点,4月龄体重可达80斤-90斤,繁殖率为140%-150%,屠宰率为52%-55%,母羊养殖年纯利润800元-1000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品种的成功培育填补了我国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无专门化肉用品种的空白。 新型营养调控技术实现奶牛日均单产41公斤以上 针对奶牛养殖过程中营养调控不合理导致的奶牛泌乳高峰期产奶量低、饲养成本高、代谢病高发等产业共性难题

/ 科研资讯

3 浏览  ·  0 赞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孙绍骋主持 王莉霞作政府工作报告

1月12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呼和浩特隆重开幕。来自全区各地的自治区人大代表齐赴盛会,共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内蒙古发展宏图。 会场庄重简朴,二楼眺台上悬挂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在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的横幅,提振信心、催人奋进。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孙绍骋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林少春、张韶春、段志强、艾丽华、李秉荣、吴艳刚、施文学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王莉霞、张延昆、杨伟东、包钢、郑宏范、丁绣峰、孟宪东、黄志强、李玉刚、胡达古拉、于立新、张院忠、和彦苓、奇巴图、包献华、郑光照、么永波、罗志虎、马学军、张华、其其格、欧阳晓晖、魏国楠、安润生、杨国安、杨宗仁、李琪林、李永君等在主席台就座。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应出席代表538人。出席本次全体会议的代表510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孙绍骋宣布: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王莉霞说,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五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亲临我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族人民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增团结、保安全,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各项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王莉霞说,2022年,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自治区党委带领下,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坚持早出手、早行动,保大局、为大局,育产业、换动能,抓改革、扩开放,增投入、促创新,惠民生、暖民心,保基层、保主体,保生态、促节约,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王莉霞说,做好今后五年政府工作,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内蒙古贡献。 王莉霞在报告中提出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成绩;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耗强度和减排指标按照国家要求安排。 王莉霞说,实现今年发展目标,要承压负重、跳起摸高,必须树立信心,把弦儿绷起来、把劲儿鼓起来,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要有雄心壮志把总量做大、把家底攒足。要努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保持住稳中有进、整体好转的发展势头;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以新发展理念塑造发展新优势,在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节约上取得新突破;以攻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添发展动力;办好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努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守住安全底线。做好各项工作,有两个大前提要始终牢记在心、保持定力:一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二是必须弘扬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传统。 王莉霞说,新一年政府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牢记“三个务必”,执着追求为党为民我将无我、干事创业舍身忘我、攻坚克难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忠诚履职尽责,端正发展观念,竭诚为民服务,突出基层导向,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正风肃纪,狠抓工作落实,为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王莉霞说,新征程的壮阔前景催人奋进,现代化的壮美蓝图催人奋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带领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了自治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自治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段志强作关于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的说明。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表决通过了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表决办法和财政经济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法定列席人员、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的列席人员和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 自治区会议

5 浏览  ·  0 赞

我校申报的内蒙古达茂牛业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

近日,中国科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下发了《关于同意设立“内蒙古达茂牛业科技小院”的批复》,此“国家级科技小院”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杨磊研究员牵头申报,李光鹏教授、白春玲副教授、苏广华副教授、赵跃芳老师和武云喜老师作为骨干,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丰域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建。 “内蒙古达茂牛业科技小院”的获批,是继李光鹏教授荣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1/96)”之后,对“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在高性能肉牛培育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等方面取得成果的又一次充分肯定。 科技小院是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服务“三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创新模式。在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单位将研究生派驻到小院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将以“科技小院”建设为契机,依托丰域农牧业科技公司与达茂旗政府,联合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和畜牧推广部门等单位,整合资源,健全“科技小院+专家+学生+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体系,以肉牛种业和产业为主,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创新基地,保存和共享优良肉牛生物育种资源,助力国家肉牛种业核心技术攻关,建成一流的肉牛生物育种研发基地。

/ 科研资讯

4 浏览  ·  0 赞

祝贺!我校学生乌日娜入围全国“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近日,由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光明日报》教育部、《大学生》杂志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经组织推荐、通讯推选、会议推选等环节,共遴选出年度人物20名,年度人物提名30名,年度人物入围109名。 我校学生乌日娜入围全国“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人物简介 乌日娜,中共党员,达斡尔族,内蒙古牙克石市人,2021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青年志愿者接力扶贫计划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大学阶段,她曾获得西部计划全国项目“优秀志愿者”、内蒙古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优秀大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杰出志愿者”等荣誉;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内蒙古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推免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奖励。在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中获团体奖项,在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次、二等奖1次。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下,前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进行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个人事迹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阅读量超过10万。 个人事迹 乌日娜参与运营学校团属网站和2个微信公众号,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抓住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宣传工作的全过程,团结青年、凝聚青年、带领青年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青年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全年校审推文1000篇以上,阅读量超过80万人次,所撰稿的原创推文《同心抗疫 | 这是战疫中的内大,我想让你看到》单篇阅读量达7.2万人次。 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六年时间,乌日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她在多所小学做驻校社工,参加了呼和浩特市社区贫困家庭失能失智老人进行介护服务评估、包头市棚户区改造城市设计和控规项目社会调研、上海市都市社区调查项目的入户访问、为100余名工伤康复患者提供个案管理和心理疏导等工作;研究生阶段,乌日娜刻苦学习,学业成绩始终位列专业第一名,努力成为一名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我校广大青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奋斗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诠释新使命,创造新篇章!

/ 其他

4 浏览  ·  0 赞

我校认真学习领会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1月12日,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一年来,教育系统认真做好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进一步凝聚起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磅礴力量;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招生就业等急难险重工作;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努力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不断推进更高质量、更具内涵的教育公平;大力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塑造教育发展新赛道新动能新形态;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发展活力和动力持续增强;在大变局中加强教育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和港澳台教育工作;坚决维护教育领域政治安全,持续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一年来,教育系统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有效转化为发展导向、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各项工作有了新成效。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战略谋划,要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系统开花结果。 一要深刻认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有力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 二要深刻认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对教育变革提出的迫切要求,更好推动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力量。 三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四要深刻认识国际形势新动向新特征给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教育工作要坚定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谱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篇章。 一是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 二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三是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高中阶段学校突出“多样化”,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四是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构建“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通过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各类人才搭建发展成长的有效通道。 五是着力发展支撑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进一步加强高校分类管理的顶层设计,加快探索高校分类评价改革。 六是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重点做好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充分赋能、有效公共服务、扩大国际合作四件事。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树立“大教育”观,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七是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完善与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战略性投入机制,以高质量开放、高水平合作的大格局构筑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始终让教育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会议要求,要切实提高推动工作落实的执行力,不断激发敢于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着力锻造从严从实从细的硬作风,坚决打好维护安全稳定的主动仗,坚持以奋斗创造实绩,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落地。 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机关各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各直属单位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刘永斌参加了会议。 会议结束以后,我校各学院、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反响热烈。 盛立民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明确了我国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为做好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战略谋划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格局中准确把握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刻领会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创新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力量。 达胡白乙拉 社会科学处处长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发展支撑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围绕全面推进生态、安全、能源、农畜、开放“五大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规划,以学校现有31项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为抓手,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原创能力,打造精品力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全校资源、全力以赴做好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团结成功经验等研究,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发展及民族地区现代化为目标,将基地建成服务国家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高端智库、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重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强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和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将中心建成中国蒙古国研究的制高点,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献资料的权威中心,成为党和政府有关蒙古国研究智库,为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为中蒙两国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作出贡献。 周琳娟 团委书记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战略谋划,要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系统开花结果。这为我们做好下一阶段青年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全校各级团组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主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注重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教育效果,打造有形、有感、有效的理论学习精品,引领我校青年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全校各级团干部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好青年“同行人”“暖心人”“领航人”,在主题教育、权益服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主动融入大思政格局,做好引领做实服务,提高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共青团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谢峻鹏 学生就业处副处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工作要坚定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谱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篇章。作为联结、引导、推动学生转变为职场人的桥梁与纽带,高校就业部门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讲政治的高度、保民生的角度、促发展的要求、办教育的使命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校就业部门是学生就业强有力的推动器与助力器,在落实就业工作过程中,我处将自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育人系统,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战略性、引领性,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结合国家、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积极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搭建高质量平台,帮助学生理解当前就业环境的同时,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将更多工作机会“引进来”的同时推动让我校学生“走出去”,实现人、职动态对接运行。此外,我处还将不断简化优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切实为提供学生便捷、安全、可靠的就业服务。

/ 全国会议

3 浏览  ·  0 赞

住我校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参加自治区“两会” 积极履职尽责

近日,住我校自治区政协委员杜凤莲、丁鹏、刘崎峰、祁智及人大代表陈树峰、张浩分别先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尽责。 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副主委、内蒙古大学支部主委、住我校自治区政协委员、学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杜凤莲教授代表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在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题为《壮大地方国有经济,建立对外贸易新优势》的大会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在孙绍骋书记参加的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经济界、工商联界委员联组讨论中做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谈认识、说体会、提建议,并得到孙绍骋书记的回应。 民革区委委员、内蒙古大学支部主委、住我校自治区政协委员、学校法学院院长丁鹏教授参加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建议尽快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助力内蒙古农牧业全面升级,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为内蒙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支撑。 民盟区委委员、内蒙古大学委员会副主委、住我校自治区政协委员、学校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主任刘崎峰教授参加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归国留学人员服务政策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健全我区归国留学人员的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畅通归国留学人员发展进步的通道。在自治区两会期间接受内蒙古电视台的采访中,刘崎峰教授说,我区是边疆民族地区,吸引优质人才难度大,建议要进一步出台具体的措施,为人才搭好硬件平台、建好团队支撑、解决后顾之忧,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住我校自治区政协委员、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参加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了题为《关于推动我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在王莉霞主席参加的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农牧界、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讨论中提交了书面讨论材料。 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副主委、高教一支社主委、住我校自治区人大代表、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陈树峰教授参加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参加通辽代表团分组讨论。陈树峰教授说,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特别关心自治区高等教育、科技以及人才引育方面的工作,王莉霞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使我备受鼓舞。建议自治区要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升人才引育的竞争力;同时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培育。 归侨代表、住我校自治区人大代表、学校化学化工学院张浩教授参加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在接受呼和浩特市电视台采访中表示,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是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作为高校代表,将认真领会自治区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精神,积极在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建言献策。

/ 其他会议

5 浏览  ·  0 赞

我校举办首届团干部上讲台技能大赛

1月15日上午,我校在线举办“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团干部上讲台技能大赛决赛。此次比赛,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张士伟、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党委书记黄翔、哲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郭晓飞、学生就业处副处长谢峻鹏、校团委副书记薛辉5位老师担任评委,此外还有57位学生评委参与评分。 经评委评审,最终校团委娜仁其其格、学生就业处阿如拉获一等奖;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赵琦、哲学学院张晓楠、公共管理学院杨晓华获二等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白云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苏日太、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迟雷获三等奖。 校团委书记周琳娟在赛后作了点评总结,对于团干部们以学精赛、以赛促学,用青言青语、青年故事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未来各团干部在持续提高宣讲能力的同时为青年学生不断输出好的宣讲报告。

/ 校园活动

3 浏览  ·  0 赞

我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教授和法学院鄂晓梅教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1月17日上午在京闭幕,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人选名单。我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教授当选教育界别全国政协委员,法学院鄂晓梅教授当选少数民族界别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 其他

4 浏览  ·  0 赞

人民网:跟着总书记进高校•内蒙古大学

跟着总书记进高校•内蒙古大学

/ 其他

4 浏览  ·  0 赞

我校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离退休老同志

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以来,学校始终牵挂着离退休老同志,2023年1月6日,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就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用心、用情做好精准服务,切实把关心厚爱、精神抚慰和物质关怀工作落到了实处。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协调各单位、各学院精准掌握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健康情况,开展老同志健康信息采集工作。资产管理处、财务处、校医院积极配合,党政办公室、保卫处安排志愿服务人员,协助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开展工作。在紧急采购离退休老同志防疫物资包(血氧仪、N95口罩、抗原试剂、体温计、毛巾)的过程中用时2天完成招标采购工作,中标医药公司提前1天把以上物资送到,为下一步分装发放赢得了宝贵时间。 学校给130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发放了防疫物资包,分别在校本部离退休教职工中心、农校家属区、交通学院家属区设立发放点,对异地退休老同志进行集中邮寄,分别向北京、山东、福建、海南、广西、四川、河北、广东、天津、浙江、吉林、上海、甘肃等地的129名老同志邮寄了防疫物资包。老同志们打电话、发微信对学校给予他们的关心关爱表示感谢。 祝各位离退休老同志新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其它

10 浏览  ·  0 赞

校领导慰问春节期间在岗值班的教职工

2023年1月21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高光来、刘永斌一行先后前往北校区和南校区慰问了春节期间在岗值班的教职工。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人事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南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会、奥都资产经营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慰问。 为确保春节期间的校园安全稳定,使在校师生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很多教职工放弃休假,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校领导一行先后来到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奥都资产经营公司等处,看望正在值班的同志,询问值班值守情况,向他们的辛勤工作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并向他们及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 其它

4 浏览  ·  0 赞

在年味中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

机场车站,旅客纷纷踏上旅程,奔赴家乡团圆;大江南北,处处张灯结彩,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烘托出年节氛围;线上线下,特色年货琳琅满目、供销两旺……神州大地洋溢着蓬勃盎然的春意,人们也在热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的年味里,感受着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是相聚的时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团圆是春节不变的主题。不久前,网上有个提问:哪个瞬间让你感觉要过年了?有人回复回老家赶大集,有人留言炸丸子、炒花生、吃饺子,有人说写对联、贴窗花……回答各不相同,但与家人团圆、和亲人相聚却是背后的共同期盼。家是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归宿,团圆是最浓的年味。不管路程有多远,不论工作有多忙,回家过年总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期待。这是烙在我们心头的浓郁乡愁,是始终不变的亲情守望。 如果说团圆是春节的文化内核,那么各式各样的年俗则让春节文化更加丰富立体,进一步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贴春联、写福字、挂中国结,祈福迎祥;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祝福来年诸事如意;逛庙会、猜灯谜、看非遗表演,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个地方的年俗不尽相同,这种丰富性共同构成了多彩的春节文化,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然,春节文化悠久灿烂,并非一成不变。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因为年俗不断与时俱进,传统节日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无论是从长辈手里接过压岁钱,还是在手机上分享亲人红包,讨的都是新年彩头;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在线拜年,送出的都是美好祝福;无论是吃上家乡的土特产,还是品尝新口味,咀嚼的都是幸福味道;无论是重传统,笔墨纸砚写春联,还是赶新潮,在博物馆里过大年,体验的都是文化风尚……时代在变,年俗也在不断变迁。这既让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也让春节更加有滋有味,让年味一年更胜一年。今天,春节文化早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当习俗融进现代时序、仪式浸入生活肌理,中华文化的和合之美也绽放于世界。在法国巴黎,2023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全面展开;在美国费城和纽约,“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上演,展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交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茨厂街,春节亮灯仪式将整条街红彤彤的灯笼点亮……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领悟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凝聚“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时令的分界,也是希望的起点。家人亲朋相聚,欢声笑语里憧憬的是生活越过越红火的美好未来;千家万户共此时,万家灯火映照的是家宁国安的祥和图景。让我们在祈岁纳福中感悟家国同心的力量,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信心。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一定会更美好,明天的世界也一定会更美好。

/ 其他

4 浏览  ·  0 赞

云游丨新春邀你来我的家乡做客①

一柱穿荫过巷的光辉 朗照我们的家乡 朝阳正晴 一张张凝聚时空的照片 雕刻万家故事 我们沉醉在浓浓的乡情之中 用相机快门记录瞬间 故乡山水 如此多娇 邀IMUers云游家乡 从定格的画面中一起欣赏 繁花、星野、大美山河 在碎影里斑驳 古色、旧墨、高山流水 悠远流长的歌 几经风沙与流河 炊烟袅袅升起 曙光洒满大地 赞大美家乡 恋祖国山河 我们携手共祝家乡 欣欣向荣 繁荣昌盛 在新的征途中再谱华章!

/ 学生原创作品

5 浏览  ·  0 赞

叮咚~@IMUers,请接收这份来自内大的专属新春壁纸

寒冬已过新春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新的一年 从一张崭新的壁纸开始 新时节 新气象 内大为你送上专属新春壁纸 万千祝福 凝聚于一张张壁纸之上 来自内大的祝福 请接收~ 赤兔踏春光 祝IMUers兔年大吉! 红梅迎雪放 仙鹤抱福来 祝IMUers诸事皆宜 长空盈瑞气 大地遍春光 祝IMUers平安喜乐 莺飞草长东风劲 柳暗花明春意浓 柳绿春风 大展宏兔 花好月圆万里春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金虎辞旧 瑞兔迎春 一帆风顺 勤兔辞旧 2023 卯足干劲 大展宏兔 春回大地花满路 福到人间喜盈门 祝IMUers 万事胜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 新的一年 新的开始 意气风发正青春 快换上内大专属新春壁纸 一起迎春接福吧~

/ 其它

5 浏览  ·  0 赞

我校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新进展

8月24日,2023年集中接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公布,我校共获准各类项目84项,获准直接经费2837万元,立项数、经费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5.1%和14.3%。获批项目中面上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占比大幅提升,其中面上项目立项数较2022年增长一倍以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数较上一年度增长46.7%,表明近年来我校在高水平科技人才引育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申请项目质量有效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竞争力显著增强,资助项目结构更加合理。在全校各相关单位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保持项目申报数量稳中有进的形势下,项目质量与结构得以有效改善。 我校鼓励引导科研人员立足科技前沿领域,紧密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在典型草原过牧胁迫生态调控机制、内蒙古西部沙漠湖泊生物多样性、大青山山地森林草原植被演化响应机制、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牛克隆胚胎中组蛋白互作机制、复合材料构筑及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效能、铜基异质结阵列构筑及对太阳能诱导分解、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的钠-氧电池、跨境交通对边境高质量开放的影响机制等方向积极开展深入研究,为做好自治区“五大任务”贡献内大力量。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新进展为加快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我校将继续统筹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管理工作,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

/ 科研资讯

546 浏览  ·  0 赞

思想的力量 | 我们一起读原著(十)

编者按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内蒙古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思想的力量”专栏,通过领读必学书目,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专栏第十期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郑丽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瞳通过音频形式带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原文。 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郑丽明 两年前,我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之问。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法国有句谚语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已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一,坚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受到冲击。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我们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坚持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当前,国际竞争摩擦呈上升之势,地缘博弈色彩明显加重,国际社会信任和合作受到侵蚀。我们要把互尊互信挺在前头,把对话协商利用起来,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要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让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信互敬。当前中欧关系中合作是主流,即使有竞争,也应是良性竞争。我们要相互信任,并肩前行。 第三,坚持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人类今天所处的安全环境仍然堪忧,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恐怖主义仍然猖獗,不少国家民众特别是儿童饱受战火摧残。我们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摒弃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已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各国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世界长久和平。 第四,坚持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更好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引导经济全球化更加健康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丰富了国际经济合作理念和多边主义内涵,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我们欢迎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 251-253页 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洋 今天,我们进行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内容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认识和把握世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及面临的问题,明确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路举措。 近年来,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长期以来,我一直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2000年我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建设“数字福建”,2003年在浙江工作期间又提出建设“数字浙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同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得到各国领导人和企业家的普遍认同;2017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2018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 534-539页 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 生态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 郭瞳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丰富的内容,但要注重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这里,我强调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看清发展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是,历史道路不会是平坦的、笔直的,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的五百多年间,就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这就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蜿蜒曲折,却始终奔腾向前。正确认识这种曲折,同看得到前进大势同样重要。现在,一些人宣扬所谓“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说到底,不是意识形态偏见,就是历史短见。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在现实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实践。要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中,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第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们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互动,也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很多学生遇到国内问题,就会习惯性地问国外是怎么样的,喜欢拿西方来比。如果没有正确立场和方法,往往会得出模糊甚至错误的结论。学生中的很多思想问题,根源就在于此。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应该而且必须回答好。 我们说中国道路走得对、行得通,不是哪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历史和现实作出的回答,是国际对比得出的结论。我们讲中国特色,既是独具特色的,又是独具优势的。 比如,我们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方方面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能够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相比之下,以政党轮替、三权鼎立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政治体制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弊端和局限性。所谓“权力制衡”演变为权力掣肘,党派博弈绑架国家利益。一些国家盲目移植或“被输入”西方政治体制模式,结果陷入无休止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 还比如,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拿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成绩单。而世界上一些国家脱离本国实际,套用新自由主义开出的药方,结果跌入发展陷阱,难以自拔。 再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成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减贫任务,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而且现在推进力度很大,成效明显。这是绝无仅有的历史性成就,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贡献。联合国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制度优势,党和国家集中力量抓,全社会都来帮。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领域都可以列举很多。对这些事实要理直气壮讲、深入透彻讲,帮助学生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信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有人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我们要通过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到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 第三,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进程完全吻合。亲自参与这个伟大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要向学生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讲清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当代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限光明。要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第四,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把远大志向变成现实,既要求得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又要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引导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要帮助学生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好青年志在四方,要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540-543页

/ 主题教育

46 浏览  ·  0 赞

内蒙古统一战线2023年第四期“同心学习·立德圆梦”读书会举行

8月23日,内蒙古统一战线2023年第四期“同心学习·立德圆梦”读书会在我校举行。 本期读书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主题,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领学解读,5位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领导班子成员,我校负责同志,部分区直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代表60余人参加。

/ 其他

19 浏览  ·  0 赞

登上《人民日报》,为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张泽宇点赞!

“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 ——内大星辉系列之一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我校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以青春奋斗的姿态勇担使命,扎根北疆、奉献国家,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朋辈示范作用,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内大融媒体推出“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内大星辉系列。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样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2022年5月4日,《人民日报》用四个整版刊登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和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泽宇名列其中。 初夏五月,蔚蓝的天空既让人视野开阔,又使人心旷神怡,万物蓬勃,一切都在奋力向上生长。 计算机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泽宇完成了他的毕业论文,即将为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张泽宇是我校计算机学院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本科生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等十余项奖项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主持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带队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14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竞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成功申请了两项软件著作权。并积极参加“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与志愿活动。目前已推免至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去学习每门课程,张泽宇坚信“成绩是学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他十分注重日常学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整理,遇到问题就自己搜索相关资料或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他还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善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献进行学习,这不仅解决了很多专业问题,还培养了他看阅读的好习惯。大学四年期间,张泽宇同学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各科知识,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并在课后及时巩固复习,正是因为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和对学习的热情,他取得了绩点排名专业第一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本科生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单项奖学金创新奖、三好学生等学业奖励。 勤于思考,不断扩展自己的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且勤于动手实践,张泽宇已经获得了两项软件著作权。他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华为杯ACM程序设计大赛”三等奖、“内蒙古大学第十五届ACM春季赛”三等奖等十余项奖项。通过参加这些学科竞赛,不但提高了他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让他懂得了如何进行团队的协调,增强了他的团队协作能力。在竞赛的过程中,他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他也不骄傲,而是继续努力学习,争取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失败了他也不气馁,而是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想办法加以弥补。他还在大二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担任项目主持人。他充分发挥项目主持人的作用,协调项目的推进工作,项目结题评级为优秀。通过主持项目的研究工作,他学习到了项目研究工作的基本流程,进一步扩宽了他的知识面,提高了他的专业能力,也让他的思维变得更具有创新性。 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张泽宇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多彩,有着奋斗的足迹和闪光的青春。未来他会继续在学习中积累,在探索中成长,在拼搏中逐梦,做最好的自己! 广大青年学生要向先进学习、向榜样学习,牢记党的教诲,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 校园活动

5 浏览  ·  0 赞

计算机学院博士生何树林入选2022年度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计划”

“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 ——内大星辉系列之五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我校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以青春奋斗的姿态勇担使命,扎根北疆、奉献国家,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朋辈示范作用,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内大融媒体推出“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内大星辉系列。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入选2022年度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计划”的学子有多“牛”! 2022年4月27日,计算机(软件)学院张学良教授课题组2021级博士研究生何树林同学经过紧张的函评、激烈地在线答辩等环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入选2022年度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计划”。 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计划于2017年首次发布,旨在选拔对科学研究有热情、有潜力的学生,帮助其在科研道路上探索前行,携手高校培养一批勇于求真探索,支撑科技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入选学生将在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下,以产业真实场景及海量数据为科学试验田,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验证学术理论,发表高水平论文。截至目前,项目培养了来自海内外7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80余位科研精英人才,多项科研成果已在真实场景及数据中验证、转化,并发表于NeurIPS、CVPR、AAAI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 今年该计划发布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碳中和、量子计算等14个前沿技术方向。共收到全球近百所高校优秀学生的申请,经过盲审初评、答辩终评等多轮激烈评选,最终70余名学生入选。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申请者需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以骨干身份参与省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并作出重要贡献,或获得国家级或世界级学术或竞赛相关奖项。 何树林同学于2019年在内蒙古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取得学士学位。本科期间成绩优异,曾担任了“内蒙古大学精英开发者联盟”第5任联合主席。2019年考入内蒙古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在张学良教授课题组攻读硕士学位,2021年申请硕博连读转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目标说话人抽取、单通道语音增强。 何树林在本科时参加了计算机(软件)学院精英学生开发者联盟(IMUDGES),课余时间通过张学良老师的教学和指导,在大三时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开始申请参加张学良老师的研究生组会进行智能语音处理领域的学习。由于经常参加计算机专业相关领域的比赛,他的工程能力成长迅速,对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硕士一年级时,在张学良教授和张晖副教授的指导下,何树林与同课题组的李号博士(目前在南方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共同提出了新颖的多级特征提取的目标说话人抽取网络,极大地提高了频域说话人抽取的性能,该成果被语音声学领域的顶级会议ICASSP 2019接收。截止目前,何树林在语音领域顶级会议ICASSP和INTERSPEECH共发表3篇论文。 计算机(软件)学院鼓励在读学硕及专硕均可申请硕博连读,优秀的推免本科生可申请直博,多数博士生入学时即具备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和培养潜质;同时,学院针对不同类别博士生,不断推进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建设,拓宽对外交流访学渠道,博士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本硕博贯通起来培养有利于个人能力成长,方便深入研究课题。“我认为研究最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有沿一个方向长期研究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我们在本科时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确定了研究方向,并且保持研究状态,本硕博连读就不需要被找工作,考博士等其他的事情所影响。”何树林说。 计算机(软件)学院全面推进以校外基地实践、产学研合作实践、校内基地实践、学生自主实践、交流访问实践五部分构成的多元化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区内外基地20余家,含3家自治区级联合培养基地,推荐并遴选多名行业导师,开展了联合课程建设、双导师实践创新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多维度合作,形成了“课题征集审议”“双导师合作培养”“实践管理及安全”“实践过程考核”等多项制度,有力地保障了课题质量、实践质量及培养质量。依托产业项目,行业导师在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校企联培,我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经验资源和企业的产业落地能力在张学良老师(导师),饶为老师(企业导师)的帮助下相结合,促进科研工作的落地,让科研工作快速转换为产业应用,这对应用型研究的帮助是巨大的。”何树林说。 何树林同学在腾讯公司科研访问和联合培养期间,参与“声纹识别及说话人提取”课题。结合信号处理知识和深度学习技术,接触产业真实问题、拓展科研思路、验证学术理论、联合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与何树林同学进行合作的企业导师为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高级研究员饶为博士。饶为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其在音频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30多篇文章,曾担任国际语音会议ASRU 2019组织委员会成员。 企业拥有着更贴近产业的环境,企业导师拥有更加丰富的应对实际应用场景的经验和技巧。“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接触产业界,将科研和产业落地相结合。”计算机(软件)学院院长周建涛教授说。 2020年计算机(软件)学院研究生郝翔同学首次入选“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何树林同学是计算机(软件)学院第二位入选该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生。两位研究生相继入选“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是近年来计算机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建设,完善建立硕博连读、本硕博贯通等培养模式,鼓励跨学科、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大力推进卓越研究生培养计划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 其他

4 浏览  ·  0 赞
1...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 145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