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晚上19:00,随着penny老师与闫冰梅老师的入场,本学期第一次英语沙龙在图书馆(北校区)五楼外文阅览室共享空间举办。
Penny老师介绍了自己是希腊人,现在是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教老师。闫老师是图书馆老师,英语沙龙的组织者。为了活跃英语沙龙气氛,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闫老师会定期邀请外籍教师、各国留学生与同学们进行现场交流。
一开始,Penny老师热情的让大家坐的近一些,方便了大家的交流。老师让每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包括姓名、年级、专业以及对专业的理解等。大家都踊跃发言,积极介绍自己,每个人都有各自对本专业的理解和认知。选择它的初衷,以及未来的方向。
随后闫老师也对大家在对话中语法的错误进行了点评,并且表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沙龙中都能积极进行发言。
图片 11
/ 读书会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内蒙古大学“信仰·航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分享活动于2018年5月6日下午2:00在南校区哲学思想实验室举行了“马克思与青年”主题座谈会,探讨马克思主义与青年成长成才的关系,帮助广大青年坚定信仰、树立航标,以此表达对马克思的深沉纪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警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次活动是桃李湖畔·读书会第17期,“信仰·航标——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读书分享会第7期,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内蒙古大学委员会、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主办,哲学学院“爱智之旅”哲学经典读书会承办。
哲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盛立民博士为座谈会致辞,指出“信仰·航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分享活动系列活动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使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活”起来和“火”起来,希望同学们能以青年马克思为榜样既树立崇高理想又脚踏实地,勉励同学们把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座谈会以观看纪念影片《年轻的卡尔·马克思》的形式开始。该片由海地导演拉乌尔·佩克执导,讲述了26岁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后前往英国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写出《共产党宣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血有肉地展现了两人青年时期致力于彻底改变当时世界的理想和热情。随后,分享嘉宾与现场青年学生围绕“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当代青年为什么需要马克思”、“马克思能给当代青年带来什么”三个篇章依次展开了讨论。讨论间隙,青年学生代表南赫、王琳娇、张新、张冉昕等化身“朗读者”,为大家带来了“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的自白”等感人故事,重温了《共产党宣言》《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脍炙人口的马克思著作经典片段,以穿越时空的声音,向卡尔·马克思致敬。
座谈会上,几位分享嘉宾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先后发言并与现场青年学生进行了互动。程宝华博士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懈追求理想的一生,从“为全人类幸福而工作”到“解放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体现了马克思个人理想的成熟,勾勒了马克思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形成。邹海燕博士从自身学习并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信仰的鲜活案例出发,指出认识马克思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关切之中感受马克思,认识马克思不能离开对他经典著作的研读和把握。潘兆云博士则以扎实的哲学史理论功底分析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几个基本来源,分享了他眼中的青年马克思与其所处时代的互动关系,勉励广大青年学子不忘初心、努力奋斗。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青年学生围绕自己的观影和阅读体验用关键词概括了自己眼中的青年马克思。“奋斗、坚持、清醒、敢于质疑权威......”,同学们在评价青年马克思的过程中也抒发着自己对青春理想的感悟。几位分享嘉宾针对青年关于“马克思为什么喜欢红色”“马克思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等问题作了现场解答,加深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的全方位理解。来自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还带来了精彩的说唱表演《马克思是个九零后》,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次活动是落实全国和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活动。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活动,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加入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队伍中,感受马克思的格局、眼界、气度、思维和智慧,并让阅读经典成为一生的好习惯,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增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看家本领。
本次座谈会是本学期“信仰·航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分享系列活动的开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局之年里,还将举办《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竞赛和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
图片 8
视频 1
/ 读书会
2018年5月11日(星期五)16:30-18:00,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主办、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承办的【桃李湖畔·真人图书(27)】投笔从戎报效祖国(2),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北区)五楼外文共享空间举行。
本期【桃李湖畔·真人图书】主人公是三尺机台保障先锋董赞亮(2016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装甲劲旅侦察尖兵齐亚杰(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位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士兵,线下分享他们丰富多彩的“携笔从戎报效祖国”大学生军旅经历。
分享会开始,身着戎装的导读常玉兰(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介绍到场的嘉宾李亚超(桃李湖畔真人图书首期主人公,内蒙古大学首届“璀璨群星耀内大”国防之星,国防教育协会会长、读者协会首届主席)。
随后,由“桃李湖畔·真人图书”首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主人公李亚超宣读《习主席在2017年9月23日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在信中,习主席讲到“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志士多有投笔从戎的家国情怀。抗战时期,许多南开学子就主动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如今,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希望你们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慷慨激昂的文字,让我们对大学生士兵的敬意油然而生。
接着,董赞亮、齐亚杰、李亚超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当年入伍的原因与刚加入部队时的感受和充实的军旅生活,他们说“这段军旅生涯将是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在部队,他们锻炼了自己,磨砺了坚强的意志,最重要的是还在那儿收获了温暖与感动–来自战友的鼓励与关怀。”
分享结束后,主人公与嘉宾一同解答了在校大学生入伍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退役后返校学习会不会不适应;成绩是否会受到影响;在部队的生活是不是很枯燥等等。大家就当兵入伍的细节进行提问,嘉宾们一一耐心解答并提出真实可行的建议。
最后,由图书馆闫冰梅副研究馆员为真人图书的主人公及嘉宾颁发“桃李湖畔·真人图书”荣誉证书,以志纪念。
青春是人生这本真人书中最明媚的篇章,大学生士兵的军旅生涯更是不一样的光彩。不管人生的选择如何,比选择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图片 10
/ 真人图书
本期【桃李湖畔·真人图书】我们请到了维京国际教育创始人,北欧留学咨询第一人,PTE内蒙古推广第一人王彤老师,与我们分享出国咨询及培训经验。
主人公简介
王彤
维京国际教育创始人
北欧留学咨询第一人
PTE内蒙古推广第一人
北欧旅居5年,和朋友开办旅游公司,2006年接待国家总理温家宝访问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受到外交部驻芬兰大使馆的表彰,并多次配合使馆接待国家领导,各省市访问考察团。
2009年回国,创办维京国际教育至今,成功规划内蒙古学子赴海外留学、移民。
合作院校遍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
机构简介
维京国际教育是一家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留学移民公司。维京国际教育在加拿大、北欧、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都有办事处。维京国际教育通过近10年的品牌运营,已经成功将内蒙古众多学子送往国外。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力、银行、保险、信托、房地产、建筑、教育等。
谁的青春不迷茫!维京国际教育是你未来人生路上的引领者。
2018年5月11日(周五)下午14:30,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主办、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承办的【桃李湖畔·真人图书(26)】期 校友故事汇 王彤:你飞翔的路上有我们相伴,在图书馆五楼外文共享空间顺利举行。
本期【桃李湖畔·真人图书】旨在加快推进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提高内蒙古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本期真人图书主人公是维京国际教育创始人,北欧留学咨询第一人,PTE内蒙古推广第一人王彤先生与我们分享出国咨询及培训的经验。
首先,由闫冰梅副研究馆员导读(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桃李湖畔·真人图书《梅兰诗社》主人公)介绍了主人公王彤先生概况。
王彤先生从初入内蒙古大学,与段满福博士(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桃李湖畔·真人图书 《满福将军》主人公)和张晓华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成为校友开始讲起,主要从他个人的奋斗史,维京国际教育学院的创立和PET教育三方面进行讲解。
主人公王彤先生在介绍个人艰辛的奋斗史后,以“合理的规划是成功留学的第一步”引出“维京国际教育学院”的创立初衷,同时介绍了许多维京国际教育学院成功助力的内蒙古学子远赴海外留学、移民的成功案例。王彤先生在他的介绍中着重强调①英语学习要坚持②信息即是财富,注重社会历练③主动尝试寻找机遇三个方面。
之后,导读闫冰梅副研究馆员,主人公王彤先生、嘉宾段满福博士、嘉宾张晓华博士就现代留学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讨论了年轻人需要拼搏,路要自己去走的重要性。
最后闫冰梅老师为求学之路上的莘莘学子推荐DIY和裸考的方式,还十分贴心地介绍了寄托、一亩三分地、太傻三个留学论坛。并对本书做出总结:不要给自己预设障碍,要给自己多一条路。“-”工作 “+”留学 早做规划。
图片 13
视频 1
/ 真人图书
春到人间万物知,无限风光在书卷。借一段静好时光,掬一捧似水流年,一卷雅书,二三闲思,弄书香满衣。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纪念世界读书日第12届读书节隆重开幕,阅读经典,礼敬中华。
本届读书节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桃李湖畔·书香内大”文化育人项目建设持续开展。2018年,图书馆将作为重要文化平台和载体,继续开展名师讲堂、真人图书、原创诗词大赛等阅读推广文化育人活动,丰富内大学子的读书学习生活,不断充实师生的精神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建设书香内大。
读有故事的人,做有深度的书,每一个优秀的个体都是一本移动的好书。5月6日、7日,图书馆举办了桃李湖畔·真人图书第24、25期线下分享活动,引领师生“共读”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实践者的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更,带给我们的“诗词之美”。
陈更,1992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后被保送为北京大学直博生,是中国诗词大会会造机器人的诗词才女。2013年参加第一季《中华好诗词》,2016年登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擂台,代表作《几生修得到梅花》。因在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被选为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形象代言人,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推广大使”。作品曾发表于《光明日报》等媒体,现为《北京晚报》《意林》专栏作者。
陈更从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讲起,音乐、美术以及所有可以表达情感的形式都可以归类到文学的范畴,而鲍勃迪伦的可贵正是在于他带来了全新的诗意。由此陈更引出了本次她要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诗意?答案,在她诗香弥漫的娓娓道来中,如雨后山林的薄雾渐渐散去,山高水阔的天地中,留下了陈更眼中“诗意”的轮廓。
没有千篇一律的书本定义,陈更根据自己的理解,带领大家从诗人本身去找答案。她先给大家讲了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意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结婚生子、没有柴米油盐、没有与人交流的女人,在生命最接近生死、宇宙、自然、永恒的境界中,保留着最纯真的自己,写下了让陈更感到自己的灵魂受到强烈震撼的诗篇。只有拥有独立之思想与自由之灵魂的诗人,才能写下给人以灵魂震撼力的诗篇。而灵魂震撼力,就是“诗意”最好的诠释。由此,出口成章的陈更自由切换到中国古典诗词,那么多美丽到极致、给人以灵魂震撼的诗词陈更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并以李白、陶渊明这两位诗人为例,光风霁月中,带我们领略古典诗词的生命体悟。痛苦和探索留给自己,温柔与敦厚留在诗里,留给别人。
陈更又从亲情、爱情、友情三个方面通过引用并解读大量的诗词,与我们分享了读诗词的切身体会:技术化的分析诗词永远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对诗词的感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古典诗词融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古典诗词最完美的解读。但求世界微尘吾宁爱憎,红尘素居心有静土;惟愿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在第24期的互动环节中,桃李湖畔·真人图书的嘉宾、内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首届桃李湖畔·原创诗词大赛(教师组)诗仙奖的获得者、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赵乐博士,分享了她的观点和感悟;曾与陈更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同场竞技的内大校友,硕士毕业于内大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包雪芳现场用蒙古语朗诵了古典诗词;多名同学用类似《中国诗词大会》的“说景对诗”的方式,与陈更进行了互动。
第25期桃李湖畔·真人图书的嘉宾、首届桃李湖畔·原创诗词大赛最佳诗词贡献奖的获得者、内大校史办主任乔旺老师,在互动环节谈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对陈更同学作为理工科学生在中华诗词传承方面所有的积累和传承实践,给于了高度评价。
在第25期读者的互动环节,三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于诗词和阅读的理解和疑惑,陈更一一进行解答。她提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局限性,有不可改变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的观点,并指出读诗词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口吐锦绣,而单纯地愉悦自己,读给自己听,提倡大家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里,将“锁链人生”重新变为氤氲的雾气,享受生命的愉悦。陈更还谈到了读诗词与作科研的关系,指出良好的诗词修养可以给科研工作以促进和启迪。
好书推荐《几生修得到梅花》
她在书中将自己理科生涯中的诗意光阴一一重现——“咦?李白的诗怎么背起来这么快”的惊喜,“姜夔真是好高冷啊”的发现,杨万里人生之秋的返璞归真,诗人藏在隐喻中的温柔与慈悲。她让你看到她是如何从浩渺的诗词世界中拓出一条自得其乐之路的,她让你看到她在繁杂俗世中金钟罩铁布衫般的一片清净。她把笼在她身上迷雾般的文与理的矛盾吹开,让你看到诗词是如何在科研中给她力量。她在努力做到,悠然心会,妙处能与君说。几生修得到梅花
图片 10
/ 真人图书
春到人间万物知,无限风光在书卷。借一段静好时光,掬一捧似水流年,一卷雅书,二三闲思,弄书香满衣。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潮中,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纪念世界读书日第12届读书节隆重开幕,阅读经典,礼敬中华。
本届读书节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桃李湖畔·书香内大”文化育人项目建设持续开展。2018年,图书馆将作为重要文化平台和载体,继续开展名师讲堂、真人图书、原创诗词大赛等阅读推广文化育人活动,丰富内大学子的读书学习生活,不断充实师生的精神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建设书香内大。
读有故事的人,做有深度的书,每一个优秀的个体都是一本移动的好书。5月6日、7日,图书馆举办了桃李湖畔·真人图书第24、25期线下分享活动,引领师生“共读”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实践者的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更,带给我们的“诗词之美”。
陈更,1992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后被保送为北京大学直博生,是中国诗词大会会造机器人的诗词才女。2013年参加第一季《中华好诗词》,2016年登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擂台,代表作《几生修得到梅花》。因在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被选为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形象代言人,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推广大使”。作品曾发表于《光明日报》等媒体,现为《北京晚报》《意林》专栏作者。
关于诗意
陈更从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讲起,音乐、美术以及所有可以表达情感的形式都可以归类到文学的范畴,而鲍勃迪伦的可贵正是在于他带来了全新的诗意。由此陈更引出了本次她要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诗意?答案,在她诗香弥漫的娓娓道来中,如雨后山林的薄雾渐渐散去,山高水阔的天地中,留下了陈更眼中“诗意”的轮廓。
没有千篇一律的书本定义,陈更根据自己的理解,带领大家从诗人本身去找答案。她先给大家讲了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意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结婚生子、没有柴米油盐、没有与人交流的女人,在生命最接近生死、宇宙、自然、永恒的境界中,保留着最纯真的自己,写下了让陈更感到自己的灵魂受到强烈震撼的诗篇。只有拥有独立之思想与自由之灵魂的诗人,才能写下给人以灵魂震撼力的诗篇。而灵魂震撼力,就是“诗意”最好的诠释。由此,出口成章的陈更自由切换到中国古典诗词,那么多美丽到极致、给人以灵魂震撼的诗词陈更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并以李白、陶渊明这两位诗人为例,光风霁月中,带我们领略古典诗词的生命体悟。痛苦和探索留给自己,温柔与敦厚留在诗里,留给别人。
关于感觉
陈更又从亲情、爱情、友情三个方面通过引用并解读大量的诗词,与我们分享了读诗词的切身体会:技术化的分析诗词永远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对诗词的感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古典诗词融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古典诗词最完美的解读。但求世界微尘吾宁爱憎,红尘素居心有静土;惟愿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互动与建议
在第24期的互动环节中,桃李湖畔·真人图书的嘉宾、内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首届桃李湖畔·原创诗词大赛(教师组)诗仙奖的获得者、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赵乐博士,分享了她的观点和感悟;曾与陈更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同场竞技的内大校友,硕士毕业于内大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包雪芳现场用蒙古语朗诵了古典诗词;多名同学用类似《中国诗词大会》的“说景对诗”的方式,与陈更进行了互动。
第25期桃李湖畔·真人图书的嘉宾、首届桃李湖畔·原创诗词大赛最佳诗词贡献奖的获得者、内大校史办主任乔旺老师,在互动环节谈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对陈更同学作为理工科学生在中华诗词传承方面所有的积累和传承实践,给于了高度评价。
在第25期读者的互动环节,三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于诗词和阅读的理解和疑惑,陈更一一进行解答。她提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局限性,有不可改变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的观点,并指出读诗词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口吐锦绣,而单纯地愉悦自己,读给自己听,提倡大家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里,将“锁链人生”重新变为氤氲的雾气,享受生命的愉悦。陈更还谈到了读诗词与作科研的关系,指出良好的诗词修养可以给科研工作以促进和启迪。
她在书中将自己理科生涯中的诗意光阴一一重现——“咦?李白的诗怎么背起来这么快”的惊喜,“姜夔真是好高冷啊”的发现,杨万里人生之秋的返璞归真,诗人藏在隐喻中的温柔与慈悲。她让你看到她是如何从浩渺的诗词世界中拓出一条自得其乐之路的,她让你看到她在繁杂俗世中金钟罩铁布衫般的一片清净。她把笼在她身上迷雾般的文与理的矛盾吹开,让你看到诗词是如何在科研中给她力量。她在努力做到,悠然心会,妙处能与君说。几生修得到梅花,这是陈更对自己
图片 20
/ 校园活动
“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设立于2003年,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活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收集组织高校学生的优秀影像作品进行展映与交流,让青年导演与高校影像爱好者共同交流创作心得、分享创作经验,促进青年影像的传播与成长。“半夏”秉承以新颖视角、先锋手段关注社会和人的主张,强调青年影像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触觉,为青年影像人搭建起了一个极其专业而开放的交流平台。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于2018年6月5日——6月7日,与“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主办方合作,与全国100所高校联合承办展映活动——“星主页”2018第十六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为我校学子搭建影像交流平台。
时间:2018年6月5日—6月7日 19:00-21:00
地点:内大图书馆(北校区)二楼报告厅;内大(南校区)哲学思想实验室
在我校南北校区展出主题有:《在路上》、《寻隐者》、《流浪人》,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硕)任英主持。
《在路上》系列影像作品包括《海平面之下 Below the Sea Level》、《绿洲 Oasis》、《天使 Hope》、《藕 Lotus Root》和《迷宫 The Maze》;
《寻隐者》系列影像作品包括《未知 Unknown》、《饿死诗人 My Poem》、《榴莲榴莲 Chronicle of a Durian》和《山间一日Love and Loss》;
《流浪人》系列影像作品包括《粉色药丸 Pink Pill》、《卡瓦格博 Kawakarpo》、《从心所欲 Life as he likes》和《边缘年代 Migrant-WorkPoet》。
本次展示的影片由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制作,风格各异,在校内得到同学们的广泛响应,学生参与活动达三百人次。
活动结束之后,主持人对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能与图书馆相遇于2019年“半夏的纪念”
图片 7
视频 1
/ 校园活动
今年6月9日是第11个国际档案日,这次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今年又恰逢我国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我校的各项工作 跟随国家改革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学校基础工作之一的档案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档案作为历史的载体,其中的数据见证了学校在改革开放40年来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教学水平及科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体制及档案的收集范围、利用方法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值此国际档案日之际,我们通过学校档案数据展现40年来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变化,并以多个时间切入点,见微知著,用档案见证了内蒙古大学改革开放40年中令人瞩目的成就,见证学校的档案工作的发展变化。
一、内蒙古大学的档案工作
内蒙古大学档案工作管理机构为内蒙古大学档案馆,前身为校办档案室,2004年成立档案馆。同年12月档案馆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档案目标管理特级单位及利用考核服务优秀单位,2016年12月晋升为内蒙古机关档案工作测评一级单位。
档案馆既是学校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时也是学校档案集中统一、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的基地,担负着全校档案资源建设的重任,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利用、编研、统计等工作。现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5人,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50人,兼职档案管理人员73人,2016年建立了全校的档案管理机构网络。
目前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已经逐渐实行了现代化管理,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拥有内蒙古大学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及各类数据库,录有案卷级、文件级目录20余万条,并已开展全文检索。 目前,档案全文数字化建设工作还在持续进行,这在内蒙古地区高校中属于首创,目前已完成了90余万页的档案全文扫描并建立了全文数据库,实现了网上全文检索和利用,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检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纸质档案的安全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档案的利用数量及门类的不断增加,档案馆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及档案的利用率都在不断提高。档案馆不仅为学校党政管理、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档案材料,还将服务扩展到全社会。档案馆所保管学籍档案含有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高职高专四个层次,为毕业生在就业、留学、职称评定、资格审查、学历学位认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学历认证、补充完善人事档案材料、人事考察、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目前利用率最高的就是此类档案。
学籍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内容包括:(1) 出具个人学籍材料复印件,如新生录取名册、毕业生名册、成绩单、研究生学籍表、答辩、学位授予等材料,在加盖“内蒙古大学档案专用章”后,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2)出具相关证明,如高考录取批次证明、蒙语授课证明、高考成绩证明、毕业证明、学位证明、双学位证明等等;(3)学历学位成绩认证,为用人单位、内蒙古教育厅认证中心、教育部学位认证中心等单位核实学籍信息;(4)办理出国留学相关材料,包括中英文成绩单、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翻译件等。对外地的利用者档案馆还开展了邮件或电话预约,提供异地办理服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利用者。
在编研方面档案馆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编撰出版了《内蒙古大学年鉴》 2009卷,填补了内蒙古大学年鉴出版的空白。其他年代的年鉴正在陆续出版中。同时,基于实际工作内容及需要,档案馆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相关科研论文,部分论文获得了各类奖励。
二、内蒙古大学教学、科研发展一览表
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大学的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进步,尤其是教学和科研方面,丰富的档案馆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截取几个时间点,通过馆藏数据,充分说明这些年来所取得的进步。
图片 21
/ 漫游校史
亲爱的你,是否记得刚入学的场景?
亲爱的你,如今就要离去各奔前程。
此刻,我们有太多想对你说的话。
此时,你我各有太多感触。
昨日仿佛一梦蹉跎,
匆匆回首,你在图书馆里度过多少时光?
这片知识的阔野,
给予你奋斗的力量,成为你坚实的后盾。
因为书籍,我们相遇在此;
因为书籍,我们并肩同行。
即将迎来新一年毕业季,对于将要扬帆远航的毕业生而言毕业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端。为纪念读者与图书馆共同度过的难忘时光,祝愿即将毕业的读者朋友拥有崭新的而美好的明天,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开展“毕业季·图书馆印记”欢送毕业生活动。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为即将扬帆远航的学子精心准备小小纪念品,记录毕业生大学四年的阅读足迹,封存与图书馆的美好时光。
图片 5
/ 校园活动
一生的情缘——我与内大图书馆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又是一个微风送暖的春天,我斜坐在宽宽的矮矮的桃李湖围栏上,几步远的地方就是川流不息的巍峨的建筑——内蒙古大学北区图书馆。与图书馆相映成趣的高大的垂柳,用它婀娜的手臂,在粼粼铺开的水面上,抒写着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塞外青城的呼和浩特,建立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内蒙古大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云集于内大,书香萦绕于内大。在70年代末,一座方正的淡绿色的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是内大最老的图书馆。生长于校园中的我,从小就喜欢牵着妈妈的手,一蹦一跳地到内大的校园里探索新的世界。内大的规划布局几经变迁,还记得我最喜欢的地方是现在校区中央成吉思汗雕像的位置,当时还是一个带有80年代气息的花园。花园中错落有致地布排着几个花坛。每个花坛都是筑土为坛,坛沿是宽宽的水泥边,小孩子或坐或卧在坛沿,但我们更喜欢的是攀上坛沿,踏入花坛中零距离接触各种各样的叫不上名字的、鲜艳怒放的花朵。在花园的北边,是一排丁香花树。茂密的树丛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为树丛正北方的老图书馆吹去阵阵香气。我总是喜欢掩映在丁香树丛后,盯着图书馆那高高的台阶上遥远的大门,看着进进出出的青年学子,心里生出无限羡慕——他们都是大学生呢。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那个对神秘的图书馆充满了无限遐想的年幼的我,在21世纪来到时,已经有幸成为内大学子中的一员。何幸之有,2000年的时候,我亲历了图书馆的新老交接的历史时刻。2000年,北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宏阔的外观,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便捷的借阅流程,营造出了现代化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桃花源”——图书新馆。新馆的优势使得当时的我们不得不顶着寒风排队守候在图书馆门外,只为一开门能冲入馆中占一个座位,可见当年一座之难求。虽然当年的求学生涯已然时过境迁,但课余以图书馆为核心的“痛并快乐着”的生活却如在目前,鲜活一如昨天。
而今,当我用目光抚摩着依然伟岸挺拔的图书馆,我已经在她的陪伴中完成了学业,成长为一位内大的教师。今天的图书馆顺时而为,她每年不间断提高藏书量、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她不仅没有苍老,反而经过内部改造后愈加充满活力和热情,今天的学子再也不用顶风冒雪排队占座,也能随时随地获得一席之地。作为教师的我与图书馆的情缘则掀开了新的一页。图书馆为我提供了备课所需的文献资料,同时,更为便捷的是,通过图书馆的网络平台,可以触摸到最新的学术前沿。她为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图书馆伴随了我的成长,我则见证了图书馆从未老去的精神气质。她就像一位曼妙的少女,皓齿朱唇,目光流盼,驻足于零露溥兮的绿茵边,含睇默待着青年学子的注视;她更像一位才学满腹的学者,目光深邃,凝神静思,稳立在桃花烟雨的曲岸边,睿智而和善地等待着青年学子的造访;她还像一位充满深情的母亲,柔情满眼,无语无求,不知疲倦地坚守在晨钟暮鼓的校园里,随时准备着青年学子的归来。她用无私的胸怀,提供给我们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读书,当我们的才华不足以撑起梦想的时候,请别忘记这片真诚而深情的沃土——图书馆。情所系,心所忠,爱而慕之,眷而依之,情缘无尽,唯尔何求!
难掩深情,继而有赋,不揣鄙陋,贻笑大方,其辞曰:归化故郡,塞外新城。金河卧鸥波,青山振松涛。塞外明珠,首倡庠序。人才汇聚,先兴东壁。览斯宇之所处,实显敞而寡仇。于时诚知青律,寒少而萌芽渐坼。渐入仲春,欣以信美。其景若何?有地皆秀,无枝不荣。背桃林之郁茂,临曲水之清汤。俯绿波之轻漾,摇弱柳之连翩。杂柳色纸暗香,融雀噪于闲静。波拱湖心之小洲,风催桃源之春趣。野鸭欠暖睡之逸羽,双燕交馨情之长颈。物实欣欣以向荣,人亦眷眷于春计。其计如何?穿迴岸,怀朝气。步临东壁图书,心慕西园翰墨。其楼之形,巍峨以外览,海容以内顾。遍置高阁,鳞次栉比。列阵之长蛇,划一之蚁布。叠层层之峻楼,实密密之阁架。书籍高低错落,薄册大小有序。目眩五色斑斓,心摇百家争鸣。人言滴水可藏海,当海见将焉处?幸阅时以无设,唯有生难无穷。伴煌煌之明灯,悟漫漫之人生。遭实境之困厄,惠解颐于先哲。愿登阶而高攀,备专识于习集。唯赖东壁之秘府,汇人类之思华。徜徉于思想之薮泽,扶摇于知识之天空。冀当常临秘府,必假高衢而骋力。时恰娇莺以啼春,物性自萌,必沐春顺性,潜颖于春,发秀于秋,宣东壁君之旨曰:原非我有,唯待君来。
图片 1
/ 梅兰诗社
《纸短情长》内大版
演唱:白立洋
作词:李壮,韩佳,李晨
你陪我步入韶华
度过青春年少
时光匆匆游走
斑驳光影的主楼
桃李湖畔温柔
操场上的欢笑
岁月无法停留
再会时问候
真的不想分离
在内大校园里
那平凡难忘的
是我最不舍得
纸短情长啊
道不尽太多可惜
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啊
怎么要分别了她
挥手放不下牵挂
再见了我的青春
我的内大
祝福她
纸短情长啊
诉不完无尽牵挂
我的故事还是关于你啊
我与你不期而遇
在那懵懂年纪
时光匆匆流去
日历上分别的日期
怎么能说再见
心中有万千语
岁月无法停留
欲语泪先流
我真的好爱你
桃李湖畔春风里
你看似寻常的
是我最难忘的
纸短情长啊
道不尽太多情话
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啊
怎么会爱上了她
好希望带她回家
清空了我的心海
把你装下
在盛夏
纸短情长啊
带不走一草一木
我的故事还是关于你啊
真的不想分离
在内大校园里
那平凡难忘的
是我最不舍得
纸短情长啊
道不尽太多可惜
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啊
怎么要分别了她
挥手放不下牵挂
再见了我的青春
我的内大
祝福她
纸短情长啊
诉不完无尽牵挂
我的故事还是关于你啊
图片 2
视频 1
/ 学生原创作品
为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研讨、分享和交流”等方式锻炼青年学生深入思考和精细阅读能力,引导青年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2018年6月12日17:00,“信仰·航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报告分享会在内蒙古大学南校区图书馆圆弧厅一号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内蒙古大学委员会、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由哲学学院“爱智之旅”哲学经典读书会承办。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吕俊老师、哲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盛立民副教授、哲学学院讲师张海燕博士、哲学学院学生辅导员刘剑博士、哲学学院86级校友苏凤梅出席了本次读书分享会。哲学学院2016级研究生王琳娇、2017级本科生吴玄语主持本次活动。
颁奖仪式
在读书分享会正式开始前,进行了“信仰·航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报告比赛的颁奖仪式。本次读书报告比赛推荐阅读书目是《共产党宣言》,以此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自2018年5月5日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开始征稿,活动历时一个月,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6名,并选取获得读书报告竞赛一二等奖的五名同学在读书分享会中展示自己在阅读中的思考和收获。刘实馆长、吕俊副书记、盛立民副书记、张海燕博士、刘剑博士为11位获奖者颁奖。
哲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包娜仁其木格作了题为“读《共产党宣言》有感”的分享报告,哲学学院2017级研究生韩学琴题为“从自由人联合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共产党宣言》”的分享报告,哲学学院2017级研究生刘洋洋题为“对公平社会的建构——基于《共产党宣言》的分析和思考”的分享报告,哲学学院2017级研究生吕俊女题为“浅析《共产党宣言》中的正义观”的分享报告,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17级文史哲基地班岑慧楠题为“《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和‘消灭私有制︐”的分享报告。这些分享即立足于经典著作进行理论阐释,又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紧密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同学们纷纷向分享者提问,分享嘉宾回答充分,有理有据,现场不断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使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理解更加深入。
哲学学院张海燕博士对五位同学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她从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入手,阐述了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正确方式与态度,鼓励同学们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号召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
本次活动通过直面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使同学们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格局、眼界、气度、思维和智慧,也让同学们以原著阅读为桥梁,在体验当代与马克思主义的共情、共想、共鸣的同时,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思想深度。本次活动也吸引更多同学加入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队伍中,并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所得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生的指引和行路的航灯
图片 9
视频 1
/ 读书会
为时两天的“2018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于6月8日下午在昆明云安国际会议中心圆满闭幕!闭幕式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副主任、湖南大学图书馆馆长郑章飞主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教授以《基于用户内容的资源与服务创新》为题,与在场嘉宾进行分享;清华大学图书馆邓景康馆长对本届论坛活动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总结。相比前8届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本届论坛亮点纷呈,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期两天的论坛包括2场主论坛、6场分论坛,共有45位业内专家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报告和案例分享。本届论坛既高端前沿,又接地气;既有理性分析和独到见解,又有实践经验可供借鉴,吸引了全国各高校图书馆领导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与相关企业近千人参会,为整个图书馆行业奉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报告内容涉及学科资源建设与评估计量、联盟建设及协同建设与发展、学科深度服务的创新与拓展、知识服务、智慧服务及智慧图书馆、机构知识管理、开放获取及数字学术研究、获奖图书馆创新案例分享等方面。这些专题报告围绕“新起点,新机遇,新使命——大学图书馆助力‘双一流’建设策略及实践”这个主题,不仅站位高端,思维前瞻,探讨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与路径,而且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国情,引领图书馆中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
本届论坛抓住新机遇,提高新起点,助力“双一流”建设策略与实践,积极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与会者认为,“双一流” 为大学图书馆个性化与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机会,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从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标志。“双一流” 建设对图书馆传统的资源采购、分类、典藏及服务提出了新的标准,对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大学图书馆面临重大的改革与转型。围绕学科建设开展资源建设、知识组织,拓展服务范畴,让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绩效,从潜移默化的支持转化为立竿见影的效应,这是“双一流” 建设赋予图书馆的使命。
论坛期间,代表们围绕“新起点,新机遇,新使命”这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各位大咖、专家学者从宏观的国家发展大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到微观上的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学术资源服务,从大数据条件下的出版、馆藏资源配置,数字资源使用的监控与分析,到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学科服务、科研评价服务、云服务等,每一个报告都可圈可点,掷地有声。
“2018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是今年高校图书馆领域备受关注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图书馆行业的专家以及图书馆相关的重点和标杆企业参与了此次论坛,这是一次规模大、水平高、亮点突出的大会。云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陈世波先生,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永文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教授出席并致辞。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教授等嘉宾分享了精彩报告。
本次论坛共收到了320篇论文,86个创新服务案例,数量远超往年。通过专家评审,共评选论文一等奖20篇,二等奖50篇,三等奖79篇;案例一等奖5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22个。同时还评选出本年度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网站优秀通讯员18人次。在论坛闭幕式上,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宋姬芳宣读了获奖名单,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论坛闭幕式上,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师生还献上了地方特色文化和艺术表演,让彩色云南炫动全场。
图片 21
视频 3
/ 漫游校史
根据内蒙档案局《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行政执法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通知》,6月26日下午,内蒙档案局行政执法人员杨向新处长一行四人莅临内蒙古大学档案馆进行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我校图信部副主任、档案馆馆长李华教授及档案馆全体人员参加汇报工作会议。
会议开始档案局杨向新处长向全体人员说明了此行检查的目的及相关检查规定并出示执法证件,李华教授从档案工作组织保障及档案人员队伍建设,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文件材料收集和归档状况,档案安全防范措施情况,档案移交、管理、鉴定和销毁情况,信息化工作建设情况,是否存在档案违法行为七个方面对内大档案馆工作进行了自查汇报。
检查组通过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和实地察看,对我校档案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讨论评议,并现场出具了书面反馈检查结果,认为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档案工作,完善了档案管理网络及信息化建设,档案人员认真负责,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度落实到位,设有独立库房,库房整洁规范,档案资料、门类收集齐全,整理装订符合要求。
最后,检查组对我校档案工作提出了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和加强库房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图片 5
视频 1
/ 校园活动
按照《关于开展“七一”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内大党组发〔2018〕11号)精神,全校开展了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
经校党委组织部审核,图书与信息技术部被评为“2017-2018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党总支副书记张桂荣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席金晓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图书与信息技术部第一党支部提交的《知行相资以为用,“两学一做”显成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案例在我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成果奖”。
铭记自己的使命
校党委书记朱炳文在我校“七一”表彰座谈会上指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党建来保证和引领,学校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与“双一流”建设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双一流”建设的过程,必然是一流党建的建设过程,决不能把党的建设置身于各项事业建设发展之外。在我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中,一定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要切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不断创新党建理念、深化制度设计、优化组织架构、加强队伍选配,以优良的作风,建设一流党建,切实肩负起“双一流”建设重任。
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朱书记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健全完善学院党政工作制度,完善议事决策规则,提升班子整体功能。二是切实强化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增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三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四是深入开展争先创建活动。对照“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任务和要求,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规律,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今后,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全体成员定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把荣誉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模范行动。努力以改革创新精神,以一流党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带头示范作用。
图片 6
/ 校园活动
8月3日上午,香港大专院校文化促进会“内蒙古交流团”一行37人,在广东省港澳同胞接待办公室联络部黄韵琦主任的陪同下来我校进行参访交流。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六处干部张静、三处干部满东阳陪同参加。
学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杜晓东部长,生态与环境学院张庆教授及生态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由学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统战科张兰根副科长主持。
会上,杜晓东部长代表学校向参访团致欢迎辞,对参访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张庆教授就我校在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情况及自治区生态基本情况作了介绍。
随后,参访团围绕比较关心的话题,如我校在自治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发挥、国家和地区的生态保护等政策等内容与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后,在学校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访团参观了我校图书馆、体育馆等地,进一步了解了我校的发展情况。
通过参访交流,使参访团成员了解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我校在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挥服务社会的情况,加深了他们对自治区生态开发及管理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认识,增进了两地学子友谊。
图片 9
/ 校园活动
7月20日上午,台湾蒙古族同胞草原故乡行参访团一行20人,在自治区台办顾晨亮处长的陪同下来我校进行参访交流。
学校额尔很巴雅尔副校长出席座谈会。学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斯琴高娃,教务处副处长王树彬,蒙古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金虎、副院长苏德毕力格,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哈斯额尔顿及蒙古学学院和民族学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学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杜晓东部长主持。
额尔很巴雅尔副校长对参访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同时对我校民族高等教育情况向参访团作了介绍。
会上,参访团围绕比较关心的话题,如我校民族教育政策、蒙古族少数民族教育情况、文化传承和我校在两岸师生学习交流方面的情况等内容与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后,额尔很巴雅尔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参访团互赠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随后,在学校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访团参观了我校南校区校史馆、图书馆等地,进一步了解了我校的发展情况。
通过参访交流,使参访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和我校在民族高等教育及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加深了他们对自治区的了解和感情。
图片 6
/ 校园活动
2018年7月21日,香港理工大学IEEE Fellow神经网路优化计算和工程应用领域国际知名专家、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王钧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韩敏教授、曲莹老师应邀访问我校。
上午9:00,我校陈国庆校长在学术会中心7号会议室会见了王钧教授一行,双方进行了亲切交流。
上午10:00,王钧教授一行在综合楼0617会议室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进行了座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宏宇、院长白凤山、副院长刘洋及学院部分教师参加座谈会,王钧教授等专家与广大教师就科研立项及国际期刊学术论文投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下午3:00,王钧教授和韩敏教授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分别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协作式神经动力学优化”和“高维混沌系统的特征分析与建模预测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院院长白凤山主持报告会。精彩的报告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大家踊跃提问,气氛热烈。报告结束之后,王钧教授等专家还就报告内容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进行了讨论交流。
王钧博士现为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系教授、计算智能实验室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千人计划”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IEEE Fellow、IAPR Fellow。王钧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网络及其应用,并获得了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80余篇论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上。王钧教授现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主编,历任十余个国际SCI检索期刊编委。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200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度IEEE计算智能学会优秀论文奖、2011年度亚太神经网络大会杰出成就奖、2012年度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和2014年度神经网络先驱奖。
图片 4
/ 校园活动
2018年8月14日,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迎新成员分别来到内蒙古大学北校区、东校区以及南校区的迎新咨询点,接待新生入学,解答同学们关于图书馆入馆培训的相关问题。在新生入学之际,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开展为期两天的迎新工作。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在南北校区和东校区都设置了咨询点,接待新生入学,解答同学们关于图书馆入馆培训的相关问题。图书馆长刘实教授、系统管理与开发部主任包萨日娜、系统管理与开发部李天亮、刘静、苏日娜、澈丽蒙、阿斯雅等老师和内大图书馆读者协会涂杨、乌吉玛、薛诗琪等同学一起在各个校区图书馆
咨询点,欢迎新同学到来。
图片 8
/ 梅兰诗社
正值初秋,天高气爽。内蒙古大学迎来本专科新生报到入学。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在南北校区和东校区都设置了咨询点,接待新生入学,对同学们关于图书馆入馆培训的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图书馆馆长刘实教授,图书馆的各位老师和图书馆读者协会的同学在两个校区图书馆咨询台,欢迎新同学到来。
图片 7
/ 梅兰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