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15779 今日 0

由 35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时代强音

“建功新时代 献礼二十大”专栏之十三 初夏,正是生命勃发之时,万物都在铆足了劲儿生长,奋力向上。 内大融媒体平台接续推出“建功新时代、献礼二十大”系列推文,深入报道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植根北疆办大学、立德树人育英才的使命担当,充分展现各族师生牢记嘱托,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守望相助,勇毅前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教育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期推出“民族政策系宣传月”专稿,讲述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何生海教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教学、研究与宣讲并重,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各环节的生动故事。 图片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三尺讲台书写最美人生 图片 何生海: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 深化实践 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 图片 近年来,何生海教授积极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宣讲工作,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完整准确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2022年5月15日,包头市第四期党员干部“补课充电”素质提升专项培训班上,何生海教授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为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补充了政治理论之课和业务能力之电。 2021年10月,何生海教授走进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伊金霍洛旗和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进行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人文管理系大二学生顾蕾兴奋地说:“何教授的宣讲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刻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到血脉和灵魂当中,努力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他宣讲的脚步从未停歇,先后宣讲15场次,听众超过3000人次。何生海教授传播民族团结的好声音在机关干部、高校学子和农村牧区群众中引发了广泛共鸣。 启智润心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何生海教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总要求,在教育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的教育,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春风化雨、戮力同心,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他主动承担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人才培养的职责。目前已有30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其中1名硕士生毕业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奖,18名硕士获得校级以上奖励。 何生海教授从事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问题研究二十余年,出版专著有《互动与调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村落的变迁研究》(2013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多元视角下对我国西部民族关系的探索与研究》(2016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内蒙古族际通婚现状及其社会效应分析》(2018年,民族出版社),《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社工服务提升研究》(2020年,民族出版社)等5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研究》《东北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 Sociology Study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刊物24篇,3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民族问题》全文转载,1篇论文被中央民族大学确定为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硕士必读材料。代表性成果《习近平关于国家认同重要论述初探》,发表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该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认同重要论述历史纵深、现实维度和未来全局的视野,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类主义超越国家主义,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家庭观、民族观、国家观、世界观、历史观和实践观,全面准确地回答了“为什么爱国”(理论缘起)、“爱国爱什么”(内容指向)、“如何爱国”(具体实践)、“怎样爱国”(意识培养)等基本问题,其意义不仅在学术范畴更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何生海教授主持各类项目共11项,代表性的课题有国家民委项目“内蒙古民族团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项目“婚姻挤压背景下的民族关系研究”;国家社科项目“国家认同视角下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模式与经验研究”;国家社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及内蒙古的实践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实体性研究”等。 何生海教授作为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及时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研究报告,为国家和自治区的民族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他的研究报告《关注生态风险之下的我国民族关系隐患》和《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国家民委采用并报送国家主要党政领导阅示。 何生海教授的论文“Unequal Marriage Exchange Between Majority and Minority Groups : A Case Study from Inner Mongolia, China”,2017 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与社会科学政府奖二等奖;著作《互动与调试:西北民族地区汉族村落变迁研究》,201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三等奖;2019年他被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宣传部等五家单位联合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履职尽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何生海授自担任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以来,以身作则积极承担基地建设任务。按照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期评估的通知》要求履职尽责。协助基地主任组织召开50人次以上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共6次,对推动基地建设和对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如2021年6月承办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经验与展望”的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出版2本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专著,著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实践》(30万字)正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组织编写2本(次)基地动态,向外发布,扩大了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的影响力,并全程参与2020年和2021年内蒙古大学开放性课题指南设置、评审等各项工作。 他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参与省部级以上会议多次并做学术发言,如2020年11月参加由国家民委牵头,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座谈会”;2021年5月参加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人类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2022年承担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本》编写任务。 多年来,何生海教授潜心教书育人、刻苦专研著书立说,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扎根在草原人民心中。

/ 其他

12 浏览  ·  0 赞

媒体聚焦 | 中国社会科学网: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校充分发挥多学科支撑优势,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着力产出一流理论和实践成果,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引和铸魂育人的作用。 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时评”专栏发表了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白维军教授的文章《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 白维军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把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方针,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以此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认同,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此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此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文化基础;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做到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此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民生,《辞海》释义“人民的生计”,即指老百姓的生活来源。不同时代和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民生有着不同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将民生概括为“五有”。党的十九大报告丰富了民生概念,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将民生概念发展为“七有”。 民生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关心人民、关注民生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彰显了人民性的鲜明品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将民生建设的旨趣推向新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始终都是我们党工作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将“人民-民生-社会保障”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增进福祉的清晰链条。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判断执政合法性的试金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民生保障制度建设,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养老、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生存和发展问题,并着力提升民生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回答好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能有效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争取到最大程度的民心支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通过民生建设,提高福祉水平,赢得民心民智,凝聚民心民力,稳固党的执政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也是最优的路径。 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民生建设尚存短板,要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如何发展民生事业、增进福祉水平,关乎国家认同、政治稳固,对能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增进民生福祉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抓民生建设要抓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缩小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差距,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应民生“七有”,以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民生水平为手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过程提升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通过各阶段教育活动,着力增强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要树立就业优先理念,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这一过程中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收入增长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要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养老金稳定增长机制,发展养老服务业,均衡医疗卫生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解除养老和医疗后顾之忧。要坚持“房住不炒”,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稳定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两个方面,保障人民“住有所居”有尊严地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要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发挥社会政策托底功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通过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政策举措,让民族地区困难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牵挂,通过社会帮扶不仅要让困难群体生存下去,还要走上自强发展之路。 通过民生建设和民生福祉水平的提升,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赋予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进入新时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实现共同富裕、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各族群众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研究”(20STA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白维军,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现任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第三届全国优秀MPA教育工作者、内蒙古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国家民委第二批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论点摘编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4篇;在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内蒙古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奖”、内蒙古大学第九届校长励学奖“优秀青年教师奖”。

/ 其他

4 浏览  ·  0 赞

力耕不辍,让科研和创新的梦想展翅高飞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我校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以青春奋斗的姿态勇担使命,扎根北疆、奉献国家,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朋辈示范作用,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内大融媒体推出“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内大星辉系列。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样子,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蒋宁! 读博期间 他合作发表6篇SCI 课余空闲 他指导高中生参加物理竞赛 疫情当下 他积极捐献抗疫物资 以青春之名 在奋斗与奉献的路上坚毅前行 力耕不辍 让科研和创新的梦想展翅高飞 在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验室内,有一位博士生正伏案做实验。他叫蒋宁,在读博期间科研不辍与同学合作发表了SCI论文六篇;参与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经授权,两项进入实审阶段;他还在课余积极指导“英才计划”内培养的高中学生参加物理创新大赛,荣获了“优秀指导教师”;他给所在社区捐献抗疫物资,为抗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青春在不断奔跑中丰满羽翼,为未来的路撒下了一片暖阳。 蒋宁,男,汉族,共青团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7年获得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入学奖学金;2018年和2019年均获得内蒙古大学学业奖学金;并于2020年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在2020年还被选为鄂托克前旗最美战“疫”志愿者;2021年获得内蒙古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兴趣为师 热爱为马 行走在践行科学精神的道路上 “学问须合乎兴趣,方可得益”,蒋宁用自身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他对物理的热爱早在初中就已生根发芽,物理实验中蕴含的奥秘是带领他步入科学之门的钥匙。为了实现更高的追求,蒋宁在2017年考取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师从赵世峰教授。五年来,他保持着中午不休、周末都呆在实验室的科研常态,通宵达旦也是家常便饭,这些都体现了他对科研的尊重。因怀揣热爱,他在科研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如果说“兴趣”是蒋宁科研经验中的第一个关键词,那么“敢做”就是他科研道路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在科研探究的过程中,他有了想法就会去实践,内心从来没有困难、失望等字眼。他说:“创新遭遇失败很正常,灵感从来不是成功的唯一保证。” 他尝试了全新的团簇磁电输运课题,从开始的战战兢兢,到看见曙光时的难掩兴奋,再到目前的熟能生巧,这条科研之路饱含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全部热情和执着。目前,他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高水平SCI论文四篇。其中一篇关于反常霍尔效应符号反转的工作证实了多年的理论预言,被遴选为正封面论文,受到了RSC官网亮点报道并颁发了封面奖杯。另一篇从全新角度设计出的新型可切换金属绝缘体转变的工作也吸引了较大的关注度。几年来,他科研不辍,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了多款模拟仿真软件,结合多项物理方程建立了纳米尺度下的磁电多场耦合和电介质储能模拟技术,与组内同学积极展开合作发表了SCI论文六篇。同时,他为组内文章绘制了两次封面图,分别被选为封面正面以及封面背面,为组内节省了不少科研经费。他还致力于将理论联系实际,参与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经授权,两项进入实审阶段),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型设备,促进科研与产业的一体化发展。由于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磁角传感器在现代测控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他使用团簇组装薄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双感应磁角传感器,目前将要迈入实用测试阶段。在理论知识学习及课题研究之余,无论是对于学院组织的科研和思政学术报告,亦或是蔻享学术举办的一些线上学术会议,他都会积极参加并参与讨论。通过各种方式来补充科研知识、开拓学术视野和提高创新能力,争取在不远的将来做一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五年来,蒋宁凭借对“勤奋踏实、求实创新”这个道理的坚守和“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之路,尽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研创新为主 兴趣爱好为辅 传递科研精神接力火炬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让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蒋宁多次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带领初高中学生和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参观了所在实验室,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形式多样的互动以及简单易行的实操等方式,从各方面展现了物理学的魅力,很好地拉近了高校重点实验室与学生们的距离。他还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讲解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纳米技术在当前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近几年实验室在电学、磁学、光学领域内获得的特色成果。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各种有趣的问题,面对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蒋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了耐心的解答。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发表感想,讲述他们切身体会到了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并大胆猜想纳米技术未来可应用的领域。更体会到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开放日活动,蒋宁很好地激发了青少年对于物理学的兴趣,提升了他们对当前物理学发展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蒋宁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青少年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实践。让青少年参与各类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是青少年开启科学大门的必经之路。”因此,他积极指导“英才计划”内培养的高中学生参加物理创新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思路,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能力。在2018年度“创客中国”创新创意大赛中,他鼓励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参与了比赛。在较短的时间内,他带领着学生通过反复的尝试和不断地探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压电陶瓷。在此期间内,他的科研热情感染了学生们,在周末的时候,这些孩子们会主动申请加班加点的做实验和调查资料,当浓浓的科学精神氤氲在实验室时,老师和学生之间高效且融洽的合作如粘合剂一般极大地促进了实验的进展。他们的作品最后获得了创意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蒋宁也因此荣获了“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学生参观实验室 以志愿服务为羽 以实现价值为翼 助力于社区发展服务 他积极参于社区的各种活动,在疫情最严重的期间担任社区志愿者,记录社区出入人员的信息,检查进入小区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和口罩佩戴情况等,同时还向居民宣传防疫手段,尽可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在疫情爆发最严重的两个多月内为居民的健康守住第一道防线。同时他还给社区捐献了物资,为夺取抗疫斗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他获得了鄂托克前旗最美战“疫”志愿者的称号。他相信疫情终会散,春暖花会开,历经风雨飘摇之后祖国会变得更加强大。 为社区居民创建一个优美、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因此利用假期的时候他会主动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着力清除小区内卫生死角、绿化带垃圾、道路垃圾等,努力还原小区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做事先做人,人不立,事不成。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邻里解决各种小事,用实际行动和真心换来周围人的信任和尊重。他的行为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受到了社区领导的表扬。 毕业,是一首离别的歌,更是青年成长的里程碑。在内蒙古大学学习的这几年是蒋宁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会让他在未来少走很多弯路。“己往不可谏,未来犹可追,理想其未远,振翼而腾飞”。他知道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未来的日子他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正视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把握每时每刻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他将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展现当代大学生别样的风采和魅力!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云游丨新春邀你来我的家乡做客②

山水相依 勾勒出家乡的眉目 我们爱这方温暖的土地 每一次远行都是一场告别 每一份眷恋都是一种礼物 而每一次驻足 总是迎来新的期许 于是我们在光影中记录 分享这场美的旅途 群山的蜿蜒恰似情感的起伏 听廊檐下欢声笑语 看四方天晴 阳光和煦 我们举起相机 镜头定格了幸福的模样 新春的希望播撒在家乡

/ 学生原创作品

3 浏览  ·  0 赞

IMUers的寒假Vlog收录中①

每个人的心中 都会有一束光 在疫情纷扰的三年中 我们似乎遗失了这束光 在这个寒假 带着久违的自在 我踏上了追光之旅 那些户外漫游,烟花绽放 在大街上奔向夕阳的日子 都是我珍视的日常 在这冬日 温暖环抱着我们 我相信,我们会再次找回那束光

/ 学生原创作品

3 浏览  ·  0 赞

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一行到附属中小学调研指导工作

9月27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刘九万一行到附属中小学调研指导工作,附属中学党支部书记邹志勇,校长冯超;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付鑫荣,校长王瑶及附属中小学其他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参加了调研。 武利民一行实地考察了附属中小学的操场、教室、功能活动室等场所,参观了学生制作的文艺作品,深入了解了两校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配备、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等情况,听取了两校负责人关于附中附小挂牌以来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的汇报。双方围绕附属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武利民、刘九万对附中附小揭牌以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附中附小在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教师招聘、教师能力提升、活动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希望帮助解决的问题依次进行了回应,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及时解决问题。 武利民指出,附中附小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之一,未来会一如既往支持附中附小建设。今后双方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沟通、执行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办学理念、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师资培养、深化教学研究、开放资源融通共享,共同推动附中附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政办公室、人事处、团委、体育学院负责人陪同调研。

/ 其他

23 浏览  ·  0 赞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张怀文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多媒体领域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张怀文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徐常胜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多媒体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上发表了题为“Robust Video-Text Retrieval via Noisy Pair Calibration”的论文(DOI:10.1109/TMM.2023.3239183)。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视频数据的规模不断扩大,视频-文本检索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主流的方法是将视频和文本的样本映射到一个共同的表示空间,在该空间中,语义相似的样本具有较近的距离。然而,现有的方法在构建共同表示空间时,可能会受到以下噪声的影响:一是正样本对的视频-文本可能不是精确匹配的。现有的数据集大多采用众包的方式进行标注,由于非专业注释人员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引入了标记噪声;二是视频-文本表示的学习基于随机抽样的负样本对。语义上与查询相似的样本可能被错误地归类为负样本。 为了缓解这些噪声数据对训练造成的负面影响,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鲁棒视频文本检索方法: 首先设计了一个不确定性估计模块,通过估计视频-文本对的不确定性分数,来识别噪声数据,其次又提出了自适应边界的三元损失和加权的对比损失函数。通过噪声数据的不确定性,对训练过程中的两类噪声数据进行校正,从而缓解噪声数据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在广泛使用的视频-文本检索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表一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成功地缓解噪声数据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视频-文本检索的性能。 论文提供了数据集中噪声数据的分布情况(图(a))、通过所提方法识别出的噪声数据分布情况(图(b))、非噪声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数的实际情况和预测情况的对比(图(c))、以及噪声数据不确定性分数的实际情况和预测情况的对比(图(d))。可以观察到,所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训练数据中的噪声,从而保证模型的性能(图(e))。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是多媒体技术及多媒体应用研究的国际顶级期刊,被列为JCR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8.182。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张怀文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21级博士生杨洋为第二作者,该课题受到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资助。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024790

/ 科研资讯

2 浏览  ·  0 赞

云游丨新春邀你来我的家乡做客③

市井长巷 聚拢来是烟火 摊开来是人间 回到家乡后 哪一次日落又闯进了你的心房 哪一片雪花又勾起了你的思绪 哪一条街道又留下了你的足迹 让我们一起在光影中 欣赏家乡美景 一半诗意 一半烟火 一条老街 一段故事 平凡无奇的小城里 藏着最惬意的生活 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定格在相机里的光影 藏着来自记忆中的温柔

/ 学生原创作品

3 浏览  ·  0 赞

学宪法 讲宪法 | 宪法朗读接力进行时①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根据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相关工作安排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的通知》要求,在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普法活动——内蒙古大学宪法朗读接力活动。 今日由法学院带来宪法朗读接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朗读者:法学院 法学专业 刘灏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〇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国防。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主题教育

2 浏览  ·  0 赞

IMUers的寒假Vlog收录中 ②

寒假一直是特殊的假期 它包含着前一年的结尾 又包含着下一年的开头 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 我们不仅要向2022告别 还要庆祝2023的到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IMUers的假期vlog 了解他们的假期吧! IMUers历经学期酸甜 又迎来了一片自由的天地 睡一场自然醒的大觉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公园一日游 捧一本好书…… 属于我们的空气无比香甜 无论是每逢假期胖三斤 还是东跑西奔接不暇 都愿你揣着一口袋欢乐 满载归航

/ 学生原创作品

3 浏览  ·  0 赞

学宪法 讲宪法 | 宪法朗读接力进行时③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根据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相关工作安排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的通知》要求,在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普法活动——内蒙古大学宪法朗读接力活动。 由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带来宪法朗读接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八条 朗读者: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薛学博 第二十二条 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十三条 国家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第二十五条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第二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二十八条 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 由哲学学院带来宪法朗读接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五条 朗读者:哲学学院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 孙磊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第三十一条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第三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由外国语学院带来宪法朗读接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二条 朗读者: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王雨乐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 主题教育

2 浏览  ·  0 赞

IMUers的寒假VLOG收录中③

春节对于我们来说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种情感来源于我们的乡愁 来源于团圆带给我们的喜悦 来源于忙碌之后的闲适 使人倍感愉悦 在短暂而弥足珍贵的春节假期中 我们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实 我们帮忙打扫卫生 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我们走亲访友送去祝福 外出游玩享受自然 有家人相伴 忙碌也有了新的滋味 假期生活里 我们吃遍了最好吃的食物 因为那是家的味道 因此不论酸甜苦辣或是咸 都会变成幸福的味道 春节的美好时光虽然过得很快 但我们依然感到无比幸福 萦绕耳畔的欢声笑语 将会成为我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底气和动力 我们会满载着团圆的快乐记忆 在新的一年里乘风破浪 笃定地前进

/ 学生原创作品

3 浏览  ·  0 赞

我校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3月7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校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刘永斌出席会议,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张利平传达了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自治区十一届纪委三次全会、全国全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等,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学细悟以上会议精神,准确理解和领悟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做到刻印于心、落实于行。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二是要客观分析形势任务,深刻认识当前我校全面从严治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三是要认真履行职责任务,为全面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刘志彧总结回顾了2022年我校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工作,并就2023年重点任务作了安排部署:一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三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四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五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六是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七是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八是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离退休、群团等工作的全面领导。 会议还就安全稳定工作、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作了安排部署。

/ 其他会议

4 浏览  ·  0 赞

我校首批两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近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了2022年工程教育专业证结论,全国高校共有441个专业通过认证。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我校首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

/ 科研资讯

3 浏览  ·  0 赞

我校召开“牢记嘱托矢志奋斗 逐梦北疆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四周年座谈会

7月16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4号会议室召开“牢记嘱托矢志奋斗 逐梦北疆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四周年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组长杨春山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乔彪,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杜凤莲,校党委委员、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院长白托娅,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乔彪主持。本次座谈会也是我校主题教育的一次重要交流研讨会。 会上,师生重温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我校考察的新闻联播视频;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四周年学校改革发展宣传片。 社会科学处处长达胡白乙拉,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院长(部长)赵海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吕俊,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阿拉坦宝力格,生态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立新,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刘健,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教授飞龙,团委副书记薛辉先后结合工作实际,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如何更好地推动学校发展进行了交流发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毕业生郭晓宇,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1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乌日娜,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吴迪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如何将自身成长成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各自的想法。 刘志彧以“牢记嘱托矢志奋斗 逐梦北疆勇毅前行 努力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题讲话。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的重要指示精神,回顾了学校四年来的发展和变化,总结了实践中形成的体会和感悟。 刘志彧指出,内蒙古大学将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考察我校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进行再学习、再领会、再部署、再落实,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校中心工作与教育强国战略工程、与自治区“两件大事”强连接、真融合,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进程中展示和彰显内大的担当与作为。 刘志彧强调,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指导的地方高校,我们无上光荣,每每回忆起来倍感鼓舞和激动;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全校上下要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持之以恒、融会贯通践行在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两大任务,牢记嘱托矢志奋斗,逐梦北疆勇毅前行,努力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 主题教育

2 浏览  ·  0 赞

致广大毕业生的一封信

致广大毕业生: 值此毕业时节,学校为大家定制发放校友卡。这张小小的校友卡勾勒了内大人的校园记忆,饱含了内大人的深厚感情,承载了学校对你们的关心牵挂,是你们与学校紧紧相连的纽带,将陪伴你们走过未来漫长的岁月。 校友卡是内蒙古大学校友的身份标识,校友可持卡享受学校提供的专属服务: 1.入校--校友可凭校友卡和本人身份证入校。 2.就餐--在校那些年,总有一些味道留在了你们的舌尖和心中。学校为大家安排了暖心毕业餐,凭校友卡可在赛罕校区西院、玉泉校区东院和西院3个校区学生食堂一楼餐厅免费就餐1次。 3.未来校友卡会解锁更多功能和服务,将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和校友会公众号向大家公布说明。 @2023届毕业生 祝你们翻越不同的山 仍可顶峰相见 愿你们勇敢追逐梦想 仍然一往无前 值此毕业之际 学校特别为本届每位毕业学子 送上了一份毕业纪念礼物 即使脚步行遍远方 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学校的大门将永远向你们敞开 欢迎随时回家!

/ 照片图片

4 浏览  ·  0 赞

我校师生党员集体观看电影《望道》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1日晚,我校在玉泉校区卓越楼前广场组织师生集体观看了红色题材主旋律电影《望道》。 影片以1920年为起点,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首译者陈望道历经动荡变革、始终如其名“望道”一般“追望救国救民之真理大道”的一生,并将其身边的友情、爱情、师生情做了生动描摹,全景式呈现出陈望道及其身边仁人志士一生寻找并坚持真理的征程。在影片所演绎的先驱中,有的远赴苏俄寻求真正能够救国的真理,有的坚决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用鲜血和生命证明共产党人的信念,还有的在敌人的屠刀和断头台面前发出“正义永远杀不完”的呐喊,让师生无不为之动容。 观影结束后,师生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望道》,再次受到了思想上、精神上的洗礼,要向榜样学习,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守望大道、砥砺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年年后浪推前浪 江草江花处处鲜 —— 校长武利民在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7月2日上午,内蒙古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玉泉校区卓越楼前广场举行,我校校长武利民发表了题为《年年后浪推前浪 江草江花处处鲜》的讲话,深情寄语2023届毕业生。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夏至已过,又一个毕业季如期而至。今天,6595名内大学子学业圆满,即将跃入人海,成为一朵朵推着前浪、奋力奔涌的浪花。在这个特殊又珍贵的时刻,我谨代表学校,代表党委书记刘志彧同志,向破除万难完成学业的你们表示最由衷的祝贺!向孜孜不倦培养你们的老师,向为你们默默付出的后勤、保卫处的叔叔阿姨们,向无微不至抚育你们的家长朋友们,向长期以来热切关心你们的社会各界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你们入学这些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叠加冲击,国内外风险交叉传递,给中国和世界、也给你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常听大家自嘲,2023届是最催悲的一届大学生,你们完整地经历了疫情的起起落落,还在懵懂地适应和体验大学校园生活,就被“居家”“网课”“核酸”“扫码”打乱节奏,这个大学上了、又仿佛没上。2023届研究生也是最紧张的一届,校园反复封闭、实验室反复停摆,能否按时毕业是大家最忧心的。转眼间,你们也将离开熟悉的校园、老师和同学。对于你们很多人而言,“毕业”可能是人生中遭遇的一次重大“精神危机”,让你们告别乌托邦,不得不真正像个成年人一样开始审视自我、思考理想与现实。我深知,一些同学正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一些同学因理想未竟、壮志难酬心有不甘,一些同学面对未知前程感到焦虑与茫然。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注定你们要直面时代难题,磨难是这个时代送给你们最好的“成长礼”,所有苦、所有伤最终都会成为你们矢志奋斗的功勋章,而焦虑本质上是一种想实现生命意义的迫切感,它的存在在于提醒你们,生命不止于此,要走好自己的路,要活出不虚度的人生。 每个时代都会发出“青年何为”的叩问。回望历史,百年前27岁的李大钊以文报国,用“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慷慨陈词寄语后辈,鼓励他们觉醒救国。1965年12月,暮年的毛主席在中国百废待兴之时,由杭州到南昌写下了寓意深刻的明志之作《七律·洪都》,其中“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描绘了江水奔流、前后相继的壮阔景象,寄托了“革命自有后人来”的急切期盼。二者的历史处境虽有不同,但对后辈的期许和信任却是一脉相承的。时光流转,如今,山河已无恙,挥别血与火,你们的远方或是落木伴着奔流、或是霜鬓射天狼、或是忧愁灌满衣袖、或是油纸伞遗忘的雨巷,于是“青年何为”“你们何为”的时代之问越发振聋发聩。回首细看,你们当中很多人早已用“青春之我”作出了回应,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本科毕业生邵宸,作为一名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内蒙古大学的盲人考生,在坎坷的求学路上践行了自己“丹心铺就光明路,光明不负有心人”的誓言,聚焦中国盲文发展、特殊教育发展等领域积极参与科研,帮助残障人士享受到更多文化生活,并以本专业学分绩点第一的成绩成功推免本校;化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生高瑞廷同学在校期间潜心学术,以第一作者发表一区论文10篇,包括Sci. Adv., Nat. Commun, PNAS,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5篇,这个成绩在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中也算是凤毛麟角。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表现突出,值得学习。学校以你们为荣、以你们为傲。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青年运动一以贯之的恢弘主流”。当前,时代的大潮仍一刻不停地向前奔涌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道阻且长,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而言、于你们而言,汇入时代大潮,做接力奋进、勇往直前、奔腾澎湃的“后浪”,既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必然选择,也是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你们要把握这大有可为的时代,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到乡村振兴的战场中去、到科研攻关的岗位上去、到服务基层的第一线去、到保家卫国的哨位上去,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临别在即,请允许我以师长的身份,对你们说三句话。 第一,要紧握“接力棒”,在守正创新中赓续奋斗,做追逐“前浪”的“后浪”。当历史的画卷向你们徐徐展开时,你们一定能清晰地认识到,你们是踏“浪”而来。你们的前辈步履不停,留下了绵延相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事业基础,用巨人的肩膀托起你们走向了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你们理所应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然而,最近的毕业生调研发现:有一种惰性在部分同学中滋生,很多人把“躺平”挂在嘴边,将“佛系”等同于“摆烂”,在毕业这个关键的节点选择回家待业啃老,靠父母救济混日子。这不是内大人的精神,也不是中国青年应该有的面貌。内蒙古大学是一所拥有辉煌历史的学校,建校66年来,始终秉承“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像旭日干、刘耀、张杰、赵进才这样的杰出人才,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今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了你们手中,你们要守住前辈的火,珍惜当下优越的物质发展环境和丰富的精神发展空间,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平等的姿态看待这个世界,关注人类命运,关心世界发展,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带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探索创新精神在日新月异的中国砥砺深耕,不断追逐前辈的精神和事业,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超越前辈,创建出无愧时代、无愧历史、无愧人民的业绩。 第二,要直面“不确定”,在逆境中寻求发展机遇,做拥抱时代的“后浪”。工业时代,“变革”向来是线性的,最多是指数性的,总体可预测。但是,今天的世界骤变,技术和互联网点燃了社会各个领域,变量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反而成了唯一的确定。当你们走出校门,遇见的可能是超出我们这一代人认知、无法想象的文明,也可能是难以预料的风险和危机,唯一能做的是挺身面对,在危机中创造转机,在挑战中把握机遇。毕业之后,也许你们会进入“不被重视的领域”,从事“不喜欢的职业”,干着“不擅长的工作”,会被职场前辈打上“没经验”“没能力”“没效率”的标签,时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会怀疑,觉得人生艰难了许多,这都是正常的。社会的“毒打”无疑是痛苦的体验,但同时也是伟大的教育。你们有令人倾羡的活力、时间、知识,有试错的成本和无限的可能,你们的目标绝不是找一份眼下的“好工作”,而是尽早走出“舒适圈”“安乐窝”,适应掌握社会规则,学习积累阅历经验,磨砺出更加坚强的意志和更加独立的品格,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所以,你们要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听自暴自弃者言,沉着应对摔打、挫折、考验;要克服追求“确定性”的天性,挣脱“不知道”和“不可能”的桎梏,不随波逐流,用辩证的思维独立思考,用豁达的心态拥抱变化,更好地激发内生动能。世界的舞台远远比你们看到的要大,世界的变化速度也比你们想象中要快,你们要洞察时代大势和发展形势,清醒认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挑战巨大的时代,要把握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相信,乘上时代之风,未来这些“不被重视的领域”“不喜欢的职业”“不擅长的工作”会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未来的你们一定会拥有广阔的事业光谱。 第三,要拒做“啃书匠”,在实践中追求真知,做可堪大用的“后浪”。我曾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上海话里把“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叫做“啃书匠”,“啃书匠”通常意味着固步自封和纸上谈兵,意味着锐意进取精神的缺乏,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有效的社会价值。如此一来,读书学习便失去了意义。所以,一定要把书读“活”,做到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内蒙古大学的校训只有寥寥四字——求真务实,但字字珠玑。求真,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把求真和务实统一起来,是你们今后学习工作必须坚持的信仰和作风。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大科学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更加需要你们对世界保持求真务实的姿态。首先,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学习是你们拓展人生广度和宽度、实现自我增值的最好途径,你们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其次,要躬身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不能当“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要坚持知行合一,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做到追随人民脚步虚心问教,做到持之以恒在平凡的岗位上和危难险重的任务中接受磨砺,以切身感受了解社会实际、感悟人生百态,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同学们,你们生逢其时,遇上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收获了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发展机遇,你们身上有国家和时代赋予的特质,朝气蓬勃、忠诚正直、充满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勇于创新,国家和时代也因此对你们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和厚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大学时曾殷切寄语你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转眼4年过去,你们不负重托,逐步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骨干和栋梁,这是学校的荣光,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当前,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打破的瓶颈、迈过的坎还有很多,你们还要立大志,坚定与时代同行,坚持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成就事业,积极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你们还要明大德,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坚定不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道德风范的倡导者、先进文化的传承者,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你们还要成大才,在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探索求知、拼搏奋斗中锤炼本领才能,重视微小的进步,正视批评和质疑,不断构建自我、成就自我。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同学们,此刻阳光万里,正如你们青春正盛,希望你们能够珍惜宝贵的青春韶华,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前赴后继,让“江草江花处处鲜”不仅仅是盛况美景,更是璀璨的未来! 最后,祝你们前程似锦、不凡此生! 祝你们翻越不同的山,仍可顶峰相见! 值此毕业之际,学校也特别为本届每一个毕业学子送上了一份精美小礼品,其中的校友卡,是同学们的进校卡和饭卡。学校的大门将永远向你们敞开,欢迎随时回家! 谢谢大家!

/ 照片图片

2 浏览  ·  0 赞

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 “升研榜单”来了!②

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那年那月那个孤独的考研人 那条寂寞的考研路 那颗执着的考研心 那份坚定的考研情 那个发光的考研梦 那些一个人走过的夜晚 看过的清晨 在这一刻突然就有了意义 桃李湖畔的书声琅琅 图书馆里的奋笔疾书 卓越楼前的铮铮誓言 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 初心未负,梦想终成 IMU官微特此推出 “升研榜单”系列推送 一起来感受收获与荣光 一起来汲取信心和力量 一起来遥望IMU的诗与远方 今天来看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升研榜单吧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我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6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我校成功入选。 本次共确定1075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18所学校入选。各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 教育部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工作提出三项要求。 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健康学校建设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学校建设路径,把新冠疫情防控成果转化为健康治理政策、学校健康管理制度和师生健康行为规范,全面推动近视防控、肥胖防控、预防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急救教育等重点工作取得成效,提升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二是强化统筹协同。各地要统筹各类资源,提供条件保障,对健康学校建设予以政策、经费支持和倾斜,建设优质健康教育资源,加强管理人员、校医和教师培训,组织学校间协作交流和共建共享,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健康素养、学校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学校建设成果展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工作指导,注重示范引领,确保建设实效。在本轮健康学校建设周期结束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成果评价并提交报告。

/ 科研资讯

4 浏览  ·  0 赞
1...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145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