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15779 今日 0

由 35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聚焦“双一流” | 内蒙古大学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团队获“2020年CCF科学技术奖”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2020年度“CCF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并于10月23日在京召开了CCF颁奖典礼,内蒙古大学(蒙古文智能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内蒙古奥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项目荣获2020年度“CCF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杰出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是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CCF科学技术奖”是学会设立的重要奖项,旨在嘉奖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做出重大/重要贡献的杰出成果。此次获奖体现了团队在蒙古文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大学获得的首个“CCF科学技术奖”,是自治区计算机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次突破。 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是全球首款综合性蒙古文人工智能信息处理云服务平台,提供了“蒙古语语音识别”、“蒙古语语音合成”、“蒙古文印刷体识别(OCR)”、“蒙古文手写识别”、“蒙汉相互自动机器翻译”、“新蒙汉相互自动机器翻译”、“传统蒙古文与新蒙古文相互转换”、“蒙汉相互语音翻译”、“汉蒙人名翻译”、“蒙古文文本自动校对”等一系列功能,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任务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目前该平台已在中国和蒙古国得到广泛应用,满足了宣传、教育、文化、司法、办公、政务等领域的蒙古语言文字智能信息处理需求,提升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智能化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该平台的成功应用对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特色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成果主要完成人为飞龙、高光来、苏向东、张晖、王炜华、侯宏旭、魏宏喜、吴伟平、其达拉图。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聚焦“双一流”|第一届全国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展示我国和我校在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加强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内蒙古大学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和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政府协办的 “第一届全国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研讨会” 于2020年10月24日成功举办。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设内蒙古大学主会场及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分会场,来自全国10余家科研单位和院所的3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是羊草领域第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 研讨会由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内蒙古大学羊草研究团队负责人祁智教授主持。 祁智教授首先就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介绍,随后做了题为 “内蒙古大学羊草研究团队介绍和未来规划” 的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内蒙古大学在羊草生物学领域的历史沿革及组建羊草生物学创新团队的初心、组建过程和目前取得的成果及未来的构想。创新团队的吴蕾博士做了题为 “羊草及赖草属物种染色体识别和基因组进化研究” 的报告,对近两年在羊草生物学研究中取得的科研进展做了汇报。 为促进科研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研讨会邀请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政府党委书记陈满军书记对 “羊草小镇” 的建设情况做了详细汇报。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国家林草局草品种区试站站长陈积山副研究员做了题为 “羊草品质的近红外速测模型研究” 的研究进展报告。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系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生态学会秘书长任安芝教授做了题为 “内生真菌和羊草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 的研究进展报告。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陈双燕副研究员做了题为 “羊草有性生殖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的研究进展报告,并对其所在团队的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草学会理事、吉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孙伟教授做了主题为 “羊草光合产物形成、分配和利用” 的研究进展报告。东北师范大学王俊锋教授做了题为 “羊草种子产能提升理论与技术” 的研究进展报告。 中国草学会草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何峰副研究员做了题为 “羊草草原群落结构和稳定性对水分变化和刈割强度的响应机制” 的研究进展报告。最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主任武自念副研究员做了题为 “羊草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的科研报告。以上报告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与会专家对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及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研讨会可以持续更好地办下去。 羊草是内蒙古典型草原分布最广的建群种,由于适口性好、营养物质丰富、产草量高、适于刈割等特点,羊草草原质量直接关系到草原家畜生长及繁殖效率。1962年,内蒙古大学生物系赵一之老师在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62年02期 第113-123页) 发表了内蒙古大学第一篇羊草论文“羊草草原产量形成的因素探讨”。早在1956年,内蒙古大学第一任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李继侗先生,亲自实地考察了位于呼伦贝尔盟的谢尔塔拉牧场及莫达木吉苏木羊草草原,并进行了植被调查,建立了草原定位监测样地。依托这个实验平台,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李博在1964年发表了内蒙古大学第二篇羊草论文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草原区羊草、丛生禾草群落水分生态的初步研究”。1979年,内蒙古大学生物学刘钟龄在锡林浩特市的白音锡勒牧场,进行围栏封育,建立业内知名的 “羊草样地”,40多年坚持进行植被监测(植物生态学报2019年43卷7期)。自建校以来,我校师生围绕羊草草原生态学开展了大量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1990年以前的刘钟龄、宋炳煜、杨持、郝敦元、李天然、李燕红等人,以及1990年以后的孙桂贞、屠骊珠、 王炜、 宝音陶格涛、梁存柱、牛建明等人。其中刘钟龄持续研究羊草的历史最长,从1980年持续到2000年。 在2017年以前,我校羊草研究团队主要聚焦草原生态学,主要研究力量包括宝音陶格涛、梁存柱、杨持、牛建明、赵吉、杨九艳等人。2017年9月,“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 在内蒙古大学立项建设,第一任主任李光鹏高瞻远瞩,在“草原家畜遗传与环境互作”方向下,通过设立一系列自主和开放课题,引导一批过去不研究羊草、具备良好植物学基础科学背景的教师聚焦羊草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祁智、熊志勇、包玉英、李冠华、亢燕、吴蕾等人。同时,还引进了孙永伟、张林刚二人。经过3年多的建设,目前 “羊草研究团队” 已汇集4个学院15位教师队伍,包括生命科学学院的羊草矿质营养(祁智,亢燕,孙永伟)、羊草叶绿体发育与光合效率(张林刚)、羊草细胞壁结构解析与高效转化(李冠华)、羊草染色体遗传规律(熊志勇教授,吴蕾博士)、羊草菌根共生生物学(包玉英、刘海静)、羊草遗传转化(齐艳华);生态环境学院的羊草草原生态(宝音陶格涛、梁存柱、任卫波、杨九艳);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羊草种子萌发率提升技术研究(白爱枝);计算机学院的羊草离子结合蛋白生物信息预测(李娟)。内蒙古大学 “羊草研究团队” 已成为国内以单一草原植物为研究材料,研究方向最完善的一流研究团队。 目前,团队正在主持羊草直接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1项,分别为祁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类受体激酶RLK调节羊草根感应钙营养状态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 “羊草钙营养形成机理研究与优化技术集成示范” 、张林刚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两种生态型羊草不同滞绿(Stay-green)特性的机理研究” 、亢燕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羊草锌稳态调控的分子机理” 、吴蕾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羊草染色体辨认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探究羊草起源中的应用” 及孙永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羊草和小麦特有组氨酸富集钙结合蛋白HRC的生理功能研究”。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学习进行时 | 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五中全会深解读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 如何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并认真贯彻落实到位?“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光明日报》撰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随小编一起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我们要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到位。 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 《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宏观形势,深刻认识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对谋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至关重要。 “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统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2019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3.4%、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4%,初中、高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为102.6%、89.5%和51.6%,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特殊教育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多样化推进。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7年,“十三五”规划目标将顺利完成,教育普及水平稳居世界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发了人力资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贡献了积极力量,为国民素质逐渐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作出了有力支撑,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并就“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世情国情作出重要判断。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我国教育制度优势明显,人才资源基础较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态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多方社会资源可望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这都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教育差距亟待缩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提速,教育创新与服务潜力尚未更好释放,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教育质量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为“十四五”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打下了基础。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是《建议》中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作为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强调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建议》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提供可靠保证,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建议》要求,“十四五”时期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多方位需求。今后,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各个环节,在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的多个领域,都需要教育体系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坚持不懈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开发支持;都需要教育体系更好参与城乡发展服务消费、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实践,进一步发挥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举措。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的教育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教育规划定下基调。《建议》在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时,要求届时建成教育强国。我们要锚定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通过3个五年规划,把15年的阶段战略安排细化为压茬推进的政策行动,积小成为大成。“十四五”期间重点放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这对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的目标,将是带有全局性的关键举措。 扎实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决策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乃至一个更长时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最新要求,总体上看,《建议》确定了以下4个方面重点。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中央全会文件中,对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提出重要要求,从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到组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党在教育工作方面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议》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要标准是教育系统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实践中增强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地落实。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议》在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等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集中体现。《建议》部署“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新发展阶段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又作出新的阐释和布局。衡量高质量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要看数以千万计教师、数以亿计学生的素质能否不断提升和增强。今后,多方位提高师生素质,重点将落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层面,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因地因校制宜,发展素质教育,形成有效的实践模式,努力汇聚起教育系统和社会各方的更大合力。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上迈开新步。《建议》以“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布置一套政策“组合拳”。一是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根基,重点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加快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努力让青少年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其谋生发展打好基础。二是面向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学习者多种方式就业创业助力,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适应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三是着眼可持续发展全局,明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主攻方向,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重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增强综合国力、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动力活力。四是立足基本国情,重申“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在增加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同时,更好发挥各方积极性,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对标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建议》强调“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充分体现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顶层设计意图,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而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我国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近年来网络本专科注册和毕业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在线教育和培训已经形成多样化格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2月到5月,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20多亿人次浏览,全国1775万大学生参与在线课程,共计23亿人次。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验,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保障了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探索创新了教学模式。“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将沿着“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方向,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可望开辟新的境界。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学习进行时 丨我校师生收看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11月11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了宣讲报告。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副处级以上干部、师生代表270余人在学术会议中心9号会议室收看了本次报告会。11月12日,我校组织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通过内蒙古教育云平台认真观看了报告会视频,掀起了全校师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报告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围绕“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从“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新要求”六个方面,结合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详尽解读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的起草背景、过程及核心要义等,为与会人员深刻阐释了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科学系统、深入浅出的解读。 两小时的报告内容丰富、催人奋进。我校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将学习好、领会好全会精神和《规划建议》内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和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奋进的状态、实干的精神将全会精神贯穿到我校十四五时期的各项事业发展之中,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蒙古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萨奇尔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报告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从新形势、新特征、新阶段、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系统解读了《规划》和《建议》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要义。报告内涵深刻、指导性强,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规划》和《建议》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一次举世瞩目的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建成教育强国提出了目标要求。我们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好步、开好局,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做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计算机学院老师 安春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结合教育领域的实际,深入解读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意义和内涵,从“六个新”的角度阐述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规划的特点和内容: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目标、新格局、新要求。听完之后,受益良多,感触颇深。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人民不畏艰险、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中央高瞻远瞩、集思广益,为国家未来五年、十五年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战略规划。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高校的科研和教育都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人民的长远需求和急迫需求,有的放矢地搞科研,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人才。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内涵,我们将更加清楚地认识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求,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个人的能力,规划实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每个小我的努力汇聚成国家发展的大流。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老师 郑文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目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继续奋勇前进,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数学科学学院老师 娜仁其其格 通过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宣讲,收获良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彰显了我们党坚守初心、谋求复兴、人民至上的一贯努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立足岗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理论学习与学生思想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制度自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抓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把握“十四五”时期的新起点,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凝聚青春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老师 白云波 观看教育部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视频会,受益颇多。就目前来看,教育已经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过渡,实行全民教育及素质教育,其目标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向民众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国家和人类发展作出贡献。作为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在我看来,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代人,我也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学生 郑泽浩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指明方向。我们青年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学生 张子扬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党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期间召开的重要会议。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面前,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本领,将全会精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努力扎实专业基础,从小事做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数学科学学院学生 孙颖新 听了教育部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之后,我深深地了解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判断、重要思想、重要观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是指导全党全国今后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牢牢掌握。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协力,真抓实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 金峰 通过参加此次宣讲报告会,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时代使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发扬者,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声音走向世界。新冠疫情以来,党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直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抗疫方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奉献出自己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加油!活力团支部

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校“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团日设计大赛半决赛于11月8日在南北校区同时举行,共有20个团支部进行了团日设计项目展示。听说各参赛团支部为大家带来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团日主题活动。话不多说,快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来领略北校区各参赛团支部的风采,北校区半决赛由经济管理学院承办。参赛的8个学院代表队的展示有铿锵有力的誓词、发自肺腑的吟唱、有打动人心的话剧、有抑扬顿挫的朗诵。各代表队以新颖的方式带我们游历了祖国大好河山,体味不同的民族文化,激荡着青春活力,坚定着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带给了大家一场场精彩的舞台表演,展现了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再来看看南校区各参赛团支部的精彩表现,南校区半决赛由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承办,12个学院代表队的展示各有亮点。有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有纯正动听的蒙古语朗诵、有将团日活动由校内带至校外,倡导大家创造绿色家园的“光盘行动”、也有用幽默的语言向大家科普垃圾分类知识的“垃圾分类比赛”、还有以模拟参观纪念馆的方式,带领同学们了解内蒙古大学第一任校长乌兰夫同志的一生,为大家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团日主题活动。 最终,由经济管理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代表队获得半决赛一等奖,法学院等4个代表队获得二等奖,数学科学学院等6个代表队获得三等奖,生命科学学院等8个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团日设计大赛半决赛顺利结束!此次团日活动设计大赛,营造了和谐、友爱、创新的氛围,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了同学们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将维护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决心与风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入围支部在决赛中的精彩表现吧!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成功入选!携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

11月13日至1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2020年理事年会暨第四届高校宣传工作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行。会上,公布了第三届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案例推广展示活动结果,评选出推广案例10项,展示案例20项。我校推荐报送的案例《携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成功入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是由高等学校、新闻媒体机构以及相关组织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研究会组织开展的第三届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推广活动,旨在展示近年来全国高校宣传思想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疫情防控中高校舆论宣传及思想教育功能,探索如何提升高校舆论引导能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形成的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工作案例,起到促进交流、推动工作的目的。 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第三届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案例最终评选出武汉大学《激发媒体融合最大效能 汇集最强抗疫正能量》等10项推广案例,天津大学《用好学生思政宣讲阵地 讲好“四史”故事》等20项展示案例。我校申报的《携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新案例》荣获展示案例,也是自治区高校唯一入选案例。 附:内蒙古大学入选创新案例:携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携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是新中国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首所综合大学,始终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学校将民族团结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把教育引导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扎根中国办大学,服务北疆育英才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排头兵作用,探索构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心圆”“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四同”工作模式,为“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聚焦“同心圆”,提升思想引领的高度 学校党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体化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方位落细落实各方责任和具体措施,确保创建工作落地生根,切实增强各族师生对“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建设,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告会等形式,依托“桃李大讲坛”“北疆理论风景线”等学习阵地,系统学习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内蒙古大学的重要指示,开展了“牢记嘱托、求真务实、办好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学习调研活动,积极探索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二是组建专家理论宣讲团和“理论学习轻骑兵”深入基层进行理论宣传。构建了校院两级、开放共享的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邀请党政领导、北疆楷模走进校园,举办“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三是服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在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古籍文献保护、少数民族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领域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四是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覆盖全体学生开展系统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实施了“旗帜·领航”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打造了系列人文通识精品课和22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系统挖掘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二、营造“同场域”,拓展文化育人的宽度 学校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融入文明校园建设,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于校园生活的全过程,把学校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共有家园。 一是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三全育人”的着力点,整合优质资源、汇聚育人合力,逐项分解育人各环节的工作目标、责任主体和具体措施,构建了“党委主责、思政主题、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主线、队伍主力、制度关键、服务保障”的工作体系。二是高扬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月”“点亮信仰、筑梦北疆”“优秀民族经典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打造了“草原雄鹰·创新之家”“骏马舞蹈团”等文化育人项目。“桃李湖畔·书香内大”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牧歌合唱团”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最具影响力社团。三是发挥全国首批文明校园的辐射功能,拓展校史馆、民族博物馆等6个自治区级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面向各族师生、社会公众开展民族文化普及和文明培育活动,年均参观培训达到万人次。“印象·草原——北疆优秀民族文化校园体验季”项目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 三、坚持“同频率”,增强舆论宣传的力度 学校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依托学校融媒体平台,聚合主流媒体资源,及时传递党和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选树宣传各族师生先进典型,营造了人人珍视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享受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一是坚持“端网联动”,做强校园文化阵地的正面舆论引导,综合运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电视台、“易班”等融媒体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以专题报道、宣传海报、视频网文等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坚持“内外联动”,携手主流媒体打好重大主题宣传的主动仗。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指示,以“牢记嘱托、守望北疆、奔向一流”为主题,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推出专题报道“温暖瞬间:把总书记和我们的故事讲给你听”、网络思政课《这一课,绝!》、互动小游戏《我在亮丽内蒙古向祖国告白》、H5“足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一周年工作巡礼”等系列宣传报道和新媒体产品54件,点击量超过500万次,形成了校园媒体与主流媒体同频共振的宣传局面。三是坚持“多方联动”,共同奏响祖国北疆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乐章。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邀请自治区文艺名家联合创作了歌曲“祖国草原祝福你”、诗歌“一片草叶上的祝福”等,在新媒体推送后引发热烈反响。与兄弟高校共同发起“青春为祖国歌唱”活动,特别制作MV《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北疆各族学子对祖国母亲的真挚情感和深切祝福。 四、着力“同成长”,展现服务学生的温度 学校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聚焦“六个下功夫”,不断探索少数民族卓越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引领各族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比重保持30%以上,构建了多层次、多方式并举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轴,以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方式为驱动,坚持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师生联动、教研联动的协同联动机制”的“一轴·三驱·四联动”的立体化育人模式。二是健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和能力发展体系,切实感受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和关怀。加大各类资助政策的倾斜力度,少数民族学生和蒙古语授课生可享受47项资助项目。通过开设“成长工作坊”、实行“学长导师制”等方式,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创业的竞争能力。三是选树宣传各族师生先进典型,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尽责圆梦·内大先锋”主题活动,涌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草原保尔”金海教授、“最美支边人”罗辽复教授等身边榜样。拍摄了《草原明珠》《草原之光》等校史、人文纪录片,讲好各民族师生守望相助、植根北疆、兴学强国的感人故事,展现新时代内大人牢记嘱托、守正进取、奔向一流的精神风貌。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时,充分肯定了学校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我们将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途径,让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历久弥新,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做出新贡献。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自治区博士宣讲团走进我校宣讲五中全会精神

11月30日下午,自治区博士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党校副教授王晓明走进我校,为师生做了题为《聚焦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接续奋斗新征程》的宣讲。我校党委副书记李秀良主持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及2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宣讲。本次报告会也是我校“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形势政策报告会之一。 “‘十四五’规划建议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共识,是‘十四五’时期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基本依据。”王晓明副教授开宗明义,指出“十四五”规划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规划,同时,她还从“十四五”规划的内容要点和核心要义、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等方面,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宣讲和深入解读。宣讲报告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涵丰富、精彩生动,师生们认真聆听并不时做着笔记。 宣讲会后,王晓明副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气氛轻松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蒙古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2019级基地班团支书宁晶说:“‘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到2035年,我们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作为一名学习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我要学好‘四史’,学懂弄通专业知识,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学习生活中来。同时,作为班级的团支书,我还将通过团日活动等形式,把全会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同学们。”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2019级学生刘洋说:“通过聆听宣讲,我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和国际目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我们要把自己所学与国家社会未来的建设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学习进行时 丨教育部长陈宝生:聚焦“五找”要求,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

聚焦“五找”要求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 11月3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京主持召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学扩大会,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部党组成员分片区导学促学基础上,按照“认识上找差距、工作上找短板、措施上找弱项、落实上找问题、安全上找盲点”的要求,展示前期学习成果、深化集体研讨交流,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走向深入。全体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 陈宝生部长在会上强调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 陈宝生: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陈宝生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一个月以来,在部党组的领导下,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聚焦“五找”要求,创新内容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有声有色地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内容上重“组合”,形式上重“联合”,方法上重“结合”,效果上重“融合”,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营造了良好氛围,取得了积极成效。 陈宝生:教育系统要进一步聚焦“五找”要求,推动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久久为功 陈宝生强调,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教育系统要进一步聚焦“五找”要求,把自己摆进去,努力提高“五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久久为功。 一是认识上找差距,要着重查找认识上、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差距,着力解决学用两张皮、理论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杜绝碎片式、金句式、口号式学习。 二是工作上找短板,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找准、找深、找到根本,深入研究主要矛盾变化机理,为“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三是措施上找弱项,要紧密围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从制约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的主要因素入手,系统梳理、深入研究政策体制上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 四是落实上找问题,要深入挖掘影响政策文件落实到位的多重因素,坚持主动担当,树立精准理念,着力改变抓落实不积极进取、只开花不结果的粗放工作方式。 五是安全上找盲点,要着眼分工领域,从工作细节中找盲点,做深做细做实防范工作,以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为“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要自觉服从服务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回归初心使命,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从工作实际出发,回答好大台阶、大变局和新期待、新格局、新机遇、新征程等新时代命题,以实际行动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会上,综改司、规划司、财务司、基教司、职成司、高教司、学生司、科技司、国际司(港澳台办)、直属机关党委、驻部纪检监察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1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五找”要求,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展示本片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体会和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点赞!我校4名学子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开展的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评定活动结果揭晓,我校苗瑞宇、王珏、宋靓、吴永强等4位同学获奖。 对待学习,他们严谨踏实,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对待生活,他们积极向上,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面对困难,他们毫不畏惧,用顽强的毅力、深入的实践不断探索成长成才的道路……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可亲、可敬、可学、可信的榜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个人风采吧! 个人简介 苗瑞宇,女,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曾在内蒙古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会任职。 个人事迹 自2015年起,苗瑞宇同学就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利用每年的暑期时间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也逐渐寻找自己日后的定位。2018年本科毕业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团工委担任团干事工作。今年年初突发疫情,考虑到基层社区工作量大,又看到招募志愿者的公告,她又积极报名“内蒙古共青团疫情防控志愿者”,再次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践行青年党员使命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从参与伊始,苗瑞宇同学便随时待命,做好防护措施后便开始了自己在救助站的助民服务。从前期担任防疫宣传工作,发放、张贴防疫宣传单,多种形式倡议疫情期间注意事项、健康洗手、居民如无必要不外出等;到中期在社区出入口进行人员的出入登记排查、体温测量等;直至后期的总结汇报、撰写宣传稿件等。苗瑞宇同学时刻参与在社区抗疫服务的第一线,无论雨打风吹,烈日灼灼。她说很荣幸能挥发自己小小的光和热,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一颗“螺丝钉”的作用。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苗瑞宇同学在读研期间侧重于学习,但又不拘泥于此。除日常专业课学习之外,闲暇时也是图书馆的“常客”,常常会去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她认为“在书本中一定会遇到更好的自己和更多的选择”。苗瑞宇同学参与了自治区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两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参加学术会议三场,还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在未来,苗瑞宇同学表示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践行志愿服务,在毕业后继续深入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力量。 个人简介 王珏,女,中共党员,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9级硕士,现担任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2019级研究生班副班长。 个人事迹 王珏同学在本科期间获得了“梁希学业奖学金”、“校园十佳歌手”荣誉称号;曾连续两年参与“印象长白山、筑梦十三五”、“百所高校进白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硕士期间,她成绩优异曾获得学业奖学金、全国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二等奖,曾代表2019级硕士研究生参与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新生开学典礼表演。 在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农民宅基地置换意愿与置换方式研究”基层调研环节期间,第一次农村入户调研的整个过程给王珏同学带来了极大触动。她在深感幸福生活来自不易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道阻且长。于是她利用假期时间,主动申请实习工作,去基层岗位上锻炼能力,走进农户家中,走到农民中去,并立志以后要在基层工作。 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期间,王珏同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在聆听了基层第一书记的扶贫事迹之后,更加坚定了她建设家乡的信念。王珏同学定会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尽其所知所学,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个人简介 宋靓,女,中共预备党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现为内蒙古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曾为内蒙古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文新院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班级团支部副书记兼班长、资助政策宣讲员。 个人事迹 进入大学以来,宋靓同学始终以“志存高远而后进取,锲之不舍而后成器”作为奋斗的人生信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方面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专业前30%,综合测评成绩位列专业前10%,发表省级期刊学术论文一篇,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 学生干部是宋靓同学的生活里最重要的身份之一。在三年多的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组织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数十次。班级事务和学生会就业工作、奖助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她都能够出色的完成。 疫情期间,宋靓同学在负责学校线上防疫宣传工作的同时,也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经常是白天执勤站岗、晚上修改推送。她带领学生会成员在校学生会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以疫情信息、科学防控、志愿宣传和加油祝福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上百篇,平台影响力连续三月居于内蒙古大学融媒体平台榜单前10。她获得了内蒙古大学优秀大学生标兵“抗疫之星”的荣誉称号,志愿服务的事迹也得到了自治区团委的报道。 抗疫志愿者只是宋靓同学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区青马班、校青马班中有她的身影,“返家乡”活动中她表现积极,中国大学生公益行动-金牌实习生项目也有她的加入,成为内蒙古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更让她坚定了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信念。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今后宋靓会继续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内外兼修、奋发自立,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个人简介 吴永强,男,中共预备党员,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曾任蒙古学学院团总支兼职副书记、蒙古学学院学工办助理、资助政策宣讲员、班级团支部副书记兼班长。 个人事迹 在同学们眼中,21岁的吴永强是个乐观开朗的大男孩儿。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上还藏着一段艰辛而又励志的故事。 吴永强同学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的贫困农村,一家四口中有两个学生要供养。母亲做过三次严重的手术,如今不能下地耕种,只能在家里依靠针线活补贴家用。父亲有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长期负荷劳动的后遗症,不能长时间进行体力劳动。今年年初,父亲查出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高血脂,手术后导致右耳失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看到曾经无所不能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吴永强同学感到十分无助,但并没有被困难击垮。为了帮助父母减轻压力,他奋发自强,勤学好问,不但成绩在本专业名列前茅,而且还参加了大学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一篇。除此之外,他积极报名勤工助学岗位,曾担任学院学工办助理、资助政策宣讲团成员,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取生活费。生活负担虽然很重,但吴永强同学知道,他用踏实努力换来的知识和本领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潜心耕耘必有收获。品学兼优的他荣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求实奖学金、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银奖等荣誉,也入选为全区第十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在青马班一年的学习中,吴永强同学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政治素养,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谈及未来,吴永强同学始终充满希望,他说“我会继续刻苦努力,将自立自强的精神传播给更多的同学。” 衷心祝贺以上获奖的同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评选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传递着源源不断的向善向美的正能量,以“青春自强 刚健勇毅”的主题点亮每位学子的逐梦之路。希望广大学子能积极学习“自强之星”身上的美好品质,高举自强不息的青春旗帜,汇聚成充满活力的青春力量!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国家宪法日 | 我校师生载誉而归!勇夺佳绩!

国家宪法日载誉而归,我校师生创佳绩! 2020年11月28日到12月3日,由法学院的周珩老师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马骐老师带领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举办的“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法学院大二学生张书宁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取得全国知识竞赛三等奖,周珩老师、马骐老师取得知识竞赛指导老师三等奖、全国演讲比赛指导老师三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背景 此次全国总决赛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34支代表队齐聚北京,展开角逐,共同分享当代青少年对宪法的认识与理解,抒发对宪法的热爱与尊崇。此次“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共分为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两个环节,不仅考察选手的法律知识基础、演讲水平和知识储备,更检验选手的应变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 备赛过程 在“国家宪法日”及“全国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为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推进法治教育,全面推动学校开展宪法教育,使广大学生了解宪法、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培育法制观念,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推出“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剧展示等特色活动,在全校取得了很好的响应,积极支持教育厅组织的“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层层选拔出代表内蒙古大学的参赛代表队员,推送到内蒙古教育厅进行参选,在全国“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好成绩的背后是努力和坚持。在一周的比赛中,赛程紧张,任务不断。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四位选手全身心投入到备战状态中。周珩老师帮助代表队成员认真学习关于《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马骐老师帮助四位选手不断磨练演讲稿。 获奖者感想 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代表队的参赛队员之前,我先是连续两年参与了法学院举办的“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每一次比赛结束之后,周珩老师、马骐老师都会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对于宪法和演讲的理解,这样的活动为我们学习宪法知识和理解宪法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大学的代表选手,在参与比赛时是压力与动力并存的。在备赛的时候,周老师很细致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模拟知识竞赛的内容和流程,我们会集中讨论比赛题目和备赛策略很长时间,同时反复观看了历届比赛的题目,一遍遍模拟答题、互相提问。这一路上一直都不是我一个人在比赛,而是和老师、和小伙伴、和朋友们一起并肩作战,因此在回忆这次比赛时,在我脑海中留下最深的回忆不是紧张和压力,而是一些琐碎美好的细节。 在正式比赛时,主观题环节包含了诸如“国家的权力与个人的权利的关系”“该不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曝光违反交通规制的行人信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此类很多的社会热点,既考察了我们对待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又考察了我们的思辨能力、法律知识基础和应变能力。而且除了知识竞赛之外,我也观看了演讲比赛,来自各个省区的选手们十分优秀,比赛的主题有些宏大,但是选手们都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以小见大。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上海代表队的选手讲述了自己响应宪法号召、当兵退役的故事,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北京代表队的选手讲述了自己在暑期支教遇到的小男孩和自己的姐姐难以一起接受教育的故事进而升华到自己对于宪法所保护的教育公平的思考。比赛的选手们让我对“宪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学宪法 讲宪法”的活动不仅仅是一场个人或是团队的表演,更是一次为了引发公众对法律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的号召。总而言之,这次经历让我深感不虚此行。 在比赛结束之后,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宪法和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也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宪法守护者与宣传者的决心与信心。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在进一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关注和思考周围发生的社会事件,把法律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领会宪法的精神。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 2019级学生张书宁 在国家宪法日的号召下,内蒙古大学将继续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决策部署,继续以宪法为中心,以民法典为重点,抓紧抓实法治教育工作,推进全校学生尊法、信法、学法、守法、护法,做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聚焦丨第二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12月5日,内蒙古大学第二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在北校区学术会议中心9号会议室举行。自治区团委学校部副部长刘智博、自治区学联主席青合乐、我校党委书记朱炳文、党委副书记李秀良、副校长张吉维、纪委书记张利平、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高光来、郭喜及有关部门领导、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各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全体学生代表共聚一堂,汇集青春风采,聚焦青春盛会。 校党委书记朱炳文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举旗定向 服务成长 勇于革新 团结带领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的讲话。朱炳文书记对两年来我校学生会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学校党委对各级学生会组织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思政引领,坚定信仰之基,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紧跟时代要求,践行服务宗旨,切实服务广大同学成长成才;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从严治会,完善组织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他希望各位代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以更加坚定的思想意志、更加高效的工作能力、更加端正的工作作风推动学生会工作向前迈进。 大会上,与会领导向学生代表赠送了书籍,希望各位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季云琪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总结和回顾了学生会的主要工作和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部署了学生会的工作任务,明确了发展方向。 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还对第二十五届学生会主席团和研究生会主席团进行了选举;通过了第二十四届学生会组织工作报告的决议;宣读了致全校广大青年学生的倡议书:号召全校青年学生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二要坚持勤奋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三要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 12月5日晚,校团委举办了“锐意变革,共话未来”内蒙古大学2020年度社团文化节,进一步激发了社团活动热情,展现了新时代的青年风貌,营造了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至此,内蒙古大学第二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圆满落下了帷幕。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是我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学生政治生活的重要经历,增强了学生参政议政意识,培育了学生爱校荣校的主人翁精神。此次会议回顾总结了过去两年学生会组织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学生会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对于我校深化学生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恰同学少年 砥砺奋进正当时 内大各族青年学子 定不负时代所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贡献青春力量!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要闻 丨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来我校作形势政策报告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来我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寄语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12月8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来到内蒙古大学,看望慰问广大师生,作高校形势政策报告并随堂旁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勉励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张韶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自治区驻呼高校师生代表260多人聆听报告。 隆冬季节,室外呵气成霜,室内暖意融融。内蒙古大学学术会议中心9号会议室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报告会上,石泰峰书记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这一主题,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落实新目标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履行新使命担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为同学们作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形势政策报告。 石泰峰书记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决策部署,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作出描绘展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内蒙古只有坚定不移探索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才能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石泰峰书记勉励大家说,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赋予广大青年新的使命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广大青年矢志奋斗。大家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作为立身之本,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把个人抱负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扎根人民、报效祖国。要珍惜青春时光、练就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实践能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主动接受锻炼、不断攻坚克难,敢于经风雨见世面,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在拼搏奋斗中实现人生梦想。要修身立德正己、弘扬良好风气,答好人生“道德考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要在品德上不断提升。希望青年学子们不负韶华,积极投身伟大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报告会上,石泰峰书记还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学生代表提出的大学生就业、高校科技创新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掌声阵阵。 形势政策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朱炳文主持。报告会前,石泰峰书记在校党委书记朱炳文,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国庆的陪同下看望我校师生代表,走进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旁听了杨涛老师讲授的题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后,石泰峰书记指出,紧扣人民需求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不断为满足人民需求而奋斗,这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希望同学们认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本领的人,更要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怀的人,努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反响热烈 石泰峰书记作的高校形势政策报告在我校青年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在场师生纷纷表示,青年学生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建设者,要自觉肩负新使命、新担当,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智教授:今天的这节形势政策报告会给很多同事、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带来了新的启发,感觉到事业上开阔了视野,对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对于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成芳教授:报告中,石泰峰书记在古今中外的对比中关于新发展阶段重大判断深刻内涵的讲解,帮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中国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沧桑巨变及其伟大意义。他结合内蒙古实际深刻分析阐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积极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参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令我备受鼓舞。石泰峰书记还亲切回答了学生们关于成才就业方面的问题,我感到很温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一定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努力奋斗,争取为新发展阶段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秀娥副教授:石书记的报告从新发展阶段、新目标要求、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四个方面解读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区情详细讲解了内蒙古的新的发展格局即“树立‘一个导向’、构筑‘两个屏障’、建设‘两个基地’ 、打造‘一个桥头堡’”。石书记还对大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听了石书记的报告,我备受鼓舞、深受启发。思政课教师要多学,学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著作,学党的文件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要多听,听专家、学者讲的理论、大政方针的解读;要多思,思经典的力量,会议精神的精髓;要多讲,讲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著作,也要讲国情、区情。 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吕倢瑶:石书记对于当前形势与政策的解读,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让我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对于我们内蒙古的规划和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有效结合内蒙古发展实情,对于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谋划好“十四五”发展意义重大。同时,石书记勉励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勇于奋斗,勇于创新,培养自己拼搏奋进的品格修养,磨练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增强攻坚克难的专业本领,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一名北疆学子,我也是内蒙古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听完石书记的讲话后,我更加坚定了去支教的决心。我认为,北疆的建设需要我们肯付出,肯吃苦,这次去支教也希望将自己的知识和热爱传递到那些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们那里,为我们内蒙古的教育扶贫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为内蒙古“十四五”建设添砖加瓦,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嘱托,真正做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田野:石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我们国家正在实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跨越,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我们青年大学生正站在两个100年历史交汇节点上,未来的五年、十五年,正是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黄金时期,面对新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乘风破浪、勇于担当,努力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石书记告诉我们青年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首先应该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紧跟国家大势,努力做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就像石书记说的,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十四五”时期,正是我们青年发光发热,贡献自己智慧、力量的时期。我们要不负重托,勇于担当,不断攻坚克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敖国强:听完石书记的报告我深有感触。随着决战脱贫攻坚成就的积累,我国正不知不觉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总结了“十三五”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发展环境面临的变化,设立了9个目标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具体举措。这为中国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我也很荣幸和石书记亲切交流,石书记非常有耐心且认真解答了我所问的问题。石书记说:“新时代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新青年要适应时代,思想上要转变过来,鼓励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敢于到大市场,做时代的弄潮儿。”石书记的解答帮我确定了未来努力的方向。这也正是给我的一针强心剂,促使我倍加珍惜也倍加努力。我所学的专业是通信工程,我国正处于需要高科技人才的阶段,而我所学的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我不仅要更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也要扩展自己的眼界,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脚踏实地,在拼搏奋斗中实现青春梦想,谱写青春之歌。 追梦“十四五” 接力新征程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回眸“ 十三五 ”,同心向未来。辉煌的成就,宏伟的前景,催人奋进,给人力量。新时代赋予各族青年神圣的历史使命,新征程开启莘莘学子崭新的奋斗篇章。全校师生将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立德树人,努力书写办好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 其他

1 浏览  ·  0 赞

礼敬中华·红色足迹 | 纪念 “ 一二·九 ” 运动85周年

用青春的声音,传播信仰的力量 礼敬中华(第二季) 我们来了! 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足迹 抒写青年学子爱党爱国新篇章! 习语摘录 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出席大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 主题聚焦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5年6、7月间控制察哈尔省,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在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军民抗日救国。 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即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学联。选举郭明认为主席。12月6日,公开发表成立宣言,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12月9日,北平学生“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12月9日上午10时30分,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奔向新华门,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愤怒的学生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 请愿群众代表向国民政府提出6项要求:(1)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2) 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3)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4)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5)不得任意逮捕人民;(6)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学生的游行队伍经西单和东长安街时遭到军警木棍、鞭子、水龙、大刀的攻击,百余人受伤,30多人被捕。城外清华、燕京两校学生,因城门关闭未能入城,在凛冽朔风中坚持终日,含泪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平学联决定各校学生举行总罢课,积极酝酿和准备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日救亡怒潮,席卷了整个北平城。10日起,杭州、武汉、上海、广州、南京、济南、天津、青岛、南宁、长沙、厦门等地学生、教职员等纷纷集会,发表宣言、通电,举行罢课、游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 青年悦享社区 主持人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本科辅导员李丽婷: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是一个值得中华儿女铭记于心的日子,回顾历史,北平大中学生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完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学生们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学生爱国主义抗日救亡运动。 这场运动主体由学生以及各界爱国人士组成,他们一声声的呐喊振聋发聩,响彻了华北阴霾的天空,赤子们的热血沸腾起来,撒遍了我国华北寸寸山河。这种力量的凝聚结合,这种英勇奋斗的精神,直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变成一种全民族的爱国运动,也给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意义。我们要做实现中国梦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悦享区 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马风正:“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这是一次永远值得纪念的运动,时至今日,我们仍要秉持“一二·九”运动精神,要有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热情,要继承先辈们关心国家命运、心系民族的光荣传统。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们要高举着弘扬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的旗帜,向着祖国的繁荣,经济的腾飞,民族的振兴而奋勇前进! 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材料化学专业白世豪:1935年12月9日,这是一个令人愤懑,但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日子。在这一天,当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听到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后,他们不满自己的国家被分割,纷纷走上街头,开展了抗日救亡斗争,掀起了“一二·九”运动。这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下的一次伟大的抗日救国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它永垂青史,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那些勇于抗争的先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也值得我们一代代青年永远学习!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喜讯 | 我校青年作家安宁和渡澜师生同获丁玲文学奖

12月10日,我校青年作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安宁和18级本科生渡澜,同获第11届丁玲文学奖。其中,安宁荣获散文类新锐奖,渡澜荣获小说类新锐奖。 丁玲文学奖于1988年设立于丁玲故乡常德市,是由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主办,常德市委宣传部、常德市文联、中国丁玲研究会等部门承办与协办。《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诗刊》分别负责评论、散文、小说、诗歌四大门类的评选工作。评选出的成就奖,奖励全国范围内在四大门类创作方面有重大成就者;作品奖,奖励两年内发表的四大门类的优秀作品;新锐奖,奖励在文坛崭露头角、潜质优秀的45岁以下新锐创作者。 据悉,作家王蒙、张承志、汤养宗、张炯分别荣获四大门类成就奖。阿来、叶兆言等作家荣获作品奖。 安宁是80后知名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现任教于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级作家,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作品25部,在《人民文学》《十月》等发表作品400余万字。代表作:《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乡野闲人》《迁徙记》。荣获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广西文学奖、草原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渡澜现为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学生,生于1999年,通辽库伦旗人,小学至高中均就读于蒙语学校。于大一时经写作课老师安宁发现后,因其小说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神秘诗意的异质审美,引发国内文坛关注,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青年作家》等发表作品10余万字。短篇小说《昧火》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9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入围2020年度花地文学排行榜。荣获《小说选刊》第二届禧福祥杯新人奖、草原文学奖新人奖等奖项。首部短篇小说集《傻子乌尼戈消失了》即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聚焦“双一流” | 我校9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名单,我校有9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线下一流课程5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积极响应教育部建设“金课”,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战略部署,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印发《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改革为重点,实施“531”课程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建设主干核心课、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思政示范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1000余门,投入建设经费3000万元,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校将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着重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机制,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切实提升课程内涵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内蒙古大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线上一流课程(1门) 01 课程名称:实用大学英语语法 课程负责人:段满福 团队成员:段满福、杨振宇、刘丽军、胡猛、杨志勇、王继军、陈 微、郭亚楠、王伟禄、赵 澍 课程介绍:该慕课由79个视频和24个非视频资源组成,共计18个单元,总时长578分钟。课程受众主要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和社会英语学习者,运行中发现还有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使用该课程。课程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英语语法基础薄弱,语法知识不成体系,而大学英语课时不足,无法单独系统开设语法课的现状,系统梳理基础英语语法内容,着力于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法盲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单元测试、思辨讨论、期末考试等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构建英语语法框架,掌握各类语法知识,提高英语语法水平和输出语言的准确性,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课程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已完成两轮线上运行,分别有8194人和12751人在线注册学习。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 01 课程名称:工业化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工艺优化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负责人:宫箭 团队成员:宫 箭、樊国梁、王延来、李天天、刘瑞建、班士良、朱成军、徐淑银、朱 俊、秦艳丽、和江变、夏 超 课程介绍:该实验课程依托“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光伏重点实验室”,以腾晖太阳能有限公司、日月太阳能有限公司两个光伏企业现代化生产流程为参考,将科研成果和企业先进的生产实践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了解实验原理、仪器构造,掌握实验过程、生产流程、实验现象及参数。同时依托我校“半导体光伏技术校内实训基地”的真实实验,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加强实操锻炼,通过课后总结、交流,提升理论水平,再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进入企业完成实习实践,学会在不同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根据得到的不同结果学会优化生产工艺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创新拔尖一流人才的目标。 02 课程名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虚拟仿真综合实训 课程负责人:张军 团队成员:张军、曾尚红、仙保震、高官俊、郝海刚、陈树峰、杨绪壮、薛辉、吴进芳、郭艳 课程介绍:该课程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让学生练习模拟现代化工厂(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煤制甲醇和低温费托合成)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处理,将抽象、复杂的化工工艺过程、化工单元及化工装置形象化、可视化,通过身临其境的练习,使学生全面、具体和深入地了解化工工艺过程和生产单元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逼真的操作环境中进行实验、训练,亲自动手进行参数设置、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 线下一流课程(5门) 0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1 课程负责人:张吉维 团队成员:张吉维、盛立民、张海燕、卢艳芹、邹海燕 课程介绍:该课程是在介绍哲学产生发展规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过程的前提下,以马克思实践观为基石和主线,全面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文化观及价值论,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本质区别,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本课程通过48学时的课堂讲授、4次分组讨论、1次合作性学习来实施课程教学内容。课堂讲授主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和原理,并介绍相关前沿动态,重点启发学生哲学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和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发言提纲,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指导学生分组开展合作性学习,组织开展经典读书会,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02 课程名称:泛函分析 课程负责人:贺飞 团队成员:贺飞、郝晓玲、杨联贵、王镁、杨红丽 课程介绍:该课程是一门抽象的数学课程,是学生进入现代数学研究的必备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线性泛函分析,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空间、线性算子以及线性算子空间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将分析中的具体问题抽象到一种更加纯粹的代数、拓扑的形式中加以研究,学会综合运用分析、代数、几何手段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泛函分析”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全新的视点审视和处理数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和问题,能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近代数学、近代物理,从事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03 课程名称:统计热力学A 课程负责人:班士良 团队成员:班士良、赵国军、崔鑫、刘志锋、宋铁磊 课程介绍:该课程立足国家数理基地物理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热学》基础上,更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熵及各种热力学函数)、基本原理(如统计规律性、统计系综)和处理热物理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如热力学基本定律和三种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把握统计物理微观理论和热力学宏观理论的特点及相互间的融会贯通,建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课程内容教学和恰当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有家国情怀和世界胸怀,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具有引领物理基础科学未来潜质的人才。 04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课程负责人:莫日根 团队成员:莫日根、哈达、范丽菲 课程介绍:该课程主要介绍科学家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成就和科学研究的艰辛经历,激励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复制与损伤修复、转录和翻译及其调控机制、合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分子生物学前沿发展和前景,掌握科学探索的逻辑和思想,树立科学情怀和家国情怀。旨在结合学校“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国家级一流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定位,围绕生物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内蒙古、面向未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重能力、求创新、国际化、个性化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高水平生物科学创新人才。 05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学 课程负责人:颉茂华 团队成员:颉茂华、袁学英、宋云玲、刘向伟 课程介绍: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本量利与利润规划;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决策方法与应用;业绩衡量与分层激励;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旨在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管理会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企业现代管理中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考评的问题;了解国内外管理会计学的最新发展动态,领会在国家政府重大发展战略以及新技术下,企业等各类组织单位急需解决的管理会计新问题,并能够提出应对的方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的高素质会计学创新人才。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01 课程名称:新闻采访与写作 课程负责人:刘寒娥 团队成员:刘寒娥、张丽萍、许 晋、刘艳婧、马 骐 课程内容:该课程以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导,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专题实践三大模块。课程依托实践基地开展新闻现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判断力,良好的沟通力和精准的表达力,使学生具备解决新闻采写核心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够运用不同介质的传播形式、技术方法、报道体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聚焦“双一流” | 我校主办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

2020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2020年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内蒙古大学主办,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约240名学者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就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跨学科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 开幕式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乔旺主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发表讲话肯定了学会多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对这一学术共同体的未来寄予了深切厚望。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表示,此次年会既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学术交流的促进,同时也是参会者以文学研究的形式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号召的具体行动。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魏永贵教授在致辞中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办学历史作了回顾,围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体系,学院重点建设了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几个方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与较强的研究基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作家培养的重镇。多年来,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学术积累,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方向。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资源,草原文明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希望有志于民族文学研究事业的同仁共同关注、开发、利用。倡导大家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交流。 开幕式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作大会主题发言,他强调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党和政府长期关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事业,大家走出一条田野调查与文本研究相结合的学术道路,并与国际学术前沿进行对话,开创了中国史诗学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为两大支柱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基本格局,学科涵盖中国各少数民族口头与书面文学研究、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资料学建设。当前,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前面的路还长,任务也格外艰巨,应当竭尽全力做好学术工作,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随后举行了分组讨论。本次年会收到的学术论文达240余篇,论文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大家线上线下相互切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2月14日上午,举行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2020年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会议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吴晓东主持。会上肯定了本次年会所取得的成绩,并强调继续加强各民族文学的整体研究、专题研究和个案研究,更加自觉地把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随后,进行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换届选举。 本次年会的筹办,为来自全国90家单位的学者切磋学问、为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青春的我•信仰的光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团日设计大赛决赛顺利结束

12月13日晚7:00,我校在东区活动中心举办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团日设计大赛决赛。本次大赛经历了20场院级初赛,2场校级半决赛和1场校级决赛,历时一个多月,终于顺利落下帷幕。全校20个学院(单位)300余个团支部参加了此次活动。各参赛团支部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内容体现了年轻一代勇于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有: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娜仁、就业处副处长谢峻鹏、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邹子奇、教务处副处长许晋、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郭晓飞。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梁文美、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士伟、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温毅刚、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段计珍、教务处副处长王树彬以及各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老师和三百多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经过半决赛的选拔,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体育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务处民族预科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六个团支部成功晋级,进入决赛。 12月13日是中国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为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铭记历史,在场师生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 师生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活动正式开始。 比赛环节,各团支部紧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四史、践初心、跟党走、担使命”三个主题诠释了各自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解。所有参赛支部展示结束后,谢峻鹏老师对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进行了点评。 在本次团日活动设计大赛中,各支部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共有蒙古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教务处民族预科班等10个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单位。梁文美老师、张士伟老师、温毅刚老师 、段计珍老师、王树彬老师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本次大赛,是我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代表性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对我校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校广大青年团员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开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关于在全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12月25日上午,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开班。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朱炳文主持开班仪式并作讲话。 开班仪式上,朱炳文书记传达学习了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同志在全区领导干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朱炳文书记指出,本次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全校教职员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系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朱炳文书记就如何办好本次专题培训班提出了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深刻理解多元和一体的关系、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认识和纠正我区民族工作的偏差与充分肯定我区民族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关系、“九个坚持”之间的关系等,正确贯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个结合”的重要要求。三是深刻反思我区民族工作存在的偏差问题,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朱炳文书记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广大教师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重要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主线,弄清楚“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开班仪式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全区高校理论宣讲团”成员、自治区教育厅“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题,讲授培训的第一堂课。他结合工作、研究和生活实际,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怎么看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多元一体”“民族区域自治”等概念的深层含义,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并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完善配套方案、强化师资保障、拧紧责任链条、做好政策解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怎么办”。讲座全面系统,内涵丰富,语言生动,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政治站位,统一了思想认识。通过专题讲座,号召广大教职员工要不折不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准确把握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的拥护者,忠实的践行者,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次培训为期3天,采取专题讲座、专家领学、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内容有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相关内容等。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聚焦|《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部区合建成果

2018年2月24日,教育部召开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启动部省合建工作,对没有直属高校的中西部14个省份,采取部省合建模式各支持一所高校发展。 2018年8月,陈宝生部长主持召开部省合建工作推进会,为合建高校量身定制了“一校一策”合建工作手册,细化部、省、校各方责任及当前重点建设任务,为合建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和纵深推进提供了明确指引。 2020年12月25日,中国教育报就三年以来合建高校工作成果进行了报道。 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再提速——部省合建工作开展三年来综述 本报记者 焦以璇 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提升至74%,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自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高校以来,内蒙古大学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信心更强、干劲更足”成为全校师生的普遍感受。 内蒙古大学的变化是部省合建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2月24日,教育部召开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启动部省合建工作,对没有直属高校的中西部14个省份,采取部省合建模式各支持一所高校发展。 三年来,在教育部、地方政府、合建高校、合作高校共同努力下,部省合建“四方联动”机制日趋完善,纵深推进部省合建工作的合力效应进一步显现。合建高校以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凝练学科特色和方向,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建机制——汇聚多方合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中西部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7%,在校生占全国总数的57%,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然而,受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影响,中西部高等教育总体上与东部存在较大差距,高层次人才引育能力偏弱,缺少高水平科研平台,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为破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难题,“部省合建”应运而生。合建工作启动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与相关各省(区)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签署合建协议,明确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基本路径,确立了“同等对待”“多方支持”的精神内涵,搭建了部省合建总体框架。 2018年8月,陈宝生主持召开部省合建工作推进会,为合建高校量身定制了“一校一策”合建工作手册,细化部、省、校各方责任及当前重点建设任务,为合建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和纵深推进提供了明确指引。 教育部各司局积极行动,推动工作手册8个方面16条支持举措落地生效——办公厅在文件收发、会议安排、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平台方面将合建高校同等对待;人事司将合建高校纳入直属高校干部培训计划,逐校开展合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调研;财务司在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分配中给合建高校予以支持……其他相关司局也通过不同形式行动起来、助推合建工作。 “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签订部省合建协议不久,海南省政府就印发实施了工作方案,列出了17条主要任务及举措,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及保障措施,全力推进海南大学发展。 不仅仅在海南,自合建协议签订以来,各地均成立由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合建工作的领导与协调,进一步汇聚资源,在资金、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大对合建高校的支持力度。 为激发合建高校办学活力,地方政府在人才引进、编制使用、出访来访外事审批、物资采购等多个领域给合建高校“松绑”,扩大合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青海省以“设立临时编制”“调整正高职称岗位比例”“协议工资”等特殊政策支持青海大学开展人才工作试点。云南省深化采购制度改革,提高效率,进一步扩大学校采购自主管理权限,为学校学科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强学科——对接地方产业发展 近年来,郑州大学围绕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布局了“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围绕食管肿瘤高发的区域特征,布局了“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围绕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布局了“绿色高效农业”学科。同时,以中原历史文化等学科为基础,对接文旅产业,提升服务发展和转型升级能力。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在全国高等教育大格局中差异化发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率先发展正成为各合建高校的共识。教育部明确合建高校学科建设争创一流的目标:学科群中已经是一流建设学科的要进一步巩固深化建设成果和地位;基础较好、近期有可能实现突破的要努力达到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目前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科,也要力争快速提高整体水平。 所在地区是学校立足之本,强校之基。合建高校只有植根于地方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才有源头活水。为此,教育部研究提出了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对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工作方案,在每所合建高校重点支持建设至少两个学科群,紧密对接服务本地主导特色产业。分管部领导与各校逐校沟通,指导编制具体建设方案。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分类型分片区召开4次座谈会,会同地方产业主管部门、重点企业、合建高校、对口合作高校负责人和学科专家,共同研究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群支持地方能源化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农业生态产业等有关事项,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合建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学科实力。 3年来,合建高校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总数达到188个,校均13个,相关优势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一大批标志性成果频出,海南大学热带生物与医药学科、热带作物学科分别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山西大学获批“当代哲学与新科学技术互动作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为我国哲学学科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建平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近年来,致力于破解煤炭清洁利用的“卡脖子”问题,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搭建3个应用基础研究中心和新型煤化工成果产业化中试平台,精准对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废弃物量大等一系列产业关键难题。 办好大学,要有大院、有大楼,更要有大师、有大器。教育部积极推动部省合建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组织各合建高校立足现有学科基础、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编制了优势特色学科大型系列研究设施(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建设方案。2019年以来,14所合建高校共凝练出31个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方案。 3年来,百余名专家分7组逐校开展专项调研,形成了专项调研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引导督促合建高校凝练大型系列研究设施(研究平台)建设目标,细化部省合建专项经费使用计划,完善设备设施具体技术指标。 为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推进产教融合,教育部组织合建高校与对口合作高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引导各合建高校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瞄准产业发展需求,解决技术发展瓶颈,健全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提升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将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和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优势。 “下一步,将深入推进对口合作工作,安排部署对口合作高校高层次人才到合建高校挂职担任学科带头人,补齐合建高校人才短板,推动大型系列研究设施(研究平台)的共建共享,实现合建高校与对口合作高校衔接性、差异性、互补性建设,放大优质科研设施的科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根据合建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及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需要,在博士点建设、国家级人才项目评选、本科推免名额等方面继续予以倾斜支持,为设施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教育部规划司负责人表示。 搭桥梁--推动协同创新 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健康大数据中心和分子诊断中心;帮助西藏大学加快推动西藏高原科技研究中心和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与山西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共同培育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自部省合建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大学牵手5所合建高校,量身裁衣、问诊把脉,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对口合作,助力合建高校跨越式发展。 在分析研究各校合作意向、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教育部安排部署37所直属高校与合建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围绕“帮弱项、帮短板、帮重点、帮特色”,37所直属高校积极行动,“多帮一”“一帮多”的格局初步形成。对口合作高校把落实部省合建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协调本校及其他资源,加强与合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干部挂职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合作。 教育部连续3年组织7个调研组分赴14所合建高校实地调研,研究提出支持合建高校改革发展、推进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帮助合建高校完善发展思路、凝练办学特色、找准服务面向。 对口合作之初,就定位于“合作”而不是单纯帮扶。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殊优势,直属高校通过与合建高校联合攻关,在对接地方需求、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空间和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对口合作海南大学、石河子大学、贵州大学、河北大学等4所高校,主要通过学科引领,发挥优势学科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对口合作工作共建、共享、共赢。”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龚元石介绍,中国农业大学通过作物学、植物保护学等6个优势学科对接、提升海南大学作物学、石河子大学农业工程、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河北大学生物学的综合实力。 学校领导班子是推动合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地与教育部一起注重选优配强合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交流,推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干部双向挂职和交流任职,将表现突出的领导人员纳入直属高校干部选任视野,提升了合建高校领导班子的治校理政能力。2018年以来,通过中央援派任务向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援派干部人才89人。目前,已有15名直属高校干部在合建高校领导班子任职,其中由直属高校推荐担任合建高校正职人选7人。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圆满结束

12月27日下午,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圆满结束,举行了学习成果交流会和结业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李秀良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全校处级干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为期3天的封闭培训中,全体学员通过听取专题讲座、观看录像、集中自学、分组研讨、交流心得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系统学习了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要求,进一步澄清了模糊认识、纠正了错误认识、统一了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为结合实际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12月25日上午,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朱炳文做动员讲话,并为全体学员做了首场专题报告。传达学习了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同志在全区领导干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从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内涵;深刻理解多元和一体的关系、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认识和纠正我区民族工作的偏差与充分肯定我区民族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关系、“九个坚持”之间的关系、正确贯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个结合”的重要要求;深刻反思我区民族工作存在的偏差问题,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等方面对全校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12月25日下午,培训班听取了“自治区高校理论宣讲团”成员、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为民作的专题讲座。讲座从强化理论武装,打牢思想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纠正偏差;增强政治担当,突出工作重点等三个方面,就全面准确理解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的重大意义等方面为学员做了系统全面的政策宣讲阐释。 12月26日上午,培训班听取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主任赵丽华副教授作的专题讲座。系统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国情和形势特点、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等方面做了深入全面的专题辅导。 12月26日下午,培训班全体学员以部门为单位,分组集中自学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编印的《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学习资料》,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石泰峰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关于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部署等有关主要文件精神进行了集中自学。 12月27日上午,专题培训班分为四个小组开展了集中研讨。研讨气氛热烈,发言坦率真诚,充分交流了心得体会,畅谈了思想上的收获。大家还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举一反三查摆工作中的不足,就如何把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实际工作中落细落实谈了各自的思路举措。学员们表示,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民族地区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特征新任务,不折不扣执行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扎实工作践行“两个维护”,以履职尽责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不懈努力。 12月27日下午,培训班举行了学习交流会和结业仪式。在学习交流环节,学员代表、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人事处副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盛立民,校团委副书记周琳娟,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士伟等10位同志作了现场交流发言,从思想收获、理论阐释、工作举措等方面分享了学习体会。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教育,进一步强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作为人民教师和高校干部,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确保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切实提高民族政策理论水平,提高民族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勇于担当、凝心聚力,更好地发挥内蒙古大学在扎根北疆、兴学强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 校党委副书记李秀良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为期三天的集中专题培训,使全体学员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对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法律政策等方面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思想认识,为我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改进民族工作,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夯实了思想基础。讲话要求,全体各级干部要全方位对标对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在全面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查摆问题,坚决纠正错误偏差,不折不扣地把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广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提高自身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会议要求,全校各二级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安排部署,落实好教职工教育培训全覆盖的要求,确保于1月15日前圆满完成对本单位教职工的专题培训工作,教育引导全校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校园生根开花,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60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