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
124位青年教师
来到内大校园
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他们签下了与内大的立心之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潇雨
做好连接者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连接的学问
老师扮演着连接理论与实践
连接知识与学生
连接国家需求与青年人才的重要角色
生态与环境学院 白杨
成为一名有情怀的老师
做好一湖两海治理工作
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为构筑我国北方绿色万里长城
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磊
成为一位有能量的老师
通过自己的行动
唤起学生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好奇心
点燃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博
不仅让学生学好党的创新理论
还要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
增强责任感 使命感
生命科学学院 刘星星
让师长们无私奉献的品质
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
像遗传物质DNA一样
在前行的人类中代代相传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贾蕾
做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杠杆
经济管理学院 张建鹏
仰望星空的同时
也要脚踏实地
找寻初心的过程中
走得再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建校66年以来
内蒙古大学已累计培养
170000余名毕业生
在教育强国伟业中
谱写出一曲曲宏伟壮丽的盛世长歌
每一位教师都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教书育人,培根铸魂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正是因为有了饱含深情的笔墨
才能启智润心 培根铸魂
正是因为有了扎实严谨的学风
才能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前行路上的脚步
铭记着每一位内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路上的足迹
书写着每一位内大教师的坚守与信念
一约既定便风雨无阻
这是内大教师的心声
更是内大教师对立心之约的践行
/ 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展示广大教师时代风采,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内蒙古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桃李芬芳”系列人物访谈专栏。专栏第一期推出的是生命科学学院刘东军。
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最美教师”获得者名单上,内蒙古大学刘东军研究员榜上有名。
刘东军,现任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
他从教38年,积极拥护、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身心投入科研和教学工作,刻苦钻研,注重新思想、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以立德树人的理念教书育人,悉心培养人才;具有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长期以来,他紧紧围绕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草原家畜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的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以解决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家畜种业“卡脖子”难题为突破点,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科研工作,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成长为一名学科领军人才。
他先后主持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 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的60余篇,为我国绿色草原畜牧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科研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管牛、试管绵羊技术的研究
从1987年开始师从于“试管山羊之父”、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教授,开始进行草原家畜繁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他在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培育出了我国首批冷冻保存“试管小鼠”,填补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此期间,他参加了“牛羊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勤于钻研,吃苦耐劳。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培育出我国首胎“试管绵羊”和首批 “试管牛”,这项技术的成功,对加速内蒙古地区畜牧业良种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科研成果为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绒山羊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
内蒙古绒山羊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家畜品种,所产的山羊绒被称为“软黄金”、“纤维宝石”,是国际上最享盛誉的绒毛纤维。我国是世界上的羊绒生产大国,羊绒总产量约占世界羊绒总产量的70%。绒山羊养殖业是我国偏远落后地区、荒漠草原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的一项重要产业,在农牧民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羊绒产业的蓬勃兴起,内蒙古绒山羊种质创新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我国绒山羊养殖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数量、个体性能退化,平均产绒量和绒质量降低、良种和杂交改良品种所占比例不高等种种问题,急待以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二次选育和品种改良。为了解决我国羊绒产业面临的这一“卡脖子”难题,从1990年开始,刘东军开始投身到内蒙古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科研工作中。
三、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高水平人才培养
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刘东军十分注重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作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领域先后培养了4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70余名硕士研究生。同时承担了本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讲研究生《发育生物学》、《动物胚胎工程》以及本科生《动物生理学》等多门课程,获评了内蒙古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工作改革和创新,获得了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 其他
祖国正北方 亮丽风景线
用文物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历史滋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内大融媒体平台"青春思享课第三季“倾力推出: 云赏文物一一千年草原的文化交响。
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
让我们随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孙璐老师一起在内蒙访古,探寻古老草原的文明印迹!
考古,是为了证明那些没有被文字记载过的人,曾经活过。在仰韶文化发现和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考古工作者发来贺信。总书记说:“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北疆内蒙古是承载了多民族生活交融的土地。万里长城蜿蜒伸展,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内外的人民往来不绝,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北疆,书写了北疆悠久的历史,也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由于种种原因,关于北疆的文字记载往往不如中原的详尽,但北疆人民生活的痕迹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历经百年考古,我们对内蒙古的古代文化也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今天,我们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富有代表性的十个遗址,让我们追随考古人的脚步,透过这十个遗址,来看看内蒙古的灿烂历史文化吧。
—— 主持人: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孙璐副教授
萨拉乌苏遗址
在鄂尔多斯高原最南端的萨拉乌苏河流域(今乌审旗河南乡境内),曾经生活着大名鼎鼎的“河套人”。在未发现“河套人”以前,中国究竟有无旧石器时代遗存,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河套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掀开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帷幕。
1923年,法国地质学家桑志华、德日进在萨拉乌苏发现一枚旧石器时代幼童牙齿,打破了西方学术界“亚洲没有旧石器时代”的疑断。从此与几乎同时进行的周口店遗址发掘一起,拉开了亚洲旧石器考古的新帷幕。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先生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两个专用名词。“河套文化”就以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河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石制品为代表,迄今为止已有数百位学者来此考察。
人类起源是通过直立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阶段的进化,形成了现代人的生理结构和发达的大脑,并与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三个时期相对应。大量的考古成果表明,人类的发源地在非洲和亚洲。
自20世纪20年代起,英国人类学家先后在非洲发现并确认了300万年—400万年前的南猿阿法种是人类的近祖,随后又发现了4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类。1978年,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张银运提出“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主要依据是发现了800万年前的绿丰古猿、200万年前的巫山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而50万年前北京人以后的还有3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人等;属于早期智人的有10万—20万年前的辽宁金牛人等;属于晚期智人的有1万—14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云南丽江人等,也包括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河套人”。
已发现的河套人化石共计23件,有额骨、顶骨、枕骨、单个门齿、下颌骨、椎骨等。经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认为河套人生活在距今三万五千年以前。除骨壁较厚的原始特征外,其他各方面较与现代人一致。所发现的牙齿化石的特点是比猿人的短,这是由于多食熟食之故。
北京人—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河套人”—北京山顶洞人,这是中国古人类进化三部曲,从人类进化年代史上证明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大量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就是中国人的祖先。
如今,我们除了找到河套人的部分遗骸,还在河两岸见到了他们大量的遗物。这些在这里生活过的“河套人”依土山挖洞,沿萨拉乌苏河生活饮水,留下了大量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石英岩和燧石两种。石器中,刮削器的数量最多。
萨拉乌苏石器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非常细小,多数石器长2~3厘米,宽1厘米左右。这是由于萨拉乌苏河谷本身缺少真正的砾石,河套人只能到40多公里外的西部高地上寻找石器原料。但那里的原料供应状况也不好,只有两三种岩性的小砾石可供选择。这也使得当时人们对已到手的原料特别珍惜,努力做到“物尽其用”。
萨拉乌苏石器属于贾兰坡先生提出华北地区“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峙峪系”或称“刮削器—雕刻器传统”,被命名为“萨拉乌苏文化”。
萨拉乌苏文化遗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它们包括羚羊、披毛犀、野牛、鹿、骆驼、鸵鸟等,其中以羚羊的角和肢骨最多,说明羚羊是当时人们的主要打猎对象,古人广泛利用羚羊角作为一种挖掘工具。几乎各种动物的头骨、肢骨都被砸碎,表明他们是被“敲骨吸髓”后留下来的。
萨拉乌苏被认定为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也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对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和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及旧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特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在中国是一个标志地点,而且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将在这个草原上找到中国鄂尔多斯通往欧洲大道的灵感。
同时,“河套人”作为具有丰厚积淀的人文始祖,对于研究这片土地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沿革有了追本溯源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弘扬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孙璐 现任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马具、北方游牧民族考古、东北亚考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韩国百济、新罗、加耶马具综合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 其他
7月20日,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智库处处长刘元如等一行3人来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考察调研并指导工作。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自治区民委党组书记王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兆刚,自治区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云国盛,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刘九万陪同调研。
赵勇副主任一行认真听取了基地工作情况汇报,参观了基地成果展,并就如何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民族理论研究与基地首席专家何生海教授以及刘成教授、张久和教授、米彦青教授等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调研座谈会上,我校党委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主任刘志彧就基地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今后工作、建议愿望做了汇报。
赵勇副主任指出,内蒙古大学培育基地成立2年多来,以开放式研究课题汇聚人才,凝聚研究力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宣传阐释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一是要加强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落实到研究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主线确定重大课题,围绕主线开展深入研究,以主线为导向来评价研究成果的优劣。二是要切实抓好基地研究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转化为国家的政策和法规,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要大力培养研究人才。要抓好学科建设,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调整学科设置;抓好人才建设,既要引进人才,也要抓好本硕博梯次人才培养;抓好资源共享,从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共同培养优秀人才。四是要积极开展民族外宣。基地要发挥优势,主动“走出去”,用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和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故事。
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斯琴高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基地常务副主任阿拉坦宝力格,基地教学科研人员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 其他
祖国正北方 亮丽风景线
用文物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历史滋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内大融媒体平台"青春思享课第三季“倾力推出: 云赏文物一一千年草原的文化交响。
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
让我们随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孙璐老师一起在内蒙访古,探寻古老草原的文明印迹!
考古,是为了证明那些没有被文字记载过的人,曾经活过。在仰韶文化发现和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考古工作者发来贺信。总书记说:“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北疆内蒙古是承载了多民族生活交融的土地。万里长城蜿蜒伸展,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内外的人民往来不绝,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北疆,书写了北疆悠久的历史,也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由于种种原因,关于北疆的文字记载往往不如中原的详尽,但北疆人民生活的痕迹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历经百年考古,我们对内蒙古的古代文化也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今天,我们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富有代表性的十个遗址,让我们追随考古人的脚步,透过这十个遗址,来看看内蒙古的灿烂历史文化吧。
—— 主持人: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孙璐副教授
居延汉简
世界历史上有太多神秘的地方,消失于历史的风尘之中,只给后人留下万千遐想,关于它们是否存在过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比如传说中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比如在水下静谧祥和的庞贝古城。
而中国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传说之地,它就是居延。
西域路上的驿站
说起居延,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汉武帝刘彻。在汉初,这个新生的王朝一直经受着北边强邻的袭扰。
冒顿单于夺取权力之后,逐渐向周边扩张,向东复仇东胡、向西驱逐月氏,而在南方向,则是将刀锋对准了大汉。汉武帝雄才大略,他的智囊集团也足够给力,想出了凿空西域、两面夹击匈奴的办法,而通往西域的道路,就是今天著名的河西走廊。
匈奴人是不会拱手将河西走廊让给汉朝的,因为这里有他们赖以生存、水草丰美的祁连山脉,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汉匈战争再度打响。最终的结果是大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青史留名。
当然,对于汉武帝来说,他最高兴的事情肯定是夺得了河西走廊。为了把这片得来不易的土地拿稳,他通过移民屯田的手段将大批人口迁移到那里,并设立了四个郡级行政单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的名字都提现了汉武帝的野心,张掖——张国臂掖、武威——武功军威、酒泉——以泉为酒、敦煌——盛大辉煌,一派盛世强国的景象。而居延也是这条道路上的屯边戍卫区之一,汉武帝时设置居延县,隶属张掖郡,为张掖都尉治所。
大漠孤烟
居延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地处偏僻的荒漠之地,这并不是它原本的样子。
居延是匈奴语“天池”的译音。《水经注》将其译为弱水流沙,汉代曾称其为居延泽,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称之为居延海。这都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巨大的湖泊,沙鸥翔集、水草丰美,是西行路上不可多得的宝地。
可沧海桑田无人能阻挡,今天的额济纳天鹅湖已经大大萎缩了。上世纪70年代中叶湖面不断变小,在1992年黑河段流之后,整片湖泊彻底干涸。一直到2003年黑河重新注入,才又焕发出了弥足珍贵的生机。
环境的变迁让这座古代边境重镇逐渐被掩埋在风沙里,鲜少人能涉足到如此深的大漠之中,千百年里可能只有迷途的商人偶尔造访,或者知晓此处还有少量水源的牧人间或踏足。居延的宝藏就和这座城市一样,一起深埋进黄沙之中。
1904年,俄国人柯斯罗夫,从居延黑城遗址盗掘了大量的西夏文书、官书佛经、画册、谱谍和其他文物。这些极具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文物一经问世就声名斐然,吸引了大批探险者的目光。1914年英藉匈牙利人斯坦因循着他的脚步又深入大漠,其中就有珍贵的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是汉代遗留下的简牍古书,涵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烽燧制度、侯官制度、兵制、屯田制及河西经济生活。
内容丰富、记录详尽,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装订成册的图书,也是目前现存较为完整的惟一汉代简册实物。能让人们最大程度复原汉代边塞生活和边疆政策的真实历史,其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
这些珍贵文物的重见天日离不开建国后国家对于考古工作的重视,1973-1974年,居延考古队在居延遗址出土了汉简19637枚,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对河西走廊边疆文化的研究。
从屯田制度到西域经济、从汉代士兵生活到丝绸之路贸易,居延汉简的发掘及研究让这一切神秘的面纱都被解开,清晰、疏朗地复原在人们的面前。
孙璐 现任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马具、北方游牧民族考古、东北亚考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韩国百济、新罗、加耶马具综合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 其他
5月24日上午,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教协同合作协议签约暨“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揭牌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双方将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导向,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紧密对接、深度融合,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着力在医学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为进一步落实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教协同合作协议,双方持续展开深入交流。
6月14日,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王学军一行9人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参观交流,双方就人才培养方式、科研合作内容与模式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以生物医学材料为基础,开展产、学、医、研、用一体的合作做了谋划。
6月16日下午,我校纪检监察处处长李广武一行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围绕信息化建设、纪检监察、审计、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石向荣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
7月13日上午,为加快推进与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志亮带一行到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交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委员、院长孙德俊,党委委员、副院长丁海涛和部门负责人及中青年博士代表参会。双方就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开展的课题项目、取得科研与教学成果进行重点介绍,并围绕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需求提出下一步合作愿景。双方都表示希望能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携手不断突破科研瓶颈,在生物材料、肿瘤靶向药物、疾病诊断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使得多学科基础研究与医学临床应用结合和转化的前景更为广阔,为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7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丁瑞一行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党建共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图书出版工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围绕医教协同合作进行了探讨,达成了共创共赢的合作共识。
7月22日上午,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丁瑞一行与我校就组织、宣传、统战、文化建设、团青、志愿者等工作进行交流。调研组参观了校史馆和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座谈会上围绕各自工作和下一步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都表示将在文化建设、宣传平台建设、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组织发展、基层党组织共建、统战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加深联系,开展全面深度合作。
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将在医学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力争通过5-10年的集中建设和共同努力,把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打造成为在西部地区领先的高端医学教育综合平台、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质量医疗服务的示范基地。
/ 其他
“建功新时代 献礼二十大”专栏之二十
盛夏,正是生命勃发之时,万物欣欣向荣,奋发向上。
内大融媒体平台接续推出“建功新时代、献礼二十大”系列推文,深入报道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植根北疆办大学、立德树人育英才的使命担当,充分展现各族师生牢记嘱托,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守望相助,勇毅前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教育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7月23日,2022年内蒙古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志强出席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郑纬民作主旨演讲,我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副校长高光来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段志强,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险峰,我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等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算力网络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我校副校长高光来与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冬梅代表双方签署了内蒙古大学与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和计算机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以及近几年在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内蒙古大学将积极承担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
武利民指出,内蒙古移动和内蒙古大学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次双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协议框架下,成立算力网络联合创新实验室,将共同面向内蒙古算力枢纽节点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的战略定位与实际需求,深入探索“东数西存、东数西算、东数西训”等在内蒙古枢纽节点的应用场景,开展基础理论创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先进应用平台研发,积极推进研究成果及应用平台的落地应用,提升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助力中国移动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服务于自治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启动仪式后,举办了“东数西算”算力网络高峰论坛及分论坛。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超算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分别针对人工智能与算力算法、算力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长江学者彭绍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志发等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业界精英,进一步围绕内蒙古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算力网络、算网应用、区块链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计算机学院发挥自身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年来在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方面积累的优势,与自治区多家单位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成效日益显著,推动自治区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通过此次校企联合,计算机学院将携手内蒙古移动,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与物联网等算力网络相关领域协同开展合作研究,争取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行业标准、产品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东数西算、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战略部署。
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为民、计算机学院院长周建涛、研究生院副院长侯宏旭教授参加了会议。
/ 其他
“建功新时代 献礼二十大”专栏之二十一
盛夏,正是生命勃发之时,万物欣欣向荣,奋发向上。
内大融媒体平台接续推出“建功新时代、献礼二十大”系列推文,深入报道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植根北疆办大学、立德树人育英才的使命担当,充分展现各族师生牢记嘱托,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守望相助,勇毅前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教育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7月24日,我校与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内蒙古文学馆签署合作协议,举行文学教育实习基地挂牌仪式;同时,举办渡澜新书首发式暨安宁、渡澜师生作品研讨会。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出席活动。签约仪式和研讨会分别由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魏永贵、副院长米彦青主持。
刘志彧在讲话中指出,内蒙古大学自建校初期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文学教育传统。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继承传统,立足当下,总结并探索出以文学教育为体,创意写作教学、诗歌教育、话剧实践育人为三维方法的理论体系,并于2022年6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此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内蒙古文学馆三方合作,是我校夯实文学教育实践方法的坚实一步。渡澜同学的新书首发式和安宁、渡澜师生作品研讨会,是我校文学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期待共建文学教育实习基地的双方求真笃实,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合力推出更多的硕果,开启一个全新的文学共建模式。
冀晓青在讲话中表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内蒙古文学馆此次签约挂牌,目标一致、愿景一致,是进一步集合双方的资源优势,聚焦推荐作家作品,聚焦文学创作、文学教育,推动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深度举措,也是推动内蒙古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冀晓青对召开渡澜新书首发式以及安宁渡澜师生研讨会表示热烈祝贺,她希望青年作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为引领,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情用力讲好内蒙古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研究、推介内蒙古文学,推动更多文学精品走出内蒙古。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乔旺,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包俊亮,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贾翠霞,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文学馆馆长赵富荣参加了上述活动。
内蒙古作协协会主席团成员、区内外专家、新闻媒体等60多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会。评论家李一鸣、张莉、宗永平、郭艳、卢一萍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安宁、渡澜师生作品进行研讨;评论家高明霞、鄢冬、赵富荣、李旺以及学生代表艾嘉辰等现场与两位作家交流。
渡澜在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习期间,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青年作家》等发表10余万字,荣获华语青年作家奖、《小说选刊》禧福祥杯新人奖、丁玲文学奖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双子星奖、草原文学奖新人奖等奖项,入选2021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年度新锐青年作家榜。短篇小说集《傻子乌尼戈消失了》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宁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文艺报》《文学报》《光明日报》等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出版作品26部。荣获华语青年作家奖、茅盾新人奖提名奖、冰心散文奖、丁玲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三毛散文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广西文学奖、山东文学奖、草原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安宁在文学教育中注重发掘培养文学新人,渡澜、苏热、田逸凡等一批大学生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
/ 其他
7月27日,内蒙古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隆重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内知名学府的十余名院士相聚内大,受聘成为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员,与会各位委员聚焦内蒙古大学“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从影响内蒙古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为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学科专业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高端成果产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高端咨询,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对策建议,对于内蒙古大学强化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提升内蒙古大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有重要意义。
7月27日下午,生物学学科、物理学学科、化学与材料学学科三个学科组分别举行学科建设座谈会和考察。各位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术优势,针对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工作、“十四五”发展、综合改革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把脉会诊。
金力、赵国屏、种康、孟安明四位院士一行考察指导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
7月27日下午,在参加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后,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金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赵国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种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育生物学家孟安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林鑫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忠等专家组一行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考察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座谈,指导生物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刘永斌、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30余人参加本次考察座谈。
四位院士一行首先参观了公共仪器共享平台和生物安全P2实验室,之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薇向各位专家介绍了生物学科作为一流学科首轮建设情况、新一轮学科建设方案,以及当前面临困难与需求。
几位专家认真听取了学院领导的介绍,并围绕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统筹关系、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水平人才引育、考核评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座谈。专家们表示,通过考察感受到了自治区及学校对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支持力度,也看到了生物学学科经过多年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目前,内大生物学科总体发展势头很好,学科框架与建设思路非常清晰。下一步,要把生命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作为坚持不懈的目标,一是在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聚焦国家战略发展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位与布局,深入思考明晰“问题是什么、要做成什么”等问题;二是要真正了解“双一流”建设专家组的评价方式,按照教育部的具体要求,特别要专注“硬指标”进行学科发展;三是要重视“练内功”,突出自身特点,探索发现新的研究对象,以更好促进学科长远发展。
听完院士的指导意见后,校党委书记刘志彧表示,非常感谢四位院士及众多专家学者对我校生物学科出谋划策、会诊把脉。“双一流”建设本身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作用,不仅是一个学科建设的问题,对学校来讲更是整体性工作。几位专家学者所提意见,精准触及学校当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我们需要调整科学研究思路,深入思考学科怎么精准定位、如何做出特色等问题,加快推进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从而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张清杰、邹志刚、赵东元、赵进才四位院士一行考察指导化学与材料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7月27日下午,在参加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后,张清杰院士、邹志刚院士、赵东元院士、赵进才院士、康飞宇教授、张凡教授一行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和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的教师代表就化学与材料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座谈。我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刘九万出席会议。
会上,化学化工学院特聘院长刘健研究员汇报了化学与材料学学科建设总体情况、工作举措及成效、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重要研究进展等情况。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赵岩研究员、骏马计划A3岗特聘研究员兰坤和赵再望研究员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规划。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学学科教师代表郭硕研究员、王蕾教授、王文波教授、楠顶研究员和董阿力德尔图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内蒙古萤石化工与有机氟化学》、《光电化学与腐蚀防护》、《构建创新联合体,助推产业升级发展》、《石墨(烯)新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和《乳制品质量安全分析》的研究工作汇报,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设想与规划。
四位院士一行认真听取了汇报,对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学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和点评,并对未来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们认为,一要重视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做到教学与科研的完美平衡,着力培养一流本科生,为学科发展提供坚实后备力量;二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量身定做5-10年的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引导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和发展方向;三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资源优势,确定有特色的发展方向,依据方向来构建大团队,形成“大师+团队”的运行模式,协同作战,集成有生力量做有组织的研究,与地方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深化研究水平,拓展研究方向,产出重大成果;四要坚持平台建设与人才团队建设并重,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和能源优势构建高水平平台,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研究生,提高人才培养和项目实施水平,做好校内学院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学科交叉,通过协同创新和优势互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五要加强应用型团队建设,探索先进的机制和模式,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导向政策,做好成果转化,尤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大成果转化。各位院士专家的建设性意见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大家围绕化学与材料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听完院士的指导意见后,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表示,几位专家紧紧围绕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目前化学与材料学学科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大团队、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的宝贵建议和殷切希望,希望化学化工学院认真吸收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强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生与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凸显特色,不断拓宽发展路子,发挥优势、做好团队、建好平台,对未来的发展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对学科方向时刻保持敏感度,对标对位国内高水平高校,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努力为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做出贡献。
沈保根院士、祝世宁院士考察指导物理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7月27日下午,在参加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磁性物理学家沈保根,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祝世宁与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进行座谈,指导物理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副校长张吉维、高光来出席座谈会。
会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国军教授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发展情况。学院教师代表赵世锋教授、王俊教授、刘志锋教授、赵振兴副教授、徐淑银副教授分别谈了自己研究的方向、所取得的成绩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情况。
两位院士认真听取了学院领导的汇报和教师代表的发言,充分肯定了学院已有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两位院士表示,内蒙古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等相关学科基础雄厚,在快速发展的新的社会环境下,学院今后要在怎样适应社会需求、怎样培养年轻教师、怎样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要下功夫;要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多关注社会需求,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多角度合作,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进一步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力量,为年轻的博士和学者们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年轻人要走出去,多看看,帮助他们开展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考核体系,带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来。
两位院士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术优势,针对我校物理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育、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把脉会诊”,提出了切合实际、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对策建议,对于物理学科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其他
7月27日下午,我校举行荣誉教授、特聘教授聘任仪式,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金力为我校荣誉教授;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能源学家赵东元为我校特聘教授,并担任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院长。同时,聘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凡担任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党委副书记刘九万,副校长张吉维、高光来、刘永斌,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托娅出席聘任仪式,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张吉维副校长主持。
仪式上,武利民宣读了学校的聘任决定。
刘志彧为金力院士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为赵东元院士颁发了特聘教授聘书,为张凡教授颁发了执行院长聘书。
武利民在讲话中表示,内蒙古大学正处在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斗进程中,有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解决,需要对口支援高校输送智力和人才。金力院士、赵东元院士是生物、化学、能源和材料领域的重要战略科学家,是引领技术进步方向的“关键少数”,也是心系“国之大者”、担纲“国之重器”的科技帅才。两位院士作为学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委员,并受聘担任荣誉教授、特聘教授,充分体现了对内蒙古大学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两位院士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长,在学科建设、师资引育、拔尖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高端成果产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多给学校建言献策、传经送宝,引领学校生物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希望两位受聘教授走进内大、宣传内大,帮助学校与更多高端人才牵线搭桥,为学校引荐更多优秀高端人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赵东元院士代表受聘教授讲话。他说,复旦大学和内蒙古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兄弟般的情谊,能够受聘成为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感到非常荣幸,饱含着一份真情投入到未来工作和学校事业之中。他表示,内蒙古大学化学、材料学学科基础扎实,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源材料产业前景广阔,化学、材料学学科作为关键领域,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内蒙古大学的特聘教授和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院长,一定会发挥能力和所长,在重大科研项目谋划、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青年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化学、材料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金力院士,主要从事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群的起源和迁徙、人类复杂遗传病和计算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迄今已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0余篇,被引44,000多次。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赵东元院士,是国际介孔材料领域的知名学者、国际著名材料化学家。在介孔材料合成做出了杰出贡献,担任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IMMA主席,发明了20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介孔材料,发表SCI论文800余篇,论文被引用近13万次,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1至2022年被汤森路透社列为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
张凡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生物纳米技术及生物分析研究,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 其他
在参加完27日的内蒙古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后,7月28日,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育生物学家孟安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林鑫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家刘铁民等专家组一行考察指导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畜牧研究合作基地建设发展。我校副校长刘永斌,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那顺布和教授及李喜和教授、张腾教授、周扬教授、佟彬副研究员、宋永利研究员、吴宝江副研究员等教师代表参加了考察交流。
孟安明院士一行先后考察了内蒙古赛科星集团犇腾一牧、内蒙古大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以及内蒙古赛科星集团总部,详细了解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研究基地的建设规模、科研进展、畜牧种质创新研究成果等情况。
孟安明院士一行充分肯定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草原家畜研究的进展与成果,鼓励生命科学学院继续发扬草原优势,保持特色发展,立足本地,开展创新研究。专家组希望生命科学学院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集中开展专项研究,在保持研究特色的同时,跳出农学思维,使生物学研究能从宏观应用逐渐转向微观内部研究,同时要深化科研平台的交流互鉴,加强人才队伍的双向流动,共同促进生物学领域的发展繁荣。
/ 其他
中国国家版本馆7月23日举行落成典礼,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历时三年建设,目前均已竣工,开馆后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和传承的职责。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藏 “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金质圣牌”被中国国家版本馆征集展览。
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去一睹国家宝藏的风采。
什么是国家版本馆?
要解释国家版本馆,首先得说明,什么是版本。简单来讲,中华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这里面有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青铜器,也有包含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报刊、粮票,甚至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磁带、图书、报刊,乃至健康码第一行代码等。总之,只要你能想到的文化的载体,基本都算是版本资源;版本就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而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就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
23日,定位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国家版本馆竣工落成。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展览策划实施组组长吴笑天说:“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按照‘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定位,同步规划建设中央总馆(文瀚阁)和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和广州分馆(文沁阁)。建成开放后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的职能,是国家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国家出版信息管理中心。”
建设国家版本馆,关系到中华文明历史的传承,它担负着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我国历朝历代,也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新落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必将会成为新时代国家的标识。
随着国家版本馆落成
我校民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入展国家文化殿堂
让我们穿越数百年的迷雾
去看看它的前世与今生
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金质圣牌
1961年的一天,索伦屯子有一对姓李的夫妇为自家修补房屋,在洮儿河挖取沙石辅料时,突然铁锹碰到了一块金属物。男主人用手拨开沙子,一块带有圆孔的金属牌跃入眼里。由于表面覆盖着一层淤泥,老李并没有注意到上面还刻有文字,在石头上磕掉泥土后,装入口袋继续挖沙。夫妇两人回到家后将金属牌扔在杂物筐内,就忙着修房去了。此后的几年里,有人经常会看到腰间挂着一块牌子的李家夫妇在田间干活。四十年后的2000年4月23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宝音图接到一封寄自乌兰浩特市的来信,信中还有两张金属牌子的照片。
经包祥先生初步鉴定,认为是一枚元朝八思巴蒙古文圣旨金牌。经联系,27日金牌收藏者一行4人将金牌送到呼和浩特。此后,经有关权威机构和学者鉴定,确系元朝八思巴蒙古文圣旨牌。金牌收藏者李宪功为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人。经过一番周折,此金牌被收藏在内蒙古大学文化研究所。2004年8月,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建成,此金牌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该金牌为长方形,长25.7厘米,宽8厘米,厚度约0.1厘米,重量348克。牌子的含金比例为58.44%,含银比例为41.56%。牌子的两面鎸刻5行双钩体八思巴字。在金牌系带用的圆孔处有装饰圈。其中A面的装饰圈已破损,B面的装饰圈上刻有“张字九十六号”字样。牌子上的八思巴文译成汉语为:“靠长生天的气力,皇帝名号是神圣的。谁若不从,问罪,致死。”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讲述的圣旨牌内容完全吻合。
在各类材质的圣旨牌中,金牌所象征的权力最高。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金质圣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4只长形圣牌乃至所有的各类牌子中唯一的一只金质圣牌。它的发现,对研究元代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科研价值。2006年CCTV-10【探索·发现】栏目制作播出名为《发现圣旨金牌》的三期节目,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国宝。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富有是躯干,精神富足是灵魂。而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反映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动和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我们对历史上文化盛世的认识,往往是从那个时代的典籍和版本入手的。太平盛世,才能修典兴藏;修典兴藏,方可彰显盛世气度。
/ 其他
为深入落实部省合建高校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平台)建设推进会的有关要求,全面了解部省合建高校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和平台建设情况,指导各部省合建高校做好2022年底前验收准备,8月4日—5日,教育部专项调研组来我校调研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平台)建设情况。调研组由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院士任组长,教育部人事司高校领导干部一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任副组长,成员由来自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吴力波教授、王久存教授、周传斌教授和王海涛教授组成。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看资料、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
8月4日下午,调研组先后考察了内蒙古内大圣牧高科有限公司及畜牧基地以及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在建工程,详细了解了圣牧高科有限公司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合作进展、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的建设发展情况、畜牧种质创新研究的科研成果等,对基地内部肉牛培育、品种创新、培育实验、产肉质量等情况作了进一步了解。我校副校长高光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
8月5日上午,教育部部省合建专项调研座谈会在我校召开。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总督学张喜荣,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会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席东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高光来主持。
会上,调研组组长张人禾院士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和目的;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总督学张喜荣介绍了自治区在政策、经费和项目等方面全力支持内蒙古大学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的有关情况。
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从强化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服务和支撑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好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为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内大贡献,发挥四方联动机制作用、务实高效推动与复旦大学等对口高校的合作等方面汇报了学校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平台)建设的总体情况。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薇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阿拉坦宝力格分别向调研组介绍了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和北方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平台等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的思路、举措和成效。
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成果产出、运营机制、对口合作等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张人禾院士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平台)建设的成绩和特色,并对进一步建好建强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平台)这个学科建设的“大器”、推动部省合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一是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按照内蒙古大学实际发展需求,帮助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二是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全面推动与内蒙古大学在生物学科和生态学科的深度合作;三是抢抓部省合建机遇,与内蒙古大学以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级;四是继续保持高水平人才交流互动的良性态势,不断激发对口合作的活力与动能,形成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 其他
8月11日下午,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承办的“建行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总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的主题是“我敢闯,我会创”,大赛设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大赛旨在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我校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共有24个项目进入自治区总决赛现场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团队再创佳绩,获得金奖8个、银奖17个、铜奖7个,金奖项目指导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由化学化工学院王文波老师指导、赵文廷同学主持的项目《点“废”成金、渐入佳“净”— 煤矸石高值利用领航者》获得“高教主赛道”冠军;学校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优秀组织奖。
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获奖作品有哪些吧!
“高教主赛道”冠军项目《点“废”成金、渐入佳“净”— 煤矸石高值利用领航者》简介
目前,我国煤矸石堆存量已达70亿吨。煤矸石处理方式以回填、堆放为主,一方面占用土地,容易自燃,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煤矸石只作为“石头”使用,没有作为“矿物”进行应用。因此,高效开发利用煤矸石已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项目团队独立开发的矿物“基因”重构技术,将煤矸石拆分并重构成新型硅酸盐吸附材料。对污染物(有机染料、重金属、抗生素,磷)的吸附量提高35%以上,去除效率提高到99.98%以上,通过对比,项目团队开发的产品远超市售活性炭产品和德国ROWA产品。通过科技查新报告显示,国内外公开的中英文文献和专利中,未发现相关应用实例和研究报道。引领吸附材料领域高效去除污染物新革命,为污染物处理企业带来新希望,助力人民身体健康。项目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4篇。同时与国内知名企业保持密切交流合作。预计后期企业年收益破亿元。服务于印染、化工、环保的全产业链,让环境更安全,让人民更安心,让未来更美好。
更多精彩的获奖作品,敬请期待!
/ 其他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22日电(富丽娟、实习生白虎桭)8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孙绍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出席发布会,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宏范主持。
孙绍骋在主题发布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先后2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叮嘱我们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十年来,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刚刚过万亿元门槛到去年底跨过了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长到8.5万元、居全国第十位,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孙绍骋说,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内蒙古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万里长城,另一道是我们正在打造的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内蒙古横跨“三北”,有草原13亿多亩、占全国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蒙古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十年来,内蒙古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孙绍骋说,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内蒙古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过去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了全世界”,现在鄂尔多斯的能源温暖了大半个中国。当然不止是鄂尔多斯,内蒙古还有不少地方“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而且不止是盛产煤电,内蒙古因为“风”“光”无限好到处都是绿能涌动。
十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外送电量连续17年领跑全国,累计生产煤炭98.9亿吨、外运59.3亿吨,发电4.9万亿千瓦时、外送1.8万亿千瓦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稀土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包头稀土钢轨为全国近四成的高铁铺上了优质“跑道”。这两年,全国煤电供应紧张,内蒙古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责任,仅鄂尔多斯一个市就完成了国家交付的18个省煤炭保供任务,这就是内蒙古的担当。
孙绍骋说,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声名远扬。当“舌尖上的中国”还没有风靡开来的时候,内蒙古大草原的味道就已经香飘万里。内蒙古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
十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打造形成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和肉羊、肉牛、马铃薯、葵花籽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产粮上,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排全国第六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养畜上,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 1/5、1/2,伊利和蒙牛双双挺进全球乳业十强,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七位。现在,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奶罐”“粮仓”“肉库”“绒都”,“名特优新” 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蒙字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好评。
孙绍骋说,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不少人一想到内蒙古,就觉得很遥远、很闭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内蒙古地处边疆,但并不边远、更不封闭。讲“不边远”,是说内蒙古本来就是京畿近地、临近国内中心市场,“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讲“不封闭”,是说内蒙古自古就有开放的基因,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今天更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
十年来,内蒙古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区铁路运营里程从9400多公里增加到近1.5万公里、居全国第一,新增公路里程4.9万公里、与周边八省区的高等级公路全面打通,民用机场由15个增加到43个,呼包鄂乌和赤峰、通辽等地已经融入首都2.5小时“通勤圈”。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9万亿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由26.8%提高到43.5%。对外开放口岸由12个增至20个,过境中欧班列由2013年的3列增加到去年的6100多列,始发中欧班列由2016年的30多列增加到去年的300多列,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均累计突破万列大关,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居全国首位。
回看新时代的这十年,内蒙古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借此机会,内蒙古也诚邀更多有识之士前来内蒙古投资兴业,我们一定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广大客商投得放心、干得舒心、赚得称心。
孙绍骋说,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北大门”、“护城河”,这是两个比喻,事实上,这扇“门”可不是一般的大,这条“河”可不是一般的长。8000多里的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守好“门”和“河”的责任极为重大、任务极其繁重。
十年来,内蒙古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联合党建打造功能型党支部、夯实联防联控和双拥共建基础,探索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蒙古包哨所、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构建起了稳边固边的“天罗地网”。守好祖国边疆的同时,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全区12个盟市全部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4%。
孙绍骋说,由衷感党恩、坚决听党话,“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
十年来,内蒙古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深入发展,各族干部群众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内蒙古各族人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圆了全面小康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00元增加到3410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3平方米和32.8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5.4平方米和7.9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7 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0%,百人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市和浙江省,主要社会保障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孙绍骋说,抓从严治党、促自我革命,政治生态加快净化修复。过去一个时期,内蒙古一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严重腐败,政治生态受损。十年来,我们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惩贪治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紧紧扭住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倒查20年”,着力铲除污染政治生态的最大“毒瘤”。截至目前,共查处涉煤腐败案件789件、1163 人,其中厅局级干部73人、县处级干部286人,挽回国有资产损失608亿元,清收煤炭资源299亿吨。经过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和党内集中性教育的淬炼洗礼,全区政治生态日益清朗,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孙绍骋表示,草原上有句谚语,看准北斗星,就不会迷失方向。草原上的人们常说,坐在树下乘凉的时候,要感恩种树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内蒙古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丰硕成果,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全力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书写好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发布会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等媒体记者,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进新能源建设,走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全区深入开展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的“大起底”行动,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充分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积极性,服务民生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主题踊跃提问,孙绍骋、王莉霞紧扣内蒙古实际,逐一作答。
/ 其他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校师生牢记嘱托,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守望相助,勇毅前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教育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半月谈》中国学派求索国之大者系列
为中国学派添加 “地方注脚
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内蒙古大学作为地处祖国北疆的综合性学府,结合边疆治理实际,从历史学、文字学、民族学等多角度开展整体性、系统性的协同研究,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跨学科联合攻关、提升学术服务社会能力,为构建中国学派添加“地方注脚”。
构建话语体系,突破有理说不出的境地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特色、风格、气派,这是成熟的标志,也是实力的象征。我国正着力构建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各个学科、高校以及研究者探索的方向。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日益注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突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掌握发言主动权。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张久和从事北方民族史研究30余年。他向半月谈记者介绍,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发表了一批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如王国维的《鞑靼考》、冯承钧的《辽金北边部族考》等。19世纪末叶以来,北方民族史领域的各种西方话语体系,存在着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认识和观点,片面强调北方民族的独立发展,淡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和中原的思想文化制度交流。张久和表示,这些北方民族史研究的新动态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对于错误的学术思想,我们应当针锋相对,予以学术回应。
进入新时代,加强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全面系统性研究,构建客观科学的话语体系快马加鞭。2017年6月,内蒙古大学发起、组织北方民族史科研人员,组成团队进行学术攻关,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开展研究,集体编纂十卷本《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
在研究中,张久和等研究者一方面尽可能全面、系统地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汉文文献史料,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回鹘文、契丹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文献。历史文献中,由于有关北方民族史的史料零散而匮乏,课题组除了使用文献史料做研究外,还利用百余年来北方民族物质文化遗存等考古资料开展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体现了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方面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成就,在探索关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研究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方面有所突破。
张久和等研究者认为, 清晰梳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来自哪里、去向何方的历史变迁过程,深刻阐释其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建立的内地王朝政权的关系,充分认识其历史地位、作用与贡献,对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国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跨学科联合攻关拓展研究领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现实挑战愈加多元,利用单一学科独立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难度日渐增大,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成为常见的手段与方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合攻关,能够拓展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对古籍文献的研究,离不开文学、历史学等多领域的科研攻关,而让古籍文献“活起来”,也需要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助力。
目前,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飞龙正带领团队,参与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以及相关智能平台的建设工作。该项工作由内蒙古大学牵头,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合作,对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馆藏6300余种蒙古文古籍文献进行整理并数字化。飞龙认为,计算机学科和语言文字学相融合,能够提供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支撑,为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可靠、更加丰富的文献基础。
在这个领域,飞龙已是内蒙古大学的第三代研究者。他说,第一代研究者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上显示蒙古文、怎么打印出蒙古文的难题;在21世纪初,第二代研究者致力于研究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使蒙古文信息处理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现在,到第三代研究者,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正在实现对蒙古文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飞龙不仅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古籍文献的保护与研究,还和历史、旅游等学科相融合。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互相融合,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增添新要素。
以学术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内蒙古大学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亚语言资源中心主任那顺乌日图认为,让我国的学术声音在国际上传得更远、更响亮,要依靠学术研究水平,也离不开掌握的学术资源。
内蒙古大学对东北亚语言资源进行采集、整合,建设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平台围绕东北亚6个国家多种现行语言文字和中古世纪文字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目前,平台已形成2亿词语的单语语料库和1200小时的有声资源库,收集近2200万词条的多文种词典、1200万句/对的多语言平行语料库,还有100多万册古籍文献。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重要的资源。那顺乌日图对半月谈记者说,国内外学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能增加学术圈的活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不仅促进东北亚地区各国语言文化互通,而且有效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其中有6个国家位于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桥梁。那顺乌日图表示, 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充分利用地缘、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对东北亚语言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这是通过学术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务实体现。
/ 其他
8月30日,孙绍骋在内蒙古大学考察高校建设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对推动我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孙绍骋先后来到内蒙古大学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和生命科学学院,详细了解有关情况。他说,要重视加强对蒙古文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好、阐释好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要把科研同实战结合起来,引导和支持科研人员沉下去,多到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搞研发、出成果。
在座谈会上,孙绍骋说,我区高等教育发展得比较好,但总体上高校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我们要全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立足区情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拿出大动作和硬举措,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抓起,尽快把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上来。各高校要精准定位,积极对接产业发展所需,加快解决好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要持续用力提升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率。要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落实好待遇,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同时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牢牢抓在手上,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生动鲜活地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道理、情理、事理,引导广大师生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孙绍骋还特别叮嘱有关方面要精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好学生在校园里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于立新、包献华参加活动
/ 其他
金秋九月,央视《对话》走进内蒙古,对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探秘现代能源经济新动能。
内蒙古是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我国的粮仓、肉库、奶罐,也是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稀土资源。把各种资源优势整合起来,打好组合牌,内蒙古自治区既要“羊煤土气”,也要追风逐日。
/ 其他
8月26日,第九届“未来金话筒”全国主持人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圆满落下帷幕,赛事在全国掀起语言类赛事热潮。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张韵欣荣获综艺赛道全国十强,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白沁融、高佳琦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
本届大赛分为新闻播报(出镜记者)、晚会主持、综艺节目主持、影视配音、赛事解说、电商直播、少儿节目主持、双语节目主持八个方向。决赛总分100分,其中专项展示60分,限时4分钟;才艺展示40分,限时3分钟。我校选手认真备赛,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展现出了独特的青春风采。
作为播音专业的全国大型赛事,“未来金话筒”全国主持人大赛目前覆盖全国四百多所高校。本次大赛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超过4100名选手踊跃报名,经过了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四轮的激烈选拔,我校播音学子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成功举办九届的“未来金话筒”全国主持人大赛,已成为国内覆盖范围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专业赛事。我校将继续多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赛事,以赛促学,培养更多新时代卓越新闻人才;以赛出彩,激励青年学子奋斗成才!
/ 其他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桃李芬芳,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近日,我校法学院鄂晓梅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蒙经济合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结题,中国新闻网“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专题报道了她扎根北疆十余载 为涉外经贸活动“护航”的故事。
“国家对外开放肯定越开越大。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个过程中,国际法一定不能缺席。”9月2日,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鄂晓梅有感而发。
近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蒙经济合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终于申请结题,鄂晓梅是项目主持人。该项目历时5年有余,形成文字材料近30万字。
鄂晓梅说,“蒙古国是内蒙古很重要的贸易伙伴,内蒙古很多人都去蒙古国投资。我觉得我的研究很有意义。”
研究过程中,鄂晓梅发现,目前有效的《中蒙双边投资协定》签订于1991年,部分条款已不太适用于当前。为此,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向商务部等部委提交相关提案,呼吁尽快进行修订工作。
如今涉外法治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内蒙古,法治人才,尤其是高端涉外法律专家仍较为缺乏,像鄂晓梅这样深耕国际法,十余载笔耕不辍坚持科研的学者更是为数不多。
2005年,鄂晓梅博士毕业于北大法学院国际法专业,返乡内蒙古大学法学院任教,其间2006至2008年赴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联合国智囊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回国后,她扎根北疆,一边教学带学生、一边做科研。
鄂晓梅告诉记者,课题是她科研成果的最直观体现。
中蒙俄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中蒙俄经济合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新趋向和中国的对策……这些年来,她主持的课题中省部级以上的就有5个。
作为一名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的政协委员,她还把多年来对法律的深耕与理解都投射在献言献策上。2021年10月,她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并以“增强企业和公民涉外法律意识”为题进行发言。“调研面广,提案才更具有代表性。调研深入,才能挖到问题。”
回想起这些年的科研过程,鄂晓梅感触太深了。她向记者举例说,有些时候,论文中一句简单的话,付出的可能是数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资料收集和文献梳理。但沉得下心做研究,也得打开眼界“走出去”。
“外出调研、参加学术会议等对我的教学以及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天,鄂晓梅正在做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安全凸显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变革与中国应对策略研究”。“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滥用WTO‘安全例外’原则,受到影响的国家有很多。专家学者们会从本国情况出发,研究一些共同问题。这个时候,相互间的交流就太重要了。”
鄂晓梅告诉记者,她作为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经济法学会、欧洲国际法学会等学术机构的会员,每年的线下年会和持续不断发表的新文章,她都争取参加和关注。即使近年因疫情原因无法线下见面,鄂晓梅也一直通过互联网关注大家的研究进展。
“在内蒙古,国际法方向的学者目前的确还是比较少。但我总算不是单打独斗了。”鄂晓梅告诉记者,如今她在内蒙古也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伙伴。初到内蒙古工作时,项目从申请到完成全靠她一人独自战斗;如今,她已经能根据需要为项目组建起研究团队了。
在刚结题的《中蒙经济合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项目中,十人团队中有本校的年轻教师和博士、本地政府工作人员、专业律师,还有蒙古国高校的专家。
作为高校教师,教学也是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鄂晓梅已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法课程十余年,每年都要重新备课、加入新的案例和学科的最新发展。“本科生的国际经济法课程是英汉双语形式的,希望帮助学生们更好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术语,对未来阅读英文文献也有帮助。”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