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15779 今日 0

由 35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 “升研榜单”来了!②

青春赛道,奋力奔跑 那年那月那个孤独的考研人 那条寂寞的考研路 那颗执着的考研心 那份坚定的考研情 那个发光的考研梦 那些一个人走过的夜晚 看过的清晨 在这一刻突然就有了意义 桃李湖畔的书声琅琅 图书馆里的奋笔疾书 卓越楼前的铮铮誓言 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 初心未负,梦想终成 IMU官微特此推出 “升研榜单”系列推送 一起来感受收获与荣光 一起来汲取信心和力量 一起来遥望IMU的诗与远方 今天来看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升研榜单吧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刘志彧代表: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一流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意深远、高屋建瓴,领航定向、催人奋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承载万千期盼、凝聚全党智慧、具有思想伟力、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行动指南。”能够亲历盛会,党的二十大代表、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系列论述,为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目标、任务,就是要在新领域新赛道中赛出好成绩,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打造重要一极。”刘志彧代表认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  刘志彧代表表示,内蒙古大学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研究,第一任务来安排部署,第一要务来推动落实。要加强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融汇贯通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铸魂育人,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刘志彧代表说,内蒙古大学要主动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的大局中,加快“双一流”建设,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坚决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程、科研、实践等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切实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贯穿立德树人始终。   扎根祖国边疆,胸怀“国之大者”。“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竞争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刘志彧代表表示。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来我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并与校领导班子一同进行现场流调

10月13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来我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并与校领导班子一同进行现场流调。她逐一盯对感染病例、密接人员转运隔离情况,强调要以对每位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快速坚决斩断疫情传播链条。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图书推荐 | 夏景美如斯,正是读书时(二)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 书籍可以 眼睛欣赏不到的风景 书籍可以 嘴巴表达不出的情谊 书籍可以 这个假期 老师们为IMUers精心准备了 夏日阅读系列书单 一起来享受悦读时光吧 好书推荐 01 《数学之美》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在《妖怪数学》中讲的,控制数学常识,就像戴了一副X射线眼镜同样,能够透过理想错综庞杂的表面现象,看清其本质。 今天要分享的《数学之美》这本书,就是要解开手机和电脑应用背后的数学知识。有读者说,读了这本书,才发现问题我们自己之前在书本上学的函数关系方程、余弦计算公式、线性代数、概率论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确实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就仿佛一直在不断训练场内枯燥地进行研究各种不同跳跃能力训练,练习穿梭交通锥、快速摆腿的足球发展运动员,上场进行了一场货真价实的比赛,才发现原来人们日常的那些学习训练真得很有用,也很重要。 推荐人:岳利清 数学科学学院 02 《模式识别——使用MATLAB分析与识别》 图片 《模式识别—使用MATLAB分析与识别》以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为宗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各种相关分类器设计及相应的 MATLAB实现程序。全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贝叶斯决策、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线性判别分析、非线性判别分析、组合分类器、无监督模式识别、特征选择、特征提取半监督学习以及人工神经网络,覆盖了各种常用的模式识别技术。 推荐人:李建秀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3 《互联网+煤矿监控与通信》 本书分析总结了煤矿信息化和智能化特点,提出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架构、要求和发展方向,探讨了矿山大数据与物联网,矿井移动通信网络,矿井人员定位与动目标监测,矿用机器视觉,矿井无线电安全,矿用导航控制,矿用可见光通信等;介绍了煤矿监控、通信、监视与宽带传输新技术;分析了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2004年以来全国煤矿事故特点等。本书可作为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专业师生的科研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矿井监控、通信、信息化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科研与工作人员使用。 推荐人:范伟强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4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是著名的政治学家、公共行政学家、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代表作。本书从理论转移到现实中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聚焦除了依靠政府和市场,是否还有其他解决之道,论述了“公地”治理中集体行动的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路径。 推荐人:宋向嵘 公共管理学院 05 BOOK SHARING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全书由18篇散文组成,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期间自耕自食,与飞鸟、田园、森林、湖泊为伴,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思考人生、重塑自我的历程。这本书崇尚简朴本真,追求精神的安宁,语言直击人的心灵,能引领读者以平和、沉静的心态去重新思考人生目标和生命的意义。 推荐人:胡玉春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06 BOOK SHARING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从名字上看,你会以为这本书是一个“鸡汤类”的书,里面可能充满各种励志类的鼓励性“空话”,但实际读完,你会发现作者总结了很多我们学习生活中都会碰到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比如:“如何平衡学习工作与生活,不过度偏向一方,实现生命中真正的成功和意义”、“长期都在赶Deadline的人,看上去很忙,实际上都在做紧急重要的事,而缺乏对重要不紧急事情的关注,长期下去会被焦虑、压力或者拖延压垮”、“如何既付出努力也不过于努力,不影响将来持续付出努力的能力?”等等,相信看完这本书,通过“七个习惯”,我们的很多问题都会得到“恍然大悟”的解答。该书被福布斯称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类书籍之一”,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30年,作者史蒂芬·柯维的思想成就被认为与卡耐基、拿破仑并肩比齐。 推荐人:卫银栋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夏光正得意 繁花似锦觅 亲爱的IMUers 快来一起遨游书海 开启精神之旅吧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11月24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2022年香雪白猪等10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亚丁牦牛等3个畜禽遗传资源审定鉴定结果。我区自主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名列其中,这是我国培育的首个适应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 “杜蒙羊”新品种由内蒙古赛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育而成。我校作为培育单位,主要完成了杜蒙羊育种方案设计、性能测定记录、遗传评估、分子辅助育种、系谱鉴定以及高效扩繁和推广等,为杜蒙羊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杜蒙羊”新品种是以杜泊羊为父本,蒙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群体扩繁三个阶段选育而成,经过20多年的培育,目前已选育了20多万只生产性能高、遗传性能稳定的群体,适应农区舎饲、半农半牧区放牧补饲等多种养殖方式。杜蒙羊成年公羊体重为85.88公斤、母羊体重为62.76公斤 ,公、母羊6月龄屠宰率分别为50.15%和48.83%,平均胴体重为24.58公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杜蒙羊”经产母羊繁殖率达到了157%,截至2022年11月,杜蒙羊累计向内蒙古自治区及山东、宁夏、甘肃、新疆等地推广270余万只,实现产值54亿元,直接增收超过8.64亿元,为实现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牧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多年来,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永斌研究员、王建国研究员带领团队,与国内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组成内蒙古肉羊种业创新联合体,以实现优质种源自主可控为目标,通过建立优质肉羊联合育种技术体系,聚焦制约肉羊种业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芯片”。今后,我校将聚焦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需求,持续加强与内蒙古赛诺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开展肉羊等优质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支撑自治区种业振兴。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郑宏范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从“两个结合”的理论维度,强调“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维度,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担当,为在新征程上更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体现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文明印记和基因血脉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创造了交相辉映、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情感记忆的一系列代表性符号和形象,比如长城、中华龙、中国结、二十四节气等。这些符号和形象独一无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凝结着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体现着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文明印记和基因血脉,是代表中国形象、展现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气质的重要载体。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文化认同的基因纽带。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各民族共有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识,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共享文化映像,是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历史叙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效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提供了深层次支撑。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文化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泱泱中华,从古至今,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融汇各民族优秀文化,并不断革新发展,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成为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新征程上,我们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中华文化宝库中这些独具特色的符号和形象,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为民族复兴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亮丽名片。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声音越来越有说服力、影响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国际影响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在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所蕴含的世界性品质、所体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关怀,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 深入研究挖掘提炼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正是通过不同的符号和形象展示出来,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社会习俗、思维模式等,让人们可知可感。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对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作深入系统的挖掘、梳理、研究、阐释,提炼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汇聚起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强大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厚的思想底蕴和文化资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依托各类高端智库、高校院系、科研院所、艺术研究机构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有效甄别和筛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基因,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深化中华文明史研究,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推进“两个结合”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文明形态的实践逻辑。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挖掘阐发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文明智慧结晶和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力量。 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已经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对党的革命历史研究,用完整的画卷、丰富的史实、鲜活的事例,增强干部群众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要加强对当代精神的研究阐发,弘扬阐释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时代新风,鼓足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要加强对新时代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例的挖掘,总结提炼出像“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英雄小姐妹”那样脍炙人口的佳话,让更多的先进事迹、符号形象广为人知。 以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为抓手 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凝结着中华民族至善至美的智慧神韵,是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之源。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着力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要深化宣传教育阐释,从历史文化遗产中厚植中华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努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加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运用现有史料,持续挖掘整理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遗址遗迹、口述史料等。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运用,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数字化展示、时代化表达、艺术化呈现。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规家训、村规民约,帮助人们辨识是非曲直,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理思想和生活智慧。要打造传统文化体验平台,发展“文物+旅游”“非遗+科技”等新业态,推出经典阅读、礼仪普及、文化沙龙、大众讲座等,让人们在沉浸式、互动化学习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要加强创作研发生产,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项目产品和文艺精品。要聚焦中华文化主题,聚力推出一批国家象征、语言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精神文化、人文地理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海报挂图、公益广告、展览展陈、文艺栏目、直播互动、纪录片、广播剧、融媒体产品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和人文底蕴,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要积极探索“研学+创演”“文物+竞答”“解读+体验”等新形式,结合诗词典故、民间传说、民歌民谣等历史文化知识,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华历史故事、民族团结故事。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长城、黄河等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重要象征,结合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华文明魅力,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 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也是加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精心提炼、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文化符号和形象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善于运用文化符号和形象IP来创作生产海外受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等,依托推特、脸书、图享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让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以创意化的表达“出圈”“出海”,更好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要实施精准对外传播策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象化阐释、时代化解读、国际化表达,贴近国外受众特别是“Z世代”等喜爱的潮流文化、时尚元素、美术音乐、动漫科幻、元宇宙等,使中华符号、中国元素通过生动的表达流行海外、蜚声国际。要深入研究国际传播规律,积极构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走出去的战略体系,统筹专业机构、高端智库、高校、外宣媒体等阵地和力量,发挥知名学者、文艺名家、体育明星、非遗传承人和知华友华“朋友圈”作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国价值体系,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饮食文化、中医药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等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媒体聚焦 | 《内蒙古日报》——莫伶名师工作室网络文化育人栏目《何以中国》正式上线

2022年下半年,由自治区教育厅指导的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网络文化育人栏目《何以中国》正式上线。作为自治区首档青年学生寻访类文化创意栏目,《何以中国》一经推出,就从众多网络思政内容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现象级的产品。 这是一档怎样的节目?它是如何揭开“何以中国”的谜底并牢牢抓住当代青年的心?记者走进主创团队——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名师工作室莫伶名师工作室,将谜底一一揭晓。 01 创新网络思政思维 发现育人契机 《龙的传人》《千里眼顺风耳?四川三星堆竟是创意大师 》《一妃传千古 一瓦记乾坤》……这些是《何以中国》目前已经发布的短视频,每期视频都是由莫伶名师工作室的师生们精心制作完成的,作品一经发布,就在全区高校刮起了一股“中国风”。 莫伶是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团委宣传科科长,作为青年团干部和思政教师,如何打破理论的“高墙”,用接地气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用小角度、小切口精准“滴灌”,是她一直深耕的方向。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四川的重磅文物“嘉宾”——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舞台,其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与河南安阳殷墟的青铜器一脉相承,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让莫伶敏锐地捕捉到了育人契机,带领学生去寻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与博大精深的《何以中国》项目脉络也随之清晰起来:让青年学生用自己的脚步、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去丈量、去感受、去思考“中华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再利用新媒体技术辐射引领更多的青年。 “‘何以中国’其实是一个特别宏大的命题,也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概念,而我还是想用小切口、身边事去有温度地诠释它。”莫伶说。在莫伶的指导下,20多名青年学生作为《何以中国》寻访小分队成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带着问题,从自己家乡的文物、名人、文化等入手,经过搜集资料、撰写文本、实地寻访等自主实践,辅以相关专家学者的专业视角和精美的后期制作,最终形成了主题统一、内容个性、余味悠远的青年答案,吸引了广大青年网友。 02 开创沉浸式打卡体验 寻访中华故事 《何以中国》寻访小分队的第一站,便是探究“龙的传人,传自何方”,寻访人熊坤将镜头对准了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中的“玉龙”。他说:“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列车玉龙造型的车厢吊环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激发了我的寻访灵感。通过寻访我了解到,红山文化所在的辽河流域和仰韶文化所在的黄河流域,即使相隔千里,都使用龙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图腾,这让我进一步肯定了‘龙的传人’由来已久,中华文明兼容并蓄。” 在另一期《一妃传千古 一瓦记乾坤》中,寻访小分队成员郭芷彤以昭君博物馆的“单于和亲”瓦当为楔子,打卡平遥古城,将昭君出塞汉匈和睦的故事与平遥百姓家宅安宁的期盼串联起来,带领网友挖掘藏在各式瓦当背后中国人对家国美好的孜孜以求。在视频最后,郭芷彤感悟道:“无论是印证了昭君出塞千古佳话的‘单于和亲’瓦当,还是记录着国泰民安繁荣富庶的平遥纹饰瓦当,都让我们中华文明有迹可循,这就是小小瓦当的魅力所在!” 小分队成员四川小伙伍再思,寻访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充分考究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甘肃小伙窦彦杰,寻访的是甘肃敦煌阳关,深入了解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民族文化交融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乌海小伙黄昱淳,寻访的是乌梁素海,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黑龙江姑娘张玉壬,寻访的是七台河市短道速滑纪念馆,零距离体验了中华体育精神……《何以中国》兼具丰富的情感价值和育人意义,这或许就是网络思政的题中之义。 03 呈现多样性网络文化产品 打造育人品牌 如果你以为,《何以中国》栏目仅仅是一个个视频,那就太简单了。为了强化育人效果,激发参与热情,莫伶团队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明确了要有“破圈”思维,打造包括MG动画、主题原创歌曲、专属logo、线上配套活动等全媒体产品,增加《何以中国》的媒体辨识度。 “江山多娇美如画,丝绸之路蜿蜒到我家,九曲黄河浪淘沙,妙笔丹青绘中华。黄河之水天上来,润泽黑发黄皮肤的精彩,草原的风抚衣襟,融汇羌笛琵琶声的韵味……”主题曲一开唱,就是满满的画面感。“歌词我们前后修改了12稿,力求对仗工整、国风意境,听起来洗脑,唱起来上口。”莫伶自豪地介绍道。而结合推广曲《是以中国》、主题曲《何以中国》的发布顺势开展的网络卡点变装、Rap云挑战等活动一经推出,便获得“内蒙古教育发布”“内蒙古青年”等官方新媒体平台转载,在互联网掀起一股参与热潮。莫伶高兴地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在哼唱这两首歌曲,两个接地气的网络活动打响了《何以中国》的品牌,由此开创的抖音话题也斩获了50万+的浏览量,得到了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平台密切关注。 “我们想给大家呈现的是一个跨领域、综合性的网络文化产品,很兴奋,我们的团队把很多天马行空的设想都变成了现实。”莫伶说,“《何以中国》以小见大,把学生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打通了,把中国故事与家国情感打通了,把青年成长与育人成效打通了,形成了叙事悬念、激发了探寻欲望、带动了网友讨论,打造出了一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响当当的网络文化育人品牌。” 记者手记 如何在媒介融合时代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让青年学生爱上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何以中国》给出了一个可复制的范本。节目由多个生产内容交叉、多个育人模块整合,形成了网络思政的特色定位和内容优势间的契合与互补,将对理论的学习转换成了获得感辐射,从而开启了互联网青年观察中华文化的新视角,让青年对中华文化更有参与感、沉浸感和自豪感、获得感。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生态与环境学院张庆: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花香弥漫育人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之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内蒙古大学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不懈奋斗。 植根北疆办大学、立德树人育英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教育新篇章。内大官微发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系列人物报道,本期推出的是生态与环境学院张庆。 张庆2011年就职于内蒙古大学,任教十余年来,始终认真履行着教师这一神圣职责,把满腔的热忱倾注到了学生身上。他先后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辅导员及生态学系系主任,工作勤奋、作风朴实、恪尽职守,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热情。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这段话是对教师工作的最好诠释。在育人之路上,张庆也是如此,他虔诚地播撒下真诚与爱心,伴着执着,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多彩绚烂。 循循善诱,潜心育人 张庆十余年坚守在教书育人工作一线,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辜负学生的选择与信任。 张庆认为只有更多的交流才能发现学生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快进步。因此,他一直秉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的工作方法,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时刻关怀着学生。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张庆会耐心地介绍学校、学院及实验室各种情况,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并帮助学生制定一到两年的发展规划;对于每年2个多月的生态学野外考察,张庆也是尽可能全程参加,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工作,一起学习,既帮助同学们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也方便应对野外考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张庆对学生的问题十分重视,忧学生之忧,解学生之难,反馈非常及时。当学生论文出现问题时,张庆会在几天之内给予论文详细地批注,每次学生进行论文汇报时,不管是在论文构思还是在语句措辞上,张庆老师都会给出很多建设性建议。在疫情多发,各项工作都受到影响的2022年,张庆依然积极联系,协助课题组两位研究生申请到CSC的出国访学项目,分别前往比利时和意大利进行一年的学术交流 张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指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不同的培养,引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张庆会重点从科研论文写作、科研工作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并鼓励他们尽快地通过英语托福、雅思,为后续出国深造打下基础。对于想早点工作的学生,张庆会和学生一起分析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确定大概的择业目标,并引导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自身职业能力,满足职业需求。多年来,张庆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学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等不同单位。张庆表示,无论学生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是对社会有贡献,就是培养出的成功学生。 努力进取,深耕教研 在这个信息多元、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张庆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积极进取、踔厉前行,在专业内积极深耕,在育人上崇德尚学,坚持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方针,并取得显著成效。张庆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优化教学方式,主持内蒙古大学及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多篇;坚持教研结合,以研促教,以教带研,推动课程建设,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一流线上课程、线下课程及虚拟仿真课程各1项;积极加强与国内高校的交流,连续三届参加“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并进行汇报,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五教一体、多元发展”的生态学人才培养体系。经他指导的学生曾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奖学金多项、自治区级优秀毕业论文多篇、自治区“互联网+”科技竞赛等奖项。2022年,张庆获得内蒙古大学首届“培根铸魂”新时代教师楷模称号。 张庆多年来致力于草地生态学研究,主要以内蒙古草原为主体,开展内蒙古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其研究成果明确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内蒙古草原生物多样性的驱动作用,并提出了区域多样性保护策略;研发了草原物种保育、土壤肥力提升、菌群结构优化的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助力“双碳”目标,证实了大小畜混合经营是固碳减排目标下家庭牧场优化经营方式。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4项,内蒙古重大专项及“科技兴蒙”项目课题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近五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SCI论文3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12篇,二区论文1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专利3项。他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草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景观可持续科学系列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生态学会及草学会副秘书长;担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Agriculture、《中国草地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的客座主编或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及30余本期刊审稿人,2019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 深情满怀,无私奉献 张庆的第一位研究生,毕业后特聘于贵州大学的刘庆福博士用“勤奋、自信、严格、温情”来概括张老师。在他的印象中,自从2014年入学,张老师几乎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每天坚持着文献阅读、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他说:“张老师做事充满自信,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达成,不畏阻挠。张老师的严格贯穿了他的整个研究生生涯,大到文章逻辑结构,小到标点符号,有时一篇文章要修改十多遍。学业上的严格,并不能冲淡张老师对学生生活上的温情。进入课题组,张老师就告诉他们一定要将精力尽可能地放在学习上,惜时勤勉,如果有生活困难可以随时找他。张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家里条件不好或者家中出现什么变故,老师都是记在心上的,多次对组里的同学出手相助。” 2022年9月,新一轮新冠疫情突袭呼和浩特,学校人员密集,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张庆积极申请入校,战斗在校园抗疫第一线。在各级政府和学校的正确领导及关怀下,张庆带领第一批100多位学生前往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进行异地隔离。作为带队老师,每天和同学们沟通,引导同学们客观认识疫情,缓解紧张情绪,理性辨别各种信息,以积极的心态传递正能量,树立必胜的信心。在疫情最为严峻的几天,张庆连续不断接打电话,从清晨到深夜,只为开导同学,与相应部门联系,解决同学们各种琐碎问题。从凉城隔离回来之后,张庆又马不停蹄的作为驻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吃住在宿舍楼,负责安排宿舍楼每天的一日三餐、核酸检测、防护消杀等日常管理,用真诚温暖关爱着学生。在学校疫情防控迎来“清零”攻坚战之际,作为第一批护送学生返乡老师,再次踏上了前往临河、通辽等地的火车,为学生保驾护航,确保每位学生平安到家。正如张庆所言:作为一名老师,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学生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学业有成。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多年以来,张庆一直实践、传承着师者精神。张庆曾表示,他非常庆幸求学期间遇到牛建明先生的指导,先生为人正直、博洽多闻、关爱学生、育人有方,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以人格魅力、模范品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是一位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先生的谆谆教诲,张庆一直铭记在心,因此,张庆十余年来回奔波于内蒙古大草原,忙碌在内蒙古大学校园,以责任点燃自己,用真情温暖学生。他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不竭力量。 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是张庆对教育的诺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他对科研的追求,“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他将继续用一腔热血,培养出更加耀眼夺目的桃园。

/ 其他

1 浏览  ·  0 赞

媒体聚焦丨《光明日报》——付建荣:构建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汇学

构建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汇学 作者:付建荣 日前,由语言学家温端政先生主编的大型语文辞书《语海》出版。《语海》以“古今兼收,雅俗兼容”为编纂原则,汇集了汉语历代语汇中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近9万条,体例严谨,释义精湛,例证恰当,汇“语”成“海”,保护和传承了大量濒临失传的民间语汇精华。 “语”和“词”是两种有着不同特性的语言单位。刘叔新先生在《汉语描写词汇学》里讲得很清楚:“词还必须是一种最小的完整定型的材料单位。所谓‘最小’,就是本身不能再分出两个或更多个完整定型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居心叵测’可以分出‘居心’‘叵’‘测’三个完整、定型的材料单位;‘囫囵吞枣’可以分出‘囫囵’‘吞’‘枣’三个这样的单位;‘杯弓蛇影’‘一问三不知’‘风马牛不相及’等都可以分出若干这类单位来。因此,它们都不是最小的完整定型的材料单位,不可能是词,而只能是大于词的固定语。” 词的构成单位是词素,语则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短语或句子,是大于词的语言单位。语义和词义一样具有“整体性”,但语不是概念性而是叙述性语言单位,语义内容反映着人们对事物的种种表述和描述。语和词的结构一样,都具有固定性,但语的结构的固定性是相对的,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变体。 立足“语”和“词”的差异,温端政先生提出了“语词分立”的理论主张,认为“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结构相对固定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叙述性语言单位;“语汇”是语言里语的总汇,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把“语”从词汇里分立出来,把“词”从语汇里分立出来;确认词汇具有系统性,语汇也具有系统性。在“语词分立”理论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建立与汉语词汇学相平行的汉语语汇学。 汉语语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语汇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汉语语汇浩如烟海,源远流长。不仅书面语中记载的语汇十分丰富,民间方言口语中使用的语汇数量也极为庞大。季羡林先生曾说:“这些‘语’,在全世界所有民族和国家中,都罕有其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仅就其数量而言,汉语语汇学就具有极为庞大的研究对象。每一条语的产生,都有自己的身世和传说,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反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认真研究。语和语之间也有联系,语汇是一个更为开放和复杂的系统。 汉语语汇学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和宽广的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汉语语汇学理论研究、汉语语汇史研究、方言语汇研究、语汇文化研究、语典编纂研究等领域。这些领域各自有特定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对象、内容,而又紧密关联、互相支撑,共同构成了汉语语汇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 汉语语汇的发展历史悠久,汉语语汇的现象丰富多样。因此,展示汉语语汇产生的方式和发展的脉络,揭示汉语语汇演变的规律,根据汉语语汇的特点作出理论创造,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当前,加强语汇学各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汉语历史悠久,方言众多,语汇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古代文献典籍中的历史语汇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现代方言口语中使用的语汇也需要广泛调查整理,而且方言语汇的调查研究具有紧迫性,这对于促进汉语语汇学深入研究、提升汉语语典编纂的质量,保护和传承濒危方言语汇具有长远意义。 其二,“语”长期附属于“词”进行研究,又远远落后于“词”的研究,这就需要立足汉语语汇自身的特点,充分继承传统语言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和借鉴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理论视野,走特色创新的汉语语汇学研究之路,不断发展和完善汉语语汇学的理论体系,建立更加完整的汉语语汇学学科体系,开创汉语语汇研究理论创新、成果创新的新局面,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语汇学研究应有的贡献。 其三,汉语语汇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体。深入研究汉语语汇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 2023年2月12日 05版) 作者:付建荣,1982年生,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系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山西省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内多家语言学C刊审稿人,入选2022年度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一层次。2012年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训诂学,近年来致力于汉语语汇史的构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著有《唐宋禅籍俗成语研究》(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部,在《中华文史论丛》《民族语文》《汉语史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突厥语借词“库露真”考》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自治区副主席、政府党组成员包献华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春季开学准备工作

2月18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政府党组成员包献华,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雅丽及相关部门领导来我校调研指导春季开学准备工作。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高光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包献华一行实地查看了我校健康驿站、药品和物资储备等情况,并详细了解了学校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包献华在调研时强调,要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配齐配足防控药品和物资,严格落实“乙类乙管”要求,“一校一策”完善疫情防控方案,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要全面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治安综合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校园和谐稳定。要正常有序开放校内食堂、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断增强综合素质。要加强对师生的关心关爱,持续完善常态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广大师生诉求。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化学化工学院王蕾:有足够的创新和耐心,才能做好科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内蒙古大学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不懈奋斗。 植根北疆办大学、立德树人育英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书写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教育新篇章。内大官微发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系列人物报道,本期推出的是化学化工学院的王蕾教授。 经常,中午的化工楼寂静无声,同学们都回去午休了,在523实验室的王蕾还在伏案低头整理着明天要结题的资料,每天中午不休息已经成了王蕾团队的常态。 近年来,王蕾的课题组在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领域做出了一次次重大的突破,在国际催化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王蕾回到了故乡的怀抱,在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独立开展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杰青培育项目、内蒙古大学科技英才培育项目及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特聘人才项目等。2020年王蕾入选了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培育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同年获得内蒙古大学乌可力优秀教师奖。其课题组的工作多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内蒙古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王蕾的研究团队自2019年成立以来,已发表内蒙古大学第一单位SCI一区论文23篇,在这丰硕的科研成果背后,是王蕾对科研的不懈追求与满怀热爱让她一路坚持走到现在。 做好基础研究,夯实创新基础 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王蕾致力研究的科研项目正是我国现在急需的关于光电催化制氢的基础研究。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世界能源的消耗成倍增长,加速了化石燃料的枯竭,因而寻找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刻不容缓。在新能源领域里,氢能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理想的新世纪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氢能燃烧,水是它唯一的产物,而且氢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元素,它广泛存在于水、矿物质和各类碳水化合物中。 但是传统的制氢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常规能源,制氢成本太高,限制了氢能的推广应用。王蕾团队的研究——光电催化制氢,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的太阳能作为氢能形成过程中的一次能源,是绿色制取氢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光电催化制氢有很强的可实用性与有益性。虽然这条道路充满荆棘坎坷,但是未来是灿烂光明的,近几年来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技术迅猛发展,获得巨大的突破,王蕾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该技术走向实用化、使太阳能光解水制氢产业成为现实、带给人类使用能源的革命性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问到对未来的规划时,王蕾笑着表示,自己会带领着团队坚守,做出业界认可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为国际能源领域添砖加瓦。 科技新势力,引领向未来 王蕾虽然平常和学生们以一种合作、平等的关系相处,但是在科研上对学生们很严格,会适当地施以压力,她认为,只有在一定压力下人们才能突破自我,做出一些成绩,未来才可以和更多优秀的同行们并肩同行,再是,锻炼学生们的抗压能力,提前适应,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才能更自如地应对更强的工作压力。正是在这样悉心的教导下,王蕾的学生们在学业上出类拔萃,优秀卓越,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8人次,1人获得内蒙古大学校长励学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青年学生是科研创新的有生力量。王蕾还时常向学生们强调科研要有足够的创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去做大家没做过的东西,即便很难,也要顶着头去做。王蕾多次说到科研最难得的是有耐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瓶颈,也会心灰意冷,但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收获。正是这些孜孜不倦的叮咛,教诲像一束束温暖的阳光,射入学生们的心房,让他们一次次摆正态度,不至于在学海生涯中迷失方向。她不仅是学生们科研道路上的启明灯,更是人生路上的导师。 在王蕾的办公室里,有一台咖啡机经常运作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需要喝咖啡来提神醒脑。王蕾的教导更多的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她自己也会跟着研究生们一起从早到晚做研究,这也激励着学生们更加努力拼搏。作为导师,王蕾对研究生们很严格,每周六都会开早会,汇报工作,及时的给他们意见,对于他们将欲投稿的论文也是及时的进行修改。 “记得去年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比较懒散,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push一下才会去做,有一次老师就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聊了很久,从家庭情况到读研期间的目标,以及以后想从事的工作,想成为的人,那时候我发现老师不仅仅关心我们的科研成果,更加关心我们的未来,也是从那儿以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王蕾老师的研究生任世杰说。 “学高为师,一身正范”,王蕾不仅是学生们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重要的人生导师,她不仅指导学生们的科研,更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此同学们亲切地把她称为是“大家长”。 把科研论文谱写在北疆大地上 王蕾是内蒙古包头人,虽然长大后她一直在外求学深造,但是想为内蒙古奉献的心一直没变过,她也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当初的想法,来到了内蒙古大学教学,用自己的力量提升内大的科研实力,培养出更多高端的科研人才。 王蕾上课的时候除了讲课本知识,还经常给学生们传授科研方面或是和毕业设计相关的内容,把最新科研成果的种子撒播在课堂上,启迪学生们的科研兴趣。 这些年内大的变化也让王蕾很欣喜,越来越多年轻的老师加入内大,和年长的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建设扎根北疆、为国育才的“双一流”高校。 把光电催化的接力棒传承给自己的学生们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培养更多催化领域的佼佼者是她不变的初心。 “要有足够的创新、耐心才能做好科研”这一直是王蕾对自己和学生们的要求,也是这些年在催化领域突破创新的秘诀。在这条科研的漫漫长路上王蕾将继续带领着学生们坚守奉献,发光发热。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权威发布 | 内蒙古大学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六月榜单

六月骄阳 炎炎夏日 小扇微凉 倚户听蝉 在橘子味的汽水中感受夏日的热烈 让我们跟着榜单 一起回顾IMU六月足迹 【内蒙古大学】以WCI指数688.22,总阅读数10W+的强大实力荣膺本月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单榜首。小编们创新创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点赞! 【内大学工】也表现不俗,以WCI指数517.50,总阅读数38236的成绩荣获亚军。【旗帜内大】以WCI指数497.27,总阅读数41416位列季军。小编期待在排行榜的鼓励和期待下,各公众号下月都能大展身手,一起为讲好内大故事、传播内大好声音而努力。 期待你们下期精彩的表现! 毕业季 | 学霸宿舍,快来一睹天团真容! 内蒙古大学6月28日发表 2019级自动化专业 4号楼348宿舍的四位同学 他们互相勉励 共同进步 最终一起走向更高处 02 永久珍藏|校友会面向历届校友征集班级毕业照 内蒙古大学6月19日发表 为做好校史馆“内大桃李”校友毕业合影展示模块,征集历届毕业生班级合影电子照,班级毕业合影电子照将留在校史馆做永久保存和展示。 期待在内大与你相遇 内蒙古大学6月6日发表 考场上最后一段铃声 响起又落下 少年的梦想 自此在盛夏横冲直撞 我期待在内大与你的相遇 04 孙绍骋会见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内蒙古大学6月24日发表 6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呼和浩特会见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05 请查收!IMUers的学业进度条 内蒙古大学6月16日发表 绿荫幽草,夏花盎然 始于初秋,终于盛夏 2019级学子的学业进度条已满格 快来一起查看吧! 06 高考加油!我在内大等你来! 内蒙古大学6月7日发表 十年一搏六月梦 我们在内大为你加油 07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档案 内蒙古大学6月11日发表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蒙古马精神”,以人民为中心,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内蒙古故事。 08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内蒙古大学6月24日发表 6月2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来内蒙古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期间主持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 09 刘志亮教授课题组在材料科学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成果 内蒙古大学6月14日发表 近日,我校刘志亮教授课题组在材料科学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成果。 10 我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内蒙古大学6月27日发表 6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我校成功入选。 11 学校举办第二期“校长有约”毕业生午餐会 内大学工6月9日发表 6月8日,第2期“校长有约”毕业生午餐会在赛罕校区食堂三楼餐厅如期举行。 12 重磅 | 我校两项科技成果获得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内蒙古大学6月21日发表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喜和教授团队和计算机学院飞龙教授团队牵头的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3 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世峰教授课题组在金属材料领域著名期刊Acta Materialia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内蒙古大学6月26日发表 近日,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世峰教授指导研究生在遍历弛豫铁电畴动力学调控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金属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上。 14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我校讲授思政课 内蒙古大学6月30日发表 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102周年华诞来临之际,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内蒙古大学,为广大师生讲授思政课。 15 优秀毕业生影像展丨奔赴山海,追求卓越 内大学工6月29日发表 我们从2023届区级优秀毕业生中撷取了45名代表进行“奔赴山海”区级优秀毕业生影像展。 16 毕业季|“年华光阴市集”跳蚤市场 内大学工6月6日发表 风轻云净,骄阳正好 Let's go! 让我们一起去“跳蚤市场”逛一逛 17 晚风温柔,快来共享IMU的醉人夏夜~ 内蒙古大学6月13日发表 一阵风过 吹长了白昼 缩短了黑夜 每当太阳落山 伴着阵阵清风漫步石板小路 校园里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三) 内蒙古大学6月10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牢记嘱托,为完成好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19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内蒙古大学6月7日发表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一) 内蒙古大学6月8日发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看完了六月内蒙古大学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名情况之后,希望各个平台能继续推出更受师生欢迎的精彩文章,也希望有媒体平台能加入排名一起打榜,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 1.本榜单由内蒙古大学权威发布,数据由清博数据提供。其中,微信影响力指数WCI,是根据总阅读数、总在看数、发布文章数等检测指标,通过综合运算得出的数值,体现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及账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反映微信整体热度和公众号的发展走势。 2.统计情况: 文章发布时段:2023年6月1日(0点)-6月30日(24点) 数据收集时间:2022年7月3日10点 3.各媒体阅读量处于动态变化中,统计数据会存在一定误差。且榜单统计工作量较大,但我们力求公平精准。当前,已收集以部门、学院为运营主体的50个活跃公众号,如果你的身影没有出现在里面,别急!数据库 “ 升级换代 ” 中,难免会有错漏。 在此诚意邀请所有有意愿参与排行的校内微信公众平台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的微信公众号登记备案,提供 “ 数据档案 ” 。未来,让我们一起来冲榜,一起探寻 “ 互联网+ ” 时代的校园媒体发展之道,一起做IMUer身边有温度的 “ 小伙伴 ” 、心贴心的 “ 好朋友 ” 、并肩前行的 “ 引路人 ” 。 4.此文为校融媒体中心大学生记者团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祝贺!我校两位辅导员荣获自治区最美辅导员荣誉称号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全区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活动的结果,经过资格审查、组织专家评审和网络复审答辩,授予10名辅导员“2022年全区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称号”。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杨文超,交通学院辅导员莫伶获得了此项荣誉。 个人简介 杨文超,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85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3年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 现任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总支书记兼学工办主任,协助党委书记全面负责学院学生工作。同时,她还担任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化工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并主要指导化工设计协会、新媒体中心等学生社团。2019年,她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出国研修项目,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爱无价,情永恒,为了培养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解决困难,她默默用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8年来,她指导学生团体和个人荣获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培养学生千余人,培养学生干部百余人。 她一直坚信,作为辅导员,最大的自豪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最美的青春就是与学生一起奋斗! 莫伶,女,汉族,1986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 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她坚持信仰与实践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创新与导向相融汇,打造了《青年说》、《何以中国》、《百年家书》等网络育人精品项目,理论宣讲影响覆盖超过800万人次,是青年学生身边朋辈引领的典范,被官方媒体誉为陪伴青年成长的“点火人”和打通理论武装青年“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思政引领者。 作为一名奔跑在路上的追梦人,莫伶热爱让她不断淬炼提升的育人工作,也感恩让她不断进步向上的辅导员事业。她坚信辅导员工作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坚持把理论与温度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融汇,就一定会助力更多青年的搏击能量,成就更多人的信念远航。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奋斗正当时丨内大星辉 :推免学霸系列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校一大批优秀青年学子,以青春奋斗的姿态勇担使命,扎根北疆、奉献国家,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奋斗成就梦想,我校又一批优秀本科生已经推免到心仪的院校,准备进一步深造。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朋辈示范作用,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官微推出“奋斗正当时丨内大星辉:推免学霸系列”。 本期推出的是法学院的宋冬雪 、张明星、白铸城和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的刘硕、邵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冬雪 | 法学院 2019级法学本科 推免至中央民族大学 宋冬雪绩点3.69,年级排名2/104,现已推免至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曾多次获得优秀学业奖学金,2022年获乌兰夫奖学金和“创新之星”三等标兵奖学金,2020年获得校级优秀三好学生称号。 推免的道路充满了很多艰辛与美好,在这段日子,宋冬雪感受到了酸甜苦辣各种情绪。尤其是准备双考,每天学习任务都很重,压力很大,经常害怕没有院校愿意接收,幸好她收获了很多来自家人的鼓励,师长的帮助与朋友的陪伴,让她感受到压力中也有无尽的温暖。宋冬雪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 一、争取名额、绩点成绩 因为保研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绩点排名、英语成绩与科研经历这三个方面。所以,在大一到大三期间,她主要努力提升自己这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在绩点成绩方面,三年内必须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包括课程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中测试与期末测试等。一方面,是努力扎实牢固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另一方面,也是要稳住自己的绩点排名,努力争取到校内保研名额。 其次,在英语成绩方面,在推免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很看重英语四级、六级或者是雅思、托福成绩。宋冬雪在大一时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分别取得了四级549分、六级512分的成绩。在投递推免院校时,六级成绩在550分以上会相对有优势。所以,在大二时,她每天坚持学习英语,每天早起定量完成背单词任务,每天穿插做阅读理解与英语作文,并每周刷两套六级试题,最后六级取得了561分的成绩。 最后,在科研经历方面。在大一时,宋冬雪与小组成员一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并且项目成功地获得了国家级立项。在推进这个项目的过程中,锻炼了她发现问题,阅读文献,撰写报告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也让她在后续准备推免院校材料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因为很多院校夏令营需要提交研修报告,由于这段经历的锻炼,她可以更加顺畅地完成相关部门法的研修报告,从而增加自己可以投递的院校范围。 二、双考压力、稳住心态 因为准备推免夏令营与预推免的时间和准备法考的时间几乎重叠,所以要同时进行准备。 在准备推免的过程中,因为一开始想投递刑法学硕士,所以要阅读相关的刑法学教材以及关注这一领域的时事热点并且阅读一些本方向的前沿论文。但是刑法学方向的知名教材特别厚,而且刑法理论也很精妙复杂。在复习时即使看完一遍教材,也不能完全理解并转化成自己的面试输出能力。所以,在夏令营投递了刑法方向几所院校的面试中都没有成功,宋冬雪现在回首总结,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是面试经验不足,太过紧张导致。 在准备法考的过程中,因为同时复习专业课和法考,复习的内容很多,法考要考八门部门法,复习时精讲卷,真金题卷,背诵卷的视频课程与相关知识的背诵是个浩繁的工程。而且还面临着背完就忘的遗忘危机,所以在备考时间方面权衡二者有很大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宋冬雪一直用一句话来激励自己,那就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不管还有多少工作没完成,只要一直在努力完成,就一定会看见胜利的曙光。 三、面试投递、经验总结 推免的面试分为夏令营和预推免两个阶段。夏令营阶段入营门槛较高,面试节奏较慢,难度更大。预推免阶段则入营门槛较低,面试节奏快,难度相对较低。 宋冬雪在夏令营阶段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与西北政法大学的面试,最终获得了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与西北政法大学的优秀营员。所以,在预推免阶段压力相对较低。 在预推免阶段,她参加了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的面试,并均拿到录取资格。但是,总结预推免的投递经验,她觉得遗憾的是投递院校太过保守,大部分学校投递了法律硕士专业,在夏令营有保底院校的情况下,预推免应该多尝试投递一些刑法学硕士或其他部门法方向的学术型硕士,按今年的递补情况有很大可能可以递补到。所以,也建议大家在投递院校的过程中能更加有战略性地投递,将院校划分为“稳、冲”两个等级,有计划地进行投递。 “每个保研er在保研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也会收集到无数的温暖与善意,只要我们胜不骄,败不馁,平心静气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每次面试中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最后一定会收获到令人心动的offer的。” 张明星 | 法学院 2019级法学本科 推免至华东政法大学 张明星综合绩点成绩为3.7/4.0,连续三年专业排名1/104,现已推免至华东政法大学。曾连续三年获得内蒙古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2020学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21年获得自治区励志奖学金,2022年获得云亭奖学金,2020-2022连续两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三好学生”,2021-2022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优秀团员”称号。 何其有幸,张明星三年前被自己一直热爱的法学院录取,因而倍感珍惜。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理想,所以坚定。2021年9月,张明星有幸被学校选派赴“北京大学”法学院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在感受北京大学浓厚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她也切身体会到了法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更加坚定了她在法学领域继续深造的信念。交流期间,张明星结识了许多北大的小伙伴,在这些小伙伴身上她理解了越优秀越努力、越自律越优秀,凌晨和周末座无虚席的图书馆,夜晚和清晨热闹的校园,都是努力的见证。“在这里我认识了和我一起去交流的内大学子,在我们身上,我看到了不服输一直前进的勇气”。她们与北大的学子一同写论文,一同做汇报,共同参加期末考试,一学期饱受“折磨”。今年九月,她们也都推免至自己理想的高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走在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刚刚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2020年9月,张明星作为项目主持人参加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了国家级立项。项目题目是《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研究》。2021年10月和小组一起前往巴彦淖尔市进行实地调研,因为当时在北大交流,她和同伴约定在调研地点会合,“我永远不会忘记凌晨两点半在冷风中火车站接我的队友们,还有五个人一起在乡间徒步调研几公里的时光。”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调研、一起解决难题、分工配合完成任务以及一起收获成果,张明星说这是做项目课题带给她最大的收获——队友。 大一期间,张明星加入了内蒙古大学职业发展联盟组织,在这里她认识了很多其他学院可爱的同学,一起办活动和比赛,一起寻找未来的职业方向。大二期间,她担任了法学交流社社长一职,组织举办一系列法学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邀请律师检察官进校园分享职业经验,邀请优秀学长分享学习经验方法。在举办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她增强了对法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更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在法学领域学习进步的小伙伴们。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刚踏入校园时,老师告诉我们,考上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起点,如今亦是,推免不是终点,而是离梦想更近一步的起点。”相逢是问候,离别是祝福,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无限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以现在为起点,从这里结束也会从这里继续启航。 愿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向我们想成为的人一点点靠近,不虚此行,不负此行。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向远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白铸城 | 法学院 2019级法学本科 推免至中国政法大学 白铸城前六学期综合测评排名1/104,曾两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三好学生”的称号,并获得“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多次参加英语词汇、写作、演讲等竞赛并获得奖项;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现担任法学院学生会轮值主席。 在内大的这几年,令白铸城感触最深的就是遇到众多良师益友,他说这诸多良师益友给予他的帮助已经远远超过了书本上所能提供的知识。第一年在公共管理学院,他逐渐体会到了大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在英语课上,陈微老师教授的英语听说读写多方面的学习方法,帮助他克服了对四六级的恐惧,更是给予他在英语学习上的动力;在大学写作课上,沈意老师侃侃而谈,各种各样的有趣故事使他沉醉于中国文化之美;在能源与生活课上,郝海刚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活中的能源以及它们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让一个文科生也感受到理工的浪漫…… 在此,他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对于难以进入学习状态的同学来说,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的基础任务,不仅可以改善无所事事的状态,给自己定下最基本的学习目标,也能为期末奠定基础。而进阶任务是为了给自己在第14周之后会遇到的结课作业、期末复习留出足够的时间。至于“提高任务”,则是自己可以拓展一些自己在课外的能力,例如学英语等能力拓展活动。 躬行实践,开朗坚韧。在内大的第一个暑假,白铸城在内蒙古大学希望支教社的组织下,前往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黄木沟村黄木沟小学支教。“支教是我大学期间最宝贵的一次经历,在那里我不仅收获了孩子们的真诚与善良,也与支教的11位‘老师们’度过了三周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时间,结成了亲如手足般的友谊”。为了不招惹铺天盖地的虫子每晚在教室里摸黑开会总结,在休息日围坐在一起玩游戏吃零食,在夜晚一起呆呆地看着天上的星星,在大雨天听着雨声吃火锅、煮饺子,在最后一周一起教同学们跳舞、打长拳、办娱乐运动会,在最后一天收到了领队特别定制的蛋糕······无数的美好发生在这个假期及以后的每个学期里,它们让白铸城收获了在内大最坚定和淳朴的感情。 来到法学院后,法学为他的人生增添了最艳丽的一抹色彩。在学习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同学们的好学氛围都使他深受感染,督促着他在不断的忙碌中持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性格,给予他在学业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帮助,更让他体会到法学学科的魅力。这三年间,白铸城多次参加了法学院组织参与的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紧张的备赛过程帮助他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另外,他还在2019年冬季前往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学交流,在访学期间更是结识到了许多优秀且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让他不仅在学习中有了奋斗的榜样,还在生活中有了更多值得倾诉与信任的朋友。在课外,白铸城也在法学院学生会中收获了宝贵的学生工作经历,在学生会三年的工作,他担任了奖助学金委员会委员、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法学院主席团成员,通过为老师和同学服务,更深刻地体会到当代青年人应承担起的责任与担当。 在最美好的时光有最美好的人常伴左右是无与伦比的幸运,感谢青春带来别样的遇见。白铸城用一句内大人都知道的“名言”来表达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的感谢:在内大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的风景。内大的每一位老师、同学,都是他这四年的榜样,也是让他不断向前的力量之源。白铸城也对学弟学妹们寄予真心嘱托,“走到保研这一步时,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内大为我们提供的这么好的平台,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未来多多为母校增光添彩,永远为成为一名内大人而骄傲!” 刘硕 |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2019级历史学(文史哲基地) 推免至南京大学 刘硕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潜心学术研究,绩点3.71,排名2/15,曾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兵奖学金、聚祥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等奖励;多次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新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曾入围高校本科生史学论坛并获得奖项,主持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全唐诗》反映的唐代疫病研究曾获校级立项。 在保研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三年的过往不自觉地浮现在刘硕的脑海中:一个人在主楼楼道从天明学到天黑,或是行色匆匆地穿梭在主楼、艺术楼和奥都活动中心……此间尽管忙碌,但结果却让他深感值得。他很感谢三年里不放弃、肯坚持的自己,正是如此,才得以有机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人生三大幸事:遇良师、得良友、握良机。”一路走来,正是因为这三方面的因素,让刘硕能够充分地锻炼、发展自己。他说要感谢学校、学院提供的平台。三年里,刘硕在这里享受着优越的学术资源,并借此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要感谢恩师的鼓励与帮助。刘硕始终记得自己曾因排名边缘而焦虑、迷茫,是郑老师和陈老师倾听他的心声、并鼓励他坚持、努力,在老师们的鼓励下,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从边缘的第四名提升至第二名;他也记得曾因课堂疑惑、大创项目遇到困难时,王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让他一次次从困难中有所突破;他亦记得在论文写作受阻、专业选择迷茫时,贾老师真诚又感人的回信,帮助他驱散迷雾,坚定前行。他更要感谢一路走来始终陪伴着他的学长学姐和朋友们,是彼此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打气,才度过了这段焦虑而又有意义的时光。“我想,正是得益于良师、良友和良机三大因素,才能够让我在前行的路上更勇敢、更坚定,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并取得了一些不足挂齿的成果”刘硕如是说道。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三年来的历程带给刘硕许多经验与教训,他将这些分享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首先,基本功是最重要的。绩点排名和英语水平是敲门砖,往往能决定入营学校的上限,所以要尽量提高的自己的成绩;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面试时的问题大多都和基础知识相关,所以要打好基础、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纵深性学习;多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更能使自己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保研面试非常注重学生对原典、名著和论文的阅读和思考,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做好读书随笔便于回顾。 其次,除了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确立自己的兴趣点和方向,勤于探索专业前沿知识。研究生更看重的是学术科研能力,所以若能提早进行一些学术训练(科研项目、论文写作、调研项目等)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可以在学术训练中初步掌握了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研究方向的前沿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权威发布 | 内蒙古大学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七月榜单

时光荏苒 梦幻七月已挥别 留下激情的热浪和美丽的回忆 让我们跟着榜单 回首这个充满热烈和收获的七月 感受夏日的欢乐与奇妙 【内蒙古大学】以WCI指数713.33,总阅读数11W+的强大实力荣膺本月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单榜首。小编们创新创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点赞! 【内大财务】也表现不俗,以WCI指数460.92,总阅读数16827的成绩荣获亚军。【内大学工】以WCI指数420.36,总阅读数17105位列季军。小编期待在排行榜的鼓励和期待下,各公众号下月都能大展身手,一起为讲好内大故事、传播内大声音而努力。 期待你们下期精彩的表现! IMU最高荣誉!属于他们! 内蒙古大学7月10日发表 岁月的年轮刻录着奋斗荣光 标注着时代方位 预示着光明未来 与榜样同行 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逐梦启航!我校隆重举行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内蒙古大学7月2日发表 夏花绚烂 草木葱茏 毕业的骊歌 又一次在桃李湖畔响起 喜欢上内大的 N 个理由 内蒙古大学7月24日发表 有限的屏幕里 讲不尽内大无限的惊喜 喜欢上内大的N个理由 就待你踏入校园 亲自体验吧! 从内大出发,奔赴山河万里 内蒙古大学7月8日发表 同学你好 你已经到站:内蒙古大学 同学再见 祝福下一站前程似锦 今朝 我们有缘相遇 来日 我们顶峰相见 我校武利民教授和王蕾教授联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内蒙古大学7月14日发表 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通过在半导体中构建双位点增强电荷载流子传输的有效策略,也为制备其它高效太阳能水分解光电极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PNAS, 2023, 120, e2300493120)。 乔彪同志任我校党委副书记(正厅级) 内蒙古大学7月7日发表 7月6日上午,学校在赛罕校区学术会议中心4号会议室召开干部会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四处副处长李烨绯同志宣布了自治区党委的任职决定,乔彪同志任我校党委副书记(正厅级)。 全文来了!我校校长武利民2023年毕业典礼讲话 内蒙古大学7月2日发表 7月2日上午,内蒙古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南校区卓越楼前广场举行,我校校长武利民发表了题为《年年后浪推前浪 江草江花处处鲜》的讲话,深情寄语2023届毕业生。 毕业季 | 四季有你 不说再见 内蒙古大学7月9日发表 在风华正茂的青春里 与母校相遇 与师友相识 情深伴我赴远方 谊长随我追梦想 陆止于此 海始于斯 我们定会光芒万丈 榜样力量|内蒙古大学2022-2023年度光荣榜 内大学工7月8日发表 我校已完成2022-2023学年 各级各类奖学金和优秀学生 评选出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学金 以及各项荣誉称号的同学共1528名 道声珍重 扬帆起航 内蒙古大学7月5日发表 前路漫漫 未来可期 祝愿2023届的所有毕业生 此去无论是星辰大海还是寻常巷陌 都能温暖纯良 永远鲜活明亮 我校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内蒙古大学7月25日发表 通过近几年 “双一流”和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 我校ESI前1%的学科数量稳步增加 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呼德研究员在智能交通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内蒙古大学7月18日发表 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呼德研究员课题组与大连理工大学殷福亮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上发表了题目为“Acoustic SLAM with Moving Sound Event based on Auxiliary Microphone Arrays”(DOI: 10.1109/TITS.2023.3289324)的论文。 年年后浪推前浪 江草江花处处鲜 —— 校长武利民在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内蒙古大学7月3日发表 祝你们前程似锦 不凡此生 祝你们翻越不同的山 仍可顶峰相见 媒体聚焦 | 内蒙古新闻联播——破难题办实事模范榜:人才短缺 内蒙古大学这样解 内蒙古大学7月19日发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大学紧密围绕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和主导产业按照“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解决科技领军人才短缺问题,加紧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增强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毕业快乐!高清大图带你重温毕业典礼精彩时刻 内蒙古大学7月4日发表 风雨不改凌云志 阔步昂首展襟怀 愿每一位踏上新征程的你 此去前程似锦 重逢依旧如故 榜样星光||优秀学生事迹分享(二) 内大学工7月30日发表 优秀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是坚持和积累 是自律与笃行 希望广大同学从中汲取力量 一同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 心悦打卡 点亮家乡(内蒙古篇) 内蒙古大学7月28日发表 撩开时光的帷幕 领略一处处令人心醉的风景 欢迎你来到IMUers的家乡 一起留下美好而珍贵的回忆 致广大毕业生的一封信 内蒙古大学7月2日发表 @2023届毕业生 祝你们翻越不同的山 仍可顶峰相见 愿你们勇敢追逐梦想 仍然一往无前 毕业风采丨这届主席团不一般! 内蒙古大学学生会7月7日发表 青春各有所向 他们把记忆装进行囊 出发去山顶晒月光 与知识为伍 在历练中成长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为师生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 内蒙古大学7月11日发表 7月8日下午,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为师生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并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 看完了七月内蒙古大学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名情况之后,希望各个平台能继续推出更受师生欢迎的精彩文章,也希望有媒体平台能加入排名一起打榜,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 1.本榜单由内蒙古大学权威发布,数据由清博数据提供。其中,微信影响力指数WCI,是根据总阅读数、总在看数、发布文章数等检测指标,通过综合运算得出的数值,体现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及账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反映微信整体热度和公众号的发展走势。 2.统计情况: 文章发布时段:2023年7月1日(0点)-7月31日(24点) 数据收集时间:2022年8月1日10点 3.各媒体阅读量处于动态变化中,统计数据会存在一定误差。且榜单统计工作量较大,但我们力求公平精准。当前,已收集以部门、学院为运营主体的50个活跃公众号,如果你的身影没有出现在里面,别急!数据库 “ 升级换代 ” 中,难免会有错漏。 在此诚意邀请所有有意愿参与排行的校内微信公众平台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的微信公众号登记备案,提供 “ 数据档案 ” 。未来,让我们一起来冲榜,一起探寻 “ 互联网+ ” 时代的校园媒体发展之道,一起做IMUer身边有温度的 “ 小伙伴 ” 、心贴心的 “ 好朋友 ” 、并肩前行的 “ 引路人 ” 。

/ 其他

3 浏览  ·  0 赞

媒体聚焦 | 武利民:让高校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沃土

2023年2月26日,《内蒙古新闻联播》以“构建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努力让高校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沃土 ”为题播出了对我校武利民校长的记者专访。 内蒙古新闻联播报道 【主播】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献身教育事业2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校长武利民提出构建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努力让高校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沃土。 【同期声‍】内蒙古大学校长 武利民:我是武利民,内蒙古大学校长,还是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第一次(当)全国政协委员,我的提案是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创新人才。 【解说词】开学这几天,武利民来到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他们突破实验的重点难点,专题调研学生参与科研实验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提案。 【同期声‍】内蒙古大学校长 武利民: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管是升学考试也好,或者学业考试也好,不能以考题考试为主,把平常的项目、课题算在总分里,这样才能够发展创新人才。 【解说词】2021年,武利民从复旦大学来到内蒙古大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把创新实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教师将参与科研项目纳入学生综合测评。2022年,内蒙古大学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58项,1964名学生参与其中。最近,在武利民和王蕾等教授指导下,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瑞廷的论文《持续600小时!动态半导体电解质界面实现太阳能水分解》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 【同期声】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 高瑞廷:这项工作我们课题组前后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武老师要求我们做一些原创性、新颖性,同时具有挑战性的科研工作。 【同期声】内蒙古大学校长 武利民:不光是内蒙古大学,很多全国高校‍‍都有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但实际上,它就没有纳入到‍‍学生的考核评价里面,做得好和你的成绩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很多学生没有积极性去做,而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创新。 【履职日记】内蒙古大学校长 武利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第一次当全国政协委员,我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自治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声。‍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2银5铜!我校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以线上形式在重庆大学举办,我校“沙漠人参——锁阳,开启农牧民致富的金药匙”“小土豆变身大产业——马铃薯新品种赋能支链淀粉产业大发展”两个项目团队参加现场赛,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两项银奖。“点‘废’成金、渐入佳‘净’——煤矸石高值利用领航者”等5个项目团队获得铜奖。 赛前,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张吉维通过线上动员会,鼓励参加比赛的同学们克服困难,勇攀高峰。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等12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创新创业赛事,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也是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2022年4月,第八届大赛正式启动,报名参赛人数1450万余人,参赛项目340万余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11个,真正实现“百国千校万人”参赛。我校在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有7个项目进入总决赛,其中2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现场赛。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陈贵林教授指导的“沙漠人参——锁阳,开启农牧民致富的金药匙”项目团队负责人张倩倩、团队成员赵玉欢两位选手代表团队参加国赛现场赛进行远程路演答辩。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熊志勇教授、吴蕾副教授、巩秀峰研究员指导的“小土豆变身大产业——马铃薯新品种赋能支链淀粉产业大发展”项目团队两位选手代表团队参加国赛现场赛进行远程路演答辩,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康路作为项目负责人远程回答了评委提问,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邓小璐代表项目团队进行了远程路演。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我校对大赛高度重视,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理念,以大赛为抓手,着力推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接下来我校将对本届大赛获奖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对各赛道参赛项目进行复盘,积极宣传动员,为第九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好准备。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我校举行朝戈金研究员特聘教授聘任仪式

2月27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隆重举行仪式,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朝戈金研究员为我校特聘教授。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为朝戈金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刘志彧对朝戈金研究员加盟内蒙古大学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在致辞中说,一直以来,朝戈金研究员始终以实际行动和具体工作关心关注母校的建设发展,内大人文社科取得的许多成绩,已经凝结着他许多的心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内大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宣传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我校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内蒙古大学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目标,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汇聚校内外优秀人才,打造新兴交叉学科组织,开展高端学术交流,组织重大项目研究,进行优质咨询服务,努力产出标志性重大成果,为推动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特有的具有实质性成效的内大贡献。全校各单位各学院要与受聘专家相偕并进,精诚合作,开放包容,交叉融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拉高标杆,再创内蒙古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新高度。 朝戈金研究员受聘后历历在目地回顾了自己在内蒙古大地、内蒙古大学成长学习的切身经历和凝结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回到母校如回家一样的感慨,并以“经常会在校园里遛达”的形象表述表示竭尽全力助力内蒙古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主持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后,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等与朝戈金研究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聘任仪式;社会科学处、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媒体聚焦 | 《内蒙古日报》—— 吴迪:扎根科技小院 青春拔节生长

“国家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在哪里”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吴迪说。 几间农舍,一所院落。科技小院虽小,却大有可为。在广阔的田畴沃野,一批批涉农牧专业研究生扎下根,为农牧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服务,用心用情用力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扎根科技小院 青春拔节生长 记者:白莲 几间农舍,一所院落。科技小院虽小,却大有可为。在广阔的田畴沃野,一批批涉农牧专业研究生扎下根,为农牧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服务,用心用情用力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走进科技小院,记者带您领略乡村振兴一线上激扬的青春风采。 包头市达茂旗乌克忽洞镇套马沟村四面环山,扎达盖河贯穿东西,内蒙古达茂牛业科技小院就坐落在套马沟村。科技小院建成以来,内蒙古大学家畜现代生物育种团队驻守在此,带来多项高新技术,为当地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每天的工作日志记录过程中,我们不光记录开展的采血、测量等具体工作,还能获取相关实验数据。我们能知道牛的生长趋势和生长过程,反过来还可以进行分析,发现哪些地方能够改进,回到实验室里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找到相关科学机制。”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吴迪说,来到科技小院1年多时间里,他深切感受到科技成果要转化到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像达茂牛业这样的科技小院,内蒙古共有49家。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活跃在科技小院,在导师及专家指导下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不仅为新时期“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力量,也挥洒汗水把创新的论文书写在大地上。 “只有到现场去,才能真正学会知识、运用知识” 初春正是实验母牛的妊娠期,需要密切关注牛群的生长和健康状况。记者采访时,由于惦记着科技小院,刚返校的吴迪打算先安顿好学校的事,下周就回到科技小院。 品种驳杂、个体较小、产肉量低,饲养环境和营养条件差……初到套马沟村,团队认真调研当地肉牛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套马沟村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养殖规划。 “李光鹏老师常告诫我们,科研的责任是报效国家、造福社会,只有到现场去,才能真正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吴迪说,走进乡间地头、坐在农户炕头,才能随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通辽市科左中旗高粱科技小院位于西辽河平原盐碱地最集中的地区,高粱种植是当地种植业的主打产业。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余忠浩实地考察后发现,当地林下种植高粱存在种植密度低、水肥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通过筛选矮杆耐密植品种、合理规划种植密度等手段,在余忠浩和团队的努力下,当地高粱平均亩产量由1000斤提升至1200斤。现在,余忠浩所在团队制定的林下矮秆高粱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标准已报送相关部门审定,研制的盐碱地高粱播种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而这些成果都已落地在田间土地上,悄然改变着当地农牧民的传统种植习惯。 自2019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先后建立7个科技小院,目前共有31名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在此入驻,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服务。4年来,来自多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围绕小麦、玉米、葵花、果蔬、奶牛等特色产业,集成了土壤盐碱化改良、农业四控技术集成等多项种养技术。“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迫切而务实,通过研究生长期蹲点驻扎转化高校新理念新技术,不仅改善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人员不足现状,也培育了一批新型农牧民。”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科协主席苏庆春说。 “多和这些娃们唠嗑,管用着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雨水节气刚过,科技小院里热闹起来了。 “老乡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关于玉米的‘两改一增二保’技术……”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浩勒本召嘎查的玉米小院座无虚席,一场实用农技培训正在进行,主讲员是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董宇恒。 “专业理论对老乡们来说较难理解,于是我们把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挂钩,譬如说‘增肥增效能提高产量’,就把作物形象地比做人,‘人吃饱了吃好了才能身体健康、茁壮成长’,帮助老乡更好地理解吸收相关知识。”董宇恒说。 “多和这些娃们唠嗑,管用着哩!”科技小院落户起,村民常大爷没事的时候总爱来“唠会儿磕”。“秸秆怎么还田?”“有机肥如何处理?”……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大都被常大爷运用到自家田地里。 “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我感受到农民的求知欲很强烈,也了解到很多实际问题。当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开展时,我们面临的是更多的挑战。”董宇恒说。 “小徐查出来了吗?甚毛病了?”“叔,我查了资料、请教了老师,初步判断是真菌病害茎基腐病或立枯病,需要药剂灌根。我还得再观察后给您回复。”在杭锦后旗蒙海玉米科技小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徐俊平给记者翻看去年7月的一次微信对话,而这样的场景,在农事繁忙季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数据显示,去年我区科技小院线下实地组织新型农牧民培训、农牧民素质提升培训、农牧民科技能力培训等各类科普讲座300余场,线上指导培训农牧民5万余人次,广大青年学生正成长为“三农”战场上一支有力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国家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在哪里” “当导师李光鹏教授和杨磊研究员为我规划博士培养方案时,科技小院的培养方案让我眼前一亮。”吴迪告诉记者,3至5年的项目期里,博士研究生至少要2年时间驻扎一线,结合实际完成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现在,吴迪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并打算把在开展实际工作中获取的数据运用在博士论文撰写中。 参与30多项国家、地方科研项目,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申报9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参与选育4个马铃薯品种、研发8套灌溉施肥设备,29位研究生获得相关科技奖励、9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提起学生们在科技小院里取得的成绩,内蒙古马铃薯科技小院负责人、内蒙古农业大学贾立国副教授如数家珍。 从2011年建立内蒙古第一个科技小院,到2016年施行与规模化生产接轨的科研与技术示范推广模式,内蒙古农业大学马铃薯种质创新团队一路摸索前行,目前通过科技小院培养研究生40余名,培养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当务之急。”贾立国感触颇深:“国家的需要在哪里,高校培养人才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实践证明,在科技小院历练成才是地方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 去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又获批“内蒙古阿拉善驼业科技小院”等20个科技小院,并积极联合有关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当地合作社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更好地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培训推广的同时,助力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为乡村振兴一线输送人才。 近年来,自治区通过各类政策举措引导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向科技小院聚集,推动科技小院建设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一座座科技小院建成,一位位研究生走入科技小院,服务带动小麦、向日葵、马铃薯、燕麦和羊业、草业、中药材等20多个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未来,我们将在进一步扩大科技小院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围绕作用发挥、成果转化,在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共享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激励和支持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小院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自治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小院是建在广袤沃野上的“第二课堂”,也是广大青年人才书写人生论文的一方舞台。“住下来是态度,融进来是决心,推出去是能力。”借力科技小院,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入乡间,把所学与所需结合起来,把科技成果转化到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扎根大地、向上生长。在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同时,也磨炼意志、收获成长,接受身心的双重洗礼。 新时代、新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上,期待更多青年展现力量、体现担当,在广阔天地中成长成才、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好成绩。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媒体聚焦 | 内蒙古新闻广播——全国政协委员武利民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事教育事业2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校长武利民提出从小学到大学构建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培养创新型人才。 武利民是内蒙古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今年是他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他在提案中提出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创新人才。武利民表示,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就要充分利用这个身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建议献策,为推动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发声。 最近,在武利民的指导下,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瑞廷的论文《持续600小时!动态半导体电解质界面实现太阳能水分解》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这也是内蒙古大学首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在该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高瑞廷告诉记者,课题组前后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完成这项研究工作。在武利民的激励下,大家越来越敢于尝试一些原创性、新颖性、兼具挑战性的科研工作。 2021年,武利民从复旦大学来到内蒙古大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把创新实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教师将参与科研项目纳入学生综合测评。2022年,内蒙古大学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58项,1964名学生参与其中。 结合到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让内蒙古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武利民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武利民表示,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论是升学考试还是学业考试,都不能以考题考试为主,而是应把平常的项目、课题算在总分里,这样才能够全方面发展创新人才。‍ 针对目前高校中,很多学生没有积极性去探索创新的现状,武利民建议,减少小学到大学的应试考试占比,注意对特殊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科研人员将原创性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 其他

2 浏览  ·  0 赞
1...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