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15779 今日 0

由 35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图文 || 211201 馆务(扩大)会议

12月1日上午10:50,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北校区)205会议室召开馆务(扩大)会研究电子资源建设推进工作。刘实、张桂荣、李华、高娃、杨爱英参加会议。(英州摄影报道)

/ 校园活动

15 浏览  ·  0 赞

图文 || 211203 内蒙古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银建忠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12月3日上午,内蒙古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银建忠带领副部长朱吉勒及部门工作人员一行6人来我校开展对口调研。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为民,副部长娜仁、吴栓虎,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李为民部长从明确主责主业、构建宣传思想大格局、坚持意识形态到底到边、抓特色和亮点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整体情况。副部长娜仁介绍了我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做法,副部长吴栓虎介绍了我校新闻宣传工作情况。与会双方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和发展目标,探讨了学校宣传工作的机制及宣传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还就如何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思想理论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内宣外宣工作等进行了交流。 调研期间,银建忠部长一行还观看了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巡礼专题片。在图书馆,图书馆阅读推广部负责人云洁馆员向各位领导介绍了内大完成的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桃李湖畔·书香内大》概况。银部长一行参观了内大图书馆《让历史照亮未来》馆藏党史学习教育文献展和内大蒙古文古籍文献展阅室。 图书馆蒙古学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高娃博士,介绍了蒙古文古籍文献相关情况。

/ 校园活动

19 浏览  ·  0 赞

报道 || 首届内蒙古高校“阅读推广”优秀学生社团评审会议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召开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以阅读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学生社团在促进校园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稳步持续开展,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繁荣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发起了内蒙古高校“阅读推广”优秀学生社团成果展示活动,举办了首届内蒙古高校“阅读推广”优秀学生社团评审会议,评选出了一批优秀学生社团。 2021年12月5日下午,内蒙古高校“阅读推广”优秀学生社团评审会议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召开,本次评议会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组长由内蒙古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乌力吉巴特尔调研员担任。 成员有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孙瑞阳;内蒙古高校图工委主任、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内蒙古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周越,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付学良,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郭俊平;内蒙古高校图工委常务委员: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锋,内蒙古党校图书馆馆长王晓燕,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索丽霞,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刘小红;内蒙古高校图工委副秘书长、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杨爱英。

/ 校园活动

10 浏览  ·  0 赞

报道 || 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榜样馆员评审会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召开

为纪念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成立40周年,教育部图工委将表彰一批为实现高校图书馆现代化而长期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榜样馆员。 2021年12月5日上午,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榜样馆员评审会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召开,本次评审会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内蒙古高校图工委组织具体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组长由内蒙古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乌力吉巴特尔调研员担任。 成员有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孙瑞阳;内蒙古高校图工委主任、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实;内蒙古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周越,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付学良,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郭俊平;内蒙古高校图工委常务委员: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锋,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宏旺,内蒙古党校图书馆馆长王晓燕,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索丽霞;内蒙古高校图工委副秘书长、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杨爱英。 内蒙古高校工委常务委员: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永强,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唐春玉远程参加评审会。

/ 校园活动

148 浏览  ·  0 赞

报道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内大图书馆读者协会虚拟读书会【桃李湖畔·读书会(30)】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辛丑年己亥丙寅日(2021年11月14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虚拟读书会在图书馆(南校区)读者协会值班处举行。本次虚拟读书会主题不限,由外联部余柯娅同学主讲,参与人员热切互动。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伴随着钟声敲响,本次虚拟读书会也落下帷幕。告别之前,余柯娅同学为本次虚拟读书会做出结语:“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希望大家对阅读的热爱随生命之光一起闪耀! 本次虚拟读书会圆满结束,愿我们以书会友,相聚读协!

/ 校园活动

16 浏览  ·  0 赞

报道 || 学长学姐的推免故事(6)《桃李湖畔·真人图书(67)》

2021年11月17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举行了真人图书活动,由刘实老师作为导读,贺煊智、崔泽源、杜昊学长分享他们的推免故事。有相关需求的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对于推免有了充分的了解,也对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本次“真人图书”的主人公有: 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贺煊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杜昊、计算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崔泽源。 活动伊始,经过刘实老师介绍,三位学长依次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相关课程,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意见。 同学们认真倾听,充分了解到推免以及学习生涯的规划,收获颇丰。最后,在大家的掌声中活动圆满结束。

/ 校园活动

8 浏览  ·  0 赞

图文 || 图书与信息技术部顺利完成赛罕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2021年11月23日上午9:00,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第八选区选举赛罕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图书与信息部投票站选举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北校区)五楼大厅举行。 选举仪式由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党总支书记兼主任赫建文同志主持,图书馆馆长刘实同志宣读选举办法,图书与信息技术部党总支副书记兼图书馆副馆长张桂荣同志公布选区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经建议与参与投票全体选民审议,此次投票由包萨日娜、席金晓同志担任监票人,徐军锋同志担任计票人。朱玉红、常征、王琼、李天亮、澈丽蒙、王英州、庞家昌等同志为选举的工作人员。 根据赛罕区人大换届选举方案的要求,图书与信息技术部严格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和学校安排,经过讲解选票的填写方法,监票人开箱检验,选民填写选票并投票等几个环节,选民认真行使民主权利,亲历全过程民主,为自己心目中的候选人投出庄严神圣的一票。至此,选举工作圆满结束。

/ 校园活动

20 浏览  ·  0 赞

图文 || 211118 图书馆教师线上参加CALIS年会

11月18日上午8:30,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组织教职工集体参加CALIS年会,论坛主题:以人为本的数字服务创新,馆领导、各部室正副主任、高级职称馆员、系统部、信息咨询部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 校园活动

11 浏览  ·  0 赞

媒体内大 || 内蒙古两人两集体获国家表彰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决定》,内蒙古两名个人、两个集体获得表彰。 他们都是谁?都做了什么?一起来看! 刘永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刘永斌带领团队,利用复杂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国家审定的肉羊专用新品种3个,分别是巴美肉羊、昭乌达肉羊、黄淮肉羊,选育提高了地方品种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的生产性能,累计推广种羊8万余只,改良300余万只,新增产值32.87亿元,新增利润6.19亿元。 研发了肉羊短期催情补饲及群选群配繁育(P2P)新模式,筛选了最佳肉羊杂交组合,实现了北方牧区绵羊两年三产,解决了牧区蒙古羊繁殖率低的生产技术难题。 韩佳彤,呼和浩特市同心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韩佳彤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呼和浩特快速路智能限高与监控集成系统》,通过成果中试,解决了呼和浩特市二环快速路金隅时代城段噪声超标问题。 韩佳彤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呼和浩特市政工程建设运维大数据及安全管控技术研究》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了呼和浩特城市生命线市政工程建设运维大数据及安全管控技术“一张表、一张图”的管理模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该项目成果经科技成果查新确认为国内首创,在市政工程领域有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内蒙古大学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组建于2007年,是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光鹏教授带领组建。 针对我国本土肉牛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差等长期未能破解的难题,团队通过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育种手段,成功培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双肌蒙古牛”、“双肌鲁西牛”和“双肌西门塔尔牛”3个新品系。 团队通过体细胞克隆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圣牧和圣泉牧业公司分别建立了“良种牛繁育中心”,已形成了2个“万头牛标准化养殖基地”。 在团队与赛诺羊业公司建立的“杜蒙羊生态型养殖模式”下,羔羊平均早出栏4至5个月,实现了两年三产,带动当地近3000户牧民增收致富。 团队还在推进“内蒙古大学-蒙天然奶绵羊合作研究项目”,培育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乳肉兼用奶绵羊新品系,目前已形成4000余只的“蒙古奶绵羊”新品种核心群。 内蒙古工业大学自治区煤基固废高效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于2014年,由化工学院张永锋教授带领组建。 团队研发了工业固废制备纳米微孔环境材料、环境材料协同控制大气污染和煤基固废制备生物地质肥料利用技术,在PM2.5 污染控制、橡塑功能材料、高性能吸附材料、绿色建材和生物地质肥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在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的过程中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废利用难题,形成了固废循环、污染控制和回归自然的理念与技术模式,显著降低了污染控制的成本。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工作始于1999年,截至目前共开展了六届。内蒙古共有8名个人和5个集体获此殊荣。

/ 校园活动

62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培养“师者”的阶梯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贾铁飞教授采访校长袁雯教授访谈录(二)

关于“聚力服务上海文化”,高校主动服务地方,不仅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历史使命。高校立足地方,以服务谋求地方支持;地方着眼发展,以创新需要高校智慧,双方互动才能成就彼此。尤其是作为地方性大学的上海师范大学,我们的根本出路在于服务上海,进而服务国家战略,比如我们在上海各个区以及全国的部分城市积极推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打开象牙塔的围墙,勇敢走出去,把我们的师范教育打造成服务地方的“基站”。当然,我们学校也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文化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上海有悠久的历史,是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汇聚于此,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上海区域乃至江南地区特色文化服务平台、上海红色文献服务平台等,对学生和公众进行上海特色文化、江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进行宣传教育,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与爱国热情。 关于“聚效服务教师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而一流教师的培养,则需要一流的教师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发展战略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校,我们需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未来“师者”,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是我们进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但这个培养过程,图书馆不应缺席,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全员育人”,在图书馆工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做到服务育人,与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有机统一,相互配合。 贾铁飞馆长:面对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您对图书馆有什么样的期待? 袁雯校长:自2015年,国家推行高校“双一流”建设以来,已取得不俗成就。对我们学校而言,“双一流”建设虽然是难得机遇但更是极大挑战。就机遇而言,我们位居上海,占据地缘优势,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地方性师范大学,可以借创建“双一流”的东风,充实各项工作,提升办学质量;就挑战而言,我们学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办学过程中定位偏综合性而轻师范生培养,综合性与师范性失衡。最近几年,我们传承弘扬“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理性思考师范办学本位,着力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旗帜鲜明地重振教师教育,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十四五期间,是上海师大实现高水平发展,在更好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国家战略中打响“上海师范”品牌的关键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期待图书馆全体同仁在新时期,努力建成高水平的师范特色资源文献中心、高水平的地方文化服务中心、高水平的“师者”全员育人中心。印度文学家泰戈尔说:“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期待图书馆始终坚持以高水平为标准,接过老一辈图书馆人筚路蓝缕、聚沙成塔的奋斗精神,不断汇集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粹,将取之不尽的知识给养无私奉献给未来的“师者”。 贾铁飞馆长:感谢袁校长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细致回答我们的提问。图书馆将认真学习领会您的卓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地方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建设得更好,体现出“阶梯”的内涵。

/ 校园活动

74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培养“师者”的阶梯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贾铁飞教授采访校长袁雯教授访谈录(一)

贾铁飞馆长: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袁校长心目中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模样? 袁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和奉贤的两个校区的校园环境优美,红砖的老式建筑透露出这所学校的厚重历史,梧桐道的林荫见证了无数师大学子的青春岁月,图书馆是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追忆青葱时代的最深刻印象。有人说图书馆应该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图书馆本身就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藏书楼在近代转型为图书馆,使图书馆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也使知识的传播由私有走向大众。近代上海独有的历史性造就了图书馆在上海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样本性,将古代藏书楼典籍和文化的庋藏功能与近现代图书馆公用和开放的特性有机融合,为图书馆在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具体到我们上海师范大学的图书馆,虽然在馆舍等硬件条件上与国内同类型院校图书馆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师大的图书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曹礼吾、陈子彝、徐恭时、卢正言、郑克鲁等一批优秀的馆长和名师,为师大图书馆的文化积淀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也是我们新时代图书馆的同事们砥砺前行的坚实臂膀。所以,我心目中的师大图书馆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他除了有高大雄伟的建筑群,更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呈现师大60余年发展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展示师大人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师道精神。第二,他除了有智能化的各类藏书书库,更要具有体现学校学科发展特色的丰富馆藏,可以为学校特色学科教学科研提供足够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够让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时得到充分的辅助支撑。第三,馆员队伍结构要合理,馆员职业能力的建设要主动匹配应对新时代的各种新技术革命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挑战。将“信息化”、“国际化”上升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以“互联网+”理念,将服务深入至教学科研一线,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图书馆人的智慧和力量。 贾铁飞馆长:您觉得一所高水平的地方师范大学图书馆应该有哪些标签? 袁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正在建设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也应该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如果我要给师大图书馆打上标签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聚焦服务立德树人”、“聚力服务上海文化”、“聚效服务教师教育”这三个显著的标签。 关于“聚焦服务立德树人”,新时代的师范类高校发展有一种新期待,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正确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已经深刻回答了这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只有充分彰显立德树人的卓越成就,才有资格称为名副其实的卓越教师培养的摇篮,才能成为当之无愧师范类一流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师范生教育时我们学校的老本行,曾经为上海市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很多还仍然活跃在这个座城市的基础教育一线,也涌现了一批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小学特级校长以及特级教师。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卓然的成绩,不断赓续着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今天,我们已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师范类高校的战略地位,正在努力构建新时代师范类高校的科学办学体系,创新新时代师范生人才培养体系。力争使构筑师范性的基础必须是学术性,以此保障师范生教育的成功。在这个体系建构过程中,图书馆应是重要的参与者。比如说,图书馆有一批受过专业教育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或者档案学的专业人员,他们可以为师范生培养提供多种形式和各类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使未来的教师具备主动应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工作挑战。

/ 校园活动

60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图书馆空间和“多语种+”资源都是大学的珍贵家底 ——上海外国语大学蔡迎春常务副馆长采访李岩松校长访谈录(四)

蔡馆长:近年来,学校通过大力引进人才和校内调配等方式,支持图书馆建立学术科研团队,进一步向智慧型学术图书馆迈进,这个举措在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也是屈指可数的,想知道李校长是如何看待上外图书馆科研团队建设的? 李校长:确实,为图书馆配置学术科研团队是近几年学校人才队伍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一块,特别是以引进“志远学者”和支持图书馆立项校级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等方式,强化高校图书馆业务中的科研属性,我感觉这两年这支科研队伍也开始发挥出明显的作用。 引进人才,这与胡礼忠馆长、任树怀馆长等图书馆老馆长的慧眼识人密不可分,他们对上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倾尽心力,经常在校内各个层面做工作。包括近两年的图书馆班子配备,在学校层面也确实经过了几上几下,充分考虑了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实际,也是希望通过这些变化,使上外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也为上外各学科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我要特别说一说图书馆立项校级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事,根据学校科研处的介绍,自校级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创设以来,还从来没有非院系、科研机构的校内二级单位申报这样的科研创新团队。这一次图书馆牵头,跨院系申报,而且能够立项成功,对很多二级单位实际上是一个触动。一方面,近几年学校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老师们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投入越来越有保障,获得感强了;另一方面,作为校内职能部门,大家也越来越发现科学研究能够有效的触发工作创新,特别是在高校环境里,墨守成规会越来越跟不上学校整体发展的步伐。我们是想方设法营造学校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能在图书馆工作中见到这些新的变化,我确实很欣慰。我曾到访过不少海外高校,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在校内的地位很高,我们上外作为国内最为国际化的高校之一,在这个方面还是要向这些学校学习。前面讲到图书馆空间和资源是大学的珍贵家底,在图书馆工作的老师们也是学校宝贵的师资,衷心希望学校图书馆科研团队的发展越来越好。 蔡馆长:目前,学校“十四五”规划方案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大讨论,让上外人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对“十四五”期间以及未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李校长的期待和建议是? 李校长:目前,学校整体的“十四五”规划方案几经讨论修订已经成稿,并报教育部审批。“十四五”规划讨论期间,学校层面对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图书馆同仁们的工作思路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比如,我们提出,以图书馆馆舍的二期、三期改造为重点,扎实推进校园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优化学习空间;发挥图书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等机构的第二课堂育人和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图书文献资源的采购与配置,继续推进多语种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构建电子资源整合平台,实现纸质书与电子书的统一检索,推进图书资源深度聚合,提升全网域资源发现与获取能力;推出高水平数字人文及数字学术服务,为师生开展各类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这都是已经正式写入学校整体“十四五”规划方案的条目,体现了全校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当然,也希望图书馆能够认真落实好,无论是在资源、空间,还是在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全校师生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校园活动

45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图书馆空间和“多语种+”资源都是大学的珍贵家底 ——上海外国语大学蔡迎春常务副馆长采访李岩松校长访谈录(三)

与综合国力的发展程度和全球化时代要求相一致,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区域国别研究对相关学术资源的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一些综合性大学、社科院系统、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外字头”大学,在推进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率先发力,探索与区域国别研究规律相适应的馆藏资源建设,也成为相应大学或社科院图书馆工作中的一项中心任务。 与国家、社会、企业等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建设的众多智库不同,现代大学由于其具备的基本职能,更加关注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因此,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建设要服从区域国别研究本身的学科属性与学科特质。对于区域国别研究本身而言,首先,既然称之为“研究”(Studies),那么其首先是一项强调学术性的工作,虽然研究内容有方方面面,但绝非泛泛而谈;其次,区域国别研究因其研究本身的广度,必然带来“大而全”和“少而精”的研究张力,这需要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性地进行布局,既有经验是首先取得“单项突破”;第三,区域国别研究与“资政”的天然结合,使得其对时效性资讯有持续需求,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又必须强调“育人”,这在研究资料层面上又要求有所积累。基于区域国别研究本身的特征,推导出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建设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馆藏资源建设首先要强调学术性;二是建设过程中注重着力在某些单项上取得突破;三是着眼学校层面的学科布局进行分层次的可持续建设。尤其是在相关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基本的馆藏资源建设既属责无旁贷,又是工作内容上的非传统业务,需要专业化思考才能推进这项工作。 首先,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的学术性体现。面向区域国别研究馆藏的资源建设,不能认为其单纯是外语文献或对象国文献的收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首先是研究对象国和对象区域语种资料的收集,但同时也要注重对非语言对象国的外文文献和本国文献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就难易程度来说,甚至可以先从本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文献开展收集,再根据这些研究所引用的外文文献进行文献追踪。看起来,这是一种反向的学术研究,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再研究,但进行此项工作强调图书馆馆员自身具有学术能力——至少具备识别有价值的区域国别研究文献的能力。在馆员自身学术能力所未及之处,就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外脑”的支持和介入,一方面对学科馆员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与专业研究人员建立紧密联系。 第二,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的“单项突破”。结合欧美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经验,区域国别研究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献需求并不完全一致。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所强调的“学术研究”,在文献资源保障方面越到高级阶段,越强调资料的“深度”,以“学科”为中心;而区域国别研究所需文献在“时效性、专题性、针对性、分级和内容多面向上均有较高要求”。因此,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建设在一开始,实际上是难以做到“大而全”的,寻求“单项突破”是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建设最为现实的实现路径。例如,结合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的选题方向及其子课题,对标课题任务及其周期建设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针对既有研究比较缺乏的区域或国别,率先在同行业中取得馆藏资源建设上的领先地位等等,都是比较可操作的馆藏资源建设路径。 第三,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的分层与可持续性建设。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开展各项工作最终要回到“育人”这个中心,如何与区域国别研究“资政”的特征相结合,需要一定的设计和分层。目前,不少高校将区域国别研究的“育人”部分设置在研究生层面展开,与这一特点相结合,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建设从一开始就需要订立较高标准,可适当引导进入区域国别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学生参与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建设。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则应在充分调研其需求的基础上,对其提出的馆藏资源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同时鼓励专业研究人员提出所需资源清单。在机构层面上,图书馆与区域国别研究机构的校内共建机制。这样的分层与可持续建设,从图书馆角度看属于强调“久久为功”,假以时日,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馆藏资源特色才会得以真正体现。

/ 校园活动

30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图书馆空间和“多语种+”资源都是大学的珍贵家底 ——上海外国语大学蔡迎春常务副馆长采访李岩松校长访谈录(二)

近几年的图书馆空间改造工作,图书馆的老师们做了大量工作,我多次参加现场办公会,印象非常深刻。在2016年制定松江校区图书馆改造方案时,图书馆多渠道征集了师生的需求、建议和期望。同时学校各部门也给予高度关注和配合,从图书馆提出申请到2018年11月确定实施,我和姜锋书记以及其他校领导曾多次到图文中心大楼实地考察,深入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落实改造任务。2019年暑假,我们终于完成了松江校区图书馆一期改造的重要任务,改造后的“国别区域研究专架阅览区”成了图书馆里人气最旺的学习空间,图书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了上外建校70周年庆典。今年暑期,我们又进行了图书馆二期空间改造工程,全新打造一个集阅读学习、文化展示与数字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融合空间,目前进展也是非常顺利的,学校上上下下都充满期待。在今年教师节前后,图书馆还高效承接了新的“教师研习空间”策划与管理工作,为全校教师做了一件实事,得到的反馈也非常好,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很需要这样的空间。 未来上外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思路,是“一体化通透”,在设计时特别要重视结构一体化,提倡轻装修,利用家具和书架的设计感,以及重点图书的配套营造学习氛围,在一些区域还可以用具有上外人精神与风采的书籍或老物件,相得益彰中体现上外图书馆的历史积淀。一体化也体现在从设计、施工到采购等工程实施过程的一体化,一定不能因为这些技术问题延误工期。要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上外师生,图书馆空间是大家最经常来的地方,是学习和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场景,也是上外校园文化带的枢纽,一定要尽最大可能不影响同学和老师们使用图书馆空间。在这个方面,只能依靠大家群策群力,将因为空间改造而带来的读者使用上的不便降到最低。 对于未来进一步推进两校区图书馆的学习空间改造,我们还要着力解决当前阅览座位数量不足的问题,增加学生急需和期待的多种功能空间,优化目前的学习空间布局,使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及面貌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功能完备、环境温馨,集空间、资源与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型学习环境,从而支持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协作式学习及卓越发展。同时,图书馆还一定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校的阅读与学习环境,形成鲜明的上外特色,真正能够使图书馆空间“活”起来,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上发挥作用。在第三期以至未来的图书馆空间改造过程中,我们还要通盘考虑通过跨学科跨部门协作等方式,构建协作式研究共享空间,提供新媒体创作和软硬件创新工具及设施。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意识及合作创新能力,增强师生间跨界合作与创新体验,支持研究生与导师及科研人员的跨学科跨领域学术交流,支持师生的协作式科研及协同创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图书馆作为全校的公共服务机构,也要坚持以“跨、通、融”为核心,在协同创新上找到适合的方法和路径,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跨语言的数字学术资源与服务平台,打通制约协同创新的堵点,最终实现融合创新的目标。 蔡馆长:学校正在大力推进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我也刚到咱们图书馆时间不长,特别想听听李校长您对此工作的建议,您认为图书馆下一步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的馆藏资源建设上应该如何找准定位? 李校长: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这是我们学校经过70余年发展,在目前阶段整个学校的发展大方向。为提升全球话语能力,培养“多语种+”卓越人才,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多语种+”卓越人才的孵化培育地、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创新策源地、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关键供给地、全球话语能力建设的战略支撑地、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引领地。

/ 校园活动

20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图书馆空间和“多语种+”资源都是大学的珍贵家底 ——上海外国语大学蔡迎春常务副馆长采访李岩松校长访谈录(一)

蔡馆长:李校长您好!首先借此机会,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在多个全校会议上都曾提出学校“家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您认为图书馆在摸清学校家底、讲好上外故事上需要着力做哪些工作? 李校长:我们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所与新中国“同龄”的大学,70多年办学历程,学校可以说见证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在历代上外人的努力下,学校外语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文教经管法”多学科内涵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而且,学校办学过程中还会与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上的各个层面、国内外同行等等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一代又一代上外师生员工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在各行各业的上外校友,都对学校有着各种各样的真情实感。我们作为上外人,上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上外的故事有哪些,上外的今天和明天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问题必须由我们来回答,而且要回答好。 我们回顾历史,上海外国语大学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几易其名后,发展到今天,一路走来,确实既有艰辛、又有收获,几代上外人在这里耕耘,留下的上外故事也非常引人入胜。我们要将这份历史的厚重感和责任感保留好,将上外的创业精神和全身心投入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代代传承好,上外的这份“家底”就要由我们做好整理、不断挖掘,这对上外前辈们是一种致敬,对上外后学们更是一种财富。 在上外,图书馆与大学的校史几乎一样长,也是白手起家。从2000册中文、俄文图书到今天的近130万中外图书馆藏,这里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可以说,图书馆本身就是学校的“家底”,特别是图书馆的空间和资源,其发展状态是衡量一所高校发展状态的缩影。图书馆的老师们为了学校发展,面向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最适合上外发展的学习氛围,一直兢兢业业,讲奉献,谋发展,求创新。我作为校长,也曾多次到图书馆调研,总觉得从学校层面,还要为图书馆的空间和资源考虑得更加周全,将最好的空间和资源倾斜到图书馆,这也是大学要坚持去做的,是实实在在地为全校师生谋福利。同时,图书馆的老师们也要帮助学校在理清“家底”方面出谋划策,特别是70多年来保存下来的馆藏资源,20多年的电子化日常管理数据,如何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整理和呈现上外图书馆从初建至今的馆藏发展,多年来上外师生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实际上都是可以充分做深、做实的课题。希望我们图书馆的老师们能多走出去,看看在摸清学校家底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学校是如何做这方面工作的。 面向馆内空间和多语资源的“家底”开展研究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面向学校“多语种+”发展战略,提供最新学科多语资源,以及适应于跨学科研究的数字方法和工具,培养具有全球话语的卓越人才,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点。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于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形式的数据服务,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型图书馆的重要职能。通过图书馆的数字学术馆员团队,为学校各学科的科研提供专业支撑,将成为大学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关键点。目前,学校正在校级层面打造数字学术团队,图书馆也专门引进了相关人才,启动“多语数字学术中心”建设,并且在二期改造中首创了“数字人文实验室”,目的就是研究运用数字人文相关理论和技术,与学校既有学科紧密合作,营造沉浸式数字教培和体验环境,为“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技术方法支撑和数据资源服务。我们要牢记上海外国语大学是高等教育中的“国家队”,有些开创性的工作要尽可能“当仁不让”,我们今天多想着工作上的创新,大胆闯大胆试,后来者就更容易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突破、再创新,这也是我们将“家底”做厚实的一种方法。 蔡馆长:近几年图书馆空间的变化一直为上外师生、校友和来访嘉宾们所关注,您也全程指导并倾注了大量精力,也很想听您谈谈对下一步图书馆空间发展的建议。 李校长:图书馆馆舍是学校最核心的建筑,代表着学校的知识、学问和学术氛围。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进图书馆学习中心、文化中心、数字中心和学术中心建设,使图书资源、数字资源、空间资源建设能够更为有效地支撑师生需求,使图书馆成为大学提高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 校园活动

17 浏览  ·  0 赞

图文 || 211020 民族出版社万喜一行参观蒙古文古籍文献展室

10月20日(星期三)14:30,民族出版社总编终审助理、二级编审万喜一行至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北校区)参观蒙古文古籍文献展阅室。(王琼 摄影报道)

/ 校园活动

6 浏览  ·  0 赞

图文 || 211025 图书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10月25日上午10:45,在图书馆(北校区)额布尔扎会议室,图书馆就进一步加强近期疫情防控安全工作召开会议。图书馆馆长刘实、副馆长张桂荣、金晓、高娃、朱玉明、包萨日娜、杨爱英、陈刚、张岩、白淑霞、郭俊平、朱玉红、常征、王琼、王英州;南校区(线上)包俊亮、李丹、彭美玲、葛蒙等老师出席会议;沈子林学生馆员列席会议。(英州 摄影报道)

/ 校园活动

15 浏览  ·  0 赞

图文 || 211026 来自鄂托克前旗图书馆的感谢信

内蒙古大学收到来自鄂托克前旗图书馆的感谢信,感谢图书馆捐赠的《中国共产党简史》、《鄂尔多斯市革命与建设》、《鄂尔多斯革命史集》等112册图书。 2019年12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鄂托克前旗图书馆打造了全区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新时代草原红色书屋”。2021年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积极响应了内蒙古图书馆学会的倡议捐赠红色书籍112册,丰富和补充了鄂托克前旗新时代草原红色书屋的藏书资源。

/ 校园活动

9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让艺术之花在图书馆绽放 ——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丘俊杰采访学校党委书记蔡昌卓访谈录

丘俊杰馆长:尊敬的蔡书记您好!自从您2017年担任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以来,每年都有数以十计的次数到图书馆来走访指导、或看望读者,或开展学术交流,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学校图书馆工作的,至今已经三十多年,在我的印象中,如此高频次到图书馆走访的学校领导是非常少见的,由此让我们深深的感觉到,蔡书记对图书馆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情怀,是吗? 蔡昌卓书记:是的,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对图书馆一直怀有深厚感情,不管是在读本科、硕士、博士还是到美国当访问学者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徜徉在书的海洋之中,沉浸在书香之中,让人感到特别的安宁。大量的阅读,使我在摄取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增长了才干;工作后,我曾经到过国外二百多个学校,每到一个学校都特意去参观图书馆,观赏他们的建筑,体验他们的氛围,浏览他们的书籍,感受他们的文化,沉浸于他们的历史中,汲取知识的养分,的确受益匪浅。 丘俊杰馆长:记得您刚到任学校党委书记不久,就亲自牵线促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我们学校的合作,在图书馆建立了一个以“艺术与书香”为主题的,集新书阅读、佳作赏析、读书交流等多功能书吧“独秀书房”,并以此为范本,推动完成了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改造,使读者的进馆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入馆人次成倍增加,对此蔡书记有何评价。 蔡昌卓书记:一所好的大学,图书馆必定是最好的,而一个好的图书馆,背后必定是一所好的大学。我刚到广西艺术学院工作时,图书馆馆舍陈旧、学生进馆学习的热情不高,对此我十分着急,我深知“筑巢引凤”的道理,因此推动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改造,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独秀书房”是一个具有独特功能的一个书房,既有新书展示的书店的功能,又有图书馆的学习阅读空间,而且环境风格对读者具有特别吸引力,作为尝试,我把它引进到图书馆来,后又推广到图书馆的内部改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是很明显的,最近一两年来,经常出现以往少见的读者提前排队等候开馆的情形,以至于不少老师发出了“这是广艺未来的希望”的惊叹,作为老师,最高兴看到的是同学们喜欢到图书馆学习,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推进图书馆的环境改造力度,解决师生不断增长对美好阅读环境需求的问题,比如考虑在南湖校区图书馆增加电梯,在相思湖打造开放性通透式阅读空间等,竭力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行为习惯。 丘俊杰馆长:蔡书记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师生首选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精神家园”,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是图书馆的本职任务,但把图书馆当成“精神家园”来建设,这个提法则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请蔡书记解读一下其中的涵义。 蔡昌卓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图书馆是涵养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新科技的重要基地,是知识的海洋、信息的天空,是师生读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是学习、阅读、思考的场所,也是心灵依托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图书馆当成“精神家园”来建设好。 丘俊杰馆长:当前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和学校办学需要和师生的期盼还有不少距离,从您的观察来看,当前图书馆工作和师生利用图书馆等方面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蔡昌卓书记: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我认为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改进:一是图书馆在学校办学中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包括对图书馆价值的认识、研究、宣传、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二是图书馆的学术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要多开展一些学术活动,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具有艺术类特点的文献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特色资源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四是图书馆的服务形式还比较传统,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丘俊杰馆长: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对于图书馆今后的建设发展,蔡书记有什么嘱托? 蔡昌卓书记:对于图书馆今后的建设发展,学校也有清晰的规划,将从经费和人员方面继续支持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学校即将出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再次确定了要把学校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艺术大学”,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以建设艺术院校特色资源体系为出发点,构建具有艺术类专业特点、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校本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学科服务、情报咨询服务和文化育人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加强智慧化设备技术应用,建设智慧型图书馆;继续推进完善图书馆内部环境改造和空间资源优化基础工程,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加强与教学单位和师生的密切联系,把“共商、共建、共享”图书馆的理念一以贯之,真正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师生首选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精神家园。 丘俊杰馆长

/ 校园活动

26 浏览  ·  0 赞

书记校长访谈 || 图书馆是大学“四馆”的核心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党跃武教授采访校长李言荣院士访谈录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党跃武教授采访校长李言荣院士访谈录

/ 校园活动

8 浏览  ·  0 赞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