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校长武利民,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鄂晓梅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校长 武利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校长武利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部省合建高校国家级人才入选名额单列的提案》与《关于深化部省合建工作推动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武利民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制约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拥有各级各类人才提供的强大智力支持,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才能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呈现不均衡状态,特别是西部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与国家战略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而诸多制约因素中,人才尤其是国家级人才是重中之重。
基于此,武利民以内蒙古大学为例详细阐述这一问题。武利民表示,近两年内蒙古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来引育国家级人才。目前包括双聘院士在内,该类人才数量达到31人(其中领军人才17人),但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如浙江大学(800多人)、复旦大学(700多人)、南京大学(600多人)相比,内蒙古大学该类人才数量差距巨大,甚至还没有这些高校一个二级学院的人才多。武利民强调,多年实践证明,只有拥有大量国家级人才,才能凝聚大团队,搭建特色鲜明的大平台,取得大成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各高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武利民认为,应从集中优势资源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层面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来破解西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国家级人才短缺的困境,统筹国家级人才资源,每年为西部边疆民族地区部省合建高校单列国家级人才入选名额。具体建议如下:(1)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方面,单列入选名额。(2)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选方面,单列入选名额。(3)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评选方面,单列入选名额。
武利民在《关于深化部省合建工作推动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认为,目前,部省合建高校经过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但远未达到预期建设目标,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实施效果不佳。部分省份把“部省合建”当作“双一流”的辅助性政策,容易造成政策区分度低、目标模糊等;部省合建高校隶属于省级政府管辖,容易导致部、省之间出现认识偏差、行动不一致等。
二是部省合建高校整体实力较弱,与目标定位差距较大。部省合建高校在国内大学排名榜上的位次不理想,一流学科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师资队伍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少且引进难度大。
三是陷入路径依赖困境,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以政策补偿、政府引导为主要形式,导致部省合建高校对被动援助的路径依赖,逐渐形成“等靠要”的思维意识。
基于此,为深化部省合建工作,推动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加快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武利民提出如下建议:
一、持续加大外部支持,强化部省合建高校重点建设。一是中央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中央政府继续实施“双一流”与“部省合建”双重战略,在国家“双一流”遴选中加大对部省合建高校的倾斜,逐步把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二是地方政府切实发挥主体作用。从组织重视、政策支持、资金资助等方面举全省(区)之力重点建设部省合建高校,使之真正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探索部省市三方共建模式,加大部省合建高校所在地市级政府的支持力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灵活性。一是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在原有每年安排14亿元的基础上,另外为部省合建高校各新增1亿元专项资金,以带动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地方政府按中央财政资金的1:1进行配套支持。二是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中西部省份财政实力偏弱,支持力度有限,需要中央政府更多经费支持和倾斜;建立政府支持、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多元化办学经费筹措机制。三是提高资金使用灵活性。不断完善经费使用制度,放宽使用限制,增强科学性与灵活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一是破除西部意识,凸显西部优势。破除“等要靠”的西部意识,全面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发挥地域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加大改革力度,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利用优势特色学科重点突破,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带动学科全面发展;打好外引、内培感情牌,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深化综合改革,提高治理效能。
在今年两会上,武利民还提出了“千方百计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建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等非常精炼,亮点多、落点实,充分体现了务实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凸显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高校管理工作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要坚持“实绩实效”的检验标准,将理论学习与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用事实说话、用成果说明、用实绩检验,千方百计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 鄂晓梅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鄂晓梅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建言:法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统筹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等,充分体现出将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走向共同富裕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国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向共同富裕。
法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完善法律制度,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构建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两会上,鄂晓梅还提交了《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扩围》的提案。鄂晓梅介绍,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工作,二连浩特互市贸易区是全国首批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内蒙古唯一的试点地区。自2023年4月二连浩特口岸启动实施“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进口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表明试点工作有助于推动 “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发展,破解“酒肉穿肠过”的难题,能够带动口岸经济的繁荣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挥边境贸易在推动兴边富民、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鄂晓梅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扩围工作,将内蒙古满洲里互市贸易区等满足条件的互市贸易区纳入试点范围。
/ 其他
微风渐暖,春意盎然。在2024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3月7日下午,校工会举办了以“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二十三期女子周末学校。本期女子周末学校的教学内容是插花艺术,副校长杜凤莲及全校近120名女教职工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杜凤莲向大家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向全校女教职工长期躬耕教坛、潜心教书育人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她希望广大女教职工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知识女性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大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灵巧的双手将多种花材,通过修剪、整枝,再根据不同的色彩、形状有层次地搭配在一起,制作出了一盆盆形态各异、娇艳欲滴,象征着祝福与美好的插花作品。
下一步,校工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在缓解女教职工工作压力的同时,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使女教职工充分感受到学校带给她们的喜悦、快乐和幸福感。
(供稿:工会 摄影:王炜涵 孟繁耀 张子赫 编辑:李文娟 审核:李晓平 刘雪峰)
/ 其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开展“课堂革命”,加强实践教学,推广网络思政课程等措施,理论与实践联动,知识讲授与情感价值共鸣共振,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思政课教师生动鲜活地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道理、情理、事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一体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凝心铸魂,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本周官微将推出内蒙古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期:打造金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改革创新,聚焦立德树人、用好统编教材、强化课程建设,师生共教共学、共融共兴,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01 立德树人 , 培根铸魂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育人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十二个必须”,牢固树立以“四个共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正确处理“四对关系”,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增强青年学生投身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信心,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02 用好教材 , 打造“金课”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统编教材。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体学习新教材,邀请教材编审专家进行专题指导,帮助授课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发展遵循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事理、情理、道理、学理、哲理。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会,共同确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日历、准备教学辅助材料,不断完善课件讲义。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北疆文化,力求讲深、讲透、讲活。自2022年以来,教研室1名教师获得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优秀授课课件和教案三等奖1项,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优秀案例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优秀教学资源示范包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示范微课二等奖1项;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优秀实践教学方案三等奖1项,全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1项,为自治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03 凝心聚力 , 锤炼“金师”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着眼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量质兼顾,内外兼修,在建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同时,加大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培养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课程建设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和师资保障。选派“精兵强将”,发扬“传帮带”传统,由3位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和1位教材编审专家牵头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注重形成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以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选派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题培训,同时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修、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以赛促教,多名教师在省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2023年,教研室3名教师获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示范性种子教师”称号。
对标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需要,内蒙古大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夯实课程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 其他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专利改变世界 创新创造未来”2023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专利奖颁奖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郝海刚副教授的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化工含氨废水制备高性能水煤浆的方法”(ZL202010085167.8)荣获自治区首届专利优秀奖。该专利为煤化工技术领域和我校唯一获奖专利。
本专利提出了利用煤化工含氨废水制备高性能水煤浆的方法,实现含氨废水全循环利用,填补了我区在此领域的技术空白。
内蒙古自治区专利奖是我区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具体实施。自治区专利奖是对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好的企事业单位给予的褒奖。首届专利奖评选共征集参评专利项目206件,经过材料评审、专家评分、现场答辩评审等严格的筛选流程,最终评选出35项获奖专利。
/ 其他
全国政协委员鄂晓梅一直关注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贸规则的研究和实践。履职一年来,她围绕中蒙经济合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和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深入企业、口岸、法院检察院调研,让提案有来处、有落点。
2月22日,内蒙古大学已经开学,鄂晓梅正在指导研究生团队研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安全凸显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变革与中国应对策略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 鄂晓梅:这个课题在现在,在国际经贸规则,在泛国家安全化的背景下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的政协委员,20年来,鄂晓梅深耕涉外法律法规研究。2023年连任全国政协委员后,她提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推中蒙乌力吉—查干德勒乌拉口岸开放”的提案,很快就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反馈。一年来,鄂晓梅多次受邀参与口岸便利化发展和研究涉外法律法规等工作的研讨和授课,推动自贸区建设和口岸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 鄂晓梅:几乎就把咱们东部区的口岸、西部区的口岸也都走遍了。(调研)我们(对外开放)相关的条例,有什么缺陷,有什么问题,能不能落地,有没有实操性。
这一年,鄂晓梅走访实务部门、国际商事争议纠纷解决仲裁机构、公检法机构。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自贸区创建过程中涉外法律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鄂晓梅针对提高涉外执法司法质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内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 鄂晓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应该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发挥专业专长,认真履职尽责。我要带领团队围绕自贸区创建中的相关法律保障机制进行调研和研究,为推进对外开放迈出更大步伐、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 其他
3月1日晚,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专利改变世界 创新创造未来”2023内蒙古首届专利奖颁奖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郝海刚副教授的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化工含氨废水制备高性能水煤浆的方法”(ZL202010085167.8)荣获自治区首届专利优秀奖。该专利为煤化工技术领域和我校唯一获奖专利。
本专利提出了利用煤化工含氨废水制备高性能水煤浆的方法,实现含氨废水全循环利用,填补了我区在此领域的技术空白。
内蒙古自治区专利奖是我区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具体实施。自治区专利奖是对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好的企事业单位给予的褒奖。首届专利奖评选共征集参评专利项目206件,经过材料评审、专家评分、现场答辩评审等严格的筛选流程,最终评选出35项获奖专利。
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团队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专利布局,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专利;加强对高质量专利参展、参赛、评奖的组织策划力度,提升高质量专利社会影响力。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专利转化运用的工作部署要求,大力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和高效益专利转化,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供稿: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3月1日,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额日和金、副所长巴图宝力道、额尔德尼敖齐尔、嘎拉丹等一行7人访问我校。我校副校长达胡白乙拉、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蒙古历史学系负责人李哲、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特尔巴依尔、内蒙古师范大学索明杰以及蒙古历史学系相关教师参加了座谈会。
达胡白乙拉代表学校对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额日和金一行来我校访问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办学规模、优势特色以及发展目标等。同时,强调我校一直重视与蒙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合作,在科学研究、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李哲介绍了蒙古历史学系的基本情况、人才队伍、学科历史和特色优势,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在遥感考古等科技考古领域的发展情况。
额日和金介绍了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发展历史、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同时表示,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非常重视与内蒙古大学的交流合作。
我校蒙古历史学系与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联合开展考古调查与研究、人才合作培养、考古教学实践实习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为双方后续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座谈前,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巴图宝力道、嘎拉丹两位学者为蒙古历史学系师生分别做了《蒙古国戈壁地区考古研究新成果》和《蒙古国东南部地区的特布希文化研究》两场讲座。
(供稿:蒙古历史系 编辑:郑旻彤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3月1日,副校长杜晓东带队到赛罕校区和玉泉校区学生公寓开展安全卫生检查。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部、保卫处、后勤保障处负责人参加检查。
检查组分别到两个校区详细了解了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卫生保洁、消防设施运行、电瓶车管理以及社区服务热线的使用情况,并就下一阶段“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杜晓东强调,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压实安全责任,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全面提高公寓管理水平;广大学生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公寓安全管理规定,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文字、摄影:刘阳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有这样一个名字
历久弥新、跨越时代
有这样一种精神
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春天温暖了九州山河
他温暖了我们每个人的春天
你一定知道他
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年
他出生在湖南省雷锋镇简家塘
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7岁父母双亡
孤苦伶仃 无依无靠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
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走进教室,读书学习
1959年
他应召入伍
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
1962年8月15日
雷锋同志在执行勤务中
不幸牺牲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
然而
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事迹
平凡里闪光的品格
深深镌刻在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学习雷锋好榜样
01 做好事不留名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出检票口的时候,他遇到一名到吉林探亲的妇女。她不小心弄丢了车票和钱。雷锋赶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她眼含热泪地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哪的?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回答道:“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
02 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雷锋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走,难以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携带。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称之为“钉子精神”。“......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03 团结友爱
雷锋经常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手把手教他们认字,学算术;给遇到困难的战友家写信寄去10元钱;半宿没睡,拆掉自己的帽子为战友补好被硫酸水烧坏的裤子。
许多中国人
对善良和热忱的启蒙认知
是从“雷锋”这个名字开始的
每一个向上向善的人
都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无处不在的雷锋
《雷锋日记》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的青春岁月
像烟花一样短暂
也像火一样炽热
60多年后
他的名字依然闪耀
半个多世纪前的青春誓言
从未过时
今天,致敬!
向雷锋同志学习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其他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度自治区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全区共评选出2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147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我校有10篇论文被评为2022年度自治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占全自治区的50%,28篇论文被评为2022年度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近年来,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内涵式发展,出台《内蒙古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办法》《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实施方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学术创新氛围与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学术产出和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将持续加强学位论文过程闭环管理,不断完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机制,多措并举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其他
飞龙教授说:“历史上产生的多民族、多语种典籍,无论是外部形式还是思想内涵,都必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提供最翔实的史料与论据。古籍文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效举措。”
飞龙教授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相关成果荣获教育部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中国CCF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杰出奖”,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22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培养人才,201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一层次人才,2018 年获得内蒙古第八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内蒙古第一届“草原文化传承之星(园丁奖)”和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 “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飞龙:为古籍文献插上智能翅膀
飞龙,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文献智能信息技术专家。他为繁荣发展北疆文化、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各民族共同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飞龙教授带领团队启动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和相关智能平台建设工作,主持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数字化处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大量古籍文献图像和知识图谱等工程。飞龙教授说:“历史上产生的多民族、多语种典籍,无论是外部形式还是思想内涵,都必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提供最翔实的史料与论据。古籍文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效举措。”数字化、智能化古籍工作对挖掘整理一批蕴含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的古籍精品,抢救、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中华民族古籍文献提供了智能技术支撑,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让古籍文献立体化呈现, 为这些珍贵遗产插上智能翅膀,对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飞龙教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追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他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导向,着力学生人格塑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力求把最新科研成果结合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飞龙教授指导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在国外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多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级奖项。2018年,飞龙被评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 其他
2月23日上午,华为内蒙古政企业务总经理张玉德一行9人来我校,就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座谈交流。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出席座谈会。
会上,刘志彧对张玉德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同时希望校企双方能够在前期签订的框架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大学目前的发展需求,找准新的合作支撑点,建立新的务实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张玉德介绍了华为的基本情况,表示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内蒙古大学高质量发展。
华为中国政企鲲鹏解决方案架构师杨少波介绍了华为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现状、规划,及华为校级科研平台、产教融合基地、新一代网络建设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校企合作建议。
与会双方重点就开展产教融合、科研平台共建、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我校党政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处、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为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我校继续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各类世界名校交流项目。2023年寒假,我校选派了部分优秀学生分别参加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数据科学项目(24人)、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机器人技术项目(21人),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商业分析项目(16人)。从1月10日开始,各门课程陆续顺利开课,我校学生与来自全国其他大学的同学同班上课,经过2周的线上集中学习,所有同学都顺利结业,获得课程结业证书。课程结束后,要求每位参加的学生都撰写了心得体会。
数据科学两周课程,共16小时,由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授课,数据科学系颁发结业证书,课程内容包括:控制论、机器学习及其数值算法 (Control, Machine Learning, and Numerics)。
(1)模型与数据驱动的控制与设计
(2)控制论的一般性介绍 (Finite-dimensional Control)
(3)控制论与机器学习(Control and Machine Leaning)
(4)神经网络的一般性介绍以及训练神经网络的有效算法
机器人技术两周课程,共32课时,由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在职教授授课,航空航天学院颁发结业证书,课程内容包括:
(1)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2)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
(3)空中机器人技术(Aerial robotics)
(4)机器人技术中的计算流体力学(CFD Simulation for UAV)
(5)蜂群机器人技术(Swarm Robotics)
(6)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商业分析两周课程,共32课时,由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在职教授授课,管理学院颁发结业证书,课程内容包括:
(1)管理洞察力(Management Insights)
(2)数据驱动决策分析(Data Driven Decision Analytics)
(3)会计与金融分析(Accounting and Finance Analytics)
(4)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 and Storytelling)
(5)战略前瞻(Strategic Foresight)
(6)商业预测分析法(Predictive Analytics for Business)
学校将一如既往加强国际化建设,加深与国际优质大学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为师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交流项目,打造更多优质的交流交换平台。
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始建于1743年,后迁至埃尔朗根,与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同为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成员,并且拥有出色的医学院和技术学院。其中材料科学,能源工程,通信系统,电气工程,医学等专业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常年位居德国前10。学校建校以来产生过4位诺贝尔奖得主,并且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哲学家和医学家等。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简称“理大”,成立于1969年,是马来西亚建立的第二所公立大学,也是马来西亚国内公认的排名第二的老牌名校,是一所全球顶尖大学,其医学、理学、工程学享誉世界,在2021-2022年QS排名147位。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2月24日,内蒙古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干部任免决定。
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武利民同志任内蒙古大学校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秦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四处处长孙巍宣布任职决定。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主持会议。武利民同志结合自身建设和工作实际做了表态发言。
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校领导班子成员、正处级干部和主持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武利民同志简历
武利民,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孝感人。曾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兼任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材料学部)。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2月24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隆重举行名誉校长聘任仪式。
经研究决定: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为我校名誉校长。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为赵东元院士颁发了聘书。赵东元院士做了表态发言。武利民校长主持聘任仪式。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秦、干部四处处长孙巍出席聘任仪式,我校领导班子成员、正处级干部及部门主持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赵东元院士简历
赵东元,1963年6月出生于辽宁沈阳,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 。现任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2月27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隆重举行仪式,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朝戈金研究员为我校特聘教授。
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为朝戈金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刘志彧对朝戈金研究员加盟内蒙古大学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在致辞中说,一直以来,朝戈金研究员始终以实际行动和具体工作关心关注母校的建设发展,内大人文社科取得的许多成绩,已经凝结着他许多的心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内大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宣传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我校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内蒙古大学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目标,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汇聚校内外优秀人才,打造新兴交叉学科组织,开展高端学术交流,组织重大项目研究,进行优质咨询服务,努力产出标志性重大成果,为推动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特有的具有实质性成效的内大贡献。全校各单位各学院要与受聘专家相偕并进,精诚合作,开放包容,交叉融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拉高标杆,再创内蒙古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新高度。
朝戈金研究员受聘后历历在目地回顾了自己在内蒙古大地、内蒙古大学成长学习的切身经历和凝结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回到母校如回家一样的感慨,并以“经常会在校园里遛达”的形象表述表示竭尽全力助力内蒙古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主持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后,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等与朝戈金研究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聘任仪式;社会科学处、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朝戈金简历
朝戈金,男,蒙古族,1958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法学(民俗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3月4日,为助力学校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学校举办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本次大赛主题为“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目标是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打造学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
大赛分为正高组、副高组和中级及以下三个组别,设新文科、新工科、基础课程等专业领域。经学院推荐、资格审查,共有11个教学单位的18组选手以教学团队或教师个人形式参加学校决赛。各参赛选手通过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堂教学模拟、教学创新设计汇报等环节,充分展示了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教学设计、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效。
经评审专家组综合评议,本次大赛共评出特等奖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其中生命科学学院苑琳(团队)、数学科学学院刘金存(团队)、经济管理学院王乾宇、公共管理学院姜雅婷(团队)分获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特等奖。
(供稿:教务处 编辑:李文娟 审核:许晋 刘雪峰)
/ 其他
3月7日下午,自治区全国两会维稳安保专项督导第三督导组到我校进行危化品库房安全督导检查。学校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主任刘崎峰、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朱保华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督导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学校危化品库房,重点检查了库房内的药品数量、种类,详细查阅了危化品的采购、领取、使用登记台账和相关规章制度。督导组高度肯定了我校在危化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督导组强调,危化品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危化品库房更是安全管理的关注焦点;要充分认清当前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坚持对危化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确保问题和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供稿: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 编辑:李文娟 审核:刘崎峰 刘雪峰)
/ 其他
3月9日,由我校与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合作共建的内蒙古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校区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隆重举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陶雪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李真毓、李硕,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许宝全,副局长杨世军,一级巡视员冯立光,二级巡视员哈斯巴根,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利平,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高光来、刘永斌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白维军主持。
额尔很巴雅尔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整体建设发展历程及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对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内蒙古大学改革建设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谢意。他表示,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内蒙古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础,此次再次携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共建“内蒙古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开启了双方合作新阶段,内蒙古大学将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紧扣属地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不断加强机关事务理论研究,努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为推进新时代自治区机关事务现代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杨世军代表自治区机关事务局做了致辞,陶雪良做了讲话。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人员,我校各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和公共管理学院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了仪式。
揭牌仪式后,陶雪良一行参观了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和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
(文字:李杨 李文娟 摄影: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
3月14日下午,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校长武利民、副校长高光来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占国,党委副书记、院长袁军等召开了联席会议。
会上,回顾了医教协同合作协议签约暨“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揭牌以来共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研究明确了下一步在科研平台共建共享、研究生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需抓紧推动的重点工作和举措。
双方一致认为前期合作取得的成绩充分表明了医教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增强了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双方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找准合作切入点,扣紧合作纽带,开展更高层次、更具内涵、更高质量的合作,切实推进学校和医院事业共赢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石向荣,副院长云志中、丁海涛,纪委书记曲琳及党办、人力资源管理处、计划财务处、科研处、院长办公室、教学处、医学工程处负责人;我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人事处、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字、摄影:李文娟 审核:刘雪峰)
/ 其他